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4100000023

第23章

为了寻找被风暴打散了的“冒险”号,库克率“决心”号再一次进入高纬度海域继续探险,先后两次进入南极圈,最远到达南纬71度10′,这时厚实的坚冰挡住了他们的航道。历史与库克开了一个玩笑:他至死也不知道,他已经到达了南极洲的边缘,他朝思暮想的南极大陆海岸离他只有240公里!恶劣的气候使他灰心丧气,失去了一次作出伟大发现的机会。

探险船在冰山区航行

1775年3月21日,库克回到好望角时,以极度失望的心情在报告中写道:“我在极度的困难中完成了这次高纬度航行。我证明那儿绝对没有大陆的存在,即使有的话,那也是极小极小的、满覆着冰雪的、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我建议停止对南极大陆的寻找。”

由于库克船长在探险界有着崇高的威望,他的这个错误的结论使得一大批海洋探险家们裹足不前,互相观望,以至于在此后的将近半个世纪里,没有一艘探险船敢于驶向那波涛汹涌的、茫茫无边的南大洋。

别林斯高晋——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探险家

库克作出南极没有任何大陆的错误结论,导致此后几十年几乎无人再到南极海域进行“毫无希望”的探险航行。然而,也有不少科学家并不相信库克的论点,他们认为,如果以南极为圆心,以2000公里为半径画圆,直径就是4000公里,在如此大的范围内怎么能轻易断定没有陆地呢?1819年,俄国探险家别林斯高晋,再次开始了探索南大洋和南极陆地的壮举。

别林斯高晋中校大约是在40岁的时候奉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之命率领两艘帆船前往南极探险。按亚历山大一世提出的极地航行计划,远洋探险的主要目标是“尽量接近南极点”并到库克没有到过的海域寻找未知的陆地。只有在碰到不可克服的困难的情况下才可放弃这种寻找。

1819年7月,探险船队离开彼得堡向大西洋驶去,900吨的“东方”号由别林斯高晋指挥,530吨的“和平”号由拉扎雷夫中尉担任船长。航行初期是沿库克船长环球航行时的航线行进的,4个月后穿过大西洋来到当时巴西的首都里约热内卢。稍事休整后于1819年11月末,也就是在南半球夏季即将开始之际,继续向南航行。

对于南北两半球的居民来说,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概念。当北半球漫天飞雪、玉树银花之时,恰是南半球的夏季开始,南极圈之内也将进入永昼期。太阳老是在地平线附近兜圈子,一圈又一圈,宛如走马灯似的。在南极圈上,永昼只有一天,在纬圈70度处永昼是2个月,在纬圈80度上永昼是130多天,而在南极点永昼则为半年。所以海洋探险家总是选择在南半球的夏季水昼朔内进行探险调查。

船队驶入南纬40度,受到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在南纬40-50度之间的洋面上,永远刮着一股猛烈的、固定的西风,这种狂风有时能掀起20多米高的海浪,像山峰一样压向甲板,能把桅杆打断,将甲板上固定的东西洗劫一空,即使大船经过这里也不免胆战心惊。因此水手们把这股西风叫做“抢劫的西风”,把这个纬度叫“咆哮的40度”和“发疯的50度”。

12月正是南半球的盛夏,在南纬40多度的海面上却流动着可怕的冰山,最大的冰山长达150公里,高出海面30米。船员们既害怕和这些冰山相遇,又不能不对冰山上呈现的美丽景色由衷地赞叹。在阳光下,冰山反射着瑰丽的光彩,时而浅红,时而墨绿,时而淡蓝,船员们称它们是“魔鬼的眼睛”。1820年的新年,别林斯高晋探险船队就是和这些“魔鬼的眼睛”一起度过的。

这年1月,别林斯高晋探险船队又碰见极恶劣的浓雾天气。海面上到处是云涌雾集,站在船头看不见船尾,两艘船更是彼此无法望见。为此他们只好每隔半小时鸣炮一次,作为联系信号,以免在浓雾中走散,或者撞倒一起。

