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300000003

第3章 献身医学的传奇一生(2)

孙思邈的医术越来越高超,名声传播得也越来越远,虽然如此,但他从不追求名利。隋文帝曾经要他去做国子博士,他以生病为由拒绝了。后来唐统一了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在636年召孙思邈到京师,要授予他爵位,也被他拒绝了。

据说,当年皇后病重,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诊治,但一直不见好转,有人就推荐了孙思邈。唐太宗就把孙思邈请来,让他为皇后治病。

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更别提让孙思邈来亲诊皇后娘娘了。孙思邈看病之前,侍从们就让他白纱罩面,悬丝诊脉。孙思邈郑重地提出,看病不是儿戏,悬丝诊脉根本无法确诊,于是拒绝如此看病。唐太宗无奈,只得依从了他,于是孙思邈就亲自为皇后诊了脉。从病人的脉象观察,孙思邈知道皇后以前所服的药物不对症。他问过了服药情况后,就要观察病人的面色,这一举动又受到了侍从们的阻挠。孙思邈说:“刚才给娘娘诊脉,病已断定八成,但必须观其表里,才能尽窥病势。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药力微,恐怕无济于事,但药性稍猛,性命就会难以保证。所以不观气色,我是不敢贸然下处方的。”尽管唐太宗很为难,但也只能就范。

宫女将纱帐掀起,孙思邈仔细观察了皇后的气色,就开了一副小柴胡汤来疏肝解郁。太医们验过药方,纷纷表示柴胡是升提之药,药性过猛,不适合皇后用。孙思邈说:“此病是从忧郁而起,肝气郁结,热邪内陷,而成血痨症。柴胡能提邪外出,自可痊愈,所以非用不可。”这时有个太医强辩说:“医书中绝无此理。”孙思邈说:“书中既有,娘娘的病早就该好了。”那位太医很不自然地说:“你这是何意?竟敢诽谤圣贤医书!”孙思邈据理力争说:“我的学识浅薄,怎敢诽谤医书!须知本草之中,奥妙莫测,处方下药须从四诊八纲综合诊断,提邪外出,柴胡可用。”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大家把眼光聚向了唐太宗,唐太宗很赏识孙思邈,皇后的病又很严重,便决定服用孙思邈的药方。

皇后服了孙思邈开的药后,浑身颤抖,腹内疼痛,出了一身冷汗,但病情随即就有了好转,又经过了几天的调养,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孙思邈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嘉奖,留他在当朝做官,可是孙思邈立志漂泊四方为广大人民群众舍药治病,婉言谢绝了太宗所赐的官位。唐太宗深为孙思邈的高尚品德所感动,更加欣赏孙思邈,后来还曾亲临华原县五台山去拜访孙思邈,并赐他颂词一首。直到现在,药王山南庵内还留有唐太宗御道“拜真台”“唐太宗赐真人颂” 等古碑。

658年,唐高宗征召孙思邈到京师,让他审订即将成书的《新修本草》,因为孙思邈在这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唐高宗就想请他担任谏议大夫的官职,他再次拒绝了。后来,他为了更方便地查阅医书以便从事著述,终于接受了“承务郎”一职,在“尚药局”供职了一段时期。

就这样,孙思邈在京城长安居住了十六年,阅读了大量医学著作。在阅读了许多医学书籍并搜集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以后,他便于674年借口身患重病辞职返乡了。

(三)严谨的治学方法和高尚的医德

孙思邈从18岁开始学医,直到百岁之后,仍然在潜心钻研各科医学。他在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内、外、妇、儿、针灸、按摩等各科疗法,均有相当高深的造诣。他涉猎群书,吸取各家之长,也十分重视搜集流传于民间的医疗经验。他用这些方法医治了很多病人,不畏辛苦地行走在民间,赠医施药,被后世医家视为楷模。

1.严谨的治学方法

孙思邈对祖国医学的学习是很认真的,他认为:疾病常常有内部相同而外部表现不同的,也有内部不同而外部表现相同的,因此人体内脏之实虚、血脉营卫之通塞,不能单方面从耳闻和目见所察觉,必须全方面地诊察疾病。如果病邪有余则应泻而反补益,虚而不足应补而反损通者反而再通,塞者反而用塞法,热者给吃温热类药,寒者给吃寒药,那就是病上加病,希望病人好转,实际上却是加重病人病情。

