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1000000011

第11章 棕色语法(2)

不是简单地继续使用原初形态的技术,现代的工具和机械也非常实用,它们服务于整个北部的土著人,帮助他们过上舒适的生活。在北极的极地地区,现代化的自给自足经济完全是切实可行的。但是,还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性,对商品的喜好和欲望,对金钱的追求,会诱使下一代选择从事与矿业经济相关的职业来挣钱。

那么,这些孩子应该做好去当矿业工程师的准备吗?企业会带着自己的专家到这里来。他们是否该做好从事重型设备操作的打算吗?

或者应该去做电脑操作员吗?远北地区所有的学校都有电脑和摄像机。与洛杉矶的学校相比,阿拉斯加西北部的学校也许讲授了更多的电脑知识。即使如此,世界上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保证教给一个孩子的知识在二十年后仍会有用。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也许,除了驯鹿的迁移和浆果的成熟这些特例之外。

近年来,阿拉斯加西北部的土著人专心于阐明自己的价值体系。

这一努力被称为“伊努皮克精神运动”,即伊努皮克精神的复苏。在科伯克学校教室的墙上贴着海报大小的题为“伊努皮克价值观”的公告:

幽默

共享

谦卑

努力工作

关注心灵

乐于合作

重视家庭

避免冲突

猎人荣耀

家庭技能

热爱孩子

尊重自然

尊重他人

尊重长者

肩负部落责任

掌握本土语言

了解家族谱系

这些既温馨又切实可行的价值观充满了“祖母的智慧”,一直是伊努皮克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假如在某些方面做一点变通的话,这些价值观就能普遍适用了。或许,这些价值观的欠缺之处在于,并未清晰地指出究竟哪些价值观可适用于处理那些难以融洽或怪异生疏的邻里关系。当然,这里所考虑的只是伊努皮克家族内部的情况,并不涉及如何与外来人相处。

今天的人们受到来自“祖母的智慧”所遗留下来的信条与为中央集权和等级制度服务的法规的双重影响(在我看来,这其中就包括了基督教十诫中的几条和佛教十大戒律的前五条)。孩子们在成长中常接受相互矛盾的教育:一种是追求属于你的东西,另一种则是物质上的追求要有节制。教师在上课时,必须遵循政教分离的原则,只能坚持中立的态度和源于“大学”教育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对西方而言)源自希腊人通过检验那些与经验相对的传说和理论,力图从语言文字本身来探寻神话真实性的尝试。早期的哲学家让人认识到推论能力的重要性和物质客观实在的可能性。哲学家在讨论问题时,必须将两手放在桌子上,但对于是否服药、吃特殊的食物或以超乎寻常的方式(除了明智的反思外)来进行辩论是不作要求的。可在某些情况下,我想说,这还是必要的匡正之法。因此,要达到一种思维上的清晰,并不一定要摒弃神话。要使神话继续存在,就需要真实地理解隐喻和仪式的奥秘以及对故事的需求。神话的寓言化和理性化会毁掉神话,而这一幕后来在希腊历史中确实发生了。

直到公元五世纪,希腊人还未能对凡事持批判的态度。对神话与戏剧的探讨,团体间的讨论和知识界的辩论实际上是很普遍的现象。

希腊人所做的一切确实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具体化了,且令他们身心愉悦、思辨明晰、思想一致,并能坦然地从中享受到乐趣。他们把这种积极明晰的理性态度视为普遍而实用的,能加强和改善其履行社会公民应尽义务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中,清晰明了、有说服力的论辩是非常有价值的。互惠的友谊和学校教育有助于他们坚定继续学习的态度,而这种学习的成果最终会转化为文本和档案文献。但是,实用的分析能力并不一定需要形式上的论辩术。早期的陶器和陶器窑,早期的冶金术,设计精美的爱斯基摩人使用的皮艇和皮筏,以及美拉尼西亚人的航海术,都是人们经过精确而实用的思考后的最终产物。

那些成竹在胸的人争辩道:人文主义态度缺少道德决断。与此同时,总有些人认为,判断必须经过艰难的抉择。在印度的思想体系中,人们认为世界是由许多观点构成的集合,如印度教的“功德”(darshan)观。

