登陆注册
2655200000005

第5章 刘春来和李林

刘春来和李林注定要走在一起,然后,又生出许许多多的故事来。

两年前的秋天,他们一同送走华子,随着华子所乘的长途车的远去,两个人的心里都空落落的。华子离开家乡去远方上学,人走了,也把两个人的心带走了。他们从小到大还没有离开过小镇,小镇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不知道。即便有所了解,那也是通过电视机看到的。电视里呈现的所有事物都是虚的,他们看得见,却摸不到。于是,两个人一起决心参军,也只有参军,他们才可以离开小镇,远走高飞。

他们当初下决心参军,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想远走高飞,像华子一样离开小镇。

那年秋天,到小镇来接兵的有两拨人,一拨是省军区的,还有一拨是武警部队的。

参加什么部队,他们心里也没有数,就去找人了解情况。他们报名之后,镇里的武装部长给报名的青年开了一个会,武装部长说:省军区就是不用出省,在自己的家门口当兵。武警部队是边防警察,要去边境执勤站岗。

武装部长还说:你们都是有志青年,去省军区当兵,我高兴。去武警部队,我跟着光荣。

刘春来一开始就下决心报名参加武警部队。几年前,他在电视里看过一个纪录片,一群武警战士和公安干警追捕一名逃犯,逃犯带着枪和炸药,埋伏在一块巨石后负隅顽抗,最后,被武警的狙击手一枪击毙。他还看过许多类似的片子,讲的也都是些武警配合公安,一举抓获犯罪分子的内容。刘春来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时,都是一副热血沸腾的样子。在他的印象里,和平年代,只有武警部队才能有机会真刀真枪地实战。那时,他就下决心,要参军就一定要当武警。这次,他没有犹豫,就报名参加了武警。

李林也是有想法的,他想去省军区当兵。武装部长已经介绍了,参加省军区就不用出省了。他不想出省是因为华子,华子现在在地区的师范学院读书,离小镇并不远,坐长途车也就是两三个小时的车程。李林那时候想,说不定他也会分到市里,那就离华子更近了,说不定周末的时候还能见到华子。

李林的这些想法自然不好和刘春来说,他们和华子都是同学,李林能感受到刘春来一见到华子,话就特别的多,有时还妙语连珠。华子听了就不停地笑,很兴奋、也很高兴的样子。李林在心里暗自喜欢华子已经好几年了,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华子的,也许是上高中开始,也许是上高中以前。总之,华子在他心里早早地就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李林和刘春来两个人在一起时,谁都不说华子,仿佛根本就不认识她,或者这人从来就不曾存在过。他们嘻嘻哈哈,说些漫不着边儿的话题,仿佛华子是两个人各自心中的禁地,不容侵犯。

看到刘春来报名参加武警部队,李林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他冲刘春来说:武警部队好,那里锻炼人。

刘春来不解地望着他:那你为什么不到武警部队来?

李林厚道地笑一笑:我不想去那么远,我想在家门口当兵。

刘春来的样子就很失落,但他还是动员着李林:去武警吧,咱俩在一起还能有个伴儿,相互照应着,也许进步能快一点儿。

李林也希望能和刘春来在一起,可他心里已经有华子了,他去边防当武警,就会离华子很远,那样,他的心里就会发空。他舍不下华子,最后,他还是报名参加省军区的招兵。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体检,然后等待入伍的通知。

当李林接到入伍通知时,才发现入伍通知竟是武警部队发送的。他拿到入伍通知书时,刘春来找到李林向他告别:李林,我去武警部队了,明天就走。我到了边防后会给你写信的。

直到这时,李林才把自己的入伍通知书展开,冲刘春来说:我也是去武警当兵。

刘春来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怪了,你不是要去省军区当兵吗?