孙思邈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学习医疗技术,用来解除病人的痛苦。在那个年代,狂犬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它是疯狗咬人后,使人精神发狂甚至死亡的一种病。孙思邈刚开始学医时,还未专门以行医为职业,有人患了狂犬病,求治于他,他不知道应当怎么办,经他手死去的狂犬病人一个接一个。自此他一心一意地钻研狂犬病的治疗,后来再碰到这种病,治疗效果就越来越好了。

2.高尚的医德

孙思邈不但在治学方面给后人不少启发,在医疗道德方面,也提出了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行为标准。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要懂得“仁义之心”“有慈悲之德”,具有济世活人的使命感。因此,在他所著的《千金方》第一卷中详细地论述了作为一个医生所必须具有的医疗态度和医学品德。

孙思邈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生要把病人的疾苦看成自己的疾苦。治病时,必须一心一意,全神贯注,丝毫不能夹杂有贪求财物的念头。不能仗着自己有点专长,就一心牟取私利。对于病人要有深切的同情和爱护精神。医生的志愿就是解除病人的痛苦,不论病人贫富贵贱,不管他长得好不好看,也不论是不是亲人朋友,都要一视同仁,把病人看做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只要有患者相召,不论路途有多艰险,都要一心前去救治,这样才能是百姓的好医生。所以,只要有人请他看病,他从不推辞,遇到穷人,他甚至不肯领受钱财。

孙思邈说到做到,他本人治疗过六百多个麻风病人。麻风病是一种很难治疗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他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寻找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他不怕传染,亲自看护,把各个病人的症状和情况都详细记录下来。贞观年间,他为了让一麻风病人摆脱家务和房事,还专门将他带入山中,让病人连服松脂一百天,结果患者因害麻风病而脱掉的胡须、眉毛又生长出来了。由此他得出结论,麻风病人还要戒绝房事,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来医治。

孙思邈还认为,作为一个同情病人疾苦的医生,为病人治病时,应当不怕脏臭。他说:凡遇到病人患疮疡伤科病或拉痢疾时,虽然病人脏臭不可诊视,人们都不愿接近,但作为一个医生要有怜悯之心,绝不能有丝毫厌烦之意。

孙思邈反复强调,一个优秀的医生要认真负责,不能粗心大意,他说,作为一个医生要时刻注意检查自己,胸怀宽广,不要有突出个人的表现。看病认疾,要态度严肃,专心一致,仔细检查体形症候,一丝不苟,处方针灸,不得有点滴差错。虽然说病人来了要紧急抢救,但临事不要慌张,应当深思熟虑,不能不顾病人安危,草率诊治,只图表现自己。他指责当时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切诊时,病人脉跳不够五十次,而且只摸寸部不按尺部,也不认真观察病人的气色,仅仅问了一下病情就将处方开出来。须知这样诊治疾病只能看到局部,根本不能判断病人的生死和预后。这是当医生一定要时刻警惕自己而应加以戒绝的,也是病人应当时刻提防的。

孙思邈提倡尽量用便宜药代替贵重药。因为当时的医生不少都是承袭家业的,他们有名无实,自吹自擂,开方喜用贵药和难求的药,以此证明自己广闻博识。孙思邈很看不起这样的人,他指责当时一些医生治病多用人参、肉桂这类价贵难得的药物,他认为,遍地皆有的苦参、青葙子、葶苈子、青蒿等类药,除热解毒效果最好,远远超过那些贵重药。

孙思邈对当时医生保密医方的情况不屑一顾。他在谈到妇人面部修饰药保密情况时说:今天的医界各家极为保密,不许徒弟泄漏一法一方,甚至父子之间也不传授,但是古人立医法时说要使医家了解,要人人都知道,不然,就会阻碍医学的进步。孙思邈本人对于医方相当大度,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更及时地得到救治,他甚至把很多最有效的医方刻在了石碑上,并把石碑竖立在了行人来往频繁的大路上,供人们抄回去使用。人们遇到疾病无法医治就采用石碑上的治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人们非常感激孙思邈的恩情,将那座石碑称为“石大医”。可惜的是,有一个医生为了独占这些药方,就将“石大医”上的药方全部抄录后,在一个夜晚用凿子将“石大医”上的方子全部凿掉了。不能不说,这又是医学界的一件憾事。

在人们心中,孙思邈是位伟大的医师,因此人们自古至今仍尊崇他,尊他为“药王”。孙思邈为医生提出的这些行动准则,不仅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对后代医家也有重大影响。

