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900000024

第24章 洗清名声(4)

现在,战争的结果已经证明,他们的这种信心是错误的,于是,倦怠情绪再度成为日本严重的心理威胁。不管他们怀着什么样的意向,他们都无法轻易地对付这种威胁,它已根深蒂固。“再也没有轰炸了,”一个日本人在东京说,“解脱了,真好。可是,我们再也不打仗了,也就没有目标了。大家都很茫然,不太关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我就是这样,我妻子也是,医院里的病人都这样。我们大家做什么都是慢腾腾的,感到迷茫。人们抱怨政府在战后清理和提供救济方面,动作太慢,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所有政府官员跟我们一样,也是感到懒洋洋的。”这种无精打采的样子在日本是一种危险,在解放后的法国也存在过这种危险。在德国投降后的6到8个月里,这不是一个问题。在日本,它是个问题。美国人能够充分理解这一反应,但在我们看来,日本人对征服者如此友好,却令人难以置信。形势几乎一下子就明朗了,他们以极端的友善的态度接受了战败的事实及其后果。他们用鞠躬、微笑欢迎美国人,以挥手和欢呼向美国人致意,既不怏怏不乐,也不怒气冲冲。正如天皇在投降诏书中所说的,他们已经“忍所难忍”。那么,他们为何不把家园建设得秩序井然?在被占领的条件下,他们是有这样做的机会的。外国军队没有占领他们的一个个村子,行政管理事务依然被掌握在他们手里。整个国家似乎都在微笑并挥手致意,而不是处理各项事务。然而,同样是这个国家,在明治时代早期,就创造了复兴的奇迹,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做好了军事征服的准备;他们的士兵曾经在太平洋的一个个岛屿上,舍身战斗。

事实上,这就是日本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反应。在高强度的努力和纯粹消磨时间的懈怠之间,他们的情绪摇摆不定,而这对他们而言是自然的。目前,日本人主要意识到要在失败的情形中保护自己的名声,他们感到,通过友好的表示,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作为一种推论的结果,许多日本人感到,依赖美国,就能最安全地做到这一点。他们很容易会走到这一步,即感到努力会引起猜疑,还不如消磨时间。于是懈怠的情绪到处蔓延。

但是,日本人不喜欢倦怠。在日本,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他们常常呼吁“唤醒自己,摆脱倦怠”,“唤醒别人,摆脱倦怠”。哪怕是在战争期间,这话也经常被挂在播音员的嘴边。1946年春天,他们的报纸连续讨论有损日本荣耀的一个污点,即“全世界的眼睛都看着我们”,而他们尚未清理轰炸的废墟,尚未启用某些公共设施。他们抱怨无家可归者的倦怠,那些人整个一家子会在火车站睡觉过夜。美国人曾见过他们的惨状。日本人明白这些呼吁有益于他们的名誉。他们也希望,作为一个国家,他们将来能够通过最大的努力,在联合国组织中拥有一个受人尊重的位置。这将是再度为荣誉而战,不过有了新的方向。将来,大国如果和平共处,那么,日本就能走上自重之路。

在日本,持之以恒的目标是荣誉,受人尊重是必要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日本人所采取的手段能拿得起来,也能放得下,由周遭环境而定。一旦形势有变,日本人就会改变他们的方向,把自己调整到新的轨道上。西方人认为,多变涉及道德问题,而日本人却不这么认为。我们奉守“原则”,奉守意识形态上的信念。我们在失败时,心态不会有变化。欧洲人被打败之后,会到处三五成群地从事地下活动。除了一些死硬分子,日本人认为不需要组织针对美国占领军抵抗运动和地下运动。他们觉得,在道义上无须坚守旧路线。从占领的最初几个月开始,美国人就乘坐沙丁鱼罐头般拥挤不堪的火车,前往日本的穷乡僻壤,即使单枪匹马,也是安全的,他们还受到了曾经是国家主义者的官员的礼节性招待。没有发生报复行为。当我们的吉普车穿越村庄时,路边会有孩子排成队,高呼“你们好”“再见”。如果孩子太小,自己不能向美国士兵挥手,他的母亲就会帮助他。

日本人在战败后判若两人,美国人很难理解其表面价值。这根本不是我们所能做到的。在我们的拘留营里,日本战俘们的态度也会有大变,但这一点让我们觉得更难理解。战俘们认为自己之于日本已经死了,我们真的不知道“死人”还能有什么用。极少数了解日本的西方人曾经预言,在日本战败之后,战俘们在前线所表现出来的典型变化可能还会出现。大多数人相信,日本人“只知胜败”,在他们看来,战败是一种耻辱,要以持续不断、不顾一切的暴力进行报复。有人相信,日本的国民性格禁止他们接受任何和平条款。这样的学者不懂日本人的情义。在各种各样让人享有荣名的可以选择的做法中,日本人唯独挑选出来的是复仇和侵略,那是非常明显的传统伎俩。他们还不承认日本人有采取另一种行动方针的习惯。他们混淆了日本人的侵略伦理和欧洲的思维方式,根据后者,任何参与战斗的个人或国家首先得相信他们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永远的正义性,憎恨和义愤是他们汲取力量的源泉。

