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4100000024

第24章

罗斯探险队于1841年11月23日从新西兰的群岛湾出发,开始了第二次闪电式的南大洋探险。这次航行的海上环境条件比上一年坏得多,他们登上了罗斯冰障,作了大量调查,但能比得上维多利亚地那样的新发现则没有出现。在1842年2月,罗斯到达了南纬78度10′的地方,这个更接近南极点的新纪录在此后的60年间无人能够突破。

罗斯南极探险的第三次航行始于1842年12月17日,这次他计划从威德尔向更南的海域推进,并且登陆,再从陆上寻找南磁极。他的计划显然忽略了“魔海”的变幻莫测。当他到达威德尔海时,狂风、浓雾、暴雪、流冰接连不断,每天晚上了望员都要发出惊恐的呼叫:“冰山!冰山!”罗斯使出浑身解数,仍无济于事。当船队在1843年3月5日越过南纬71度30′后,便寸步难行。至此,罗斯寻找南磁极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虽然罗斯冰障前缘高出海面50米的冰截挡住了人们南进的道路,但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罗斯找到了通往南极极点的道路。他发现的地方正是离南极点最近的基地。英国着名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就是从罗斯岛出发到达南极点的。

人类首次征服南极的探险家——阿蒙泰

自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探险家库克到达南极圈,得出那里没有存在大陆的任何可能性以来,人们并没有被他的结论所吓倒,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后,许多不畏艰险智勇双全的探险家们向南极大陆又发起了势在必得的冲击,他们到了比前人更远的地方,发现了南极的一些岛屿,并且终于有人看见了令他们倾注生命的神迷的“南极大陆”,从而向世人宣告:南极大陆是存在的。而人类第一次踏上大陆征服南极的人是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泰。

阿蒙泰是挪威一个富有的航运商人的儿子,也许是从小就耳闻目睹有关航海探险的趣事,使他对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小就熟读了《富兰克林探险记》,对大海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对那雄奇壮丽而又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海洋探险充满好奇和向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要做一个海洋探险家的理想。21岁那年他母亲去世,他离开了令他生厌的医学院,到一艘捕海豹船上当水手,因为他明白,要成为一个优秀合格的海上探险家,首先必须学会航海,要当上船长。在捕海豹船上千了一段时间,他又到一艘远洋轮上工作,他不要工资,只要能学驾驶技术就行,不久,他当上了船上的大副,几年下来,他成了一名优秀的航海能手,在他24岁那一年,他拿到了渴望已久的领航员资格证,并且上了一艘去南极的“比利基卡”号考察船,在这次航海中,他成了代理船长。返航不久,他就通过了船长资格考试。

阿蒙泰开始他的真正有意义的探险活动是1903年对西北通道的打通。人们把从大西洋绕过美洲大陆北嵬到达太平洋的航线称为西北通道,为寻找这条航道,人们奋斗燕年,广直到阿蒙泰才曳现了这一夙愿。对阿蒙泰而言,他不仅为此赢得了荣誉,而且为他下一步探险南极征服南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1911年10月19日,在精心准备好之后,阿蒙泰带了4个同伴、52只狗,乘坐雪橇出发了,他本来打算到北极探险的,后来美国的皮里先他已到了北极,决定改到南极,因为,还没有人到过南极,他要与英国人争第一个到南极的巨大荣誉。也许是命运之神特别垂青于他,他们极其顺利地通过了浩瀚危险的南大洋,穿过了南极圈。12月8号,他们稍加休息后,向南极点发起了冲刺,在战胜了死神般的冰山、浮冰、寒冰以及狂怒的暴风雪,他们到了南纬88.23度的地方,这是三年前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曾到过的地方,也是自从南极探险以来人们所到达的最远的地方。而这一次,阿蒙泰不会仅仅停留在前人的脚印上,他必须要超越这一步,他要实现他征服南极的理想。于是,他和同伴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不顾一切地又坐上雪橇向着不远处的人类最后一块没有到达的陆地前进。正如后来阿蒙泰所说:“整个旅途中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这时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是南极大陆上少见的好天气。他们脸上的溃疡和脚上的水泡,已经根本算不上什么了。14日,他们终于到达了极点,下午三点,几位勇敢的探险者们,站在了地球的南极点上,唯一能表达他们此时此刻心情的是他们拿出了自己国家的国旗,用红肿的手,把几根雪橇棍缚起来,庄严地升起了国旗,看着迎风飘扬的国旗,他们怎不激动呢?几个人久久地抱在一起。阿蒙泰,终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却不幸于1928年为营救同事乘飞艇时遇难。

