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200000015

第15章 龚先生

老师在自修室的坐镇,使我们在下课以后的自由仍受一定的限制,同时作为老师也增加了教课以外的业务负担。但他的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学生们与老师的亲近,每学期开学后,自修室总有变动,坐镇自修室的老师也变了。

现在我记得印象较深的是龚先生,老师中年纪较轻的,可能师范毕业就来我们学校了,不过教龄也不短了。他是家乡北部近海的小路头人,说话硬声硬气,有一股海头味。留着长发是正中分开的,经常一件鼻烟色的小溪呢袍子,个儿瘦小,教我们算术课和音乐课。

我们那时用一本厚厚的有光纸线装的《笔算数学》,什么开方、乘方呀,常闹得我蒙头转向,我别的功课不怕,怕的就是这一门。但他兼教音乐,其实只是唱歌,却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兴趣。在后院两侧那个小课堂,就是各班的音乐室,有一架风琴。虽然我五音不全但跟大家齐声唱,滥竽充数,我还是喜欢大声唱歌的。

男儿志在四方,“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就是龚先生教的歌,现在回想,这首歌影响了我的一生。

龚先生在自修室自顾写作,不大管我们,他编了本《乡土地理》,因为他也担任高年级的地理科,这自编的讲义,记述我们这个县的乡区方位,山脉河流,民情风俗,乡土物产。一个小孩成长在一个小县城里要全面了解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没有那么多实践的机会,别说环游世界,走遍中国,就是把自己出生的那个小县,各乡各区,都小小走遍的,除了特殊职业者,又有几人呢?多少年后,抗日战争的后期,我才有机会几次穿行家乡南山北海的土地,还记起了龚先生的那门功课。

龚先生在自修室上首的桌上,望望我们,我们都是高年级了,放下书本,自由谈话,他不大干涉。天冷了,外边刮风,我们叫冷了,龚先生就批评:“小伙子嘛,身上有三斗三升火,怕什么冷。”

不怕冷的同学是有的,坐在我前面书桌上的朱振钧,他整个冬天不穿棉裤,两条单裤就过冬了。他精瘦,但身子骨结实。也不是穷,而是家庭教育的锻炼。他父亲好似在肖山什么地方当厂长,又像一个教育家,听他做过青年修养的演讲,叫朱嘉琳(?),三个孩子,大的洪钧,号伯银,比我们高一二班,按照读来的武侠小说,我们叫他洪钧老子。同班的叫振钧,号金声。后来看社戏,舞台背景左右两道“出将”“入相”的绣花门帘,各写上“金声”“玉振”的门额,他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这金声,功课好,数学精,说话不多,一说就打在人家点子上,很厉害。我们算是要好的同学。上学、下学,有时见他母亲站在门口正盼儿子回家。下面还有一个小弟弟,不知什么钧,叫铁珊,还没有上学。后来振钧不知哪里上中学,又考上南京的东南大学,去美国留学。听说到四十岁还未结婚,回家总跟母亲睡一个房,四十岁后在美国与一华侨富女结婚,成了什么物理学博士。中美复交后,不断有华裔学者回国,我在报上留意着,总没有发现他的名字,不知后来怎么样了。

再讲老师龚先生,他一个人留校住宿,到寒暑假才返乡探亲,还带了一个侄子来校,寄宿随读,恰巧是我寄宿时代的玩伴,玩得可够凶的,一张嘴很脏,满口都是粗话,当时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知识,可多少已有向往之心。我记得他一句口头话叫“王廾”,王廾两个上下拼在一起,就是“弄”字。这“弄”字是一个动词,在家乡话中,用处很大,什么动作都用得上,好比现在我们惯用的“搞”字,当然也包括到异性之间的事,于是引起小同学们大大的兴趣,一说“王升”就想到那里去了。而这位海头小伙子,一天到晚是“王什”“王廾”的。

这些全是插话,别了学校之后,我再也没有听到过龚先生的消息了。虽然他那里是我一位嫂子的老家,后来我跟着部队行军,也到过他的故乡,可只有他在校的印象,深深留在今天的记忆里。默默无闻的旧时乡间的知识分子呀!