日本人则用别的方式寻找侵略的依据。他们强烈需要受到世界的尊重。他们明白,大国靠军事力量赢得尊重,于是他们走上了一条要与大国平起平坐的道路。由于他们资源匮乏、技术原始,他们不得不表现得比希律还残暴。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他们失败了;这意味着,侵略毕竟不是通向荣耀的正道。情义往往一方面意味着使用侵略的手段,另一方面意味着遵守相互敬重的关系;在战败之时,日本人会从这一方面转到另一方面。显然,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这样做对自己的心理压力。他们的目标仍然是他们的名誉。

日本在其历史上、在别的场合,也曾采取过类似的行为方式,这总是让西方人感到迷惑。日本有漫长的闭关锁国的封建历史;到1862年,新的历史帷幕很难说已经升起,当时,一个叫里查德的英国人在萨摩被杀害。 萨摩藩是煽动针对白种野蛮人的忧虑的一方热土,萨摩武士在整个日本以傲慢和好战而闻名。英国派了一支远征军,去惩罚萨摩藩,炮轰了萨摩藩的重要港口鹿儿岛。在整个德川时代,日本人一直在制造火器,但是,那些火器都是葡萄牙老式枪支的仿制品。鹿儿岛当然根本无法跟英国战舰较量。然而,轰炸的结果却出人意料。萨摩人没有发誓要永远与英国结仇,反而表示了友好。他们看到了对手的强大,于是想方设法要向对方学习。他们与英国人建立了贸易关系,次年,还建立了一所学院,正如一个当代日本人所写的:“那所学院里教的是西方学术的奥义……双方的友谊由生麦事件引发,继而得到了发展。” 生麦事件指的是英国军队针对萨摩藩的惩罚性远征、对其港口的轰炸。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长州藩堪与萨摩藩竞争,也是最好战、最恨外国人的。这两个藩都是煽动“天皇复辟”的为首者。没有实权的天皇曾颁布一道诏书,命令将军在1863年5月11日之前,把所有夷狄赶出日本国土。德川幕府没有理睬这道御令,但长州藩却执行了,从其各个堡垒向西方商船开火,那些商船正在驶离岸滩、通过下关海峡。日本人的枪支弹药太原始,无法伤害到商船。为了给了长州藩一个教训,一队西方各国战舰很快就摧毁了堡垒。这次轰炸之后,尽管西方列强要求日本人赔偿300万美元,但最终出现的结果跟萨摩藩的一样奇怪。正如诺曼关于萨摩藩事件和长州藩事件所说:“这些领导排外的藩出现了180度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后面的动机无论多么复杂,这一行动本身证明了他们的现实主义和镇定心态,我们只能对此表示敬意。”

这种随机应变的现实主义是日本人对自己名声的情义的光明面。如同月亮,情义有其光明面,也有其阴暗面。正是因其阴暗面,日本人把诸如美国排外法案和英国海军裁军条约等看作是对全体国民的奇耻大辱,并制定了毁灭性的战争计划。正是因其光明面,日本人才可能有友好意愿,从而在1945年接受投降的结果,这还是他们的国民性在起作用。

现代日本作家和政治评论家从情义的各项义务中,选出了一批呈现给西方读者,称其为“武士道”的崇拜,其字面意思就是“武士之道”。这是一种误导。这么说有以下几个原因。在日本,“迫于情义”“只是出于情义”和“为情义而竭尽全力”等说法的后面都有深刻的民间感情背景,而武士道是一个现代的正式名称,所以没有那样的感情背景,也不能涵盖情义的复杂和多义。这是评论家一时的灵感的产物。另外,它成了民族主义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的一个标语。由于倡导者的信誉打了折扣,这个概念也受到了怀疑。这绝不意味着日本人从此将不再“懂得情义”。西方人应弄明白情义在日本意味着什么,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把武士道跟武士等同起来,也是产生这种误解的一个原因。所有阶层的人都认为,情义是一种美德。与其他所有的义务和准则一样,在日本,当一个人在社会上爬得越高时,他所要负担的情义也越重,但是,社会所有层面都需要讲情义。至少日本人认为,武士要承担的情义更加沉重。外国观察者可能会感到,“情义”对普通人的要求最高,因为,在他看来,他们所相应得到的报酬比较少。对日本人而言,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中受到尊重,就是足够多的报酬了;“不懂情义的人”仍然是“可怜虫”,要受到同伴们的奚落和排斥。

·

同类推荐
  •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两卦在《易经》中具有开天辟地的领导意义,被称为天地之卦、父母之卦,是《易经》核心的核心。本书细讲详解乾、坤两卦的经传全文,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从乾先坤后的自然秩序到乾刚坤柔的立身行事,详尽阐释乾坤两卦的哲学意涵,帮助读者从容进入《易经》之本,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智慧;并以生活实例佐证解读,使读者深悟其理,并可在生活中借鉴应用。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开卷书坊·文人

