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3700000006

第6章 求学问教故事(6)

到了唐朝,又出了一个更加有成就的画家叫吴道子,他对画山水、佛像造诣很深,笔法绝妙,有书圣之称。”据说,他为唐玄宗画巨幅嘉陵江图,三百里山水竟在一天内画好了。他在景玄寺中画了“地狱变相图”,不画鬼怪而阴森逼人,据说看过这幅画后,很多人都改过自新了。

《宣和画谱》在评价吴道子的作画成就时认为,顾恺之的成就超越前人,张僧繇的成就后人莫及,而吴道子则两者兼而有之。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比喻不称职的人充占职位。

此典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君王,姓田,名辟疆,又叫齐宣王,他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吹竽(竽是一种乐器,把很薄的铜片制成叶子,装在管子上头,吹起来能够发出声音;再把这样的管子一共三十六根,合在一起,装在一个壶子上面,才造成一个竽。)。宣王为了能常常欣赏那种竽乐的吹奏,又喜欢听合奏,便经常供养着三百名吹竽乐手,一吹起来,便三百人一起演奏着。当时齐国有一个人,自称为南郭处士的,他请求齐宣王让他加入吹竽乐队;齐宣王十分高兴,并且给他很优厚的待遇。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泯王继位,他也一样地喜欢吹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合奏,而是喜欢欣赏独奏。他叫那三百名吹竽手,依次地每一个轮回演奏给他欣赏。命令刚下来,南郭处士就偷偷地逃走了。原来他根本是不会吹竽的,在那音乐大队中混了多年,也没有把吹竽这一种技艺学会;他害怕齐泯王要他表演独奏时,要露出马脚来。

老妪能解

“老妪能解”形容诗文的通俗易懂。

此典出自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在唐代的著名诗人中,白居易是位佼佼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先为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年间,白居易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表请求严厉处罚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摒弃“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白居易的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在唐诗中是很出名的,受到后人的称颂。

据宋代和尚释惠洪编的《冷斋夜话》记载,白居易作诗时,经常把酝酿好的诗句读给不识字的老妇人听,然后问她们能不能听懂。老妇人说能听懂,他才采纳。不然的话,他便进一步修改,直到她们能听懂为止。白居易的诗歌“老妪能解”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把事情办好。

此典出自《列子·说符》:“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够射中目标了,他兴高采烈地来告诉关尹子。

关尹子问他:“您知道您为什么能射中目标吗?”列子想了想,回答说:“不知道。”于是,关尹子就对他说:“不行,您还没有学好。”

于是,列子回去又练习了三年,三年后,他又来报告关尹子。

关尹子又问:“您知道您为什么能射中目标吗?”列子立即回答说:“知道。”

关尹子说:“行了!您已经学成了。这其中的道理,您应当永远记住,一定不要忘记了。而且不仅是射箭,治理国家和处事为人都应该这样。”

面壁功深

“面壁功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此典出自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南北朝时,有个和尚名叫达摩,据说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他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南朝宋末,他乘船来到广州。传说,他先到金陵(今江苏南京),因与梁武帝面谈不愉快,就前往北魏洛阳,后来在嵩山少林寺住下。

达摩到少林寺后,日日夜夜地面对石壁而坐,一言不发,人们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他这样坚持了九年,直到寿终正寝。

达摩面壁九年,被立志修行的僧徒们传为佳话,后人还据此编出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有的说,在少林寺的石殿西边,有一块大石壁,隐约可以看到达摩静坐在那里的姿态,这就是达摩九年面壁修行留下的痕迹。

妙画通灵

“妙画通灵”本来是表现顾恺之为人超脱的故事。后人以“妙画通灵”一词形容画品绝妙,世上少有或形容画家技艺高超。

此典出自《晋书·顾恺之传》:“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顾恺之(公元341~402年),字长康,晋代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是东晋时代的杰出画家。他虽然博学犯错误,但却相信虚无缥缈的神灵变化之术,因而时常闹出笑话来。

