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3700000007

第7章 求学问教故事(7)

季札来到鲁国以后,请求聆听周朝的歌曲和音乐,观看舞蹈艺术。每次观看演出,季札都会发表一通评论,表现出他对周朝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特殊感受,他的有些议论颇有见地。季札看到跳《象箫》、《南籥》舞,高兴地说:“美好啊!但还有不足之处。”看到跳《大武》舞,说:“美好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可能就像这样吧!”看到跳《韶》舞,说:“这是圣人的辉煌成就,然而也有缺点,可见做圣人是很困难的!”看到跳《大夏》舞,说:“勤奋地为老百姓办事,而不居功自傲,除了大禹还有谁能做到呢?”

看到跳《韶》舞,说:“功德达到顶点了,伟大啊!如同苍天无处不覆盖,如同大地无物不装载,盛德已经达到顶点,不能再超过它的水平了。欣赏这种舞乐,真正达到止境了!如有其他舞乐,我都不想观看了。”

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比喻诗文或事物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

此典出自《灵怪录·郭翰》:“郭翰暑月卧庭中,仰视空中,有人冉冉而下……徐视其衣,并无缝。”

天衣,是指天上神仙所穿的衣服;无缝,是说这些衣服都不是用线缝制的,因此全身没有缝。据说,从前有一个叫郭翰的人,由于夏夜天热,在屋子里无法入睡,便搬到庭园中去。睡下不久,他正在凝视天空时,忽然看见一个白衣女子从空中慢慢飘落下来,对郭翰说:“我是天上神仙的织女。”郭翰惊异地看看这个白衣女子,发觉她的衣服都没有任何缝隙,觉得十分奇怪,便问她说:“你的衣服怎么没有用线缝呢?”那自称织女的白衣女子答道:“天上神仙的衣服,都不是用针线来缝制的,当然没有缝了。”

误笔成蝇

“误笔成蝇”形容画技高妙绝伦。

此典出自《三国志·吴书·赵达传》注引《吴录》:“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

三国时期,吴国吴兴人曹不兴文采超群,善于绘画,特别擅长画人物、龙、虎及马。至于画花、鸟、虫、鱼等,也是伸手拈来,浑然天成。

有一次,孙权叫曹不兴画屏风。曹不兴不小心将墨点误滴在画绢上,他急中生智,就将错就错,把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屏风画好后献给孙权,孙权以为屏风上落着一只活苍蝇,就伸手去弹。

惜墨如金

“惜墨如金”原指作画时用墨先淡后浓,后指写字、作画、作文不轻易下笔,力求精练。

此典出自《辍耕录》:“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了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李成是五代宋初的著名画家。他特别喜爱读书,读了许多经史,而且他也喜爱写诗,擅长弹琴、下棋。他最擅长的是画山水。

李成尤其擅长描写北方山野的寒林景色和风雨、明晦、烟云、雪雾等景色。他的山水画特别讲究画面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他的笔势锋利、墨法精微、好用淡墨、落笔简练。因而,后人赞扬他说:李成作画不轻易落笔,先用淡墨,后用浓墨,爱惜笔墨就像吝惜金子一样。

相门有相

“相门有相”指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此典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文(孟尝君,姓田名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战国时,齐国有个贵族叫田文。有一次,田文问他的父亲田婴:“儿子的儿子是什么?”田婴回答:“是孙子。”又问:“孙子的孙子是什么?”答:“是玄孙。”又问:“玄孙的玄孙是什么?”答:“不知道。”(按《尔雅》说: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田文对父亲说:“你在齐国为相,已经辅佐了三代君王。现在你家财万贯,但家里不见一个有才能的人(田婴有子四十余人)。我听说:“你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现在你和全家都节衣缩食,还在不断积累财富,不知您想把这些财富都留给谁。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田婴听了田文的话,就让田文广泛招揽门客。后来,田婴死了,田文承袭了他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田文门下的食客招到了数千人,声名闻于诸侯。

