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800000018

第18章 “复新”涅槃:一群志愿者铸成的故事(1)

燕园偶遇:村里来了位北大老师

复兴学校始创于2000年4月,最开始在安徽省利辛县新桥村。

杨华上中专时就喜欢教育,经常看这方面的书,总感觉自己在教育上能干出点什么。那年,正好中央电视台曝光他们利辛县辍学率高,加之又看了张艺谋的那部《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影,他谋生了办一所学校的想法,他当即从干了两年的制药厂辞职。

2000年第一天,杨华在村里贴出一张招生启事,招收因家贫失学、厌学怕学的小学毕业生,免收一切费用。老师都是他的哥们儿。学校起名叫“复兴学校”,取“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之意。

教室是杨华花钱租的,黑板是往墙上刷的黑漆,板擦是学生家长缝的,课桌和凳子是学生从家里搬来的,课本是别人用过的旧的。学校只有两台旧586电脑,学生每星期能轮上十几分钟的上机时间。

“原来的哥们儿都是中专毕业,态度认真,但能力不行,于是我就到北大去了,我想那是新文化发源地,一定能找到好老师。”

殷永纯是在北大三角地碰到的杨华。杨华给他讲自己办学的经过,当时北大有不少谎称自己家庭困难骗人钱的,不知为什么,殷永纯就相信了他。他说杨华那天背着个大包,一副农村人模样,从头天下午上车就没吃饭,一直饿到第二天晚上,渴了就喝自来水。

殷永纯是99届北大法律系毕业生,当年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考上北大,但他根本不喜欢法律。毕业后他去了深圳,给一家美国公司搞推销,干了两月业绩不佳,就回家乡了,为了充实自己,他回母校补习电脑。

赵志雄也是考上机械系不喜欢机械。“考上大学,对我来说并不是幸运,我根本不想读机械系,不知怎么就报了,我喜欢文科。”在北大经济学院听课时,他认识了殷永纯。

杨华要找教育部反映农村教育状况,殷永纯告诉他找也没用,还说杨华没有资格要青年志愿者。

两个人谈得很投机。半个月之后,殷永纯决定去杨华家。在殷永纯到杨华家的那一天,孩子们听说北京大学的殷老师要来,纷纷下河捞虾捉鱼,把一个乡村孩子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他。

在返回北京的时候,杨华带着孩子们来送他。机动三轮车启动的那个时刻,孩子们深情地对他说:“殷大哥,你还会回来吗?”殷永纯被孩子们的淳朴感情所动。

殷永纯在杨华家住了半个多月,喜欢上这儿了。回到北京,他向报社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背上行李,就到安徽正式加盟了杨华的学校,做一个不要工资的乡村教师。再来时,又带回了河北理工大学机械系毕业生赵志雄。他们的这个学校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没有校舍,没有规章制度,也不能发文凭。

赵志雄是被殷永纯“骗”来的。开始殷永纯跟他说这边工资很低,后来又说不给工资先应付一下。而赵对这些并不在乎,他说,你都来了,我怕什么。他当时正厌恶城市生活,在城里,他觉得自己总在寻找,却总也找不到,好像社会根本不需要他,正好到农村静静心,借机整理一下自己。

一腔热血:三个男人撑起一片天空

复兴学校是一栋位于路边像仓库一样的灰房子,四外漏风。学生们两三个人挤一张课桌,课桌有高有矮,有大有小,都很破旧,其中有些明明就是农村家里用的台案或柜子,这都是学生自己从家里拿来的。

矮矮的殷永纯教语文,学生回答完问题,他总是礼貌地说,请坐下。赵志雄教英语,显然学生都喜欢他,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们把手举得高高的。赵志雄逐个纠正学生的发音,学生听老师学他们的发音,哈哈大笑。

三人吃住都和学生在一起。冬天下课以后,孩子们手冷,都抢着把手伸到老师衣服里,让老师给暖手;老师的手冷,学生也拽过来,放到自己的怀里。三人都没工资,只是在过春节时,杨华给了每人20元。殷永纯没要,赵志雄赶集时都给学生花了。

杨华12岁时父亲意外丧生,母亲带着杨华三个妹妹中的两个,到广东讨饭捡破烂儿供杨华上学,当时杨华的奶奶还瘫在床上,而他的二妹妹,四年级就失学下地干活了。

杨华办学花掉了自己几千元。这当中有他两年工作苦心积攒的钱,有母亲卖猪、卖小麦、卖豆子准备给他结婚的钱,有妹妹15岁就出外打工挣来的钱。如今,谈好的对象吹了,小妹妹交不起学费,多次被学校轰回来。为了办学,母亲把羊、豆子、红薯、棉花、猪,都卖光了。他自己,还欠着亲戚几千元。

