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2700000016

第16章 费兰克·莫迪利阿尼:发现储蓄“生命周期”的人

1918年6月18日,费兰克·莫迪利阿尼出生在意大利罗马的一个犹太家庭里,17岁时提前两年进入罗马大学。

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学生团体利特瑞里组织的经济学上有关价格控制问题的全国大学生论文比赛。这篇论文获得了一等奖。

除了获奖之外,莫迪利阿尼还得到了更有价值的东西,即确定了研究经济学的方向。评定莫迪利阿尼获奖的评议员们忠告他,如果他潜心于这个领域,他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1936年6月,获得了罗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不久,鉴于欧洲行将陷入一场浴血战争,莫迪利阿尼与妻子便向美国申请移民签证,并于1939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几天抵达美国纽约。

战争使他们感到在美国的居留将是长久的。于是,他立即开始考虑如何最好地谋求在经济学方面的事业。他的运气不错,得到了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的奖学金。这样,从1939年秋起连续三年,他每天白天贩卖欧洲书籍,晚上6点到10点学习。他努力工作,一方面要维持家居生活所需,因为他们马上就要有第一个孩子;另一方面,专注于他所热爱的经济学。

马尔沙克还曾邀请莫迪利阿尼参加1940年末1941年初在纽约举办的一个非正式讨论班,参加的成员有A·瓦尔德,T·库普曼斯和O·兰格等,这个经历为他日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1941年,马尔沙克离开新学院前往芝加哥大学,莫迪利阿尼的正试训练便告终止。1942年,在莫迪利阿尼还是一个研究生时,马尔沙克帮助他在新泽西妇女学院谋得第一个教学职位。这项工作使莫迪利阿尼拥有了集中精力于他的研究所需要的经济保证。

1944年,新社会研究学院授予莫迪利阿尼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同一年,莫迪利阿尼的第一篇论文《利息和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在有影响的《经济计量学》杂志上发表,该文基本上是他的博士论文的精髓。这篇论文在把当时被一般人认为是同过去完全决裂的凯恩斯的“革命”和古典经济学的主流统一起来。1944年,这篇论文为学术界广泛接受,并很快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经典文献。

1942年,莫迪利阿尼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当时的一个住读学院——巴尔德学院的经济学和统计学讲师。这使莫迪利阿尼有机会体验一个美国学院校园的独特生活品质,特别是同那些第一流学生建立亲密关系。1944年,莫迪利阿尼以高级讲师的身份回到新学院,并在纽约世界事务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和汉斯·纳尔一起负责一个研究项目。这项研究的结果最后发表在《国民收入与国际贸易》上。在这一期间,莫迪利阿尼还写出他对储蓄研究的第一篇文献,后来以杜森贝——莫迪利阿尼假说而闻名。

1946年,莫迪利阿尼申请美国国籍得到批准,而成为美国公民,1948年秋,莫迪利阿尼荣获声誉很高的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学金,并受聘为当时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研究委员会的研究顾问,于是离开纽约。到芝加哥不久,他又接受了伊利诺斯大学的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位:“期望与商业波动”研究计划主任。不过,在1949—1950年的整个学年里,他一直留在芝加哥,得以参加考尔斯委员会的工作而获益匪浅。一年以后,他提升为伊利诺斯大学的教授,在那儿,他一直工作到1952年调到卡内基技术学院为止。但是,莫迪利阿尼继续与考尔斯委员会联系直到1954年。到那时,他通过几篇开拓性的论文和一本叫《国民收入和国际贸易》(1953)的书,确立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地位。这本书试图描述一个开放经济中凯恩斯主义的经济计量理论,并且回答了60个行为问题。作者也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艰难地计算了这个模型的参数。这是早期的经济计量学著作之一。

1955年开始,莫迪利阿尼成为卡内基技术学院经济学和工业管理系的一员,他像该学院的许多同事一样,越来越把兴趣集中到研究有关企业经济学这个领域。他在卡内基任职,直至1960年为止。这个时期是富有成果的。1957—1958年期间,莫迪利阿尼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客座教授,同时,他撰写了有关企业财政理论的杰作。这时,他与默顿·米勒合作发表了《资本值、企业财政和投资理论》,载于《美国经济评论》(1958年)。文中提出的理论是如此新颖理论的支柱之一。

1960年,莫迪利阿尼成为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访问教授,以后,除了抽出一年的时间去西北大学外,一直到现在他都呆在那里。在这个绝无仅有的学院和它的举世无双的同僚的支持下,莫迪利阿尼继续发展他早先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包括对货币主义者立场的批评,金融机制的归纳以及生命周期假说的经验检验。他还把他的兴趣引向新的园地,如国际财政和国际支付系统、通货膨胀的后果和治理、有广泛指标的开放经济的稳定政策,以及引向财政的各个领域,诸如信贷配给、利息率的期限结构和投机性资产的评估。

