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900000008

第8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3)

对所有的救援行动,对所有帮助那些被逼到墙角的人们的行为,美国人都会感动得发抖。如果解救的是“已经被毁坏的”事物,那么这样的行为比一般的英雄行为更加英勇。日本人的英勇概念则排斥这样的救援行为。甚至我们在B—29轰炸机和战斗机上安装一些救生设备,都会引得他们高喊“胆小鬼”。他们的报纸和电台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过这一话题。只有接受生死考验的,才是英雄好汉,防范措施是没有价值的。他们对待伤员和疟疾患者的态度也是明显如此。这样的士兵是废物,而部队所配备的医疗服务资源不足,甚至不足以应付维持合理的战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补给困难加重了这一医疗匮乏的局面。但这不是全部的情形。在这件事情上起了一定的作用的,是日本人对物质主义的蔑视。日本士兵被教导的是:死亡本身是精神的胜利,我们对伤病员的照顾——如同轰炸机上的安全设施——则会妨碍他们成为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也不会像美国人那样习惯于依赖医生。在美国,较之其他福利措施,对伤病员的怜悯更会被认为是当务之急,甚至在和平时期从某些欧洲国家来的游客都常常会对此加以评论。这与日本人的观念当然是背道而驰。在战争期间,在所有情形下,日本军队里都没有安置受过训练的救援小组,以在战火中搬运伤员并实施急救。在前线,在后方,都没有医疗系统,甚至在远离前线的地方,也没有康复医院。他们对医疗供应的关心程度则让人难过。在有些紧急情况下,伤病员干脆被杀掉;尤其在新几内亚和菲律宾,日军常常得从有医院的据点撤离。即便仍然有机会疏散伤病员,他们也没有那样的惯例。只是在部队实际上正式开始执行所谓的“有计划撤退”时,或者在敌人已经快要占领据点时,他们才会做点什么。到那时,负责医疗的军医常常在他自己离开前枪杀伤病员,或者,伤病员们自己用手榴弹自杀。

如果说日本人这种对待伤病员的态度是他们对待本国同胞的基本态度,那么,在他们对待美国战俘时,这种态度显得同样重要。按照我们的标准来看,日本人不仅残暴地对待他们的俘虏,对他们自己人也是如此。哈罗德·W·格拉特里上校是前驻菲律宾军队的军医总管,他在台湾作为战俘被扣留了三年之后,说:“美军士兵比日军士兵受到了更好的医疗待遇。在战俘营里,盟军军医能照料盟军士兵,而日军里没有任何医生。有一段时间,他们为自己人治病的唯一一名医务人员是一个下士,后来则全靠一个中士。”这位上校每年只有一两回看到日本军医。

日本人的这套兵员消耗理论可以被推到最极端的地步,那就是死不投降主义。在尽力而为之后,在发现自己面临寡不敌众的无望局面时,任何西方部队都会向敌人投降。他们仍然把自己看作光荣的军人,而且,根据国际条约,他们的名字会被传到他们的国家,以让他们的家人知道,他们还活着。无论是作为军人,还是百姓,还是家庭成员,他们都没有丢脸。但是,日本人对此情景的解释完全不同。荣誉与战斗到死紧密相连。在无望的情况下,一个日本士兵应该用最后一颗手榴弹自杀,或者以集体自杀式攻击的方式手无寸铁地冲向敌人。但他不应该投降。哪怕他是因为受伤或昏迷而被俘虏的,他在日本也再难抬起头来。他丢了脸,对于从前的生活而言,他已经“死”了。