有一次,顾恺之站在画柜前,把画柜前面封糊、题署完毕,寄放在友人桓玄那里。而这些画都是他非常珍惜的。桓玄却从后面打开柜子,偷偷地把画取走了,然后又把柜子封闭好,使之同原来一模一样,又还给顾恺之,骗他说,画柜从没有打开过。顾恺之看见画柜前面的封条、题署一点也没有变,只是柜子里的画没有了,不住地说妙画通神,变化而去,就像成仙一样,没有流露出一点疑惑的神色。

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纯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此典出自《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战国时,有一个擅长宰牛的厨师,名叫庖丁。有一次,他为梁惠王宰牛时,显露出非常高超的技术。

梁惠王非常赞赏他的熟练技术,问他说:“真是棒极了!你的技术如何能达到如此精湛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手中的刀,回答道:“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解牛的技术了。当初,我学习宰牛时,眼睛看到的全都是一头全牛。三年以后所见到的不是整个一条牛了。如今,我只用精神去感知,而不需要用眼睛看,感官的活动已经停止,只有心神的活动在进行。按照牛体的结构,我从空隙大的地方进刀,再顺着骨节的缝隙运刀,不曾碰着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也不曾碰到附着在骨头上的肉与筋肉聚结之处,更何况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一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断骨头。而我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杀过数千头牛,但是刀刃还像新磨的一样。牛的骨节有间隙之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把几乎没有厚度的刀刃插入有间隙的骨节间,就觉得绰绰有余,运起刀来有充分的回旋余地。所以,我的这把刀用了十九年,刀刃还像刚磨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遇到筋骨交结之处,我觉得难以下刀,就格外谨慎,集中精力,行动稳妥。这样,只要轻动一下刀,整头牛就骨肉相离了,牛肉好像土块一样散落在地上。这时候,我提刀而立,环顾四周,感到心满意足,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了。”

梁惠王说:“妙极了,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养生的道理了。”

雀屏中目

“雀屏中目”比喻武艺高超。

此典出自《旧唐书·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

窦毅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觉得她很可爱,便用心抚养,到这个女儿长大了,出落得非常漂亮。窦毅心里特别疼爱这个女儿,更不愿她嫁个平平凡凡的人,于是,便想了一个替女儿招亲的办法,他叫人在屏风上绣了一双孔雀,如果有人来求婚,便叫他拿起弓箭来射,如果在百步以外能发两箭射中孔雀的眼睛,就将女儿嫁给他。这个消息传出去后,那些懂得武艺的少年就纷纷来应试。可是孔雀的眼睛实在太小了,半年来就没有一个人射中。有一天,来了一个姓李的少年,他拿起箭来,把弓轻轻拉开,“嗖”的一箭,正中孔雀的眼睛。窦毅喜出望外,就将女儿嫁给他。这个箭法高强的人,就是唐高祖李渊!

善自为谋

“善自为谋”形容善于为自己设想打算。

此典出自《左传·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为谋。’又见《南史·王昙首传》:高帝素善书,笃好不已,与僧虚赌书毕,谓曰:‘谁为第一?’对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为谋。’”

南北朝南齐人王僧虔,因为写得一手好隶书,出了名,紧接着,他对待工作和对待别人的态度,也出了名,他的友人替他概括出八个字:“戒益守满,屈已自容”。拿现在的话来解释,意思就是:“工作不能做得太巴结,让人家先走一步吧!人家好坏,只要对自己没有影响,何必坚持自己意见。凡事得过且过,不要有过高的要求。有时,为了少找‘麻烦’,也不妨委屈一下。”如果再说得通俗些,王僧度便是一个“刀切豆腐两面光”的人物。正巧,当朝的皇帝齐太祖也特别爱好书法。一天,他高兴起来,要在书法上和王僧虔比试比试。这位进退都为自己留一步的人,这次可不肯示弱了。他一笔一捺,非常用心,写好以后,自己也很满意。但是,当齐太祖要他作个评论,说说谁的字够得上第一的时候,王僧虔愣住了。他顾前顾后,心想,把自己的评做第一吧?不行,当面怎能说皇上差呢?惹恼了齐太祖,可不得了。故意推说皇上的字得第一吧?不行,如果以后被他发现了是欺骗他的,这也可不得了。思索了好半天,王僧虔才想出妥当的办法,他模棱两可地说:“我看,我写的字可以得第一,但是,我看,皇上写的也同样得第一。”齐太祖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说:“王僧虔,你真不愧是一个‘精明能干’,专替自个儿盘算的人。”