忘不了的人们

小学时代的记忆愈想愈多,多得我的读者,可能不想再读下去,对不起得很,让我再讲一二位忘不了的老师和同学,早点结束这段漫长的回忆。

沈绍年先生是老先生沈九香的侄辈,教我们数学和体操,他带领我们到后大院操场上,自己就像一只猴子,纵力一跃就两手攀上了树桠杈,在我们这没有体育设备的操场给我们做示范。为此他好像也不过比我们大一点的小伙子,可是他凶。我们学校老师要打手心的,我记得被他打过一次。不知怎么的,我在大课堂的课桌空行里穿行过去,一只手闲着,就顺便一个个摸摸别的小朋友的脑袋玩玩。他远远坐镇在上,看在眼里,便叫我去,叫我到旁边小自修室去拿一块戒尺来,这戒尺不到一尺长,方方的一条老梨花木条,我奉命取来交给他,不知他要派什么用途。这一下不得了,他叫我伸出那只摸过小朋友脑袋的手,在我的小掌心里狠狠打了五下。现在小学生虽苦,恐怕尝不到这味道了。他打得我火烧火辣的痛,掌心像馒头一样的红肿起来。我没哭只回到坐位上用另一只手拼命的摩擦痛处,摩得麻木了,痛也就减轻了。这天下课回家,我在母亲那里只是郁郁不乐,却没有诉说实情。一诉,我得挨骂,总之,是我太顽皮了。有一句话,叫“先生打,买仔打。”本来家长给学校缴了学费,是叫先生打手心的。他不怕孩子手痛,却不许我们用小刀子割小院大梧桐的树干。两株梧桐树直挺挺窜过院顶,不但落下桐子,是我们吃零嘴的佳品,用小刀在树干上割一道缝,过一夜就会长出闪亮的树胶,很好玩。这行动被他发现了,他问:“用小刀子割它,它痛不痛。”他还教我们英文课,原来他是一个基督教徒,县里的教会办了一个小学,马上请他去当校长,我们的英语不是必修课,是凭志愿于下午上他当校长那学校去上课的。父亲在上海知道我们有英语课,来信叫必修,我也只得跟学英语的同学去上课。而一方面却竭力鼓捣,“这是一种南蛮夹鸟舌之音,我们堂堂中华民国人,学这干么?”于是我的英语没上进,与这位先生是有关系的。更奇怪的,他是一位基督教徒,我去上海当学徒,后来回家探亲,他就像朋友一般向我讨教上海的繁华景象,问我:“嫖过长三堂子没有?”我摇摇头:“没嫖过。”他奇怪了,“到了上海还有不去嫖堂子的。”可见他对上海最高的向往就是嫖堂子了。而他实际却是严肃的清教徒,一校的校长。

最后讲一位老师,比我们高年生大不了多少岁,刚从杭州师范出来,暂时留家乡短期担任了国文教师,他一来第一课给我们讲了韩愈的《送董绍南序》,全是选文,又讲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使我们进入了经史之外的别一洞天,使我喜欢了他——本来因为他年纪太小而有点瞧不起的小先生。

这小先生叫杨井眉,后来他去上海汇划钱庄当了信房先生,就是专门司笔墨的,和我后来最要好的朋友应修人是同事,他们几个人五四以后发起办了读书会,小图书馆,发展到成了全国读者的上海通信图书馆,他是最老发起人之一。可惜当我参加时,他已不在,而且听说他很年轻就去世了。

说不准,如果他还留着,我们会一起去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

老师中还有一位辛亥革命以前已经剪掉辫子的临时代课先生,是一位日本留学生。我们硬叫他在黑板上把片假名写出来给我们见识见识,并在我们的课本上各人请他用片假名拼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书,抗战前,我回家还发现过一本。

1989年病中随记

(楼适夷)

同类推荐
  • 格言诗语

    格言诗语

    《格言诗语》编选了大量关于青春、求知、奋斗、人生等适应青少年的精品格言。相信读者可以在《格言诗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座右铭。
  • 任正非的资本

    任正非的资本

    任正非和他的华为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家的光荣与梦想。他曾被《福布斯》评为最受国际尊重的中国企业家,被《中国企业家》杂志授予终身成就奖。任正非不仅是一个卓越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他说物竞天择,唯有惶者可生存;他说逆流而上,唯有智者获成功!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他的语言极具魅力,他的思想充满智慧。本书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任正非的远见、胆识、智慧,这些都是他成功的资本。他于商场中翻云覆雨的智慧,于危机中力挽狂澜的霸气,都值得我们去认识,去思考,去学习。
  • 心想事成法则

    心想事成法则

    纵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会发现,总有些人是“幸运儿”,他们生活顺心,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似乎好运总是伴随着他们,这也许会让许多平庸的人抱怨上天的不公。其实,只要明辨真理,认识到潜意识的力量无所不在,懂得一个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头脑意象,无时无刻不在塑造、引导和影响着自身的命运,并且能够对其大加利用的话,那么,勿庸置疑,你也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有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走向幸福的人生,有的人却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着平庸的生活,这种差别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实现愿望的成功者和丧失理想的失败者究竟有何区别呢?答案就在本书的70条智慧之中。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本书内容有:现代人更需要识人;容貌识人;衣着打扮识人;行为动作识人;情态识人;谈笑识人;笔记识人;习惯、癖好识人等。
  • 成就一生的10堂人脉课

    成就一生的10堂人脉课

    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有着良好的人脉关系,你前进的道路就会畅通得多。成功要靠别人,而不是单凭自己。一个人有多成功,关键要看他服务了多少人,和多少人在为他服务。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大量的人脉资源,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热门推荐
  • 东宫之我不是赵瑟瑟