别林斯高晋不愧是出色的航海家。1820年1月中旬,他率两艘帆船首次穿过南极圈,不久就看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海水的颜色改变了。头顶上盘旋着大洋里没有的飞鸟。凭经验判断,这里离陆地不会很远了。

1月26日,他们到达南纬69度22′、西经2度15的地方,这里距离南极大陆只有20公里的海面,发现新大陆的目标眼看就要实现。若是天气好,他们一定能看见巍峨高耸的大陆冰山。可惜天不作美,海面上突然刮起一阵阵强烈的风暴,天昏海暗,四周什么也看不见。这时一块巨大的冰山又封住了前进的航路,他们无可奈何,只好后退另找去路。

2月21日和25日,探险队分别在东经19度和41度穿过南极圈,报信的飞鸟展翅迎接,从桅杆上远眺,南方好像有冰雪覆盖的山岭。可是船队仍然无法逾越浩大的冰墙。别林斯高晋心里着急可又不忍离去,只好令人不安地在南极圈附近左右徘徊。

时间紧迫,天气越来越冷,南极的冬季即将来临。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使海水打到甲板上很快就结成冰层,船队陷入了困境,若不派人时时敲打,船慢慢就要压沉。紧张艰苦的生活使船员们极度疲劳和消沉。

如果再不返航,他们就将永远地留在这里!于是别林斯高晋被迫返回澳大利亚的悉尼港过冬。

1820年10月,南极的夏天又来临了。别林斯高晋和拉扎雷夫又率领船队向南直驶,向着库克船长未曾到过的新西兰以南的高纬度冰区前进。可这次航行一开始就不顺利,“东方”号和一块浮冰相撞,几乎沉没,经过拼力抢修,才勉强继续南行,再一次突人南极圈。说来有趣,他们后来的重大发现,据说多亏了一只南极企鹅。

在南行途中,水手们捉到了一只企鹅。兴高采烈地把它宰了,要尝尝企鹅肉的味道,负责烹调的一位厨师在开膛时,意外地在企鹅的嗉囊里找到了一颗石子。

这一趣事引起了别林斯高晋的注意。企鹅是南极地区的重要“居民”,走起路来一摇三晃,活像18世纪的“绅士”,它是怎样弄到这颗石子的呢?据说企鹅出潜水本领不算高明,不可能从很深的海底叼上石子,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附近一定有陆地。这一偶然发现给屡遭挫折的别林斯高晋以很大的鼓舞。

地球绕太阳转了一周,又是一年的新年了。但这新的一年并没有给探险者带来欢乐,因为环绕南极的航行又将随着夏季的消逝而结束,可是依然没有发现任何陆地。更不幸的是,“东方”号又撞在一块巨冰上,发出不祥的呻吟。企鹅嗉囊里那颗石子所激起的希望和热忱,正在逐渐泯灭和冷却。

正在进退维谷之际,1821年1月10日,别林斯高晋的船队开进现在的别林斯高晋海。到南纬68度57、西经98~35的地方,天气突然转晴,他们终于看见一块高出海面的陆地!海岸覆有皑皑白雪,陆地上的悬崖峭壁因太陡而无法积雪,露出了黑色的岩石。船员们欢呼雀跃,高兴得不得了。这可是人类第一次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南极陆地呀!为了纪念俄国船队的奠基人,这次发现的陆地被命名为“彼得一世岛”。

不幸的是,海面冰况严重,探险船仅能到达离岛19公里的地方。他们沿着冰缘继续航行,7天之后又发现了一块新的陆地,这块被冰雪覆盖着的陆地,也裸露着长长的无雪的岩壁。别林斯高晋只能到达离这块陆地50多公里的地方,因为陆地的南面延伸部分消失了。因而看上去像一块巨大的际地,遂命名为“亚历山大一世地”。

119年后人们才知道,别林斯高晋发现的亚历山大一世地是南极第一大岛,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由乔治六世海峡把它与南极大陆隔开,实际上它就是现在的亚历山大岛。