升堂入室

“升堂入室”比喻人的学习、技能等方面造诣很高。

此典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开堂买,未入室也。’”

子路名仲由,春秋时卞地人。他为人耿直,敢作敢为,常与他人争斗,平时喜欢戴一顶像雄鸡一样的帽子,衣服上佩戴着野猪样式的标志,以此显出自己的勇敢。后来,子路拜孔子为师,不过他的年龄只比孔子小九岁,有时,他还欺负孔子。不过孔子了解他的性格,也不和他计较。

一次,子路问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也崇尚勇武吗?”孔子回答说:“仁义是最重要的。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会失去仁义,没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会去抢劫别人的财物。”又有一次,孔子看见子路在自己家里弹琴,就十分生气地指责说:“你也太不讲礼貌了,怎么到我家里来弹琴?”

因此,孔子的学生都蔑视子路。孔子发现学生们的这种情绪后,就解释说:“其实,子路也有他的长处。如果他与衣着华贵坐着漂亮马车的人在一起,虽然他衣衫褴褛,但他也不以此为耻辱;如果他治理一个中等国家,虽然他不讲仁义道德,但却可以管理好税赋。他来我这里学习,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还没有真正学到一个读书人应该学习的知识(“由也升堂,未入室了”)。”

后来,子路去卫国做了大夫,卫国发生内乱,子路觉得很惭愧,就上吊自杀了。

胜任愉快

“胜任愉快”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干得很好。

此典出自《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亚严酷,恶性胜其任而愉快乎!”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管理百姓,以便维持其封建统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该用严刑酷吏;一种认为应该用礼仪、德政。孔子就曾经说过:用行政命令来治理老百姓,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虽然暂时不会犯罪,但还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德来治理老百姓,用礼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因而也就守规矩了。司马迁非常赞同孔子的看法。他认为:法令是治国的工具,但并不是根除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汉以前,各种法律法令多如牛毛(秦就有“法密于凝脂”之说),但奸佞仍然层出不穷。当时的官吏只能治标,无暇治本,然本弊不除,则其末难止,若不是严刑酷吏,甚至都不能担起重任,令人满意地去完成任务。西汉开国以后,曾经废除前朝的严法,以仁政治国,虽然法令太宽,以致让一些坏人漏网,然而百姓却太平无事。由此看来,为政在于道德,而不在于严刑酷吏。

师文学琴

“师文学琴”比喻要使自己技艺上有精深的造诣,不但立志要高,还须下决心刻苦努力。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

师襄弹起琴来,鸟儿飞舞,鱼儿跳跃,郑师之听到这事之后,就去跟从师襄学习弹琴。他按指调弦,三年奏不成乐章。师襄说:“你可以回家了。”

师文放下自己的琴,叹气说:“我并不是弦不能调,乐章不可奏。我的心思不在弦上面,所向往的不在乐调上。内心里没有深刻的感受,也就不能反应在乐器上,因而不敢放手去拨弄琴弦。请让我再琢磨一段时间,看我以后的情况。”

没过多久,师文再去见他的老师师襄。师襄说:“你的琴得怎么样了?”