划船到南极的第一人

1988年2月22日上午11时,一艘稀奇古怪、号称“海上西红柿”的手划船,从智利的普拉特海峡出发了,船上坐着以迪雷特为首的4位探险家,他们要实现人类划船到南极的冒险试验。

在这之前,各种各样到南极探险中。曾有过40多支手划船的赴南极探险队,试图一举成功,但都以失败告终,有的还丧了命。

这艘“海上西红柿”号船是探险家们精心设计的。船上可装一个月的粮食,船体坚固,短而粗,表面漆成红色,是用铝合金制造的。底舱分割成9个密封防水舱,被大浪打翻了也沉不了,能很快翻过来,船的顶棚高0.9米,里面填满泡沫塑料,即使翻船顶棚砸在头部也没有危险,还能抵挡浮冰的碰撞。因为船有点圆,又是红色的,形如西红柿,故取名为“海上西红柿”号。

“海上西红柿”号出师不利,几个小时后就遇上雷西克海峡强劲的西北风,汹涌的波涛毫不留情地向他们扑来,小船上下颠簸,左右乱转,一个个开花浪扑向甲板,涌进舱内,他们拼命向外淘水,直到风平浪静为止。他们艰难地行驶了3天,开始靠手划桨前进。大家轮流划,每人6小时,期待着第13天到达目的地。

到第12天,他们已经看到陆地的踪影了,4个人高兴得手舞足蹈,以为成功就在眼前了。不料,突然刮起风暴,一下子成千上万块浮冰包围了小船,4个人用尽吃奶劲儿朝陆地方向划,可是船在倒退。接着天黑了,狂风卷着大雪把他们困在一个恐怖的黑夜里,只听到浮冰碰撞船体的声响。他们祈祷着上帝,听天由命,谁都在想,这回是死定了。可是,上帝真的给他们带来了福音,第二天清晨,风平浪静了,四周的浮冰少了。他们勇气倍增,又轮流划了一天一夜,终于驶进了哈莫尼海湾,到了南极。他们经历13天5小时,航程900千米,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划船到南极的夙愿。

最低的盆地

吐鲁番盆地坐落在我国西北的天山脚下。它东西长245公里,南北宽75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有半个江苏省那么大。其边缘被群山环抱,北部的博格多峰(海拔5445米)为最高;中部因极度下陷,地势低洼,许多农田、村落都在海平面以下;南部山麓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如果从地形单元来看,吐鲁番盆地算得上世界最低的盆地。

吐鲁番盆地低洼而较闭塞的地形,加上极端的干旱,使它成为我国着名的“火州”。这里一年之中有半年处于炎热的夏季,每年6月至8月,气温持续在38℃以上,甚至出现过47.8℃的全国最高气温纪录。特别是横亘在盆地中部的一条红砂岩山(高约500米),每当夏季,被烈日炙烤得烟云缭绕,状似火焰喷吐,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最高达82.3℃!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指的就是这里(当地称克孜勒塔格,即“红山”)。

吐鲁盆地的气候虽然炎热干燥(年平均降水为16毫米左右),但由于盆地中发源于天山的河流有高山冰雪水的供应,流水不断,更有相当可观的泉水和地下水,单火焰山各河流的年总径流量就占天山水系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地劳动人民创造了独特的“坎儿井”灌溉方式,现在已达1100多条,总长度比我国的京杭大运河还要长得多。这里的葡萄、哈密瓜已有近两千年的栽培历史,无核白葡萄和马奶子葡萄驰名中外,长绒棉的品质居我国之首位。火焰山下还发现了煤、铁、云母、石油等矿产资源。

大风吹来的高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它的领袖们进行一次历史性采访,曾经冒着很大的危险,只身一人来到陕北。陕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他在后来出版的《西行漫记》中,对黄土高原作过下面一段精彩描述:

“这一令人惊叹的黄土地带,这在景色上造成了变化无穷的奇特、森严的形象——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山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形象,好像是个疯神捏就的世界——有时却又是个超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

八九十年前,当一些到中国探险的外国科学家走进黄河中上游的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时候,立刻被那里黄土高原的壮观景色惊呆了。

那是一个地球上绝无仅有的黄土世界。

在欧洲,德国的莱茵河两岸,中欧的多瑙河一带,以及北美密西西比河等地也有不少黄土分布着。但是与中国的黄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论在面积上,还是在厚度上,都无法和中国的黄土相提并论。黄土高原东到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西到甘肃的乌鞘岭,南到秦岭山脉,北到长城一线,面积达四十余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堆积厚度也大得惊人。一般有五六十米厚;在陕西、甘肃的一些地方,可以找到一二百米厚的黄土层。这样厚的黄土层在国外是找不到。