20世纪60年代末,莫迪利阿尼主持设计一个大型的美国经济模式,即由联邦储备银行资助的并且至今仍由它来使用的MPS模式(M指马萨诸塞理工学院,P指宾夕法尼亚大学,S指社会科学研究会)。他既有意大利人的热情,又有美国人的随和,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讲演者和优秀讲师。虽然他的著作主要是关于美国经济的,但是他一直关心着他的祖国,曾用意大利文写过许多关于意大利经济的论文。

莫迪利阿尼“因为在家庭储蓄和公司资金筹集活动方面的创造性研究”,获得198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莫迪利阿尼在经济学上最主要的贡献是,在50年代与美国经济学家R·布伦伯格(RichardBrumberg)和A·安东(AlbertAndo)共同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这一假说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人的消费是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这也就是说,人是具有理性的,为了在一生中有比较稳定的生活水平,并使一生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就不能根据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来决定自己的消费支出,而是要根据一生所能得到的收入与财产来决定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因此,人们会把他们当前和未来预期所能得到的全部收入和财产按一定比例分配到一生的各个时期。在每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有不同的关系。在工作时期,收入大于消费;在退休之后,收入小于消费。从整个社会来看,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稳定的。这一假说是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重要发展。它已被统计资料所证明,并被广泛接受。莫迪利阿尼的另一个贡献是,与美国经济学家M·米勒(MertonM·Hiller)共同提出了公司资本成本定理,即“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这一定理提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新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投资决策理论。这一定理的基本内容是,在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条件下,资本成本是资本预期收益的资本市场价值之比。公司资本分为股权资本和借入资本。由此得出,企业只有在投资的收益大于或等于资本的成本时才会投资。决定投资的不是利率水平,而是资本成本。是增加股权资本,还是增加借入资本并不影响资本成本,也就不影响投资决策,这一理论对国家从宏观上调节投资与企业投资决策都具有指导意义,已成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

根据1936年凯恩斯提出的“心理学定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储蓄将增加。因此,凯恩斯认为,在一经济增长时期中,总量储蓄所占的国民收入的份额稳定上升。

这个负有盛名的定律在不同收入人群的储蓄的经验观测数据中找到了根据并为他同时代的人所普遍接受。但是,1942年,西蒙·库兹涅茨指出,凯恩斯理论和统计数据相矛盾:在美国尽管个人收入有很大的增长,但国民收入中的储蓄份额并无长期的繁荣现象。这个矛盾被认为是一个悖论,不久就成了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其中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954年,就是莫迪利阿尼和他的学生理查德·布伦伯格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家庭储蓄理论:生命周期假说。

该理论发展了凯恩斯绝对收入的消费理论,为估计不同类型的退休年金制度的作用提供了准则。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这一理论“在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退休年金制度的作用时,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并称赞它是对“经济学的一大贡献”。

生命周期假说来自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们一般将可用于消费的财富在一生中平均使用,他们在有赚钱能力的年代里积累足够多的钱,以在退休后能继续保持同样的消费水平。而此假说通过严格的数学形式推出许多与凯恩斯迥然不同的结论。如,一个人的储蓄不仅决定于他的收入,还决定于他的财富,他所期望的未来收入和他的年龄。此假说也对凯恩斯—库斯涅茨悖论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合理解释。

生命周期假说原本是对个人而言的一种储蓄行为理论,但后来,莫迪利阿尼将其扩展到关于总量家庭储蓄中。这个理论概括起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储蓄并不是如先前理论所说的那样由家庭收入水平来决定,而是由收入水平的增加速度来决定。二、储蓄兼受人口增长率和人口的年龄结构的影响。三、储蓄既然受总量财富的影响,因此也受作为资本化要素的利息率的影响。四、一个自主支出增加的乘数效应接近于边际赋税率的倒数值。

莫迪利阿尼的另一贡献是阐明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公司及资本成本的定理,即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它的中心内容是:假定金融市场在完善地运行并处在均衡状态之中,那么一个公司的市场价值——定义为它的股本和它的负债的市场价值总和——同它的债务大小和结构无关,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的平均费用也同债务无关。另外,在投资政策给定的情况下,一个公司的价值同它的红利政策无关。

同类推荐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驱逐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他:“为什么是犹太人”以及“世界怎么会放任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Manny讲述了集中营里供应人肉,他还被迫给女尸剃头发还得把她们的牙齿拔下来。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张深爱的妈妈的照片。他和哥哥、父亲在经历了波兰的恐怖和德国集中营之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写作这本自传完成了Manny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
  • 奥黛丽·赫本传:独行不知芳华久