师文回答说:“摸到门道了!请允许我试弹一弹。”

于是当奏曲调的时候,拨动商弦以奏出南吕之音,凉风忽然吹过来,草木结子成实。在奏秋天曲调的时候,拨动角弦以激发夹钟之音,和风慢慢回荡,草木荣华。当奏夏天曲调的时候,拨动羽弦以奏出黄钟之音,霜雪交加,河流池塘猛然冻结,正在奏冬天曲调的时候,拨动徵弦以激发蕤宾之音,阳光炙热,坚冰立即融解。乐章将要奏完的时候,让宫音来总括商、角、羽、徵四弦,便有南风微微吹拂,祥云浮现在天上,甘甜的膏露下降,酸泉从地下冒出来。

师襄兴奋得抚摸着自己的心胸手舞足蹈起来,说:“你的琴弹得太精妙了!即便是师旷奏清角,邹衍吹律管,也根本赶不上你。他们应当带着琴拿着管跟在你的后面当你的学生了。”

恃胜失备

这则典故说明权智可恃又不可恃。如果一任因循守旧,则适得其反。

此典出自《梦溪笔谈》:“恃胜失备,反受其害。”

有一个人碰到一个强盗,他们格斗起来。刀枪刚要交锋,强盗把他提前含在嘴里的一口水,突然喷到这个人脸上,这个人蓦然一惊,强盗的刀尖已刺进了他的胸膛。

后来,有一个壮士又碰到了这个强盗。壮士事先已经知道强盗喷水的花招。那强盗果然故伎重演,水刚喷出口,壮士的长枪已经刺穿了他的脖颈。

就如同陈列过了的“纸扎”儿,天机已经泄漏,还想依赖这一套侥幸取胜的办法,结果就会失去戒备,反而遭到它的祸害。

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形容所见事物已好到顶点,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有一个儿子——吴公子札,即季札,人称季子。吴王寿梦死后,国人要拥戴季札为王,他坚决不肯。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季札离开本国,历聘于鲁、齐、晋、郑、卫等国。

同类推荐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是继《永康百工》后推出的第二本反映浙江金华永康市地方特色的系列图书之一,是对永康民俗文化横纵交织、古今汇总、图文并茂的全面反映。既有对各种民俗渊源的追溯,也有对当今变迁的描述;尤其是作者通过手中的相机,永久地记录下了反映永康民俗文化的场景,使其意义更加深远。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照片多。作者是永康本地人,又是著名民俗摄影专家。本书为永康人写永康事,永康人拍永康照,将永康民俗用最家乡的视角、最永康的语言进行了描绘。该书对于永康、金华市及至周边省市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 美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美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本书对什么是美国、美国人、美国经济、美国政治、美国文化做出了独到的界定,论述了美国的立国观念、兴国基础、治国原则、强国核心、走向世界、溶解全球等基本理念,揭示了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管理战略的必然性,从美国社会争论及其矛盾中,预示了世界的未来将由美中两大经济循环体左右的格局。本书的特点有三:一是从人们熟悉的现象中,分析美国社会的背后动因,提出了环境、种族、理念、战略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二是把美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富国、强国、融合、活力的统一联系;三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了“自然祖国”、“两个美国”、“经济地理环境论”、“经济双重性”、“三层分配”、“主权资本”、“两种平等”、“自由三重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新观念。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热门推荐
  • 我本倾城:妖妃驯冷帝

    我本倾城:妖妃驯冷帝

    作为一名弱国进贡的和亲之妃,她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她本以为,人心是能够感化的,他终会对她心存一丝怜惜。统一江山后的他,面对她的质问,却只冷冷说道:“赵舒窈,你不过是我的一颗棋子!”三尺白绫,就是她侍君的凄惨归宿……红颜尽,江山改,她图谋复国,华丽转身,铩羽归来,她对自己发誓:这一次,她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重生晋阳:嫡女为后

    重生晋阳:嫡女为后

    她,本是清秀脱俗的现代乖女娃,一朝午夜梦回,穿越到了东魏一年,一段旷世奇缘,一段已命定的羁绊,她的身份到底是人人都得而诛之的崔氏婉妃,还是那个乖巧过米虫日子的女娃?双面人生?究竟为何?本是她命定的一段情缘,为何第一次相见他便狠拒她的婚事,第二次又甚至刀剑相向?
  • 霸占诸天