一挥而成

“一挥而成”形容文思敏捷,落笔很快。

此典出自《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

南宋大臣文天祥(公元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出生在江西庐陵县(今江西吉安)。文天祥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长得很白净,秀眉大眼,顾盼有神。儿童时期,他见到学宫里供奉着乡人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杨邦乂、胡铨的画像,并且他们的谥号都带一个“忠”字,就很羡慕。他说:“我死后,如果不能被供奉在这里,就不是大丈夫。”二十岁那年,他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去赶考,中了进士,在集英殿回答皇帝的策试。当时,宋理宗(赵昀)在位已久,昏庸无能,疏于政事。文天祥以“遵守天道,勤奋不息”为题,回答皇帝的策问,意在针砭时弊,规劝皇帝。他的对策文章写了一万多字,不打草稿,一气呵成。宋理宗亲自选他为第一名。

羿射不中

“羿射不中”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纵然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此典出自《苻子》:“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付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付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夏王指着一块一尺见方、靶心一寸的兽皮箭靶对神箭手后羿说:“请射吧!如果射中了,我就赏您万金;如果射不中,就削掉您千户的封邑。”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脸色变化不定,神情非常紧张,呼吸急促难平。慌乱之中,挽弓射去,第一箭没有射中,紧接着第二箭也没有射中。

夏王问付弥仁:“这个后羿一向都是箭无虚发,而今天和他约了一个赏罚条件就射不中了。这是为什么呢?”付弥仁回答道:“后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他的射技,万金厚赏造成了他的失误。人们如果能够不计较得失,把赏罚置之度外,那么谁都可以成为无愧于后羿的神箭手了。”

营门射戟

“营门射戟”形容射技精绝,武艺高强。

此典出自《后汉书·吕布传》。

吕布,字奉先,东汉九原人。他善于骑射,骁勇善战。当初,他追随刺史丁原,任主簿。后来,他杀死丁原,投告董卓,任骑都尉,又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又与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封温侯。吕布被董卓的余党打败,就去投告袁术,后又改投袁绍。陈留太宁张邈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就任命吕布当了兖州牧。当时,曹操雄心勃勃,东征西讨,在巨野打败了吕布。于是吕布又去投靠刘备。后来他打败刘备,自称徐州牧,让刘备屯驻小沛。

袁术派将领纪灵率领三万步兵和骑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将领们对吕布说:“将军一直都想除掉刘备,现在可借袁术之手杀死刘备,不要去救他。”吕布说:“你们说的不对。如果袁术打败刘备,其割据的范围就会扩大,北同泰山相连接,这样一来,我们就处在袁术的包围之中了,我是迫于无奈才救刘备的。”于是,吕布率领一千多名士兵,匆忙去救援刘备。纪灵听说吕布来了,下令停止进军。吕布屯兵在沛城外,派人去叫刘备,并请纪灵等人一起饮宴。吕布对纪灵说:“玄德(刘备字玄德)与我情同手足,被你们所困扰,因此我来解救他。我吕布不喜欢和你们打,谨劝你们和解吧。”于是,吕布让手下的军士在营门立一杆戟,他弯弓搭箭,对众人说:“你们看清了,我要射戟上的小支,如果射中了,那么你们都解兵回去,不可再打;如果射不中,那么你们就留下来决战吧。”说完,他“嗖”地一声发出一箭,正中戟上的小支。纪灵等人大惊失色,连称“吕将军神威,不可企及”。第二天,众人再次聚会畅饮,然后各自收兵罢战。

蝇头细书

“蝇头细书”的意思是,用似蝇头般的小字写成的书;也可用它形容抄写工整、书法认真。

此典出自《南史·萧钧传》:“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侍读贺玠问曰:‘殿下家自有坟素,复何须蝇头细书,别藏巾箱中?’答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既易,且一更手写,则永不忘。’”

萧钧,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第十一子,字宣礼,历任秘书监、抚军将军,后来继任衡阳元王。萧钧好学善文,经常亲手用小字抄写《五经》,每部经书为一卷,放在巾箱中,以免忘记了。侍读官贺玠问他说:“殿下家里自有典籍,又何必用蝇头小字抄写,再藏在小箱箧中呢?”萧钧回答说:“小箱箧中有《诗》、《书》、《易》、《礼》、《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查阅起来很方便,况且亲自抄写后,就会永久不忘。”其他各王听说后,也都争相效仿,抄制巾箱《五经》,巾箱本《五经》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游刃有余