同类推荐
  •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 中医针炙与按摩

    中医针炙与按摩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针灸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肾病

    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肾病

    本书广撷了著名医家治疗肾病的绝技妙方,以临床上常见的肾病现代病名为纲,先切要概述、中西参照,再筛选名医妙方,每首方依次介绍名家、方名、方药、用法、功效,并录其案例以验其效,再加按语析其要妙,篇末针对所辑诸方进行述评,综合分析,客观评价,画龙点睛,使读者领悟精髓,易于师法。
  • 疼痛科疾病漫谈

    疼痛科疾病漫谈

    本书概述了头面部疼痛、脊柱源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骨关节炎性痛及软组织疼痛等相关疾病,介绍了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体外冲击波诊疗技术、影像(B超、CT或C臂机)引导下神经卡压松解和射频治疗技术、椎间孔镜辅助介入治疗等先进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同时将各种慢性疼痛疾病的诊疗原则和预防保健康复知识相融合,既有专业的临床微创治疗简介,又有无创的家庭理疗建议,并附有典型病例解析作为参考理解。全书兼有专业教材的严谨性和科普读物的趣味性,通俗易懂,十分适合非专业读者。
  •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在护理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国护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当今护理学已从护“病”转变到护“人”,但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书结合临床护理新观点、新知识及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现代的“三基”,反映了国际上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水平。
热门推荐
  • 阑珊

    阑珊

    童年,在小镇的戏台下,佰草与林初染相识。之后佰草还见到了初染的好朋友沈家程,便蓦然心动。随后,进入一中的佰草拒绝了初中时一直暗恋她的纪天旻,并将对沈家程的心思深深埋藏心底。她看着初染与家程的亲近知心,只在心中默默用力。初染因为家事和性格而与众女生不和,佰草真心维护,却经常对她暗生醋意。因为佰草认为,自己的优秀才配得上家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后升级路

    太后升级路

    作者君新文红楼之一代圣君已发布,小天使们可以看看,不胜感激。云瑶以为自己上位的路线应该是昭嫔→昭妃→昭贵妃→皇贵妃→太后,但不知为什么,变成了昭嫔→皇后→太后。总之,这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身为未来的孝圣宪太后——的姑姑,云瑶除了这个身份外真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虽然她家未来挺显贵的,可惜现在是康熙初期,雍正大爷还没出生呢,她家的荣华富贵还没来呢。迫不得已,云瑶只能先顶替侄女成为钮祜禄家的外挂了。提醒一下,本文言情宫斗部分不多,偏向朝堂上的事情,不喜这种文的请勿打开。不喜勿喷。
  • 关于我穿越成为萝莉这件事

    关于我穿越成为萝莉这件事

    我,落小夏,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在不同世界穿越!还有个超级萌的妹妹和傲娇的系统!这是怎么回事?!
  • 北窗炙輠录

    北窗炙輠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风雪寻阳录

    风雪寻阳录

    这是一本混在奇幻里的玄幻(小声bb)在一次无定向的穿越世界,一个名叫雪凌风的少年来到了这个叫做命良奇界的世界。命,由己定,由天定,没那命还跳个屁良,人品的好坏也是审核的一条奇,出奇制胜,没有一个灵活的大脑还玩啥界,拥有界限与底线是作为一个生物最基本的。命良奇界,又被戏称是诸神的幼儿园。作为幼儿园园长时间之神助手一号的权利之神,以及幼儿园闲人空间之神。这三位幼儿园的核心人物却跟这襁褓里的雪凌风颇有渊源。那么,欢迎来到由命良奇界。到了这里,你的一切都将变得不再一样......(最后宣个群吧,也是本书的书友q群:151281829)
  • 迷死人的故事

    迷死人的故事

    细腻体察人物心灵,在历史的侧面,看到古今名人的真性情。作者阅读古书,除了体味历史的孤寂,也经常能得到有用的知识。读书而有感想,就在书上写批语,感想太多或有所辩驳,就需要写札记,由此而衍发成文章。作者写读书札记,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因不想只做一个书房里的读书人,不怎么信任士大夫阶级的学术霸权观点,书里的文章,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哪怕是研究一个小问题,作者还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以狮子搏兔的精神,全力以赴,从黄帝大战蚩尤说到陈寅恪有个间谍弟弟,话题汗漫无际,故事都十分迷人,在这些历史的侧面,也能稍稍窥出古今人物的真性情。
  •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