对于那些虔诚的信徒,他们会确定不疑地感觉到每一种观点存在的完整性和圆融性。一种佛教体系坚守“空性”(noparticularview)观,并遵循一种超然的客观性。即便如此,这一思想学派——中观学派①仍然不①中观学派(Madhyamika):大乘佛教传统的重要学派,其名为“中间”,取其介于说一切有部学派的唯实论和瑜伽行派的唯识论之间之意。该派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龙树。——译者注背离曾受训的第一条诫律,不杀生。(这一教义在伊努皮克人的信条中隐含在“谦卑、合作、共享和尊重自然”的名义之下。)在哲学家那里,贪和嗔毫无位置可言,根本不可能得到支持或赞许。显然,人文主义者也未必就是不可知论者。苏格拉底最后的举动就是提到他应实现其曾允诺供奉灵界的祭品:“我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①这位哲学家或许厌恶神秘化,但他愿意尊重神秘。

四月的北极地区,白天已经相当漫长。晚上十一点,会谈快要结束时,天色还是黄昏的样子,太阳刚从北地平线落下。第二天早上,我和斯蒂夫借来机动雪橇,开着雪橇越过雪堆和冻结的雪面,穿过白云杉的苔原和泥岩沼泽地带,朝着通往伯尼特方向的山脉和矿区驶去。

前面有一条地势较低的通道,越过这条通道,我们来到了一家已经关闭的老铜矿的木井架和工棚旁边。电缆、绳线和链条吊挂在木板墙的铁钉上,史奇瓦特卡山脉盘亘向北,沉浸在一片冰晶霾之中。我们先是绕着被雪覆盖的矿区房子走,然后返回,沿着机动雪橇在雪地里留下的痕迹,边走边眺望宽阔的盆地和冻结的树林。亚北极针叶林地带里,有白云杉、黑云杉、无树沼泽、柳树和桦树散布其间。我们当中有一个人说,再过两个多星期,(北极)绒鸭就会回来了。

二十年前,史蒂夫·格鲁比什一瘸一拐地走到科伯克,累得半死。

当时,邮政局长盖伊·莫耶斯收留了他,两人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路①这是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服毒将死前留下的一句名言:IownacocktoAsclepius。按照希腊人的习俗,疾病痊愈后,人们要向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献祭。苏格拉底借用给医神献祭的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人生就是一场疾病,死了,病自然痊愈;因此,他不是正在进入死亡,而是正在进入生命,一种更加丰富的生命。——译者注走去拜访盖伊,他已经有八十多岁了,但现在仍然是邮政局长。其实邮政局就设在他家小房子的前厅,屋里铺着油毡地板,摆着新的烧柴铁制多眼炉灶,一张装有架子的办公桌,以及一台用于称邮件重量的磅秤。一个长着东方人眼睛的黑发婴儿躺在富有弹性的幼儿秋千里,秋千悬挂在炉灶旁边,不停地晃动着。“这是我的孙女。”他说道。

随后,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我们后面走了进来,她刚放学回家。他介绍说这是万达,他的另外一个孙女。万达走进用毯子做屏风的小房间里,开始听音乐磁带。从热带地区到格陵兰岛的年轻人都听这种音乐。盖伊的妻子正跪在炉灶旁的地板上干活。她正用一把刮刀从一块兽皮上刮肉,刮刀是用磨尖的钢管做的,她笑着介绍说自己是信徒。

只见屋里一堵墙上靠着一排架子,上面放着一些缝制的、可弯曲折叠的桦皮篮子。这些篮子是当地的一种手工艺品。

盖伊只是模模糊糊地记起史蒂夫,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在喝咖啡时的谈话速度。盖伊说他来到这里纯属偶然。五十年前他从飞机上下来,来到了一个湖边,这个湖本不是他要去的湖。他好不容易到达科伯克,从那时起他就住在这里。墙壁上挂着他和妻子的照片,当时他们刚结婚。从照片上看,他的妻子是一位年轻的伊努皮克女人,骨骼粗壮,体形匀称,脸上带着美丽的微笑;盖伊是一名英俊潇洒的小伙子,连头发也帅气。“七十二年前,我出生在这里。”他妻子说,“我一直待在这里”。

假设我在科伯克或申纳克当老师,我想我必须讲授正开始对他们产生影响的这种文明的文化和历史。或许,我们会读一些莎士比亚的作品,一些荷马的著作,一段柏拉图的对话(他们已经熟谙新教的教义)。我得说,“这是他们几个世纪以来所看重的价值观”。他们会亲眼看到附近铜矿开采的情况。商人和工程师日复一日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态度几乎无法反映出他们该有的西方文化。置身于这种矛盾中,就好比是靠吸食小剂量的毒药,使人在一个复杂的多元性社会里生存下去。希腊历史中记载能说会道的朋友之间常常会在晚餐后展开一场长时间的辩论,他们会对这种辩论保持一丝的敬意吗?还会记得他们自己有关神兽与人类的男男女女发生这样那样关系的传说吗?教师不应该揭露掩盖在艺术和哲学面纱之后的世袭王朝的贪婪和腐败吗?坐在阿拉斯加的一间间小木屋里的谈话使我明白了一些事情,这就是我那生活在加州圣胡安岭的儿子们与邻居的儿女们所面临的问题。看来好像除了数学、语言学、神话,所有的一切都会过时。

