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3700000011

第11章 品德懿行故事(1)

爱老怜贫

“爱老怜贫”表示敬重年老的人,同情贫苦的人。

此典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平常更是不同。”

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路上,看见前面有座高山,那山峰岩石重叠,涧壑湾环,怪石嶙峋。满山的大蟒喷吐愁雾,奇怪的长蛇吐出怪风,唐僧骑在马上十分害怕。孙大圣见状,舞动金箍棒,大吼一声,吓得那些狼虫乱窜,虎豹奔逃。师徒们进到此山,正行到嵯峨之处,唐僧感到肚中饥饿难忍,要悟空为他化斋。悟空明明知道这没处可化斋,本不想去,但又怕师父念那个紧箍咒,不得已只好将身一纵,跳上云端,手搭凉篷,四处寻觅。看了多时,才见正南方向有一座高山,向阳处有一片鲜红的点子,悟空料定那是山桃,便奔南山摘桃子去了。

常言道:“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这山之中果然有妖怪——白骨精。孙悟空去时,惊动了他。他在云端踏着阴风,看见唐僧坐在地上,十分高兴。因为他听别人说:吃了唐僧的肉可长生不老。那妖精想去捉唐僧,但见唐僧身边有两员大将,就不敢靠近,便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少女。那少女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一个青瓷沙罐,右手提一个绿瓷瓶,从西向东,径向唐僧走来。唐僧听说少女是来斋僧的,连忙站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是甚人家?有甚心愿,来此斋僧?”那妖精见唐僧看不出他是妖怪所变,便哄骗说:“我丈夫在北山凹里锄田,我给他送饭去,不料在路上遇到三位远来,我父母好善乐施,所以将这饭食送给你们吃。”唐僧道:“善哉!善哉!……我不敢吃;如果我吃了你的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又装模作样地说:“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爱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要是听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平常更是不同。”唐僧还是不吃。站立一旁的猪八戒可气坏了,他不容分说,一嘴把罐子拱倒,就要开始吃。

这时悟空正好从南山摘桃回来,睁起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举棒就打。那妖精使了个“解尸法”,把个假尸留在路边,偷偷溜掉了。

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后来多指虽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剥削阶级提出的一种骗人的话,意思是要人们安于穷苦生活,愉快地接受他们的那套说教。

此典出自《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为了维护封建贵族的统治,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著名论点,即“忠恕之道”。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刑杀。在孔丘的学说中,劝人安贫守法是一项重要内容。他曾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并用这个作为衡量他的学生品行好坏的一项标准。

据史料记载,孔丘教过的学生有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人中,有一个孔丘最为得意的弟子叫颜渊,就是一个安贫乐道的典范。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丘曾称赞他说:颜渊真是一个贤德的人啊!他虽然贫居陋巷,只有一小竹篮子干粮,一瓢水,也能活的很开心。

拔剑割雁

“拔剑割雁”形容从容就义,宁死不惧。

此典出自《明史·孙炎传》。

明代人孙炎,是一个勇敢坚毅的将领。一次,他率军攻下处州,被授予处州总制的官职。后来苗军作乱,孙炎被俘虏了。

苗军威胁孙炎投降,他不肯屈服。苗军统帅贺仁德用烤熟的雁和上好的酒给他吃喝,孙炎一边喝酒一边大骂不止,宁死不屈。贺仁德大怒,拔下佩刀指着孙炎,并且命令他脱下衣服,孙炎说:“我穿的紫绮裘衣,是皇上赐给我的,我死了也要穿着它。”

冰魂雪魄

“冰魂雪魄”形容一个人的品质纯洁,行为高尚。

此典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古代,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叫刘得仁。他死后,诗人们都争着写诗悼念他,一时间有许多悼亡诗问世。在这些诗篇中,只有供奉僧栖白写的诗大有名望。这首诗是:“忍着悲苦到这里献诗悼亡,可是,行为高尚、操行清白的忠魂已难招回。喝令浓香的桂花从月中飘下,落在坟上,长出桂枝来,心中的愁苦才会消除。”

不食盗食

“不食盗食”形容坚持廉洁方正的原则。

此典出自《列子·说符》。

东方有一个人,名叫爰旌目,一次要出门到很远的地方去,走到半路没有东西吃,就饿昏倒了。

狐父的一个强盗名丘,看见他快要饿死的样子,便拿来一些汤水饭喂给他吃。

爰旌目吃了三口以后眼睛才开始看得见东西,他开口问道:“你是做什么的?”