当然,日军有招致这种结果的纪律;但是,在前线,很明显,这种特殊的正式教导根本没有必要。日军是如此严格遵守这条军纪,以至于在北缅战役中,他们的俘虏与阵亡者的比例是142比17166,其比率是1比120。在这被关进俘虏营的142名士兵中,除了一小部分,其他人在被抓时都是受伤了或昏迷了。只有很少的几个是单独或三三两两地“投降”的。在西方国家的军队里,在不投降的情况下,如果阵亡者与全部兵力的比例达到了1/4乃至1/3,就撑不住了,这几乎是条定则。投降者与阵亡者的比例大概是4比1。在霍兰迪亚,日军投降的人数相当可观,与阵亡者的比例是1比5;这么大的比例还是第一次,与北缅战役中的1比120相比,已是很大的进步了。

因此,对日本人而言,仅仅因为投降而成为战俘这一事实就使美国人颜面扫地。哪怕伤病或赤痢还没有把他们排除在“完整的人”的范畴之外,他们也已是“废物”。许多美国人描述过,在战俘营里,美国人的笑声会是多么危险,多么刺激那些看守他们的日本宪兵。在日本人眼里,那些美国人应该感到耻辱还来不及;让他们痛恨的是,美国人居然不知羞耻。日本军官要求美国战俘遵守许多规定,他们也要求看守战俘的本国士兵遵守那些规定。急行军和乘坐密封的运输船对日本兵而言是稀松平常的事。美国俘虏还说,日本哨兵如何严格地要求他们隐瞒规避守则的行为,最大的罪孽是公开规避守则。按照规定,战俘们外出时不能从村子里带食物回营地;但是,在他们走出营地到大路上或工程设施里干活的日子里,那样的规定有时是一纸空文——只要他们把水果和蔬菜藏起来就行。假如这种行为被发现,那么就是不能容忍的冒犯,即美国人轻视哨兵的权威。公开挑战权威,哪怕仅仅是“顶嘴”,也会受到严厉惩罚。针对顶嘴行为,哪怕在日常生活中,日本的规则也是非常严厉的;在军队里,则会受到重罚。在俘虏营里,确实出现过残暴的肆意妄为。我们区分这样的残暴行径和那些作为文化习惯的结果的行为,并不意味着赦免这些暴行。

尤其是在战争早期的几个阶段,由于日军士兵真的相信,敌军虐待并杀害任何俘虏,他们一再强调被俘虏就是耻辱。有一个谣言几乎在所有地方流传,说在瓜岛,美军坦克曾碾过日本俘虏的身体。想投降的日本人也有,但我军老是怀疑他们诈降,因而警觉地把他们杀了。这种怀疑往往被证明是对的。一个日本人在除了死亡什么都没有了的情况下,往往会以与敌人同归于尽感到骄傲。甚至在他被俘之后,他也会那么做。正如他们中的一个所说的,他决定“宁愿在胜利的祭坛上被烧死,因为在没有取得英勇成绩的情况下死去,是一件丢脸的事。”这种可能发生的行为使我军对日军的投降行为很是戒备,从而也减少了日军投降的数量。

投降可耻这一观念被深深地烙在日本人的意识里。他们认为这种思维习惯是理所当然的,但它与我们的战争惯例背道而驰,正如我们的惯例与他们的南辕北辙。当美国俘虏要求日本人把自己的名字报告给美国政府,从而能让家里人知道自己还活着时,日本人表现出了震惊和轻蔑。在巴丹战役中,对于美军的投降,至少普通日本士兵没有思想准备;他们原以为,美军会像日军那样战斗到底。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即美国人居然当了战俘,却不表现出耻辱。

西方士兵和日本士兵在行为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毫无疑问,其中最戏剧性的差异是日本战俘居然作为战俘能与盟军合作。他们不知道,在这种新形势下,他们该用什么样的生活准则。他们失去了荣誉,作为日本人的生命也就了结了。只是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有几个日军俘虏幻想着,不管战争如何结束,自己都要回家。有些俘虏自己要求被杀掉,“不过,如果你们的习俗不允许这样做,那么我就来做个模范战俘。”他们比模范战俘表现得还要好。有些军中老兵和多年的极端国家主义者帮我军确定弹药库的位置,认真地解释日军兵力的配置情况,帮我们写宣传材料,跟我们的轰炸机飞行员一起飞行,帮着指点军事目标。就好像他们在生命中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上面所写与旧页上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们却显示出了同样的忠诚。