美国社会(像其他社会一样)有着自己毋庸置疑的假设。它仍坚持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未经置疑的信念,想象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坚持认为可能存在着纯粹科学的客观性。从最根本上来说,这种假设是基于错觉而形成的,它认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类“孤独的认知者”,也就是说,我们不了解地方背景知识,单纯地只是无根无源的知识收集者;意识中只有“自我”和“世界”。这种假设没有真正地认识到,我们记忆中的爷爷奶奶、地方、文法知识、宠物、朋友、恋人、孩子、工具、诗词和歌曲,其实是与我们的所思所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种孤独的心灵,假若存在,那将会是一个抽象无趣的囚犯。没有环境,就不会有道路;没有道路,就不会有自由。这就是为什么住在科策布盆地的这些爱斯基摩孩子的父母们会在他们的学校里贴上“伊努皮克价值观”的公告。

再想想那些可怜的文人学士。当教会、国家和各行业中那些充满活力的当权者操控了整个局势时,哲学家和作家之类的文人难道总是只能去充当毫无益处的旁观者吗?在较短的时期里,这是事实。假若用百年和千年来衡量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哲学作为解释和批评的工具总是与神话交织在一起,可以看到一个民族所信仰的原初神话以非常缓慢的冰川速度在发生演变,而这种演变几乎是不可逆转的。深层的神话在某一方面发生变化,如同语言流漂移遵循的轨迹顺序一样:

任何特定时期的社会力量都会暂时地控制和影响语言的用法,正如法国研究院试图阻止法国人使用英语外来词一样。但是,语言最终会回到连它们自己也无法解释的发展方向。

从较大的范围来概述世界哲学,就会看到同样的情况。正因为牛顿和笛卡尔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旁观者)才可以如此轻易地站在西方哲学这块冰川的侧碛①上。此时复活的女神盖娅冰川正从我们遥远的异教的过去走来,款款而下又一山谷。还有一只冰臂正从另一个角度滑落下来:佛教直接冥思的主张,它强调在空无世界中的怜悯和感悟。有一天它们可能会全部聚集到一起,但也可能(像喀喇昆仑山脉宏伟的巴尔托洛冰川一样)在(其漂移的)每一个地方留下条纹印迹,显明它们各自的发源地。一些历史学家总是说,所谓“思想家”,其观点其实落后于人们所信仰的观念和神话。我想,他们也落后于玉米、驯鹿、南瓜、甘薯、稻谷,还有人们的歌谣。②①冰碛(glaciermoraine):指冰川搬运或沉积的岩屑堆积体。根据冰川沉积的方式,冰碛分为不同类型,其中包括冰川边缘的侧碛和前缘终碛。这里用的是一个隐喻,即以冰川侧碛比喻世界上一些颠覆性的或是被世人忽略的哲学思想体系,如笛卡尔和牛顿提出的对西方哲学极具颠覆性的思想,即“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及被世人忽略的以女神盖娅为代表的神话故事和佛教思想。它们的重新发掘就如世界哲学这块大冰川移动时撂下的侧碛。这些思想体系有可能聚集到一起,也有可能在其漂移过的地方留下条纹印迹,供世人追溯其来源。——译者注②斯奈德认为,以此为生的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是优于这些思想家的观点的。——译者注忠于某一特定的冰川(哲学或思想流派)没什么不妥,但明智的做法是去调查整个水循环情况。如果明白冰川非常移,而青山却常行的道理,那就非同寻常,更为出色了。

确实,我的爷爷奶奶没有在入睡前围着篝火给我讲过故事。但他们的房里有一个燃油灶和一个小图书馆。(我的爷爷曾跟我说:“读点马克思的书!”)文明人需要读书。几个世纪以来,“图书馆”和“大学”都是我们的知识库。在这庞大而又古老的西方文化中,智慧的长者都是书本。书本就是我们的祖辈!这一有趣的念头进入我的脑海时,我正乘着约翰·库珀的狗拉雪橇从科伯克出发,沿着科伯克河冰面、河岸和绝壁,抄近路通过陆上运输路线,驶向申纳克。我的鼻子、脚趾和手指都冻僵了。绑在雪橇上使之呈弯曲状的生牛皮带,发出了吱吱的响声;狗跑起来节奏不一的脚步声,就像演奏甘美兰乐器时所产生的那种急速拍打声,这之上还有一路的沙沙雪声。狗儿喘着气,神情愉悦,目光炯炯,呼吸时鼻孔里还冒着热气。这些狼狗拉着我们不停地向前滑行,欢快且充满了活力,成群结队地跑啊,跑啊。

