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5400000007

第7章 承前启后——我们的北大精神

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又是蔡元培老校长诞辰140周年,再加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在北京大学举办,今年的北京大学不可谓不热闹。在这110年里,北京大学光荣的传统一直绵延不绝。可以说,北大的光荣传统就是为科学与民主而奋斗,这是五四运动的精神,也是北大的精神。过去,沙滩红楼是北大的象征;五十年代以后,北大迁往西郊的燕京大学原址——燕园,而红楼和连带的建筑则改归政府机关,相应的“民主广场”也已不存在;后来大多数人说起的北大,则是以燕园里的未名湖和博雅塔作标志了。不过,北大精神的载体不在物而在人,我们回首20世纪,无数北大人在现代史上为科学与民主所做的奉献,煌煌不掩其光辉。历数百年北大人,首推开风气之先的蔡元培先生。而在上世纪下半叶,我认为马寅初堪称典型,“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还记得蔡元培先生的那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吗?“诸君来此求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责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蔡元培先生努力消弭遗留在学生和教授意识中的科举心态,让他们接触到新的大学观,同时表明了他对新北大人寄予的厚望。后来,蔡元培先生又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倡议,聘请了众多新派人物到北大担任教授,为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北大精神的铸造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至今日,蔡先生的教诲仍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为人处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于北大传统的概括历来五花八门,其中当推马寅初先生的说法最为别致。“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不但“精神”,而且“主义”,这在外人看来,或许有“大北大”的嫌疑,但我以为,马寅初先生的这番话还是抓住了根本。身为北大的首任教务长,马寅初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出任校长,任期长达10年。相比之下,50年代的大学校长与30年代的大学校长,在其所处环境及责任、权利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别。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能感觉到马校长不时露出的棱角。他发表《新人口论》,主张控制人口增长,“单枪匹马”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并发出“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举凡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的豪言壮语,是当之无愧的北大人!

那么,在当代呢?

我想来谈谈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名字叫王小波。他是北大自由、包容精神的受益者,无论在精神还是生活状态上王小波都是高度自由的,他在文学制度之外做自己的事情,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充溢着一种生命的精神。王小波既热情地投入社会,但同时他又冷眼看人间,以一种超越的眼光,对任何事情保持清醒和批判的态度,这是非常难得的。他提倡思考,对社会问题有着非常清醒且别致的认识;他尊重学术,敢于进行并发表真的研究;他不惧世俗眼光,大胆为同性恋辩白;他擅长黑色幽默,在微笑中展现绝妙的讽刺……《黄金时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文化之争》、《思维的乐趣》等作品,代表了一种人文精神,代表了一种行事作风,代表了一个人,或者应该说是一群人发自内心的呐喊。

王小波虽然不写诗,只写小说随笔,但是他喜欢把自己称为诗人,行吟诗人。其实他喜欢韵律,有学过诗的人说,他的小说你仔细看,好多地方有韵。小波的小说中唯一写过的一行诗是在《三十而立》里:“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而阴茎倒挂下来。”他的身上充满诗意,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16岁他在云南,常常夜里爬起来,借着月光用蓝墨水笔在一面镜子上写呀写,写了涂,涂了写,直到整面镜子变成蓝色。王小波是一位自由思想家。自由人文主义的立场贯穿在他的整个人格和思想之中。读过他文章的人可能会发现,他特别爱引证罗素,这就是所谓气味相投吧。他特别崇尚宽容、理性和人的良知,反对一切霸道的、不讲理的、教条主义的东西。小波的思路清新、明了。这是一个他最让人感到神秘的地方。他很小就学着用自己的判断力来找寻真理,最终他就找到了自由人文主义,并终身保持着对自由和理性的信念。

我认为王小波以及他的作品代表了一种北大精神,尊重学术、投入社会、有责任感、自由不拘束、敢说大真话。王小波不愧于一个北大人的称号。

再来看一段来自人民网的新闻。

“高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校入伍大学生士兵,一名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起来的‘80后’青年,在短短一年多的军营生活中,以‘崇文尚武’的精兵形象证明了自己的‘高明’:当兵半年,成为导弹测控专业二号位操作号手,改写了这个号位一直由士官和干部担任的历史;仅用一年,学会了六七年老兵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多次在各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夺魁……”

2006年9月,高明利用两个周末,撰写了一篇长达1.3万字的军营随笔,畅谈自己在军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北大青年网分13次刊载这篇文章后,每次都引来师生的上千次点击。一名女同学甚至在帖子上留言:“你是北大最帅气的男生!”