“游刃有余”比喻技巧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此典出自《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说:文惠君有一个厨子叫庖丁,他替文惠君杀牛的时候,只用手一触,用肩一倚,用足一踏,用膝一靠,就能听到皮和骨头脱离的声音,他用起刀来,都是恰到好处。文惠君感叹道:“咦,真妙呀!你的技术怎么如此熟练高明呢?”庖丁把刀放下来,对文惠君说道:“我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技术,是因为知道了用刀的道理,运用到技术方面去。我刚学杀牛的时候,眼中所见的是一整头牛,三年之后,看到的就不再是一整头牛。现在,只要凭我的感觉,依着这精神的运用,就能够知道牛身骨骼的组织,轻而易举的支解开来,不必再用眼去看牛,这是因为熟能生巧,运用起来,都能砍到紧要的地方。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去硬割;差一点的厨师,一月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去硬砍,我现在所用的刀,已经十几年了,所杀的牛也有数千只,然而我这把刀看起来还和新的差不多,和刚刚新磨出来的一样。牛的骨骼之间是有节的,节当中有空隙的地方,而刀刃并不厚,用不厚的刀刃剖向有空隙的地方,当然就会觉得这个空隙很大,刀刃在里面转动,还绰绰有余呢!”

右军书扇

“右军书扇”形容书法精妙、奇绝。

此典出自《晋书·王羲之传》。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曾任右军将军的官职,所以人们又常称他为“王右军”。

有一次,王羲之来到一个门生家里,看见榧(fěi)木案几光滑明净,非常兴奋,就在案几上面写起字来,一半真书(即正楷),一半草书。后来,这些字被门生的父亲误刮掉了,那个门生非常震惊,懊悔了好几天。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见到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叫卖。王羲之为她题扇,每把扇子上各写五个字。开始时,老妇人的脸上显出不悦的神情。王羲之对老妇人说:“你就说是王右军题写的,每把可卖一百个钱。”老妇人就照着他的话去做,结果人们都争着买她的扇子。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扇子来,请王羲之题写,王羲之笑了,没有答话。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器重竟然达到了这种地步。

运斤成风

“运斤成风”这一典故通常用来形容技艺高超,才能卓越。

此典出自《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有一次,庄子送葬,路经老朋友惠施的墓地。庄子回头对随从说:“楚国的国都郢城里有个人,在粉刷墙壁时鼻尖上不小心沾了一点苍蝇翅膀大小的白粉,他就请一位有名的工匠帮他把白粉削去。只见那个工匠抡起斧子,呼呼生风,应声削去,白粉被削得一干二净,而鼻子完好无损,郢城的那个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到这个消息,就把工匠叫来,对他说:‘请给我表演一下。’工匠说:‘我很愿意表演给您看。遗憾的是,能与我配合的那个伙伴早就死了。’自从惠子死后,我也没有伙伴了,没有可与谈话的人了。”

造父习御

“追父习御”说明学习各样技术,必须严格训练基本功。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

造父的老师名叫泰豆氏。造父刚开始跟从他学驾车时,谨计礼节特别廉卑,但泰豆三年不给他传授技术。造父越来越恭谨,于是泰豆便告诉他说:“古诗说过:‘制造好的弓匠人的子弟学其技艺时,一定要先学习做箕;擅长冶金者的子弟学其技艺时,一定要先学习做裘。’你先跟着我学快步走路。走得像我那样,然后才可以手拿六根马缰绳,驾驭六匹马的车。”

造父说:“我全都听您的。”