当然,这不是对所有日军战俘的描述,有个别人死不投降。在任何情况下,在这样的合作行为可能发生之前,都得提出一些有利于行为人的条件。美军指挥官们在是否接受日本士兵只有表面价值的协助的问题上,往往迟疑不决,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有些战俘营里,美军压根就不打算用日本人可能会提供的任何服务。然而,在那些接受日军俘虏服务的战俘营里,美军得抛开起初的怀疑,越来越多地依赖日本俘虏的良好信誉。

美国人未曾预料到战俘们会有这样180度的转变。这不符合我们的准则。但是,日本人这样做了,就好像他们在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投入到一条生活道路上并遭遇失败之后,很自然地选取了另一条道路。在战后的日子里,这是否是一种值得我们加以考虑的行为方式?抑或这只是个别士兵在被俘虏之后的特殊行为?在战争期间,日军的行为还表现出了其他的特殊性,那些特殊性曾逼迫我们应对。与此相似,这种行为提出了一些问题:那制约他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各种制度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他们学得了什么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

同类推荐
  • 味道之第一宗罪

    味道之第一宗罪

    一切过度的沉溺,都是有罪。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贪吃”被列为七宗罪之首。当饮食成为人类过分沉溺的欲望,其他一切淫邪的罪错便随之而来。在梁文道笔下,吃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切片,它与音乐、民族、教养、情色甚至善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远去,喧嚣升起,品味变成炫耀的资本,饕餮之徒化身为美食家——人类因贪吃被驱除出伊甸园,背负起原罪,却为自己创造了另一座天堂。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庆典贺辞大全

    庆典贺辞大全

    中国人历来爱热闹,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如今,各种宴会酒席、商务聚会中,致辞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头戏。你还在为当众讲话语无伦次而烦恼吗?你还在为寻找合适的贺词而手忙脚乱吗?你还在为自己拙劣的口才而沮丧吗?《最新庆典贺辞大全》(作者李貌)可以让你走出困境!《最新庆典贺辞大全》中介绍的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经典贺辞,能让你将锦词妙语、华丽词章信手拈来,使你纵横宴会庆典游刃有余!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路先生,请问你贵性

    路先生,请问你贵性

    『甜宠+欢脱』小记者见义勇为,成功救下跳楼女。不料,脚下一滑,顺手拽住了一人,从高空跌下。醒来,悲催发现,两人互穿了!从此,逗逼搞怪的小记者和矜贵高冷的总裁大人杠上了!然,傲娇之余,却总有不得不向对方低下高贵头颅的时刻…&据说,路靳声心思费尽,方得美人归。然,一日,朋友圈却爆出一段求婚视频,众人才悟:原来是女追男!苏沫闻之,气的跳脚,“那时候他还是我好吗?!”也怪她当时矫情,要结婚先求婚,却不知某人腹黑地录了视频!但…她是不会认输的!同日,微信群惊现一段“女训男,男很怂”的视频,众人惊掉下巴:路靳声…怕老婆!某女撑着下巴乐开花,嘻嘻,谁怕谁?
  • 昭奚旧草:倾尽山河的旷世绝恋

    昭奚旧草:倾尽山河的旷世绝恋

    从不知相思,安知相思死。旖旎绮丽的古风画卷,倾尽山河的旷世绝恋。奚山望岁三百年,公子扶苏胡不归。前世今生一双人,生死轮回未央情。《十年一品温如言》后书海沧生首部古言华章巨献。
  • 孽缘总裁精灵妻

    孽缘总裁精灵妻

    两年过去了,嘉旭过着平凡的生活,跟苏群没有瓜葛,但是当朋友苏珂追求自己的时候,苏群横加阻拦,并让她继续做他的妻子。后来嘉旭跟着苏群南下,出了意外,两个人沦落到台北,苏群在这里跟嘉旭说过两句话是嘉旭一辈子铭记的:1.“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2.“回去我帮你找你的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光芒