    奥黛丽·赫本传:独行不知芳华久

    于赫本而言,浮曳生姿的社交圈,声色犬马的好莱坞,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她孑然行在其间,身侧是艳羡的目光,身后是追逐的人群。从世俗的定义和标签中走出,将品位与情绪定格在喧嚣之外,她赋予了生活特立独行的质地。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本书分为塞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等部分。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热门推荐
  •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雍正死于非命,时年二十五岁的乾隆继位。他胸怀大志,要做超迈千古之帝,一心开创大清盛世。他坚持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政。重视直臣能吏,简拔新秀,整顿吏治,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他励精图治,蠲免赋税,使民休养生息,并不断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派能吏赈灾济民,杜塞乱源。先后进军大小金川、西域和台湾,平息叛乱。让纪陶主修《四库全书》,以收束笼络天下士子之心。乾朝逐步走向生业滋繁的隆盛之世。但与此同时,地士兼并矛盾愈演愈烈,官场贪贿荒淫糜烂不堪,且边患不已,危机四伏,树大中空,加上晚年乾隆好大喜功,多有失政,又任用和珅等佞臣,黜退贤良,国势逐渐江河日下。
  • 达尔文在路上看到了什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达尔文在路上看到了什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由美国史密森学会推荐,是全球最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真实地记录了达尔文随“小猎犬号”开展为时五年科学考察的生动有趣的过程。分为“动物”、“人”、“地理”和“自然”四个栏目,共有80多幅精美插图。这一切都是之后他撰写《物种起源》的基础。全书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式新颖,读者面广,既适合少年儿童读者,也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并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本书另辟蹊径,以民国历史为考察的入手点,重点关注宏观历史下的社会变迁与其中微观层面的群体或个人行动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索历史事件与历史趋势的社会学意义。因此可以说,本文集是有关民国时期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史研究的汇编,其中蕴含着社会学研究者以史为鉴的现实关怀。
  • 北极星下的导师

    北极星下的导师

    任飞鸣,品德良好三观正直的普通青年;同时,他还是一位由半数员工皆是超能力者组成的大企业——“北极星”麾下的正牌导师之一,而导师们的任务是负责为全球各地刚觉醒或是后天拥有超能力的人,提供正确使用能力的指导和企业基金的物质层面帮助。
  • 偷窥一百二十天

    偷窥一百二十天

    黑天鹅般迷人的崔善,一觉醒来,发觉自己被推入二十层烂尾楼顶的露天围墙里,逃脱不得又求救无门。计算着被囚禁的日子,她想尽办法要活下去。第十五天,饥寒索命,一场暴雨又夺走她腹中的胎儿。奄息绝望之际,她发现一位拒绝现身的神秘人X在偷窥自己……在这座几千万人口的巨大城市,在鲜有人注目的空中废墟,被偷窥者,正实施着不能自已的连环谋杀,而偷窥者X,正在用残生仅有的记忆,烛照黑暗已久的爱之天堂。从X偷窥的那一天开始,通天塔上的爱人,已经没有黑白之分!
  • 叛逆的夏草之缘定三生

    叛逆的夏草之缘定三生

    玄幻民国言情!一万头草泥马,我真的能看到死去的奶娘?三界,功德高尚的人进天界;没做过坏事的人投胎做人;有过错的人投胎做畜生;犯过罪的人按罪责进地狱。她亦仙亦人亦妖,亦正亦邪经过一系列的商业斗争的蜕变。夏家公馆家大业大,纺织业在上海做的水深火热。但却两代单传,到了第三代,生四女却无子。太太王丽萍恃宠专权,老爷夏重光无意间遇见太太小学时的同学叶君如,产生爱恋,将她从“欢仙园”赎出。懦弱的、又感有愧于王丽萍的叶君如进入夏家以后,并非享受着二姨太的待遇,原来,她只是王丽萍用来续夏家香火的生育工具叶君如忍辱负重,原以为是儿子,诞下的却仍然是女婴,女婴被取名叫“夏草”,也因为难产,导致叶君如再无生育能力
  • 离无韵

    离无韵

    一生中总会遇见那么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暖了岁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墨门孤女离无韵,满门被灭之时为楚国令尹习仁君所救,自幼在越国小贤庄由当世大儒简况抚养长大。楚公子柯、吴公子皙,青梅竹马与年少初遇,情窦初开与情有独钟,小小女子兰心慧质,却逃不过命运多舛,终是在没顶绝望中削肉还越、削骨还楚……“离儿,古人常说:凡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宿命就没法解开?”“有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独夫纣,未闻臣弑君。君有大过则谏,谏之不听则易其位!”
  • 魔道独行

    魔道独行

    红颜哭我便怒与天为敌又如何,拔刀一挥血洗一城那堪世人怎么说,为爱之人与世为敌,这等痴心,这等气魄,天下男儿谁人能做到?为你入魔是对是错没想过,只可笑你却和我分你右我左,好男人常有,但懂男儿心的女人却无,所付出的一切,是对是错?真的没想过。看好男儿为心爱之人魔道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