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5400000006

第6章 北大精神与北大人

“精神”的东西,大概总是虚的成分多些,所以总会有些说不清的东西在里头。正如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但是讲物理的费曼却有相反的论调“一个不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道理肯定是没有被理解透彻的”。

这样看来,我们谈北大精神就有些困难了。因为如果北大之精神称得上老子所谓之“道”,那肯定是说不清了,而一旦说不清,就面临着被指责为没有深刻理解北大精神的危险。所以开个玩笑的话,如果歪曲一下“危言”的意思,北大精神也应属于危言之一了。

但无论如何,自有“北大精神”这一说法以来,已有无数人定义之,评论之。不妨列举个相对“权威”的定义,那就是来源于蔡元培先生办学宗旨中的“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另外还有“夫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而有了这样的定义,自然也就有与其相对应的评论。

这样使北大精神一经谈起,批判之声便不绝于耳。而大抵算来,总有两个极端。

一是说北大已严重悖逆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不乏义愤填膺地谈论,如:“北大不再是人文的北大,不再是宽容的北大,而成为道德主义的北大,东方不败式唯我独尊的北大。你现在看看今天的燕园,你接触北大的学子,你还能感觉到无欲则刚的境界吗?你还能感觉有容乃大的气魄吗?在许多人的心中,北大成了夸饰的北大,缥缈的北大,北大人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太虚幻境中沾沾自喜,却全然不知北大已异化作清谈的魏晋。发扬蹈厉的青春气息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磅礴昂扬的激情已落成阁楼里点点燕泥。”当然也有具体的案例予以佐证。

这类批判就省察精神而言,或自省,或他省,都是十分可贵的,而且所述内容也的确令人心头一震,扼腕深思。

刘再复先生就在《人论二十五种(怪人论)》中指出:“就是在同一个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时代里,教授们都有很多故事,在他们之后,还是一些教授,如顾颉刚、梁漱溟等,也有很多故事。然而奇怪的是,到了本世纪的下半叶,北京大学的教授们似乎没有故事了。他们除了著书、教学和自我批判的文章之外,顶多还留下一些‘思想改造’中的笑话,没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倒也着实,如果每个教授都变作了一个面孔,那么北大和别的学校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是针对北大而言的。刘再复先生则看得更远,他引用了密勒的名言:“一个社会中,怪癖的数量一般总是和那个社会所含的天才禀赋、精神力量和道德勇气的数量呈正相关。今天敢于独立怪癖的人如此之少,这正是这个时代主要危险的标志。”

另一类批判其实也算不得对北大的批判,只能说是针对北大中一些“异类”所作的批评。这异类指的便是第一种批判所针对的现象的对立面。因而异类们便被指责为思想言谈太过放肆,太过随意,甚至被戴上“媚俗”的帽子。

譬如曾有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先生称金庸的小说“是一场静悄悄进行着的文学革命”,这个说法似乎是惹动了众怒,屡遭到严厉批驳。说什么身为北大教授而为金庸吹喇叭、抬轿子,实在有辱“北大精神”,是在搞复古倒退,是“自贬身份”,并解释说,因为北大是五四新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吾国文化的最高学府,自然不该复古而且媚俗,而是应当坚决地拒斥武侠文学。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坚持某种品味、某个倾向,方可与北大自身的地位相称。

透过这两面的所谓批判性的东西,我们似乎看到了太多矛盾的结论:北大既自作清高,又常恣意通俗;既道德教条,又不失异类。

而事实上人之复杂,集在北大上,势必不可能一概而论。正如鲁迅所说的“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而北大之复杂自然绝非一种状态所能概括。那所谓矛盾结论事实上反倒应是北大之常态,只要这种种之批判仍存于北大,或仍鞭策着北大,北大之精神就永未曾失!