    霸占诸天

    因为我也是冰冷的,所以,我无畏这冰冷的世界!诸天算得了什么,踩在脚下便是!万界算得了什么,我不搭理你,你能如何?
  • 雷克萨瑞要崛起

    雷克萨瑞要崛起

    幅员辽阔的摇光大陆上,统治了上千年的紫金帝国伴随着第五十一世大帝的去世,轰然倒塌。庞然大物的帝国倒塌,带来的是成百上千的贵族领主纷纷占地围城、割地为战,誓要瓜分帝国这块大蛋糕。拥有爵位的贵族,强大的骑士,神秘的先知,残酷的祭司,巧妙的匠师……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英雄铸就史诗的年代,当重活的贵族子弟再一次降临在雷克萨瑞城的时候,这座城市注定要掀起一股风潮,这个浩瀚无边的大陆也将响起动人的号角。
  • 暖婚共享

    暖婚共享

    (高甜,宠文,重生,女强男强) 拥有超常记忆力的人会怎么样?爱人的一切,她记得清楚。朋友的一切,她记得清楚。坏人的一切,她也都记得清楚。…… 权势滔天,矜贵温润的宁爷郁庭深为了保护自己深爱的姑娘,搬到了对方的家门旁,做了唯一的领居。 小妖精一句调侃,你的眼睛很好看,我喜欢你的眼睛。 宁爷心花怒放,立马出现在跟前。 看了我的眼睛,就得收了我这个人?! 最后二人妇唱夫随,情深不悔,一起踏上了共同虐渣的日常! 宁爷是个外科医生,说过最动听的情话是—— “婉婉,我最怕死,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自己,谁在你的身旁,我都不放心。” 小妖精触了触他的眼睛,无比深情地回复,“如果是这样,你死时,一定要带着我一起,因为除了你,我谁也不要。” 推荐旧文《穆少宠妻之千金归来》
  • 箭荡乾坤

    箭荡乾坤

    这是一个弓和箭的世界,弓箭手,弓箭士,弓箭师,弓箭王,神箭手,神箭士,神箭师,神箭王,箭圣,箭神。看主角如何用气功和箭气功在这个世界闯出一片天地。最后,主角以自身的力量划开空间回到了地球。『流火·Fallen』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玩出来的智慧(0~1岁)

    玩出来的智慧(0~1岁)

    本书作者从0~1岁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为家长揭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让家长轻松掌握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作者还创编了60多个朗朗上口的、极易操作的亲子儿歌互动游戏,将宝宝的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融入游戏中,使宝宝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本书既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又是早教从业人员的工具书。
  • 阁主大人又醋了

    阁主大人又醋了

    她是携带十滴上古冰凰源血的世家千金,本可以横行欺市一辈子,却横遭设计逐出家族,人人欺凌羞辱,因缘际会……她脱胎换骨逆风回归,誓要一雪前耻,阴差阳错的还招惹了洪荒大陆神秘隐门阁主!自从惹上阁主大人这块牛皮糖,时漾儿就只好装软萌可欺,拜求放过!可阁主大人对她紧追不舍,各种坑蒙拐骗逼她留下软包子~~一转眼,隐门阁主便对天下称,谁敢欺负他家的宝,杀无赦!【故事缘起,她有个利欲熏心的爹,纨绔冰凰后裔少女×妖孽冷情隐门阁主】
  • 师父,徒儿知错了

    师父,徒儿知错了

    结局HE。一对一。【师徒】云在在:师父,唱戏的婆婆说,姑娘的身子不能随便给人看,除非那人是姑娘的相公,师父,原来你是我相公。舒卿歌:云在在,那婆子忘了告诉你,五岁的奶娃不叫姑娘。云在在:那是叫啥?舒卿歌:小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