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800000002

第2章

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安得长者言》

读书不但能改变人的气质,而且能培养人的精神,大概是(书中的)理义能够被吸收的原因。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安得长者言》

关起门来就是进入深山,读起书来随便什么地方都是净土。

凡读史,不徒要记事迹,须要识治乱、安危、兴废、存亡之理。

——《二程遗书·卷十八》

凡是读史书,不但要记住事迹,而且必须要认识到治乱、安危、兴废、存亡的道理。

古人之言,学之多弊,不可不救。

——《关尹子·九药》

古人的言论,学习它的人由于常常不能真正理解因此产生很多弊病,不可不加以救治。

躬自写乃当十遍读。

——《桓子新论·闵友第十五》

手抄写一遍能抵得上阅读十遍。

读书有不解处,标出以问知者,慎勿轻自改窜,银根之误,遗笑千古。

——《荆园小语》

读书遇到不理解处,(应当)标出记号,以便向理解的人请教,千万不要轻易地自我改动,留下银朱批改的错误痕迹,会使后人耻笑的。

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荆园小语》

静坐自然不会出现胡作非为,读书就是树立品德。

每读一书,且将他书藏过,读毕再换,其心始专。

——《荆园小语》

每读一本书,就将其他书收藏起来,读完之后再更换,如此这样用心才能专一。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诗经·大雅·抑》

人们有这样的说法,真正聪明的人,表面若愚。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诗经·大雅·民》

既聪明又智慧,因此能保全性命。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

整天聚集在一处,说话不涉及正经事,好卖弄小聪明,是很难有成就的!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聪明的人不失掉人,也不会说出不妥当的话。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人有是非之心,这是有智慧的开端。

人之有德慧术智者,恒存乎疢疾。

——《孟子·尽心上》,

人的道德、聪明、本领、才智,常常是伴随在同灾难作斗争中产生的。

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荀子·天论》

能工巧匠也有办不到的事,大智慧的人也有考虑不周全的事。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荀子·修身》

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称之为聪明;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称之为愚蠢。

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

——《荀子·正论》

与浅薄的人不能探索深奥的问题,与愚蠢的人不能商讨谋略。

愚而自专,事不治。

——《荀子·成相》

蠢笨并且又专横,国家大事就处理不好。

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

——《荀子·仲尼》

聪明人办事情,即使办得很完满,也常常想到不足,因此能防止骄傲。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荀子·非十二子》

说话恰当,是智慧的表现;沉默的适当,也是智慧的表现。

知者明于事,达于数,不可以不诚事也。

——《荀子·大略》

聪明人清楚该做哪些事,精通事物的道理和变化的规律,要尊重这样的人,老老实实地向他们学习。

蓝苴路作,似知而非。

——《荀子·大略》

炫耀自己的聪明,或搞阴谋诡计,自以为高明,其实是最愚蠢的。

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扶之以绳,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其行也悖,其举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用,析速粹敦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荀子·性恶》

说话很多并且条理清晰,合乎礼义法度,语言千变万化,中心明确,原则坚定,这是圣人之智。话说得少,直截了当,有条理,有法度,这是士君子之智。说话荒诞,行为背离正道,经常犯错误,这是小人之智。口齿伶俐,但言语不合乎礼法制度;有点技艺,却没什么用处;反应敏捷,但是非曲直不明,只是以胜过别人为满足,这是贩夫走卒之智。

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独夫之乐,贤者丧焉。

——《商君书·更法》

愚笨的人高兴的,正是聪明人哀痛的;狂妄的人欢乐的,正是贤慧的人悲悼的。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商君书·更法》

蠢笨的人事情成功了还不知道成败,聪明的人却能从事物发展的开端看到它的必然结果。

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韩非子·喻老》

智慧就像眼睛一样,能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虽很聪敏,能发现别人的缺点,但却看不见自己的短处。

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他人看不清楚,只有自己看得清楚,这叫做明;他人听不懂,只有自己听得懂,这叫做聪。做事能够自我判断的人,可以做天下的帝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老子》

知道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样才是真聪敏;不知道认为自己知道,这就要犯错误。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

聪明的人话不多,话多的人并不聪明。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

大智慧的人,从容悠闲;小智慧的人,擅长区别。最有口才的人,言谈美盛;小有口才的人,说话烦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庄子·人间世》

美德的丧失由于追求美名,智慧的产生由于争强好胜。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庄子·列御寇》

手巧就多劳,聪慧就多忧愁,无能者却无所求。

去小智而大智明。

——《庄子·外物》

去掉小聪明才能显示大聪明。

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

——《庄子·外物》

聪明的人也有困惑的时候,即使有神机妙算也会有及不到的事情。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庄子·天地》