李林这时已经在心里跟华子作了告别,他认命了,这时他才觉得当什么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当兵了。

刘春来仍皱着眉头分析着:会不会是搞错了?你快去武装部问一下。

李林淡淡地说:武警就武警吧,咱们还可以在一起,也不错。

直到入伍后,李林才知道自己来武警部队的真正原因,是省军区招兵的名额满了,他就被划到了武警部队。阴差阳错的,两个人就又走到了一起。

真正到了武警部队,他们才知道一切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他们会经常执行这样或那样的任务,有时是配合公安局,有时是独立完成任务。每次去执行任务,中队都会选派一些骨干。刚入伍的时候,他们只有训练的份儿,训练很单调,也很苦,从基本步伐和队形训练起,这一点和所有的部队没什么两样。接下来,他们就开始了更加艰苦的专业训练,爬楼上房的,练潜伏时最难熬了。在密林深处,趴在原地一动不动,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不管蚊虫怎么叮咬,也不许动一下。然后,就是更加艰苦的越野训练,速度要不停地加快,奔跑的距离也在不停地延长,山路上不知洒下了他们多少汗水。

刘春来以前对武警的理解此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艰苦而枯燥的训练早将他对边防武警风光、刺激的浪漫想象远远地丢到天外。

刘春来和李林住上下铺,他在下铺,李林是上铺,训练回来一头扎在床上,就连吃饭,也不想从床上下来,似乎连走到食堂的力气也没有了。

他们的班长叫文夏,文夏班长那时已经是士官了。每到这时,文班长就站在宿舍门口,大声地喊:都起床,马上起来——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他们从床上东倒西歪地站到地面上。

文班长手一挥:吃饭——

说完,率先走了出去。战士们随着班长走到门外,列队站到班长面前。

文夏是嘴上刚长出绒毛的小伙子,入伍已经四年了。四年兵的文夏班长已经是个合格的军人了。他们这批新兵,从老兵的嘴里知道,文夏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立过三次功,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文夏击毙过两名犯罪分子,还徒手扒火车,在火车上抓住过两名逃犯——这一切光环都笼罩在文夏的身上。他们敬仰文夏,觉得班长文夏离自己那么近,又那么远。

文夏看着蔫头耷脑的这些兵,样子就有些不高兴,他带头唱起了军歌。刚开始,大家唱得很不带劲儿,有种完成任务的感觉,但唱下去,就觉得力气又一点点地回到了自己的身上。歌唱完了,他们也一个个昂首立在班长文夏的面前。

文夏这回笑了,他点点头说:这才像我的兵。

然后,一声令下,战士们开始向食堂进发了。

同类推荐
  • 村长秘书

    村长秘书

    杨东东到达民全村时已是晚上九点。如果没有在半路遇上刘小芹,也许他今晚都到不了民全村。他只知道这个村地处两省三县交界,是全县最偏远的村,离县城一百多里地,与乡政府所在地的镇子也有十多里。镇党委组织委员韩委员倒是劝他在镇上住一晚。韩委员说,咱这个镇就剩下民全那几个山村还没通柏油路,两省三县老是扯皮。今年雨水季节过后打算修了。明天可能会有蹦蹦车或者摩托车过去,你可以搭车去。杨东东知道韩委员说的蹦蹦车就是燃油的三轮车,那种车在城里跑都不安全,遇上个坎坷容易颠覆,何况是崎岖不平的山路?
  • 红色草原往事

    红色草原往事

    小时候,我住在红色草原牧场,从没出过远门。牧场南面有一条路,每当有汽车或牛群经过,路上总是尘土飞扬。当时我常常想,路的另外一端会是什么样子。很多年以后,我正是从路的另一端走回来的,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然而,童年早已不在,故乡又变得如此的陌生。往事纷纷落进时光的水晶球内,在我张望的目光里,通往故乡的路又一次尘土飞扬。追忆往事,每次总是从那个明净的夏天开始。七八月份,烟火花、打碗花和牛奶花相继开放,麦子熟了,随风起伏的碧浪里漾着甜丝丝的味道,召唤着人们去收割,等割完小麦也就到了下草甸子的季节。
  • 长寿山塬(第一部)