    光芒

    初冬的戏台就搭在收割过的稻田里,高而简单。站在戏台的底下,仰头从台板的空隙处可清楚地看见演员们的衣着手势及低头做沉思状的脸。当台上的人们急步行走翻跟斗或打斗时,便有灰尘泥块从上面落下,底下的孩子们便嗡的一声尖叫着跑开。没有电,台前的横杆上左右挂着两盏大的汽灯。它们咝咝地响着,亮着惨白刺眼的光芒。大量的飞蛾们扇动着它们寒冷的翅膀,在光芒里激动地舞蹈。稻田山冈及村落的树木上到处都是看戏的人,他们来自附近的村落或更远的地方。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看戏对于农村是件盛事。戏好看不好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戏这个活动的本身,它给寂寞农村带来无限的幸福。
  • 黑王子

    黑王子

    全英国最聪明的女人,布克奖得主、该奖提名最多的作家情感哲学小说大作 ,《黑王子》是默多克后期很受好评,同时也是最为艰深的作品之一。主人公年近六旬的作家布拉德利意欲逃离都市避隐郊野,就在出发前夕,前妻之弟不期而至,从这一刻起,他便宿命般地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噩梦之中:前妻的骚扰;被丈夫抛弃的妹妹神经错乱;老友之妻对他暗生情愫;最不可救药的、亦为故事核心的是,他与老友之女发生了不伦之恋,最终冤死狱中。在这部哲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小说中,以文本的自我解构为突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实验性手法值得研究与玩味。作者在建构自己的叙述世界的同时,又通过自我解释或评论来解构这个世界,一边进行虚构又一边将虚构戳穿,颠覆了小说创作中作者隐藏在虚构世界后面的传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诺贝尔传

    诺贝尔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D君之墓

    D君之墓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篇纪事性题材的小说。因为D君真有其人,她是我的朋友,也是许多人的朋友;她曾是生活在我们当中的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悄然而悲壮地走了,早早去了那本不该她去的地方。岁月流逝,我常思索以某种方式纪念她,以表达我和很多人对她的哀思。思来想去,还是以文学的方式比较好,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当然,我不想写成一篇哀悼文章,那样太沉重,太刻板,太故作,她泉下有知也会不乐意。最恰当的方式还是小说。小说可以天马行空,表达起来随心所欲。但我深知,写小说不是我的强项。
  • 重生之这一世有点甜

    重生之这一世有点甜

    忆扬喜欢一个男生,喜欢了很久。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他的,只知道上小学的时候,小姐妹们大晚上三三五五的围在小角落里,握着新买的隐形荧光笔,一笔一划的在手掌心里写下自己的秘密。忆扬小小的手心里满满当当,可却也只是充斥着两个字而已,穆杨。他,就是她的秘密。但这也成为了她这辈子,永远埋藏的秘密。因为她,重生了。无缘无故,没有任何的预兆。重来一次,依旧是那个冬天,依旧是那个漂亮精致的男孩,却有着不一样的两副面孔。那个她上辈子觊觎了许久的腼腆大男孩,怎么忽然就开始招蜂引蝶的不成样子!“班长,门外有漂亮女生找哦~”“大学霸!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那个那个!就是他分班考来迟了没写作文,还考了3班第一!”“他长得可真好看~”……熟不知,她们眼中那个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少年,也曾被心爱的姑娘引得朝思暮想,念念不忘。忆扬:“你……是不是有点喜欢我?”穆杨:我喜欢你,我的小月扬~上辈子求之不得……这辈子小心翼翼……重来一次,你能不能心疼一下我~?有点小聪明的乌龟少女钻出壳来,被等候已久的小白莲少年打包带走的甜宠文。作者:虐都是上辈子的,这一世我们主打甜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