    开卷书坊·文人

    主要内容是写不同个性和命运的文人,透过他们的文字和言行,发掘当代人可以汲取的力量。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是“文人印象”,大部分写作对象都是与作者有过交往的文人,期望通过个人印象、文献资料和历史的关照等多方面,对写作对象予以概括和描述。下编是“文人剪影”,通过一鳞一爪的史料,来凸显文人的个性、情趣。
  • 静默的旋律:学术史与文化研究

    静默的旋律:学术史与文化研究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20世纪俄苏文学理论框架下的高尔基巴赫金进行了理论梳理,更加清晰的突出苏俄文学的世纪理路;第二部分是“文化研究”,采取补充、接续的立场阐述了中国“文化研究”与欧陆学术传统的关系。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热门推荐
  • 三国世界之颠

    三国世界之颠

    曹操刘备孙坚是队友,关羽吕布张飞是一起扛过枪的兄弟,汉朝对抗波斯,罗马等,顶级帝国争霸,谁会笑到最后……
  • 我是病魔之主

    我是病魔之主

    人生在世,谁人能不生病?陆铭穿越异界,获得了疾病兑换系统!无论任何疾病,他都能调换成普通可治愈的疾病!什么是绝症?什么是不治之症?什么是将死之人?你们别忘了,我,是病魔之主!
  • 苍白鼠辈

    苍白鼠辈

    纯粹的愿望,催生的纯粹的信仰。神明由凡物构成,而凡物也将改变神明。鼠窝中的疯狂的曾经的人类,将摧毁什么亦或拥有什么?一个属于从灵魂到肉体都变成了斯卡文鼠人的人类的故事。斯卡文,yesyes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抉择

    抉择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当代文学研究离不开两个维度,一是前瞻,观察其分合、演变与走向,一是潜入文学生产的现场,研读作家作品,以对文学本质做深刻认知与体察。因此,“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就是喻子涵著的《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该书以中国新文学进入新世纪为考察起点,以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状态为研究范围,以散文诗、现代新诗、散文为研究主体,从文学形态、作家群落、创作话语切入,试图发掘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的原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第一部分以“形态、观点、个案”为题,探讨散文诗的本体形态、品质与要素、现代性传统以及创作的基本理念,并以十个散文诗作家为个案,解析其创作的特色与品质,从而呈现散文诗的生命力及其创作路径;第二部分以“流派、群落、话语”为题,梳理新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走向、功用回归及群落特征,并以大量笔墨对具有原生特质的贵州诗歌多样化发展及边缘话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以“地域、群体、叙事”为题,重点解读生长于地域民族文学土壤的叙事文本,尤其是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深度关注乌江流域作家群的散文和小说创作,分析其话语建构手段和多元形态特征,探寻地域文化与文学生成的内在关系,对促进区域性、边缘性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紫云之巅:剑弑凡天

    紫云之巅:剑弑凡天

    他来自传说中消失了百年的江湖门派,身怀无数奇门绝技,却韬光养晦,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隐藏身份,究竟是为了什么?她一身红衣如火,倾国倾城,却生性豪爽,不谙世事,嗜酒如命,奇怪的姓氏又会勾勒出怎样曲折离奇的江湖仇怨?两人同时闯入表面平静,却暗藏杀机的巨大阴谋中,偶然的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上演的一场弑杀群雄,剑指天涯的少年传奇。
  • 终极穿越系列:我大哥是佩恩

    终极穿越系列:我大哥是佩恩

    一次恶搞穿越让他神马似得穿越到了平时喜欢看的漫画火影忍者中,恰好遇见佩恩与自来也大战!所幸没有被佩恩杀死反而成为了佩恩的马仔。
  • 钓友

    钓友

    朝素不相识的人讨东西吃,实在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没有足够的勇气是张不开嘴的。当然职业乞丐除外。程贵不是乞丐,可这时候他十分饥饿,这就需要他将吃的意图跟人家说出来。程贵决定摔掉脸面去完成这件事,他一步步向水塘西边走去。西边太阳伞下坐着一位垂钓者,身旁的塑料筐里盛着食品。自尊和肚子都很重要,但这时候程贵毅然放弃了前者,因为他太饿了,饿得两腿打晃,连抛竿的力气都没了,他急需填填肚子。轧钢厂退休老工人程贵从未读过饥肠辘辘这个词,他只知道前胸贴后背——那是人饿到顶点的感觉。程师傅今天很不顺,到水边整理钓具时才发现抛长线的线板和大漂居然忘带了,很是懊恼。
  • 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本书告诉您◆如何把握衰退与繁荣的节奏:当一场大萧条几乎无可避免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艰难时世不过是我们为下一轮经济的崛起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智者永远懂得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为什么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切都是金融危机惹的祸,可任何人都没有必要染上危机恐惧症。那些无处不在的消息,伴随着你在股市、基市里的钱大幅缩水,职业前景变得若明若暗,于是心中的恐惧不断扩大,心情变得越发糟糕。◆怎样在熊市中潜伏。在牛市中爆发:没有经历过大的牛熊转换的投资者很难真正成熟起来,投资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它绝对超出大部分新股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