亚历山大岛是由冰架与南极半岛相连的,可是俄国探险队不敢断定自己“发现了南极大陆”。所以别林斯高晋在结束南极探险回到俄国10年以后,才漫不经心地把他的很有价值的报告和航海图拿去出版。

这就引发了以后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究竟是谁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

俄国人认为是别林斯高晋,可美国人则说是纳撒尼尔·帕尔默,说是这位捕海豹船长比别林斯高晋还要早50天到达南极;至于英国人,则坚信发现权应归于布兰斯菲尔德,说是后者1820年1月30日已发现南极半岛……

十九世纪南极探险的高峰

1840年,英国着名探险家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率探险船队前往南大洋,去寻找南磁极并发现新的陆地。这是帆船时代的最后一次探险,也是自近二百年来对南极探险走得最远的一次,对以后的南极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开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航道。在此之前,他是发现北磁极的第一人。罗斯显得极为兴奋,如果如愿以偿,他便能建立不朽的功勋。

罗斯率领的英国探险队可谓当时装备最好的耐冰船队,370吨的“埃里伯斯”号和340吨的“特罗尔”号都是坚固无比的耐冰船,虽然形状古怪,船体不大,却是非常适合在冰海中长期航行。

罗斯是一位精明的极地探险家。当他于1840年8月16日到达塔斯马尼亚岛时,得知法国和美国探险队分别发现了阿德利地和威尔克斯地的消息,于是他立即决定改变原来的航行计划,避开法国人和美国人所发现的区域,而是选择了一条偏东的径直向南的航线。

1840年11月12日,罗斯指挥“埃里伯斯”号和“特罗尔”号从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港出发,沿东经170度线南下。不久在南纬63度20′遇到第一座冰山,其后又遇到一群与在北极海所见完全不同的巨大的桌状冰山,使他们大为震惊。在流冰的不断撞击下,罗斯设计的这两艘小而坚实的探险船显示了优越性,它们甚至在被流冰抬起之后,又能从冰面上安然无恙地滑人海中,所以船员们都轻松地称他们的探险船是“海豹”和“海象”。

船队通过流冰带继续南行,前方是一片浑然无物的茫茫水雾,而陆地依旧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迷。不过同去的是生物学家并不寂寞,首先鲸群时常在左右游戈,其中有长须鲸、抹香鲸、白长须鲸等;进入大块浮冰圈后,又遇见了大群大群的海鸟、海豹和企鹅。生物学家的笔记本很快就记满了,并且还采集了大量甲壳类动物和各种鱼类标本。后来经过登记,共记载了234种鱼类,其中145种为新种。

1841年1月11日晚上,在阳光西斜的南极白夜下,突然出现了一道险峻的山影。船员们蜂拥而出,欢呼道:“看那儿,南极大陆!”

是的,那确实是渴望已久的闪耀着白光和蓝光的南极大陆。高高的岭顶端露出了灰褐色的岩峰,高达两三千米,在挺拔的岩峰间是平滑的U字形容地,那里的积雪已形成冰川,冰川的下端是伸向海岸的冰舌。

第二天,罗斯的船队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抛锚,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罗斯把前面的近岸陆地命名为“维多利亚地”,用地磁专家萨拜因的名字命名了那清晰而高耸的山峰。罗斯见大陆沿岸的冰墙像刀割一样,根本无法攀岩,于是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岛上登陆,代表英国宣布了所有权,并把该岛称为“占领岛”。

罗斯下令船队沿着海岸向南继续航行。1月27日晚上,他们突然看到前面一片火光,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白雪皑皑的岛屿上竟有一座锥状的活火山矗立天际,巨大的烟柱从火山口喷涌而出,随着强劲的东风拖起长长的尾巴,好像灰白色的巨龙在天空绵延翻滚。罗斯当即把那座活火山命名为“埃里伯斯”,把与它并排的另一座死火山叫做“特罗尔山”。这座有火山的岛被以后的科学家称为“罗斯岛”。罗斯在航海日记上写道:“这真是上帝举起的火炬,在一座海拔3780米的高山之上,冒出大量火焰和烟土,景色非常壮观。”