泰豆便竖起一根根木桩子作道路,大小仅够脚踩住;按照脚步的间隔安放在路上,踩在上面行走。快步来回跑,都不会跌落下来。造父学习它,三天就掌握了全部要领。

泰豆感叹地说道:“你真是很聪明啊!掌握得这样快啊!其实驾车这件事也是这样的。前时你走路,得之于脚,应之于心。推广到驾车,步法协调由辔衔约束,速度快慢用嘞口调度;御车的度数,掌握在心中,控制在手上。内得于心,而外合于马的脾性,因之能做到进退全乎绳墨,旋转舞蹈弯合于规矩,跑到远方而还有余力。真正掌握驾车的技术,应当是:马嘞控制是顺应着缰绳,缰绳掌握得好,是服从手的控制;手的熟练动作,是服从心的指挥。那就可以不用眼看,不用马鞭驱赶;理得心安,体热端正,六根缰绳不乱,二十四只马蹄跨出去不会有差错;旋转进退,全都合乎节度的。这样,车道的大小能容纳车轮就足够了。道路宽窄能容纳马蹄也就可以了;不会觉得山保的危险,原野的平坦,它们都是一样的。我的技术全都传授给你了,你记住它吧!”

詹何钓鱼

“詹何钓鱼”比喻应顺应自然之势,因而能够“以弱制强”,“以轻致重”。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筱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汨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

詹何用单股茧丝做的钓鱼线,用尖细的针做成的钓鱼钩,用楚地产的细竹子做的钓鱼竿,用米粒做鱼饵,从深不见底的深渊、急流中间,把可以装满一辆车子的大鱼钓出来,但是,钓鱼线不会被拉断,钓钩不会被拉直,鱼竿也不会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到这件事之后,觉得很奇怪,就派人把詹何找来询问其原因。詹何说:“我听先大夫讲过,蒲且子射箭,用弱弓细缴,借助风力发射出去,一箭射中高飞在青云之际的两只鸧鹒,这是由于用心专,手上用力均匀。我根据他射鸟的做法,学钓鱼,学五年才彻底领悟了他的一套道理。当我在河边手拿着钓竿钓鱼时,心里根本不考虑其他的事情,只想着钓鱼;把钓鱼线投出去,让鱼钩沉入水中,手上使出的力气绝不会忽轻忽重,外物不能干扰。鱼看见我的钓饵,就像沉下的微尘和漂浮的聚沫,毫不犹豫地就吞下去了。因而我能用弱小的东西制服强大的东西,用轻的东西获取重的东西。”

郑虔三绝

“郑虔三绝”称赞人擅长诗词、书法、绘画,或泛称具有书画等才能。

此典出自《新唐书·郑虚传》:“虔善画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肆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

同类推荐
  • 宁夏长城

    宁夏长城

    本书属“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丛书之一,以宁夏境内长城为叙述对象,较为全面、详细地描述了宁夏境内长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形制、结构和材料等。书中附录的长城图片具有一定的价值。
  •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消夏集

    消夏集

    《品尚书系:消夏集》为作者谢有顺近年的散文、随笔精选,也是作者在学术研究之余的感性心语。一部分为生活记趣,或回忆,或写实,或在行旅中信笔写来,文字端庄而不失机智,多为温润之作;另一部分为精神沉思录,以读书觉悟人生,与先贤对话,从个体心灵中透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多为有感而发的锐利之思。文字优美而有闲趣,且不乏深刻,读之可以消夏,也可清心。这种义理方正而言辞讲究的学人笔墨,提供的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思君如相识

    思君如相识

    对于过于精明的小丫头,君啻离笑向来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离儿..我已活不到你娶妃那日了..若..若你有了心仪之人..一定要给她..一个锦妃的名号..”......君啻离与小丫头月下双双站“皇上,为何突然封我为妃呀?”他看向丫头“锦妃,繁华似锦的锦,丫头可喜欢?”江思泠愣怔的看向他“嗯”
  • 烈焰重生:这个影后有点拽

    烈焰重生:这个影后有点拽

    前世被妹妹陷害,家破人亡,惨死火灾。老天有眼让她得以重生,她醒悟,原来最爱自己的人一直在自己身边!这一世,她定要擦亮眼睛,将蛇蝎心肠的人都挖出来,好好经营自己的小日子。不过,怎么一不小心成了影后?“宝贝,你是最亮眼的星,也是我唯一的星。”男人深情告白。江清宁感动不已,这个男人不离不弃,他才是救赎自己的星。“沈慕白,我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南夏末