答道:“我是狐父人,名字叫丘。”

爰旌目说:“哦!你不是个强盗吗?干吗要来给我饭吃呢?我是一个讲信义的人,不吃你们强盗送来的饭!”

于是,他便两手按在地上用力呕吐,呕吐不出来,喉咙里格格作声地趴在地上死去了。

不食周粟

“不食周粟”比喻坚决反对某种行动或主张。

此典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守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殷朝末年,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伯夷,小儿子叔齐。国君在位时,就想让叔齐继承王位。国君死后,叔齐觉得自己比伯夷小,就把国君之位让给伯夷。伯夷说:“立你为国君,是父亲的意思,我怎么能接受呢?”两人相互推让,都不愿做国君。最后,两人弃位逃往西部周文王处。

刚走到半路,伯夷、叔齐碰上周武王的部队。原来周文王已死。武王继承了王位。还来不及埋葬父亲,他就用车载着周文王的遗像,前去攻打纣王。

伯夷、叔齐拦住周武王的马头苦苦劝谏说:“父亲死后不埋葬,反而兴兵讨伐,说得上孝道吗?以臣子的身份去杀害君王,说得上仁慈吗?”武王手下的士兵见了,想要杀死他们。姜太公说:“他们是仁义之人。”就叫士兵把他俩扶开。

周武王平定殷朝之后,天下都属于周朝。为此,伯夷、叔齐感到耻辱,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后来他们隐居在首阳山中(“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靠采摘蕨菜度日,他俩编了一首歌,歌中唱道:“登上西山啊,采摘蕨菜。残暴代替残暴啊,不知谁是谁非(“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注:伯夷、叔齐认为殷和周都是一样的残暴)?神农、舜和禹已经消逝啊,我们将依靠谁?往哪里啊往哪里?生命就这般衰微!”

出类拔萃

“出类拔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特殊的才干,在同类的人群中,不论品德和学问都高出一筹。

此典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是承继孔子学说的人,所以他对孔子是非常推崇的。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要求孟子将古代的伯夷(商朝贤人,曾与其弟叔齐推让王位)、伊尹(商朝的贤相)和孔子相比较,孟子在评论三人的不同之处时,借用了孔子学生有若的话:“有若说:‘如果将孔子和寻常的百姓相比,那正像麒麟之与其他走兽、凤凰之与其他飞鸟、泰山之比于小石堆、大河大海之与池中的水,都是同类的人和普通的老百姓,本来也是同类的人,只是圣人在同类的人群中能高出一层,就如同在一堆乱草中长出一株特别的草。自从天地间有了人民以来,道德、学问人没有胜过孔子的。’”这就是说,自古贤人都是与众不同,而孔子又是一个更加突出的人才,比伯夷、伊尹强多了。

大泽之雉

这则寓言是说意志自由的可贵。

此典出自《韩诗外传》:“君不见大泽中雉乎?五步一,终日乃饱。羽毛悦泽,光照于日月;奋翼争鸣,声响于陵泽者何?彼乐其志也。援置之仓中,常粱粟,不旦时而饱,然犹羽毛憔悴,志气益下,低头不鸣。夫岂食不善哉!彼不得其志故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您没有见过大沼泽草莽中的野鸡吗?它走五步才吃一口食,用一整天时间才能吃饱。但是,它的羽毛却闪闪发亮,和天上的日月相辉映;它振翅飞翔争相啼鸣,叫声弥漫了整个丘陵和沼泽,什么原因呢?它是欣赏自己的志向和气节呀!把它捉来放在粮食仓库中,让它随时啄食粟米,一会儿工夫就能吃饱,但羽毛却变得憔悴萎靡,志气越来越下降,以致垂头丧气,最后连一声都懒得叫了。难道是吃得不好吗?不是,是它不能伸展自己的志向的缘故呀。

德高望重

“德高望重”意即品德高尚,声望很高。现在人们常用来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很高声望(多用于老年)的人。

此典出自《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东晋时,皇族司马道子和他的儿子司马元显位高权重,骄横无比。为了宣扬自己,攫取更大的权力,司马元显曾让礼官写奏议,称赞他品德高、声望重。就这样,他当上了中书令、尚书令等官,独揽朝政大权,宫廷内外群僚都必须听从他,并要对他表示尊敬。

司马元显利用自己的职权,不断地搜刮,富过帝室。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伙同他的父亲征调江南诸郡已被免除奴隶身份的佃客,到建康(今江苏南京)服兵役,称为“乐属”,激起佃客的反抗,从而爆发了孙恩起义。他在镇压起义中,屡屡失败,元兴元年(公元402年),荆、江二州刺史桓玄攻下建康,司马元显和他的父亲都被杀。当时,这位自称“德隆望重”的司马元显才二十岁。