    长寿山塬(第一部)

    本书是作者王志学继长篇小说《清明这一天》后又一力作。作品反映了从中华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胜利,长寿山塬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通过桑园村卢世才、余盛恭、黄腾耀三户人家之间的关系、纠葛、发展,特别是对黄家创业发家的描写,反映了那一段历史时期长寿山的历史状况,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流行礼仪、精神面貌、生活情况等。本书人物众多,性格各一,故事曲折、文笔朴实,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 大漠纵横之成吉思汗

    大漠纵横之成吉思汗

    他是应天命而生的狼王,是大漠的主宰,是金人的噩梦,是花剌子模的悲痛,而他却在唐古特留下了解不开的谜团。
  • 欢喜冤家谈恋爱

    欢喜冤家谈恋爱

    “别哭啊媳妇,你看我真的只爱你一个人,我这人嘴花心不花的,保证以后只对你一个人好,你可不能见异思迁谋杀亲夫啊!”我一拳打过去:“谁是你媳妇!”
热门推荐
  • 不可思议的烟火

    不可思议的烟火

    浪费了二十四小时之后,还有两个三天三夜的旅程。人生的最后剩下七天没什么出奇,出奇在白晨他居然知道了。异能觉醒,却生命终点就在眼前。上帝为你开了一扇门跟手又关上一扇窗。这又会带出什么样的故事?
  • 搞笑群穿越

    搞笑群穿越

    庄周梦蝶,翩然出世,凡尘之乐,不尽轮回。
  • 红楼情恋录

    红楼情恋录

    看到“红楼”二字,又有“情恋”紧随其后,相信许多人会立即想起那著名的宝黛钗三角恋,平尤袭二奶控,还有晴麝莺等的小三梦……哎呀,且住——本人这里说的“红楼”,并非北京宁荣二府,也不是什么警幻仙境,而是确有其地,实有其楼。上世纪中期,确切说来是20世纪50年代,作为国家工业化的北方重镇,哈尔滨兴建起许多大型工厂。在这些工厂周边,盖起了一栋栋红色的住宅楼房。楼房是红色,并不是有意设计的,而是那时建楼全用红砖,楼房建成,红砖就那么裸露着,一栋栋楼就自然是红色的了。
  • 明怂怂的末日生活

    明怂怂的末日生活

    我们的目标是星际和大海吗?不!才不是这个,我们的目标当然是吃饱穿暖,闲暇时还能打打丧尸消磨下时间了。毕竟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太难熬了。一旁的秃头女主表示最好还能长长头发,多点消化液。难缠的丧尸、神秘的怪物、捉摸不透的同伴。这末日之旅,总有点……不一样呢
  • 高效能企业的7个习惯

    高效能企业的7个习惯

    本书从执行力、日清流程、时间管理、科学规划、做事方法、质量标准、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来帮助读者提高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及绩效,从而帮助企业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般泥洹后灌腊经

    般泥洹后灌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是清朝咸丰时期的人,原本是文学批评家。在生活中,这位敏锐的批评家凭自己的才华和对世间的洞悉,给后人留下《围炉夜话》。在《围炉夜话》中,他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他把自己对时人、时事、文章以及文坛掌故等分段作了评议,语言亲切、自然、易读。真正让《围炉夜话》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是其中的“安身立业”话题,它从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人生智慧,可谓最伟大的心灵成功学。
  • 末世人类复活系统

    末世人类复活系统

    李峰一觉醒来,发现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类,周围全是丧尸。绝望之际,他得到了一个人类复活系统,通过系统,他可以不断复活各个行业的人类,在末世生存下去,重建人类文明。医生,军人,农民,格斗家,工程师......谁将成为第一个被复活的人类?(无异能,不争霸,生存建设流)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微风如你

    微风如你

    女主角罗微微单纯、善良,在平凡的生活里过得有滋有味,直到遇到了男主角陈约……她的单一世界从此被颠覆,更是走上了毁灭的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