有人曾问高明,“你为什么要停学当兵,这样不傻吗?”高明的回答是:“只是为了尽一种责任。”

在高明的日记里,他写道“暮笳吹月,晓甲带霜,疾风冲塞,沙砾飞扬。共和国军人日日习练,枕戈待旦,为的是橄榄常绿,白鸽远翔。融进这支部队,我恍然大悟:作为火箭兵,责任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大而言之,责任维系着大国的尊严;小而言之,责任就是站岗50次安然无事,第51次依然竖起警惕的耳朵;责任就是操作100次后精熟无误,第101次依然慎之又慎……”

“责任,是北大的灵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北大自建校之始,‘好男儿以天下为己任’便成为每一名北大学子自觉的追求。走进军营,我发现,这里的军人把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责任细化了,细化成每一名士兵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心口如一,言行如一!”

这就是新时代的北大人,这就是新时代赋予北大精神的更丰富的内涵。

如前所述,新的时代给北大赋予了无数的新的内涵,而时代也让众多人物将这些新的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北大人,有责任更有义务将此精神传承并发展。当然,北大是自由的,是包容的,北大并不要求她所有的孩子都做一样的事情,取得一样的成就。她只是默默地奉献着、奉献着,然后再将她的精神由她的孩子们传承下去。走在燕南园的小路上,沉浸于那一片幽静之中,我对北大的爱不由得又增加了几分。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我们不变的传统,勤学习、善思考、有担当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在五四星火的指引下,在先辈们走过的小路上,在未名湖水的怀抱中,在博雅水塔的倒影里,我们将承前启后,做有北大精神的北大人。

(陈洁盈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07级本科生)

同类推荐
  •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析;第二部分是莎士比亚戏剧精彩独白选析;第三部分是西方莎士比亚批评史略。另附一篇探讨莎士比亚与圣经关系的研究论文。 笔者所以这样结构本书,主要有这么几个考虑。首先,有关莎士比亚的研究,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汗牛充栋,难以数计,其研究内容几乎涉及到各个角落。但比较而言,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评析与探讨则相对薄弱。虽然一些学者对莎士比亚个别重要的十四行诗作过分析和评价,但迄今还没有一部评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著作问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中心主题是爱情和友谊,抒发了诗人对爱情、友谊、青春和美的理解和看法,从中强烈地体现出诗人天真纯洁的利他主义思想和宽容谅解的博大胸怀;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战胜时间、珍爱生命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同时,诗中还流露出了一些更为宽广、深沉的思想感情,如对当时社会上尔虞我诈、弱肉强食、黑白颠倒等种种丑恶现实,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懑不平与切齿痛恨之情。这种情绪正是诗人日后创作悲剧的基本出发点。此外,不少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文艺创作的审美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是理解诗人艺术观的重要文献。显然,较为全面、具体地对这些诗歌加以评析,有助于人们从诗的角度更全面更感性地认识莎士比亚的伟大与深刻。其次,从戏剧人物独白的角度来认识、分析莎士比亚也极有意义。莎士比亚戏剧中有许多令历代读者耳熟能详、传诵不衰的精彩独白。
  • 西游新世相:三界人物大起底

    西游新世相:三界人物大起底

    本书是一部角度独特的经典名著《西游记》的解读作品。作者从原著的诸多细节入手,以各个人物为视角,通过其奇思妙想的解读,立体呈现了《西游记》所构建的神佛、凡人、精怪的世界。全书共四篇,分别为“精怪的奋斗”“神佛的世界”“凡人的命运”“主角的旅程”。作者重新审视每一个人物,在全新的视角下,妖怪或让人心酸、或让人赞叹,神仙也不再单薄,满是烟火气,凡人命运让人唏嘘、感同身受。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芳菲令