殷永纯和赵志雄最开始都没敢告诉家里,知道之后就是狂风暴雨。刚开始的时候,三人连什么叫希望工程和希望小学都没弄清楚,完全是凭着一腔热血在干事情。

物质条件的艰苦不说,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别人的不理解。有一次,当地有关部门下来检查,竟怀疑殷永纯是冒牌的,并说毕业证可能是假的。还有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练法轮功的,更多的人都说他们是傻子,真让人哭笑不得。

过去村里的孩子,不爱上学,十几岁整天在家打架,出了事就打官司。

“我几个闺女上学,从来就没见过开家长会的,学生出了校门老师就不管了。现在开家长会,我们都愿意听,老少爷们儿都抢着去,让去一个全家都跟着去。老师讲孩子的优点缺点,都讲到心里,让人心服口服,还给学生买奖品,现在不让孩子念都不干。”

有个叫刘敬的学生搬着板凳回家了,赵志雄舍不得。他眼前总是浮现出那个留着平头,长得很丑但身体很壮,每当让他背书都给赵志雄行军礼的男孩子。他只盼着这些学生能及时得到学籍(不被国家承认的学校是没有学籍的),考出几个大学生来。

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不知道自己潜意识里是否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刘敬搬着板凳回家了,我竟有些舍不得。四十多个学生少了一个,我心里真像缺了些什么。眼前浮现出那个留着平头,长得很丑但身体很壮,每当我让他背书都给我行军礼的男孩子,他是我的学生啊!”

“今夜月光如水,我带着几个学生在公路和河边唱歌游荡。这是一支没有乐队的剧团,我们自己的声音便是天籁,我们的歌舞来自远方,只为把沉睡的唤醒,让沉默的开口,让悲伤的轻松起来。”

“我将亲眼看着身边这些孩子们慢慢长大,他们会慢慢长高,说话慢慢地像个大人,他们的思想,他们走路的方式,都慢慢接近成人,最后渐渐地长出一张大人的脸来。”

“心头陡然一热,顿时浮现出几个名字……我要亲眼目睹这几个孩子出人头地。”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在日记里忽略这个名字,但在他身上花费的心思却几乎最多,心中总暗暗下决心将他教育出个人才,我总试图用一种沉默的方式去引导他,只要督促他坚持下去,我相信他性格中会增加一种深沉的力量,促使他学会自律,以后再培养出他男子汉决断的信心和勇气来,但我有时实在照顾不到。他又被叫回家里去了,这次又失败了,我不知道,退学是否会激起他抉择的勇气,听说今天下午他偷偷去上学,被赶了出去,这肯定对他打击很大,我只有慢慢地观察。”

“我只盼着这些学生能及时得到学籍(不被国家承认的学校是没有学籍的。记者注)考出几个大学生来。”

“下午她找我是因为她上课不尊重老师,也许是因为我第二天要走,她激动得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只是不住地流泪,头埋得很低,坐在床上,她的手不时撕放在床上的书,由于过于激动,她把书的几页纸撕掉一大块都没意识到,我只能不断地安慰她。”

“最得意的时候:看到学生模仿自己;最生气的时候:学生耍小脾气;最高兴的时候:刘敬终于学会了通分;最美的时候:围着高佳梅的围巾。”

浪漫的赵志雄没敢告诉家里,自己没有工作在这儿教书。

同样喜欢记日记的,还有与赵志雄一起离开北京的殷永纯。

“我宁愿不要所有荣耀,不要北大的光环,不要渊博的知识,不要任何人给予的夸赞,看着孩子们纯挚的脸,我每天都在寻找……也许我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谁也不相信,包括调皮捣蛋的,与我过不去的,被我骂过和骂过我的学生,因为,我感激他们,他们让我能更细致地回到从前,我是来传授成功的,我要把我的成功复制在他们身上,我真想对他们每个人说:‘来,跟我一起来抓住成功的红腰带!’我等待他们的以后。我要把五彩斑斓的光环戴在孩子们头上!”