总之,这一切的存在正是北大精神存在的印证。

不知不觉,已谈了太多“危言”,而事实上,作为一个北大在校生,最为具体关切的自然是青年人,或者缩小为北大青年,所应具有怎样的精神和状态。

而与现正在盛行的对北大的批判一致,北大人也正遭受着类似的批评。一方面说他们愈在向颓废与堕落转化,另一方面又说其自命不凡,妄用北大的名号。

这些只怕也不是没有根据,北大中文系毕业生余杰一度被称为“文坛怪杰”,在其处女作中就曾对北大人的堕落做过尖锐讽刺:

“如果说当代人的堕落如同坐在一架猛然向山头撞去的飞机里,爆炸之后尸骨荡然无存;那么大学生的堕落则是从机舱里跳出来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可得一副全尸。北大人呢?北大人只不过多了一把布满破洞的降落伞而已,照样摔个半死不活。”

这样的讽刺确实有失偏颇,况且即使是堕落,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依然喜欢用鲁迅先生所说“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这所谓“醒着的”、“前进中的”青年似乎就是北大人所应具有的状态,这样的青年也确实都是难能可贵的。但我们是否就因此而忽略,甚至排斥那些所谓“昏着的”、“玩着的”青年?

钱理群教授则认为:“他们与我们有着更大的不同,因此也更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的理解。正是他们构成了青年(已至社会)的大多数,只要不是充当社会的压迫者及其奴才,他们对自己的生存方式的任何选择,都应该受到尊重。那些‘玩着的’青年,通过自己的成熟的劳动,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活的安乐,是有它的合理性的。我们可以不作这样的选择,却无权轻易地否定与排斥他们。历史的前进运动是由少数‘醒着的’前驱者与‘睡着、玩着、昏着’的沉默的大多数人共同组成与运作的,或者说是实现于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互补、互渗中的,因而是缺一不可的。”

钱教授这种对个人意志绝对自由的尊重可能在情感上很难让人接受,但无论如何,这正是我们面对现状所应具有的理性角度之一。但话说回来,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中的北大人所表征出的激进力量,从而可能获得些积极性的暗示或刺激。

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初识北大,都是在书籍中,尤其在一篇篇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文章中。其中无一例外地都强调着北大的分量。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批新文化运动主将将新时代、新思潮的气息吹入了这所大学。那时的北大里有着最具革命精神的大学生,他们走在了五四运动的前沿,用鲜活的青春承载起中国的未来。

于是我们很容易判断:北大是一所属于革命者的大学。这里的学生必然骨子里就流淌着革命的血液,绝不仅仅是思考个人的得失,而是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拥有舍我其谁的情怀,正所谓“民族与个人的双重意义”。

然而历史总归是历史,过去也确是过去。一切的一切,总需一个相应的历史背景与之相配。而现阶段,我们似乎发现北大对老本的抓狂。

一所大学,固然可以凭引领一时风气而成名,但如果她仅仅具有革命的浪漫,而没有实际的成果,又怎么可以永葆青春?如果我们仔细品味蔡先生的办学初衷,就不难发现其对大学的学术纯粹性的追求。毕竟,大学到底还是以其学术生命力来作为根基的。

由此,我想,我们的北大人,北大青年,北大学生究竟应该以何种姿态立于北大之中,以何种作为表现真正纯粹的北大精神,想必就很清楚了。

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与批判精神自是其一,民族与个人的双重意义结合也是其二,而独立于这二者之外的根基,则是对知识与学术的纯粹追求与精深探究。我想,这才是蔡先生所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所真正追求的目的,后世的演绎只能是一些不失分量的附属物。

“精神”的正名需要我们这一群北大人的觉醒与作为。

(贺鹏超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7级本科生)

同类推荐
  • 戴望舒作品集(二)

    戴望舒作品集(二)

    戴望舒能在文学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很好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方面,明显地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连释。同时,爱情成为诗人人生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体现了戴望舒诗歌的现代性。综言之,戴望舒的爱情经历是现代的,爱情特质是现代的,但他所赋予的表现形式却是古典的、传统的。
  • 梦里的信