那么,这么大范围分布的深厚黄土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直到不久前,科学界对这个问题还在争论不休。

一种学说认为,黄土是由当地岩石风化造成的。他们认为,因为地质时代久远,风化过程很长,天长日久,就会使岩石逐渐风化成粉末,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

这种学说受到不少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按照上述意见,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应该遍地皆是,但是事实上黄土高原上超过三千米以上的山峰并没有黄土堆积,这些山峰像一座座岩岛,屹立在茫茫的黄土海洋之中。

另一种学说认为,黄土应该是流水挟带的泥沙堆积而成。而反对这种学说的学者认为,根据他们调查,在黄土高原上,那些几十米厚的黄土层中,几乎看不到明显的流水层次。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黄土并不是我们心目中那种一般的“黄色的土”。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土质又细腻、又均匀。黄土颗粒的大小只有一毫米的几十分之一。厚厚的黄土层中,上上下下看不出明显变化。

现在科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黄土风成学说。也就是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大风吹送、堆积而成的。

最早提出风成说的科学家们根据亚洲大陆内部戈壁、沙漠和黄土的分布情况,画了一张想像的地图。地图的中央部分是砾石遍地的戈壁,向外是几大片有名的沙漠,即前苏联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等,再向外就是广布于我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地表物质由中央向外围,由砾石到沙粒再到黄土细粒,表现出明显的地带规律。因此,他们认为黄土是漫长的地质时代里,亚洲中心地带的戈壁、沙漠地区吹来的风,把那里的细土带到这里来的。

这个学说提出以后,因为还没有更多过得硬的证据,所以起初并没有多少人支持它。说一百多米厚的黄土层是风吹来的,怎么能让人相信呢?直到中国科学家们近二三十年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找到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之后,黄土风成说才渐渐被公认了。

第一,在黄土里找出古代植物遗留下来的孢子和花粉,并且进行了鉴定。根据这些植物种类,明确地证明了当年黄土沉积时的气候环境确实是一种干燥而又寒冷的气候。

第二,在显微镜下对黄土中的细沙进行观察。发现这些很小的沙粒表面上没有流水摩擦的痕迹,倒象风力搬运的结果。科学家们还在黄土高原上,采取不同地区的黄土土样,测定颗粒的粗细,结果是越接近西北沙漠,颗粒越粗;越向东南,颗粒越细;很有说服力地证明黄土是从西北沙漠地区吹来的。

第三,有的学者还利用近代气象学的知识恢复当时的亚洲大气环流状况,提出那时的风向是有利于黄土搬运的。

黄土的形成起码经过了一百多万年,在最近二三万年前达到最高峰。到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黄土的形成过程仍然没有结束。我国古代许多历史书籍中多次记载的“雨土”现象,就是黄土搬运堆积的实证。

同类推荐
  •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它主要主张要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启蒙教育。本书作者认为当时民间流传的一些儿歌,对品德修养无益。于是他编写新儿歌代替旧儿歌,即《小儿语》。《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同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程登吉。在清朝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做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琼林》。民国时的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它进行了增补。这两本书对引导孩子们阅读,对领略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 数学探谜

    数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走过花季雨季(上)

    走过花季雨季(上)

    《走过花季雨季(上)》是我社“青少年健康成长”系列作品之一,本文分别从走出迷茫心理、战胜缺陷性格、拥有美好情感、建立友好人际四个方面,诠释了为什么需要克服病态心理、不良性格、错误情感、错位人际,怎样塑造健康心理、良好性格,获得美好情感,构建良好人际。生命走到青春时节、也就是到了最灿烂的花季。这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季节,一个渴望自由的季节,也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季节。无可否认,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季节,每一位青少年都会追求卓越、立志成才。
  • 纽约大冒险

    纽约大冒险

    本系列图书讲述了蓝精灵与格格巫斗智斗勇的一系列故事,体现了亲情、友情的温暖与伟大,培养孩子的智慧、勇敢和信心。通过这套书,孩子们不仅能欣赏到经典的儿童文学,还能够在英语音频中“磨耳朵”,快乐地养成英语思维方式。 在一年一度的蓝月亮节来临之际,笨手笨脚的笨笨又闯祸了!这一次,他竟然让邪恶的巫师格格巫闯入了精灵村。慌不择路的蓝精灵们跳入了突然出现的漩涡当中,穿过漩涡他们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高楼大厦、汽车、巨人随处可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来,他们还会有怎样神奇的经历呢?翻开书页,和蓝精灵们一起去纽约冒险吧。
  • 一定要把老师“搞掂”