这幅光景让图书馆显得更加有趣了。它就是我们的长者:睿智有用、要求严格、为人友好,可随时造访。这让我想起了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巴鲁克·斯宾诺莎和亨利·大卫·梭罗。我一直喜欢图书馆,里面不但暖和,关门还晚。

到达申纳克,跨过河上的冰层,我们受到一群男孩的欢迎。当看到约翰的这群雪橇犬时,他们大声地呼唤着每一只雪橇犬的名字。这群雪橇犬在前年参加了艾迪塔罗德狗拉雪橇比赛①,已成为当地人心目中的英雄。汉斯和邦尼·伯尼斯乘着由另一组雪橇犬拉着的雪橇紧随我们而来。我们解开套在狗身上的缰绳,将它们关进小狗舍里。然后,找到一只五十五加仑的油桶作锅子,用云杉树枝作柴火煮沸冰冻的白鲑,做了一锅炖鱼。(这时我想起自己曾经看过夏威夷人烧煮一桶一桶的芋头拿来喂猪。)我在每条狗的金属碗里放了一团炖鱼肉,边喂狗边哼吟着禅宗大殿进餐时的施食偈。我就是侍者,这感觉就好像是回到了美国加州的家中,让我想起在舍利禅堂里进餐时的情形:

炖鱼十佳法

有助雪橇犬

好运无极限

欢乐至永恒!

同类推荐
  • 我懂得,你不是一个人

    我懂得,你不是一个人

    本书是一本短篇散文合集,献给给二十岁刚出头的奋斗小青年。心怀着最遥远的理想,然而现实是像白开水一样平淡的生活。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平铺在面前,有时候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无法预测未来,过往也无多大参考性,内心却渴望生活不仅如此,不该如此,所以会往更多的在同龄人身上寻找一种正面温暖的能量。本书集结当红作者们的经历,关于亲情,爱情,友情,梦想,人生,种种情绪,悲欢喜乐,陪你度过一个人的漫长时光。原来你所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不算什么,他们都曾经经历过。所以不管是此刻孤独,艰难,遗憾,还是彷徨的你,请记住,“亲,你不是一个人。”他们懂得,他们也记得。
  • 肖复兴 天堂兄弟

    肖复兴 天堂兄弟

    本书为随笔作品集。本书涵盖了肖复兴先生以往音乐随笔集的全部精华和他近几年对音乐更深层次的沉淀,可以说是其音乐评论中里程碑式的总结。
  •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知名作家韩浩月呕心沥血之作,文字简洁有力,情感隐忍克制,于无声的文字下面隐藏着巨大的情感力量。以承担痛苦的勇气,以真实的笔触,为亲人与故乡立传;以朴素、坦诚的情感,讲述一代人的命运和乡村愁绪。感情真挚,又有反思力度。既有作者和亲人们感人至深的人生经历和悲欢离合,又对亲人和故乡有一定的反思和剖析,引人对世事和人生产生各种思考。作为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谋生的青年,能够激起不少同龄人的共鸣,亦能记录时代变迁和这一代人的心灵成长。作为远离故乡二十年之久的游子,韩浩月以至真至诚,直面一生所爱,深沉回忆、反思并追问时间深处的亲人与故乡。作者从故乡的逃离者、批判者到回归者,经历一系列心路历程,历时二十年,游子心态由复杂变简单。时间没有为回忆镀金,反而为他增加了承担痛苦的勇气和表达的力量。用理性的审视克制汹涌的情感,将激烈的冲突消解于微笑与拥抱。
  • 青鸟晨歌

    青鸟晨歌

    世上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很短暂,自然与人的融合同样短暂。5分钟后,它不再响应,牢牢紧贴树干不动,似听出或看出我非同类。为安全计,它完全化身树的一部分。如此做法,属自保习性,往往在天敌眼前蒙混过关。我叫啊叫啊,叫了很久。同样,它把自己当成树也当了很久。最后我看看表,已过两小时,实在挺不住,举相机迈前一步。一直背对我的它像脑后长了眼睛一样,马上振翅起飞,落在10米外的小树上一动不动。只有10步远,还过去吗?它明摆着想引诱我再过去,用它那一动不动的魔法跟我再耗两小时。这才明白它真用心,它鸣叫并非表达愉悦情绪,而是向伴侣报警并兼有吸引我注意力的作用。
  • 美国家书