自知愚笨的人,并不是最愚笨的人;自知糊涂的人,并不是最糊涂的人。最糊涂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认清事物;最愚笨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聪明。

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

——《庄子·知北游》

读书多的人不一定真正明智,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

揭竿而求诸海。

——《庄子·庚桑楚》

拿着竹竿去测量大海的深度是愚蠢的。

知者,接也;知者,谟也。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

——《庄子·庚桑楚》

智慧的人有耳闻目见的感性认识和有思虑筹划的理性认识。有智慧的人仍有其不了解的事物,就如同用眼斜视,不能看到事物的整体一样。

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庄子·骈拇》

我所说的聪慧,不是说他能闻听到别人的什么,而是要能闻听到自己;所说的明察,不是说他能看清别人的什么,而是要能看清自己。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肩,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惟恐缄滕、扃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庄子·胠箧》

为了提防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盗贼,就必定要捆紧绳索,锁好锁环,这是平时所说的聪明。可是大的盗贼到来,就会背着柜子、提着箱子、担着口袋而去,只怕捆得不结实锁得不牢。那么以前的聪明,不就是帮助大盗积蓄财物吗?

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墨子·公孟》

聪明的人,必定首先考虑自己能力是否能够做到然后再去做。

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墨子·修身》

聪明的人心里明白,而不是嘴上多说;有能力的人不标榜自己的贡献。由于这个缘故,他们的声誉能够广为人知。

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

——《管子·枢言》

耳朵是掌管听觉的,听觉一定是顺从听见的,听见以后再加以衡量就叫聪明。

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

——《管子·内业》

志气能保持,就能成就高尚品德;高尚品德成就了,智慧也就自然形成了。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卜居》

事物都有它不足的一面,聪明人也会有不明事理的时候。

智在于治大。

——战国·尉缭《尉缭子》

智慧在于用它处理大是大非。

专用晦昧,则事必悖。

——《尹文子》

如果独断专行又思想糊涂,那么事情就必然出错。

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

——《任子》

一个人的智慧,比不过众多愚昧之人。

勇武以强梁死,辩士以智能困。

——《文子》

勇士会因对手强暴而死,辩士会因对方更有才智而陷入困惑。

愚者不自谓愚,而愚见于言。

——《鬻子》

愚蠢的人不会自称愚蠢,但是他的话语已显现出他的愚蠢。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

——《尚书·洪范》

容貌应该恭敬,言谈应该正确,看事物应该明察,听情况应该聪敏。

君之智,未必最贤于众也。

——战国·慎到《慎子·民杂》

帝王的智慧,做事未必都比群众更高明。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

——《战国策·韩策三》

双生兄弟往往长得一样,只有他们的母亲才能区分;利与害也往往相似,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加以区别。

智者之举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成功。

——《战国策·燕策》

有智慧的人办事,能够转祸为福,转败为胜。

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功名》

用狸猫引出老鼠,用冰块引来苍蝇,即使做得很工巧也不能成功。比喻方法不当,就不会取得成效。

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鬼谷子》

聪明的人不使用自己的弱项,而使用愚笨的人的强项;不使用自己的弱项,而使用愚笨的人的强项。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

——《鬼谷子》

与智慧的人谈话必须依靠渊博的知识,与知识渊博的人谈话必须依靠善辩,与善辩的人谈话必须靠抓住要点。

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

——《鬼谷子》

口是心的门户,智慧和计谋都从口出。

智贵于众人之所不能知。

——《鬼谷子·谋篇》

智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发现普通人还未觉察到的问题。

知者除谗以自安。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聪明的人应该除掉那些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来确保全自身的安全。

事前定,则不困。

——《礼记·中庸》

事先计划好,做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

询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询问是智慧的根源,思虑是促进智慧的方法。

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

——汉·刘向《说苑·反质》

聪明可以成就好事,但有时也会坏事。

智莫大于阙疑。

——汉·刘向《说苑·谈丛》

最大的智慧就是对疑惑不妄加臆断。

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汉·刘向《说苑·谈丛》

由于吃饭噎了一次,就断绝饮食;由于摔了一跤,就不走路了。比喻愚蠢之极。

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

——汉·刘向《说苑·敬慎》

聪明并且又有才干还时时表现几分愚笨,一定能获得更大的益处;多听多记还持守几分浅薄的样子,知识必然更广博。

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多听并且加以选择,自然就会增加智慧。

不好问询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不喜欢请教他人,就是砍断了智慧的根源而堵塞智慧的源流,怎么能做人?