    一定要把老师“搞掂”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热门推荐
  •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睡梦中,某人欺身而来,对她上下其手,亲亲揉揉。她惊醒,从枕头下拿出结婚协议:“沈先生,我们有协议,只结婚,不爱爱。”某人笑得狡黠,接过结婚协议瞥一眼,“结婚协议:只结婚,还爱爱!”她反抗挣扎,“你无赖,明明不是这样的!”某人坏笑,“光说不练假把式。”为辩真假,他亲力亲为用行动表示。事后,她才明白,协议神马是困不住腹黑狼的狼爪。而他,则用自己的方式,对她施以此生无尽的霸宠。
  • 步步婚宠,总裁离我远一点

    步步婚宠,总裁离我远一点

    “王晓瑞,我就不信我把整个地球都找一遍,我会找不到你”任敬轩拍着桌子狠狠地发下毒誓。几个月后,林助理没想到总裁真的是对那个王晓瑞动了真情,有几次尝试叫他不要再找了,以经差不多一年了,不过还是被骂的狗血淋头,今天又过了几个月,林助理像往常一样敲了敲门走进总裁办公室,汇报情况。“总裁,今天G市和奥州还有加拿大那边的人,连续几个月已经把几个城市都几乎找完了,还是没有王小姐的消息”。“继续找,把地方扩大找,我就不信了连个大活人都找不到”“是,总裁……”
  • 发现最美

    发现最美

    胶东在线《接力寻美 温暖中国》新闻专题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于地市级网站来说,不仅是至高的荣誉,也是巨大的鞭策。基于烟台“最美女孩”刁娜舍身挡车救人事件而策划发起的“爱传百城”活动,与全国百家城市网站联动,挖掘出各地众多的“平民英雄”,实现了一城传百城,让“最美之花”开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该书与获奖新闻专题同名,共分发掘最美、礼赞最美、传承最美、感动最美、践行最美五个篇章,重新梳理了在发掘、放大刁娜这一典型人物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做法。
  • 鲜甜萌妻,腹黑总裁约会吧

    鲜甜萌妻,腹黑总裁约会吧

    一个腹黑的男人,到底有多可怕?简意可以用惨痛的教训和直不起的腰肢告诉你们!很可怕!先是用你最喜欢的东西诱惑你,接近你,然后伪装成你想要的样子,蛊惑你亲近你,最后是威逼利诱将你骗去领证!说好的形婚契约呢?你扯什么夫妻义务法律保护?!!啊啊啊,说好的……两年就离婚,你凭什么整出个孩子来!!然而,孩子没有保住,原来这一切都是个谎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闹,真相重要

    别闹,真相重要

    一穿越就要给人抵命,这展开方式有点儿不大对!算了,小命要紧,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找到真正的凶手,至于天下男人都爱我的宏图霸业还是放放先。可事实证明,就是有人不懂眼色,有事没事对她撩撩撩。某女一本正经:“咳,请不要打扰我断案,谢谢合作。”
  • 活俑(卫斯理珍藏版)

    活俑(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珍藏版多年前,身世如谜的牧马人以及马场主人的女儿,先后在秦始皇陵墓附近地区离奇失踪;七十多年后,牧马人的儿子在同一地点亦神秘失踪……连串失踪事件之间到底有何关连?是他们迷路误闯陵墓禁地?还是守护陵墓的活俑作祟?卫斯理与白素千里迢迢追寻真相,赫然发现令人震惊的重大秘密!活的俑──不但当时是活的,过了两千多年,还是活的,利用了秦始皇一直在寻找的长生不老药来发展出故事,相当自然。想像其实还可以发展下去:秦始皇也忽然在他的地下宫殿之中活了转来,会怎么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世桎梏

    人世桎梏

    人生在世如樊笼之鸟不得脱,纲常伦理道德法律束缚着肉体以及精神。居高位者,得道者,避世者亦是如此。谁能得到大超脱?灵气衰减,科技突飞猛进。修炼、魔术、科技并驾齐驱的时代。谁才是主导天下的力量。
  • 天龙魂传

    天龙魂传

    叶十三,故事的主人公,体内封印紫金妖龙,因此生活受尽孤独,土系魂力的他,最后是如何齐聚五行之力和自然界属性的,那么且看他的崛起之路。
  • 盘龙

    盘龙

    大小的血睛鬃毛狮,力大无穷的紫睛金毛猿,毁天灭地的九头蛇皇,携带着毁灭雷电的恐怖雷龙……这里无奇不有,这是一个广博的魔幻世界。强者可以站在黑色巨龙的头顶遨游天际,恐怖的魔法可以焚烧江河,可以毁灭城池,可以夷平山岳……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拥有‘盘龙戒指’的少年的梦幻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