“刘静的改变让我感受到一种母亲哺育儿女后收获的狂喜,我常常突然意识到我在改变一群生命,生命也在改变我,这种相辅相成的进步使我以一种充盈的信心去迎接明天,也许在我以后的辉煌史中,今天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那是因我而来的新生,那里边也有我的生命!”

“到了晚上,这个自由的屋子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家都来到我的身边补课,我享受着一种多年来少有的轻松与绝对的自由,为了他们,我已开始深刻地改正自己大学四年中的一切不好的习性,为了他们,我开始常常全身心地为别人着想,而没有时间考虑自己和私人的问题,为了他们,我甚至开始与以前隔绝,亲人与老朋友开始越走越远,但是,我只管执著地往前走。”

“继续和孩子们拉紧距离,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他们,往讲台一站,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每一双眼睛都闪烁着灵气,他们也许每一个人都出类拔萃,至少他们会与众不同!”

殷永纯给学生作文的评语:其实,我早就看出了你眼中的忧郁,只是你从来都没有诉说过,别害怕,孩子,我的家庭过去比你所讲的还要恐怖许多倍,但终归是要改变的。你可以把你心中的话和和气气地向他们说出来,你也可以给他们写信,让他们看看你的日记,因为你已长大,可以解决好多事情了,总之,只要你努力去做。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吗?“其实,你很聪明!”记住,你有自己的前途!关键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要争取。

与赵志雄和殷永纯相比,杨华的日记少了些许浪漫,显得有点零碎和现实:“如果不给贫困地区办教育一个缓冲的机会,能有几个既有钱、又有办学精神和管理能力的人?在贫困地区,谁能一步到位建成国家标准学校,只能依靠发展和积累,城市许多民办学校,不都是先租房子聘教师,先上车后买票的吗?”

“昨天母亲赶集没有钱了,捡人家的辣椒吃几顿。”

“我们一提素质教育总是提到应试教育,中国大多数学校把不考试不排名次看做是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包括竞争意识,生存意识,在学校让学生放松(不是淘汰教育),而社会并不因你受的不是淘汰教育就不淘汰你,要让学生学会在规则内通过合理的手段有序竞争。与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不如让他们尽早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将风险提前转移到学校。”

“母亲今天给一个瞎眼要饭的找了两件衣裳,母亲虽穷但还接济别人,为了办学,母亲把羊、豆子、红薯、棉花、猪,都卖光了,母亲太伟大了。”

在杨华的日记中,还有一些对每日花销的记载:某年某月坐车花了多少钱,某年某月给了妹妹多少钱,某年某月出门吃一碗面多少钱等,所有这些都是以角以分记载下来。这是一个为办学可以花掉几千元,为办学可以扒掉自家房子的人哪!

在利辛,他们3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6点钟开始上课,每人每天6节课。此外,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这一切填满了他们每天的生活。

一位叫苗翠芳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在我的心里,有一个高大的身影,他像一颗空灵的蓝水晶一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用他全身心的爱来教育我们,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也可以买到丝绸罗缎,就是买不到一个真真正正为学生、为国家、为民族献出爱的人。”

杨华后来在给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信中写道:我乐观,但我心很沉重。静夜中,对教育,我有深层次的思考,对学校,我感到担子很重。我个人事小,更主要的是七八十个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家长对我的信任和期望,这些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我手中,正像你所说的:“就算你们死了,也救不了学校怎么办?”

我们困难很大,不是我不愿讲,是怕别人认为杨华想通过媒体宣传自己捞钱。我本来办了一件好事,不论什么原因,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都是我杨华一个人的责任和罪过。为了这些孩子,我愿长跪不起,感谢上苍,感谢每一个关心他们的人。为了办学,我要不停地奋斗,这是天意,是上天让我为老百姓做事的!

我长跪以答谢母亲、妹妹、殷永纯、赵志雄,您……以及所有关心我们的人。我一定要成功,给所有的人一个交代。

两个当代大学毕业生,没有电话,没有时间看电视,没有电脑,没有一分钱收入,整日和农村孩子混在一起,却感到无穷乐趣,这让人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

杨华出局:“铁三角”散于利益之困

复兴学校在2000年第一天开学时宣布免收一切费用,但这件事让杨华和殷永纯、赵志雄两人间产生了裂痕。

2001年4月下旬,《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刊出了《我愿长跪不起》一文后,慰问信和汇款单像雪片一般飞来。2001年春天,在没有和殷永纯、赵志雄二人商量的情况下,杨华向每个学生收了200元。3个年轻人在欢呼的同时,裂痕也随着外来援助的增多急剧扩大。