    芳菲令

    上午十一点过,天终于放晴。连日来淫雨霏霏,淋得人快生豆芽了。除了夏天外,我是喜欢太阳的,阳光是我的兴奋剂,比摇头丸管用。当然我没吃过摇头丸,猜的。路过那株财大气粗的老榆树时,忍不住放下脚步故意站了一会。他背着那么多贯钱,一长串一长串,枝枝丫丫间挂得满当当的,沉重得似要撑不住。风一过,榆钱叮叮倾倾落了一身。
热门推荐
  • 落跑小甜妃之妖孽殿下来报道

    落跑小甜妃之妖孽殿下来报道

    都说相府嫡小姐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小可爱,“哈哈,说我是草包,那就让你们见见什么是真正的草包”此时的某女人正爬墙头,四魂归一,灭小三,打小四,妾室夺生计,让你连内裤都输不起,小三妹妹抢夫君,抱歉这样的渣男姐不要,“娘子,我要亲亲抱抱举高高”,这肿么破,亲亲夫君是只妖孽,爬墙头被逮到,肿么破,肿么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机智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机智故事

    本书精选了许多典型的事例,内容包含古今中外的各类蕴藏着智慧的故事。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入的生动有趣、紧张而又有章法的故事情节,是关于孩子们如何动脑筋的方法的总结。通过多元的阅读,以多元的智慧,触动自己对事物、道理的思考与领悟,从而构建自己在成长路上知识与智慧的坐标。
  • 国民男神是奶爸

    国民男神是奶爸

    一觉醒来,发现记忆全无,身上莫名其妙地携带了一个系统,还有一个小奶娃在他旁边。他表示:有点方!为了寻找记忆和寻找小奶娃的爸爸,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帝少来袭:不负青春,不负你

    帝少来袭:不负青春,不负你

    她是被收养来的孩子,怕生,怕孤寂,怕他们会抛弃她,直到那个人出现在她面前……他强大、优雅、温和却又处处透着淡漠疏离,他是那么的高高在上,明知他只能是遥不可及的一个梦,却始终无法从这梦中醒来,心甘情愿的沉沦。
  • 天命大改造

    天命大改造

    修炼到极致只有逆天吗?天地养育之恩怎么不见有人报过?秦天携带天命系统闯入异界,建立城池,废跪礼,免劳役,开设积分制度,打造黑科技网吧,传承天命秘技,捕杀一切逆天者。当他们从方舟生存出来,狩猎能力无与伦比。当他们从生化危机出来,不惧任何魑魅魍魉。当他们从绝地求生出来,八倍压枪爆头于千里之外。当他们从经典传奇里出来,剑法,魔法,道术,融会贯通。当他们从破天一剑里出来,火、毒、冰、光、黯、地、风、雷,皆可领悟。逆天者!请把养育之恩归还天地。.......致敬经典,再读已是书中人。书友群(568581895)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你是我的曦光

    你是我的曦光

    一瓶饮料,他们彻底交集在一起。那年夏天,她说:“你的饮料。”他说:“送出去的就是你的。”他爱她深沉如海。“小筱曦儿,我喜欢你,你不用为此为难,只要你开心就好,像以前一样开开心心的。你不用在意我的感受,我没关系。我会一直守护在你的身后,只要你一转身就能看见。”?“齐小晨,你是我心底最温暖的阳光,没有阳光,我的世界只剩一片晦暗……”有一天,当她的开心不在重要,终究要到了分叉的路口吗?
  • 天殇决

    天殇决

    九天帝王不染血,修罗地府问幽冥。龙泉桥上人皇过,紫电夜鸣青霜寒。重剑无锋倚天落,燎原离火焚苍穹。这个由剑开始的故事,也将由剑来终结。
  • 幸福向前冲

    幸福向前冲

    乔磊:“苏水瑶,你们苏家欠我一条命,你就拿你的后半生来还我!”苏水瑶:“我的命是我自己的,我不欠任何人,你爱找谁找谁去!”丁桐:“你这死女人,明明给过我温柔,为什么要半途而废?”这世间没有人是真正的圣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裂痕和锋芒,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爱,渴望自由,可往往我们的锋芒也会伤害别人,亲人间,朋友间,唯有相互接纳,相互包容,守好各自的边界,用爱,用宽容才能成就彼此,也才能滋养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