    美国家书

    本书收录了美国历史上杰出的45位名人写给孩子的信。这些人曾在政治、军事、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有不凡的贡献,言行本身对后世有着深远的积淀与影响。书信最能呈现一个人的诸貌与真实。阅读这些传世的信件,既能领略伟大的心智与人格,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凡人时刻,面对至亲诉说志向,表达牵挂,字里行间充满温情快意,矛盾、担心也历历在目。家书曾经连接时空和情感,如今是观察美国精神群像的新鲜视角,也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教养指南。
热门推荐
  •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

    “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潜心八年、六易其稿,写就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根据本书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被誉为“2017开年大剧”、“中国顶级政治剧标杆”,由陆毅、张丰毅等40余名实力戏骨联袂出演!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当这位腐败分子的面具被最终撕开的同时,与之案件牵连甚紧的H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却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侦察手段逃脱法网,流亡海外。案件线索最终定位于由京州光明湖项目引发的一家H省国企大风服装厂的股权争夺,牵连其中的各派政治势力却盘根错节,扑朔迷离。H省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的车祸。为了完成当年同窗的未竟事业,精明干练的侯亮平临危受命,接任陈海未完的事业……
  • 赛尔号之偶遇战联

    赛尔号之偶遇战联

    就是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我与战神联盟成为了朋友。朋友?可笑,我世界没有这个词,我却不知,这个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原先心中的冰被他们所融化。
  • 笑傲江湖(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笑傲江湖(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不仅靠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更能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数十个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如豁达不羁、舍生取义的令狐冲;娇美慧黠、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奇的冲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
  • 唐都天行录

    唐都天行录

    大唐天宝年间,豪侠任性,剑客多情。山海间尽是英雄,庙堂上几多豪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八至

    八至

    “冯子恒,你再拦着我,不准我去见师妹,小心我让你顶着猪头招摇过市!”宁素露着森森白牙,一边作势挽起袖子,步步紧逼。冯子恒一边躲着宁素如影如风的身子,一边连连求饶:“阿素阿素,你小心些,别太用劲,手疼了还要抹药不划算。不如我自己掐自己给你看?包满意,包五星好评……”一场小小的闹剧大清早地在冯家上演。冯子恒是大宋刑部的捕快,因父亲去世,回乡丁忧。途经清溪县时,遇到多年前便暗恋上的少女宁素。让冯子恒意外的是,此时的宁素,容颜秀美如昔,却身披杏黄道袍,眉宇间一派冷情。两人撞在一起,遇到好几件稀奇古怪的案子。一个冷一个热,一个聪慧机敏,一个仗义勇为,碰出的火花堪比元宵夜的烟花。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是作家冉云飞有关巴蜀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试以时间为线索,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本书叙事虽平实,情感却激荡;虽力图掩饰内心之扼腕叹息,却时刻流露出作者历久弥深的乡情,以及对时代之“不得已”的种种挣扎。作者对故乡沦陷实质力透纸背的见地,异于文人单纯慨叹工业文明冷却农耕文明的质朴乡情,而更多着墨于地情国情,氤氲历史气息,落墨之处,尽显对家国历史的反思。
  • 极度纵横

    极度纵横

    远古的力量,未知的文明,异域的传说......这些和易如飞有什么关系?他只是一个芸芸众生。由一根秦俑的断指引发的命运之战,想要平凡的生活,只能不断变强。“我已经失去了最爱的东西,失去了不可割舍的生命之光。是被抛弃,还是被掠夺?我只想得到一个答案,我只有不断征服。”
  • 阿婆女娃

    阿婆女娃

    我只是想跟你说一个故事,一个深藏我心里多年的故事........曾云鹏对王淑雪说,抛弃你那些天真的想法吧,既然出了学校就不会有人把你当孩子小心的保护着。被命运的枷锁紧扣着咽喉,王淑雪在不停的挣扎,不停的反抗,不愿就此被命运嘲弄。总有一天她会站在命运的肩上服侍它的渺小,终有一天她会摆脱命运的枷锁嘲笑它的无力!即使现在的她不过是一条在泥土中翻滚的蚯蚓而已,蚯蚓也会有见到阳光的一天。
  • 活地狱

    活地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