愚者有备,与知者同功。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愚蠢的人做事有准备,与智者有同样的效果。

巧者善渡,知者善豫。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灵巧的人擅长计划,聪明的人擅长准备。

执弹而招鸟,挥棁而呼狗。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拿着弹子来招引鸟,挥动木棒来呼唤狗。比喻做事方法不对,效果会适得其反。

树荷山上,而蓄火井中。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在山坡上栽培荷花,在水井里保存火种。比喻一种愚蠢的行为。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积聚所有力量去办事,没有一件不会胜利;集中众人的智慧去办事,没有一件不会成功。

狠者类知而非知,愚者类仁而非仁,戆者类勇而非勇。

——汉·刘安《淮南子·泛论训》

狠毒的人看起来似乎有智慧其实是没有智慧,愚笨的人看起来很仁慈其实是并非仁慈,耿直的人看起来似乎很勇敢其实是不一定勇敢。

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自己有才智不要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自己没有才智也不苛求于他人。

愚者惑于小利而忘其厉害。

——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愚笨的人常常被细小利益迷惑,而忘记了大的祸害。

今有良马不待策而行,驽马虽两之不能走,为此不用策而御,则愚矣。

——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良马不需鞭策就奔驰前进,劣马即使不停鞭打也不会前进,因此,认为不用马鞭就能御马,则就愚蠢了。

智莫大于知人。

——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智慧没有比客观地了解人更大的了。

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地使蟹捕鼠,蟾蜍捕蚤。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运用小聪明去解释大道理,无异于用螃蟹捉老鼠,让癞蛤蟆抓跳蚤,都将是瞎折腾。

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万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之致也。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人与人的本性不会相差到一百倍,但聪明智慧却有相差到一万倍的,这并非是天生资质影响的,必定是另外有所凭借导致的。

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

——汉·王符《潜夫论·实质》

智慧的人扬长避短,来取得成功。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汉·王充《论衡·解除》

世道衰落的时候人们相信鬼神,愚蠢的人喜欢借助求神得福。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

——汉·司马相如《谏猎书》

聪明的人在事情没有萌发之前就已预见,有智慧的人在危险没有发生之前就能避开。

小慧者不可以御大,小辩者不可以说众。

——汉·陆贾《新语·辅政》

小聪明的人不能抗衡大聪明的人,辩才小的人不能说服众人。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

——汉·陆贾《新语·辅政》

聪明人的缺点,比不上蠢笨人的优点。

庸人安其故,而愚者果所闻。

——汉·桓宽《盐铁论·遵道》

平庸常常的人常常安于原有的生活方式,愚昧无知的人都是满足于过去的见闻。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

——汉·桓宽《盐铁论·忧边》

聪明的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智慧的人按照当世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治国方案。

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聋之指髦也。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虽有舜、禹的智慧,但只沉吟不说话,不如聋哑人指手划脚。

智者举事,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

聪明办事,能使祸转为福,能使失败转为成功。

取火泉源,钓鱼山巅,鱼不可得,火不肯然。

——汉·焦延寿《易林·比》

如果在泉水的源头取火,在山顶钓鱼,那么既钓不到鱼,火也不会燃烧。

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汉·乐府《满歌行》

聪明人不会发愁,由于需要做的事很多,很少有烦恼。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聪明人总是根据时势去谋划行动,愚蠢的人总是违背真理盲目蛮干。

深念远虑,胜乃可必。

——汉·马融《围棋赋》

如果深谋远虑,那么胜利就是必然的。

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

——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扬汤止沸,抱着柴禾去灭火,这更加无济于事。比喻愚蠢之极。

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

——三国·蜀·诸葛亮《察疑》

白色的石头如同玉一样,愚蠢的人把它当做宝贝;鱼的眼睛如同珍珠一样,愚蠢的人把它当做珍宝。比喻愚蠢的人对真的和假的没有鉴别能力。

聪明深察而死者,好议人者也。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

聪明好察又喜欢墨守成规的人,则喜欢评论人。

一言而有益于智者,莫如“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对于智者最有处的一句话,就是预先准备。

明莫大于自见,聪莫大于自闻。

——三国·魏·徐干《中论》

最好的视力是能看清自己所有一切,最敏锐的听力是能听清自己所发表的议论。

善喻者,以一言明数理。

——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材理》

同类推荐
  •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本书讲述了作者闵捷独家采访过的40位科学文化大家的人生故事,如冰心、夏衍、端木蕻良、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陈逸飞、杨 振 宁、丁肇中等。作者力图透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以全新视角勾勒出这些文化名流的独特成长历程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思考,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深远影响。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10年堪称是“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产业)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10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球视野俯瞰中国文化产业在历史、在世界的位置,他提出的政策建言屡屡为中央决策层采纳。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出生成长轨迹,在文化蓝皮书10年的总报告中,如此鲜明地呈现。10年,沉甸甸的脚步、艰难的转型、从最初“还处在转型过程中、总体图景相当破碎、发展前景却非常远大的产业”(首部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语),到“我们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创造新的奇迹”(第十部总报告语),本书真实呈现了中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现场。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鬼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鬼