也许是看到罗斯岛上的这座活火山比较危险,探险队没有登岛,而是绕过岛屿前进。不久,罗斯看见了一个更为惊人的自然景观:在罗斯岛的东边,出现了一片足有800公里长的广袤无边的冰原,简直令人为之咋舌!冰崖与海面完全垂直,整整齐齐就像用刀斧砍过一样,高近50多米,足有20层楼房那么高;而冰原的顶部非常平坦,有点像刨子的那样。这个厚达二三百米的海上冰原,就是今天人们所知的“罗斯冰障”,或者叫“罗斯陆缘冰。

向南的水路显然是不通了,于是船队改向东航行。到了2月5日,海面完全被冰封住,罗斯只得放弃寻找南磁极的念头,下令返航。尽管如此,他还是航行到了南纬74度42′打破了威德尔在1822年创造的纪录。

同类推荐
  •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底蕴之雄厚,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各种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以及发明创造。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科学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对中国的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阅读中也可再一次体会到前辈们的智慧,另外也可学到许多科学常识。
  • 懒人沙发!变!变!变!

    懒人沙发!变!变!变!

    郑春华所著的《懒人沙发!变!变!变!》一共有10个故事。在本书中,小饼干家里新添的“懒人沙发”居然能根据坐在上面的人的身形不断变形,实在太神奇了!小饼干和妈妈可喜欢它了,总是争抢着坐上去。有一天,不知为什么,爸爸一坐,“懒人沙发”不能“变”了,这可急坏了小饼干,怎么才能让“懒人沙发”继续变变变呢?在《外婆变成了小宝宝》中,外婆生病住院后,围裙妈妈每天都去探望,可是因为不舒服,妈妈送去的粥和面,外婆每次只吃一点点,这可怎么办呢?小饼干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能让外婆多吃饭的好办法,那会是什么办法呢?
  • 世界科学博览1

    世界科学博览1

    本书是一部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科普类图书。力图全方位诠释科学领域的种种现象,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科学世界,更加立体、真实地感受奇妙的科学之旅,使大家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 欧阳小小和她的五(1)班死党(第一季):全民理财

    欧阳小小和她的五(1)班死党(第一季):全民理财

    本系列原创儿童小说以细腻的笔法,细致地刻画了以欧阳小小为主角的五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在特殊的年龄,花蕾般的时代,他们的心底里的深藏着的小秘密和他们的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愉快的成长故事。《五(一)班.COM》系列原创儿童小说生动的描写今天的小学校园和小学生的学习、社会生活。展现了当代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经历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 寻狼记

    寻狼记

    比安基是一位描写动物的高手,具有非常高超的驾驭故事的能力。比安基的作品,文风朴实,内涵深厚;情节紧凑、结构精巧,行文与结尾干净利落,不花哨、不拖沓。从艺术成就上来说令人叹服,具有优秀俄罗斯文学的典型特征。比安基倾其一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使得他笔下的动物从样貌、叫声到体态,从生长规律到习性,都符合专业科学知识,甚至于一些科学家根据他的真实记载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此他们称比安基的作品为“打开大自然宝库的钥匙”。《寻狼记》里的是两三千字的短小故事,讲述飞鸟走兽的林中生活,需要比《小蚂蚁历险记》略高一点的识字能力;
热门推荐
  • 冒牌大少

    冒牌大少

    杨刚意外成为了豪门的冒牌大少,家里有一个漂亮姐姐,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
  • 极品小果农

    极品小果农

    英雄救美之后,居然另有奇遇。美女给的宝贝,在果园大放异彩。接下来他应该做什么?当然是种水果,办工厂,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啊!从此成为民间神人,无数商人来巴结.....他表示,这样的人生,爽!
  • 灰色转角