邓攸弃子

“邓攸弃子”比喻以义为贵的精神。

此典出自《晋书》。

石勒过了泗水,邓攸逃走了。他挑着自己的儿子和侄子绥,考虑到不能(同时)保留两个小孩,就对他妻子说:

“我的弟弟早已去世了,只有这个儿子,按理不能让他没有后代,只能抛弃咱俩的孩子了。如果我们能幸运地活下去,以后还会有儿子的。”

妻子哭泣着答应了他,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儿子抛弃了。

动心忍性

“动心忍性”的意思是,触动灵魂,使性格坚韧。

此典出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管仲)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同“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意思是说:

战国时期,孟子说:

“古代圣王舜帝都是从普通农事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殷代武丁时的贤相傅说是从被人雇佣筑墙的位置上提拔上来的;殷纣时的贤人胶鬲是从贩卖鱼、盐的市场中被提拔起来的;齐国国相管仲是从狱官手中解救出来,被齐桓公提拔起来的;春秋时楚国隐士孙叔敖是从海边的隐居之所被提拔起来的;百里奚被楚人捉住后,为人放牛,秦穆公闻其贤,把他赎出来,举以为相,因而也相当于从市场上买回来加以重用的。

“所以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赋予给一个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愁苦,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身体,使他穷困贫乏,让他经历坎坷。用各种各样的窘况来触动他的灵魂,坚韧他的心性,增强他还不曾具有的应付事情的能力。”

断头将军

“断头将军”表示宁死不屈。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向汉中一带进兵,并扬言要南下益州。软弱无能的益州刺史刘璋听后怕得要命。刘璋的部属张忪和法正对刘璋十分不满,想迎接刘备和诸葛亮入蜀。张松趁曹操即将进犯益州的机会,劝说刘璋借用刘备的力量守卫益州。

刘备进入益州后,对刘璋展开了进攻。诸葛亮让关羽继续守住荆州,然后带领张飞、赵云等沿江西上,分别平定各郡县。张飞带兵来到江州,攻破了刘璋的巴郡,活捉了刘璋的部将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大声喝道:“大军已到,为什么不投降?”严颜回答说:“你们无缘无故地夺取我州,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大怒,叫左右侍卫把严颜拉出去砍头,严颜镇定自若说:“砍头就砍头,发什么怒!”张飞觉得严颜胸怀壮志,就把他释放了,并待为宾客。

堕甑不顾

“堕甑不顾”的这个典故劝告人们,在错误和挫折面前,切不可陷入无穷无尽的忧虑之中,失去前进的勇气。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提倡“破甑返顾”,回过头来看一下,是为了总结失败的教训,避免再犯错误。

此典出自《后汉书·郭太传》。

孟敏,字叔达,巨鹿杨氏人。

他在太原的时候,一天上街不小心弄掉了煮饭的罐子,摔得粉碎。可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

郭泰见了觉得十分奇怪,就问他原因。孟敏回答说:“罐子已经摔烂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翻云覆雨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多含贬义。

此典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贪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春秋时,有两位名气很大的人,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他们是贫贱之交的好朋友。管仲自幼就与鲍叔牙关系密切,同在南阳做买卖,分钱时,管仲要多分一些,鲍叔牙知道管仲要侍奉他的老母亲,没有因为他家贫而嫌弃他;管仲办事几次不顺利,鲍叔牙也不抱怨他愚笨。后来,鲍叔牙做了齐国的大夫,并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齐国的相国。管仲曾对人说:“生我者父母,知道我者鲍叔牙也。”

唐代诗人杜甫一生处在李唐王朝由鼎盛走向衰颓的大动荡时期,他长期居住在长安,深切体会到上层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不禁想起了管、鲍的友谊,因而抚今思古写出了这首诗,谴责那些不顾信义的人。

改过自新

“改过自新”比喻重新做人。

此典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

汉朝初期,有个著名的医学家名叫淳于意,他是临甾(今山东临淄)人。曾任齐太仓令,人们都称他为仓公。他极其喜欢医术,曾跟随公孙光学医,并跟随公乘阳庆学习黄帝、扁鹊脉书。阳庆七十多岁的时候还没有儿子,因此就把他珍藏多年的秘方和医书全都传授给了淳于意。淳于意医术越来越高明,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公元前167年,淳于意被人诬陷,并被判刑押解长安。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在他被押解的时候,五个女儿都跟在他后面号啕痛哭。淳于意痛心地骂道:“我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现在有了急事,也没有人能够为我排忧解难。”