    东宫之我不是赵瑟瑟

    本文主人公赵如意,穿越到了《东宫》剧本里,成为了赵瑟瑟。深知瘟神李承鄞的心狠手辣和虚情假意,赵瑟瑟再也不恋慕李承鄞。然而,赵瑟瑟能不能抵抗住强大的剧本呢?为赵瑟瑟的命运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呢?
  • 都市之无上神豪

    都市之无上神豪

    新书《我真不想当玩家》已发布!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让我一个月内破掉障碍是什么鬼?”“上面那个也就算了!这个任务失败的惩罚叫做缩短一半简直就是夭寿了!”一个二十世纪宅男获得神级外挂的逗趣生活!且看且珍惜哦!
  •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在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简报《中国语情月报》基础上,精选较重要的语情信息,进行加工和分类编纂,从语言使用动态、语言资源保护、语言科技和语言服务、中国语言文化传播、语言教育和语言学术动态等视角集中反映2015年中国语情的基本状况,以期为学术研究提供历史资料,为政府制定相关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社会治理方略提供参考。
  • 清代文字狱档辑

    清代文字狱档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理就是搞定人

    管理就是搞定人

    成功的企业为什么成功,失败的企业为什么失败,不单是有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搞定人才!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就是搞定人。 搞定人不是整人,而是让下属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下属的最大潜能。要让下属心服,需要依靠的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而不是手中的权力。优秀的管理者,往往可以通过对员工表达关心、信任、理解和支持,赢得员工的忠心;通过感情投资、物质奖励、金钱匹配、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潜能,使自己领导的企业团队变得更加强大。本书理论结合实践,给你一套实用的打造精英团队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方法。“大道理”不如“实战方法”,“操作步聚”胜过“宏观理念”!
  • 暖阳2017

    暖阳2017

    本书讲述了毛豆因高考失利被一所高职大专高分录取,并担任了班干部,可因沉迷于小说导致学业大幅度下降,因此放弃了学业,走上了写作之路。就在这时,他来到一家亭林镇的快餐店,找寻到了生活中的灵感。他一路漂泊,想替相依为命的“妹妹”找寻丢失的父母。他们一路遭遇了许多坎坷,遇到了很多困难,又忍受了很多委屈。在一场车祸中,毛豆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朵朵费劲波折,未能找着自己的父母,却其被一户好心人家给以收养……(快来这本书中,找寻他们的足迹吧!既代表作《情感记忆录》之后的著作,求收藏,求订阅)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废女重生之神官不好当

    废女重生之神官不好当

    【爽文,不虐,微甜】对于陆三通来说,重生后的生活很自在:神官的任务就是吃好喝好睡得香,还偏偏得到了不死之身!说她杀人不眨眼?她甘愿做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说她是祸国殃民?任性君王愿意为她与世界为敌,与她无关;说她是救世主?她动动手指头,秒秒钟灭了一个家族!命运宿敌?明争暗斗?通通与自己无关!万能“奶妈”伴身侧,自己只要舒舒服服晒太阳就好。
  • 田园的忧虑:佐藤春夫小说集

    田园的忧虑:佐藤春夫小说集

    为躲避都市的喧嚣,青年携妻子和狗来到荒草茂盛的武藏野闲散安身。然而退居荒僻之地后,焦虑和幻觉却常常向他袭来……作品以诗一般的笔触展现了武藏野的四季变换, 深刻表达了都市青年面对青春的忧郁、苦闷与彷徨,充满了世纪末的颓废气息和倦怠感。《田园的忧郁》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佐藤春夫的代表作。其散文诗般优美的文体、独特的美学表达上承王尔德、爱伦·坡的神秘唯美主义及以上田秋成为代表的物语文学,同时又自成一派,对太宰治、郁达夫等中日作家影响深远。本书收录了佐藤春夫经典代表作“田园三部曲”《田园的忧郁》《西班牙犬之家》《阿绢和她的哥哥》以及《美丽的街市》《开窗》两部风格另类的名作。
  • 勾心娇妻:总裁索爱成瘾

    勾心娇妻:总裁索爱成瘾

    如果在V省做个问卷调查,谁是最坏的女人,答案一定非许一一莫属。她的脸有多美,心就有多毒。不但勾引妹夫,睡了姐夫,还把继母的三个孩子都收拾的死的死残的残,就连亲生父亲都送进了牢房。可在墨子彦的眼里,他的一一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她带着一身仇恨出现在他的世界,睡了他一晚,立刻翻脸不认账:“墨子彦,我只是利用你。”后来,她利用了他一次又一次,他甘之如饴。她踩着他的肩膀越爬越高,终于有一天,善心大发:“墨子彦你走吧,我不需要你了。”后来,她真的不再利用他了,他怅然若失。直到这一刻,墨子彦懂了。他中了一种名叫‘许一一’的毒,除非把她娶回家,否则,无药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