    梦里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梦里的信》时间过得快,一星期两篇的散文,一下子又积聚了百余篇,取了一百零六篇,三度结集出单行本,第一本是《不寄的信》,第二本是《心中的信》,第三本,就叫它《梦里的信》吧。这样,如果一直写下去的话,会有多少本呢?谁知道!
  • 你以为我懂事了,其实我只是放弃你了

    你以为我懂事了,其实我只是放弃你了

    31篇温情治愈故事,365个日夜陪伴。《你以为我懂事了,其实我只是放弃你了》是新晋治愈系作家柏颜首部情深之作,与你在爱情路上深情相守。在朝夕日暮里陪伴你尝遍爱情的甜酸苦辣,即使陷入不对等的情感,也敢于果断抽身离开,蜕变成长。这本写给万千女孩的全新短篇随笔集,以夯实别致的内容,独特另类的思考,让女生在面对青春的迷茫和爱情的复杂中保持无畏无惧的心态,成为最好的自己。
  • 赤岸:邓小平在晋冀鲁豫

    赤岸:邓小平在晋冀鲁豫

    赤岸是一个小山村的名字。她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太行山脉深深的皱褶里,像蜂巢一样,简单又丰富,默默地悬挂在高高的崖壁上,浸润着风雨,黏附着阳光。小村的脚下有一条河,叫漳河。漳河浩浩而下,哗哗作响,喧响在历史里,流淌在《诗经》里,于是,就有了采桑人杨柳依依的柔媚,就有了楚霸王破釜沉舟的豪壮。漳河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条大河,她和黄河一起,哺育了广袤的中原文化。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热门推荐
  • 首富重生争霸

    首富重生争霸

    百亿资产的年轻富豪,重生变成古代乞丐,还差点被卖为奴隶……MAX智商碾压,加上上帝视角金手指,重生一样霸气冲天!没钱?赚钱做首富!没权?做最大的官,权倾朝野!外族要入侵?杀他的皇帝,占他的皇城!皇帝不听话?赶下台去,自立为王!
  • 决斗故事

    决斗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明星女主的养成方法

    明星女主的养成方法

    暗恋八年,叶宿雨眼看就要与男神修成正果谁知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一个为了她手撕前女友百般宠溺成痴汉总裁一个欺负她成瘾,组乐队,拍电影分分钟制霸娱乐圈!搅合黄了她的恋情,还要拉她下水?那就一起走上人生巅峰吧!他说。天啦噜,她只想静静……
  • 时方歌括

    时方歌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宠降临

    灵宠降临

    表世界属于人类,里世界则是各种非人物种的乐园。在那里,它们野蛮生长,尽情进化,甚至有些进化成了传说中的生物。9102年的某一天,人类突然能够进入里世界了!最初只是很少的幸运儿进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里世界……————本书中出现的传说生物以本土神话生物为主,主要是吃货……山海经中的生物。
  • 爱情睡醒了

    爱情睡醒了

    两年后,在她喜欢的城市,他想起她曾爱他如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武战尊

    逆武战尊

    帝国覆灭,叶寒与恶魔交易,获得无上奇功。逆境崛起,看他如何屠戮天下,逆袭成神!
  • 刺客列传之天下归心

    刺客列传之天下归心

    文中彰显了男儿的开疆拓土、心怀天下的英雄情怀,敬请关注!
  • 剧说

    剧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族

    水族

    我一直觉得自己适合养鱼。每到春天,和那些穿梭在鱼市的人一样,尽管神色冰冷,但眼睛烁烁生辉。我寻找那些不同寻常的精灵,在它们生动有趣的亲昵和对抗中,达成最后的和解。我不在乎它们最后离我而去,我只需怀念。你做梦吗?每次从梦中醒来的十秒内,我会忘记自己是谁,这是我最为惬意的白痴时光,不亚于在天堂上看着愁眉苦脸的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