淳于意最小的女儿缇萦听到父亲的话更加伤心了,于是她跟随父亲到了长安。她给汉文帝写了一封奏书,她说:“我的父亲做官的时候,人们都称赞他为人廉洁,没想到如今却要受到惩处。我现在深切地感到,一个人死了再也不能复活,一个人遭受刑罚的惩处被砍掉手脚,就再也不能长了。即使他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她还说:“我甘愿给官府当奴婢,以此赎掉父亲的罪过,以给他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读了这封奏书,深受感动,于是下诏赦免了淳于意。

甘就寂寞

这则寓言说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此典出自《雪涛谐史》。

同类推荐
  • 菊与刀

    菊与刀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史记·本纪(精粹)

    史记·本纪(精粹)

    开纪传体体例之先河,堪为正史的典范。《史记》是中国开创纪传体体例之先河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完美典范。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垂留史册的文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为“史迁”“史圣”。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热门推荐
  • 梦回北地

    梦回北地

    她——牧清浅,小说女主,为国为家,重生而来。他——孔辰星,偶像巨星,答应粉丝要演一部甜甜蜜蜜的偶像剧,却发现根本是一部女主冷血复仇文。以idol之名,穿书而来,立誓要改变书中内容,让她拥有甜蜜爱恋。她,重生,竟然不走设定?他,穿越,做她的哆啦A梦?可爱女人,和她的人形哆啦A梦,可甜可咸,可笑可哭,可看一看!
  •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想要穷睡到太阳红,想要富早起去织布。裴妙妙一朝穿越成了卤肉店的富二代,本以为能冠名堂皇的享尽天下各种肉的美味。哪知她居然有个未婚夫,还是个高大上的王爷。为了自由,为了吃肉,开始了漫长的逃婚生涯。直到第九十八次被逮住,她不耻下问。“为什么你每次都能抓到我?”某男笑如春风,气定神闲。“你包袱里的肉香味一条街都能闻到。”素手一拍额头,她恍然大惊。“真是成也肉也,败也肉也。”
  • 我的佛系女友

    我的佛系女友

    哈尔滨到北京有多远,我从来没有计算过,我也从未想过会离开这个奋斗,热恋七年的地方,直到她的出现,一个‘佛系’到让我吃瘪无数次的她,一个‘佛系’到让我知道原来‘佛系’也会哭的她,一个‘佛系’到会心痛的她。冷小冷,这一次我应该没有迟到……
  • 天地共一春

    天地共一春

    长篇小说《天地共一春》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武陵山区为背景,揭示这一特殊时期西南某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社会矛盾及百姓的生存状态,国难当头,土家族、苗族同胞为求生存,自发组织武装力量,保境安民,各类民变队伍应运而生。
  • 海贼之我为海王

    海贼之我为海王

    意外穿越到海贼王的世界,还变成了人鱼公主白星,且看我如何成为真正的海王,统领万千海王类。无系统,不跟船。
  • 我在人群四处张望

    我在人群四处张望

    几个小故事,希望会喜欢。或许单调乏味,毕竟出于拙笔。见谅。
  • 开在瓶子里的温暖

    开在瓶子里的温暖

    太阳不会放弃天,哪怕你不再属于我,我也会在不同的窗口给你拥抱……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美文范本,随便翻阅的任何一篇美文,都让你撼动心灵的文字相遇!滴滴洒满现代人渐行渐远的感情荒漠漠,勾动人性深处最轻微的感动!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

    全书收录了冰心的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及冰心的其他四十余篇诗作,如《可爱的》《迎神曲》《诗的女神》《病的诗人》《别踩了这朵花》等,诗文后面还附有冰心分别于1959年和1980年所作的《繁星》和《春水》创作谈以及对小读者在作诗方面的建议。冰心的诗文清丽、典雅,饱含着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冰心一直崇尚的“爱的哲学”的创作思想在她的诗文里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 颜狗的自我修养

    颜狗的自我修养

    出门买猫粮都能遇见一个极品大帅哥,作为一个颜狗,林殊尔不由心动。能让他逃脱出我的手心吗?不能。遂而创造各种偶遇,势必将贺以诚一举拿下。……贺以诚最近老是遇到的一女孩子。明明不认识,却双眼放电紧紧盯住了他。这是有病?得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