    灰色转角

    前方,所有未知的美好的愿景正熠熠生辉灯塔一般向琳楠召唤,然而,转角一个又一个不期而遇,走着走着,她差点忘了自己是谁,在哪里...
  • 恶魔少女阿黛拉

    恶魔少女阿黛拉

    旧神与新神的传说,名为“维拉”的原初力量,三个世界的古老纠葛……这些对于普普通通的岛民之女阿黛拉来说太过遥远,直到15岁的一场意外。当她再次苏醒,她竟作为灵魂寄居在十年后的自己身上,而那时的自己竟已身中诅咒变成了恶魔。于是,两个不同年龄的阿黛拉携手开启了一场人类从未有过的旅途,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她们逐渐发现,所谓的诅咒、将阿黛拉灵魂从过去召唤来的神秘项链、教会、魔神……这些都只是真相表面的薄纱。黑暗在西大陆的阴影中滋生,而随着阿黛拉的冒险,她已不知不觉站在了对抗黑暗的浪尖之上,尽管她自己身上就流淌着黑暗的“恶魔之血”。她会怎么做?她能否解除身上的诅咒?西大陆的命运终究何去何从?呵,这已然是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早已谱写,但尘封已久,被世人遗忘,需要你亲自翻开结局。(本书只发免费章节,绝不太监,作者研究生,更新不稳定,纯爱好,所以会不断打磨前面已发布的章节,文笔偏西方经典文学,又有些糅杂,剧情向写实西幻,低魔,设定完整,女主文,不重爱情戏,谨慎阅读,如能支持,感激不尽!)
  • 帝后名之谋取天下

    帝后名之谋取天下

    人们可还曾记得十二年前的天赐之女苏银沉的绝世之姿,而如今年十二的沈吟辰惊艳了众人的眼。前世今生,两番轮回,她都是如仙般美人,独一无二的容颜,世间仅有。前生,她在人间潜行,身负重任。今世,她掀翻了天,为自己讨回公道。
  • 滴血婚姻

    滴血婚姻

    2004年春节刚过,北国春城还笼罩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就是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春城的报纸、广播连续几天播发了一条寻人启事。从这条寻人启事上,春城人知道了一个日本妇人在春节期间走失了。
  • 浔水绕,梅坞影

    浔水绕,梅坞影

    浔河水自西向东无声流淌,蜿蜒穿越整个梅坞镇,沿途支叉分流,像一张撒开的网。乌篷船悠悠滑过,桨橹欸乃,水面便荡开一圈圈的水晕。倪影有时想,这样美好的地方,怎么就没被发掘成旅游景点?转念又暗自庆幸,还好没有,不然抹上铜臭,恐怕就失了灵气。桃花源之所以令人心生向往,只因它远离世俗。桃源深处有人家。那里,连爱情都是清澈美好的吧?
  • 江教授心里长了一朵花

    江教授心里长了一朵花

    ?江沐,男,29岁。是a大特级教授,主攻生物研究,家庭世代学医,人长的帅,还多金,受到不少女学生欢迎,就连实验室的女老师都被深深吸引,可是愣是没有传出一点绯闻。所有人都在猜测,要么他藏得深,要么是他有问题。可只有江沐自己知道,他心里早已经长了一朵花。
  • 魔倾天下千年等待

    魔倾天下千年等待

    千年的回眸换回的是什么,是擦肩而过,还是再续前缘……“我与魔教并不相熟。”“无碍。”“教主与我可是有何纠葛?”“并无。”“如此,还请教主留情。”“……好。”你可知,教主回眸时那滴泪水?你可知,千年前那位痴心的教主?你……还记得吗?是忘了吧……
  • 花季那年,我们都沉沦过

    花季那年,我们都沉沦过

    如果不是夕阳西下的那个侧脸,不是那个懵懂的岁月里遇见那场盛开的烟花,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不会这么复杂,可是,命运在冥冥之中便注定,有一种爱,叫做轮回。它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