    中国民间素有神鬼文化传统,却是见神就拜,无门户之见,这也使得鬼神不分,故本书系即分设《鬼》《神》《仙》《妖》《怪》《精》六题,一题一书,为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精怪神仙分别列传,界定门类,爬梳各种文艺作品及民俗现象,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民间精神世界。《怪》全书共辟四章,以古典文本文献为背景,辅以民间传说故事,从“怪”的定义、特性、类别、人与之的关系等视角,对“怪”本身作了介绍整理,作者认为怪的信仰根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之后在作为主流的儒家和释道二教的影响下,怪逐渐被异端化、典型化。而在人与怪的对立中,人对怪做不妥协的斗争则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砍掉成本中的魔鬼细节

    砍掉成本中的魔鬼细节

    本书不是沿袭传统的控制、节省等降低成本模式,而是引进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让企业通过在降低内部成本的同时,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使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通过整合打造共赢的价值链,不仅减低成本而且分解成本、超越成本,这就是本书的目的。
  • 神秘位面

    神秘位面

    魔怪、异兽、奇珍、异宝、秘境,古迹这世上有太多的未解之谜,由未知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无人可以拒绝。
  • 金刚战士

    金刚战士

    在一座古老的城堡里,生活着三个可爱的小伙伴,一个是长着一对翅膀的小精灵公主丽君,一个是可爱聪明的丢丢鼠,另一个就是充满侠义心肠,可是老惹出笑话的贝蒂猫。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所无人知晓的神秘城堡里,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 暗王子联盟之变身女王

    暗王子联盟之变身女王

    《暗王子联盟之变身女王》内容简介:“我不是女人!这个身体是我的姐姐千女王,可是,我是她的弟弟是千国王啊!”樱井澈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灵魂穿越这回事,可是,他怎么看都觉得,面前这个竟然脱掉衣服来证明自己是男人的女生,一定是个神经病吧!为什么他命中注定的女神竟然是个拥有男人灵魂的“人妖”呢?或许真相就在这个奇怪女孩丢失的那段记忆中……新的预言即将在极光都市掀起滔天巨浪,世界究竟会走向毁灭还是新生?暗王子联盟又将迎来怎样的未来呢?请看女王的诞生之路,在眼泪与火焰中涅槃成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京极家的野望

    京极家的野望

    京极家,作为三管四职之一,历来都是幕府栋梁、武家名门。但盛极必衰,此时已经沦为一条咸鱼。主角穿越而来,成为京极家嫡子,是否能够在这战国乱世,实现咸鱼翻身的梦想呢?
  •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上)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上)

    已经被战局搞得晕头转向的希特勒又赶紧下达“从加来开往诺曼底的装甲兵和步兵立即停止前进”的命令,这样,配有重型装备和久经沙场的德国第15集团军依然留在了加来。希特勒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救了盟军,如果第15集团军进入诺曼底战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 乱斗版无限

    乱斗版无限

    多元宇宙入侵、灵气复苏方维没能白日飞升,反而被卷进了一款横跨多元宇宙的诸天竞技游戏之中毒液、威斯克、小龙女……大逃杀模式、角色扮演模式、圣杯战争模式……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位面杀戮游戏这里,是乱斗版无限!……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支持!
  • 玫瑰门(中篇小说)

    玫瑰门(中篇小说)

    办公室主任廖健雄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美女记者金樱子,后来他们有了肌肤之亲。不久,金樱子暗中帮忙,廖健雄又被提拔为副局长。然而,神秘的女记者却被人杀害。到底谁是凶手?神秘莫测的人生,复杂多变的官场,惊心动魄的故事,读来令人震撼!两年前,廖健雄被局里任命为办公室主任。这个职级对于他来说,不是太早而是太迟了。要知道,他的许多品学并不兼优的同学,已经是副厅或正厅级了。因此,得到这个任命,廖健雄并不觉得有多高兴。
  • 麻烦你给我说清楚

    麻烦你给我说清楚

    村长张远莽上午到乡里开了一个会。主要是听乡长传达到清河县考察高山蔬菜的情况。乡长是个女的,讲话却很有水平,深入浅出,妙语连珠,把会场气氛弄得很活跃。女乡长最后给各村的村长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回去后如何鼓动村民种植球白菜,把马蹄乡发展成县里的第一高山蔬菜基地。村长们都很兴奋,纷纷表态。只有张远莽沉默着,满腹心事的样子。他昨晚上打了一夜的花牌,输了十六块钱。他现在正回忆那两个大和是怎么打错了的,不仅没和上牌还放了别人一铳。他想要是那两牌和了的话,就正负十八块钱,本来应该赢两块的,反倒输了十六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