    江南夏末

    江南烟雨蒙蒙,江水又绿时候。驶过的渔船荡开浮萍、激起涟漪,留下一道水的痕迹,没过一会,浮萍们又嬉戏了起来,占据了河道这个大大的游乐场。渔船驶过月明桥下,当时白衣少年同那一袭红衣少女于桥上分别,不知时至今日,是那佳人仍隔桥相盼,还是早已另嫁他人呢?儿时童言还未尽,孩童们也长大成人,唯有不变的,仍是江南烟雨蒙蒙,同那绿了两岸的江水……这里是本书作家刀龙,这本新开的书还请大家多多鉴赏,请关注持续更新,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此后风里再无你

    此后风里再无你

    【食用提醒:本文完全架空,为玄幻文,但不走玄幻文的套路,含各种恋,虐文,坑多,尽量都填。】——以风做媒,以花为介,我愿献出我的所有,换你永世长存。——冷炎熙第一次见到君燃,就很讨厌他,讨厌他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他们就像两个世界的人,他是存在于光明之中的天使,而她只配在阴冷潮湿的角落活成恶魔。可是,这高高在上的天使为什么就偏偏抓着她不放?
  • 中国画论史

    中国画论史

    《中国画论史》止于郑板桥论画,主要论述了中国画历史。作为一本中国绘画理论发展史,下限为什么在乾隆年间呢?我是以某一画家或某一文艺批评者,凡能增益前人的理论,对于探讨中国美术理论的演变与发展有所启发,即使是一句话,也要沙里淘金,勾寻出来;或者理论虽然错误,而其影响颇大,也都予以评介。相反,重复前人之见,平庸之谈,即使议论成册,一概不取。当然这只是就我所掌握的材料和我的看法作取舍的。我以为“扬州八怪”的作品及其画论,是中国古代独放异彩的“夕阳”,自此以下,有价值的理论没有多少了。晚于郑板桥的清人,其中有可取的见解,比如谈题跋、印章,已经与同类问题集中到一起,提前插入明代有关的章节。倘若硬要续写到中国古代史下限的1851年,其结果,一是有伤《中国画论史》著论的宗旨,一是让读者兴味索然,所以还是到此结束为好。
  • 淳熙严州图经

    淳熙严州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上最强陪练

    史上最强陪练

    被一砖拍死就算了,竟然穿越到太监身上?更可怕的是,还是一群御姐,少女的贴身陪练?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新书《会开挂的仙人掌》已上传
  • For Now and Forever (The Inn at Sunset Harbor—Book

    For Now and Forever (The Inn at Sunset Harbor—Book

    Emily Mitchell, 35, living and working in New York City, has struggled through a string of failed relationships. When her boyfriend of 7 years takes her out for their long-awaited anniversary dinner, Emily is sure that this time will be different, that this time she will finally get the ring.When he gives her a small bottle of perfume instead, Emily knows the time has come to break up with him—and for her entire life to have a fresh start.
  • 人间游戏

    人间游戏

    身为心理学专家的邵长歌找到好友夏晓波,委托他帮忙查找其失联已久的女友林珑。而此时作为刑警的夏晓波却对自我职业的认知产生严重怀疑,想离开警队。海城大学巨人观女尸案发,夏晓波无奈被派往现场,在命案和朋友委托之间奔波的他,还要考虑自己和神经外科医生戴琳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喜欢莎翁戏剧的水电工进入了夏晓波的视野,在拜访了退休警察老丁后,夏晓波苦闷地发现,他身边所有的人和事似乎都被裹挟了进来——命运的漩涡从未放过任何一个人。23年前街头背尸的大提琴手,7年前的连环开颅人屠事件,夜半隐约的歌声和深山道观中飘荡的红绸,一切被漠视、被遗弃、被扭曲的,在空旷寥寂的人间舞台上隐现,一场灰色大戏拉开了厚重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