五一期间,许多人来复兴学校参观访问。上海的衡理和北京的正弘在参观后暂时留了下来。他们和殷永纯、赵志雄和杨华在田埂上愉快地谈起学校的过去和未来,并建议成立一个董事会,让更多关心复兴学校的人加入,吸纳更多的资金注入,最终把复兴学校办成一个社会公益性质的学校,学校在董事会的管理下运作,并将财富透明化,向全社会公开。

殷、赵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会让学校有一个光明的前景。杨华以沉默应对,使这个问题一度不了了之。

随着捐款的数量增加,如何管理捐款成了3人一再讨论的话题,殷永纯、赵志雄要求成立董事会,由董事会来掌管学校和这些钱。5月中旬,二人再度与杨华商议成立董事会的事,并草拟了一份协议,要求学校由董事会管理,财务要透明化。杨华表示反对,他们发生了争吵。杨华甚至说出了“学校是我办的,你们不干可以走”,让殷永纯、赵志雄震怒。

同类推荐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互联网为依托,各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种类繁多的样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对于媒介的感知,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或者加强自身的塑造,或者适应新的情境的变化,总之媒介的样态以融合或者求新求变的形式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造。媒介从此步入后媒介时代。所谓后媒介时代,就是指在网络等的影响之下,各种媒介形式适应新的情境变化而在技术、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而重新建构的媒介世界,它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时代而言,是新兴的媒介时代。
  • 1949年以后的中国新闻史

    1949年以后的中国新闻史

    陈力丹教授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出发,以报业为中心,讲述了中国新闻业的前世今生:性质上,我党执政后新闻媒体由民营到全部演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再到新时期的松动和变革;地理区域上,省报如何由大行政区的机关报演变而来;政策上,对新闻媒体的有力管理始终保持,延续至今;还具体介绍了某些大报(如《人民日报》、《大公报》)和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广播、电视等传媒的发展历史。揭示了现行中国新闻制度形成并固化的历史原因,是对中国新闻史难得的客观总结,亦可视为寻求中国新闻业改革的“火力突破口”。
  • 和谐密码:贵州省余庆县创新社会多元治理模式

    和谐密码:贵州省余庆县创新社会多元治理模式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是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 犯罪妇女访谈实录

    犯罪妇女访谈实录

    这是一群服刑妇女。她们被判有罪,她们自己也已认罪。她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她们又为何和如何走上犯罪之路?且听她们自己的讲述……
热门推荐
  • 羽化仙道

    羽化仙道

    大道苍茫,宇宙洪荒,自混沌初开,天地初始,万物诞生,世间也便有了生与死,有了死亡,自然也有逆天寻仙者,无尽岁月,无数天骄,在浩瀚的仙道征途中绽放出无尽光华!今朝,一位看似普通的孩童,却背负着非凡的命运,我的路,我的道,由我主宰!
  • 驱逐外寇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驱逐外寇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本书介绍了爱国将领郑成功的生平,内容包括:郑成功的家世与童年、少年求学、“国姓爷”的来历、投笔从戎驻守仙霞关、“焚衣亭”的由来等。
  • 异世仙旅

    异世仙旅

    修真境界分为筑基旋照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大乘度劫飞升。旋照开光融合心动为身动之境;金丹,元婴为意动之境;出窍,分神,合体为神动之境;大乘为不动之动的境界。山村教师意外落入修真古洞,走上修真之路。传送阵的失控让其跨越空间落入异世,种种际遇,挑战接踵而至,他将如何面对?
  • 扶摇而上婉君心

    扶摇而上婉君心

    初相见,他七岁,她三岁,耀眼的阳光照射着女童眉宇间的一点胭脂痣,红的像要滴血一样,满目的桃花,清风徐来,花瓣飘落间迷了谁的眼。
  • 当归旅馆

    当归旅馆

    被迫历经各个世界成为一方大佬的当归,重新回到了自己以前的世界,那个末法时代,回来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被旅馆开起来,要不然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但是无论怎么赚钱,当归发现自己依旧是一个穷人。
  • 回到过去变鹦鹉

    回到过去变鹦鹉

    乔爸接了个电话,从书房走出来,对站在客厅沙发上,跟着电视里正在举行的拉丁舞赛学走拉丁步的某只魔幻鹦鹉开口:“绯虎,胡长月的泉江酒楼下个月初八剪彩开业,开业当晚有个大型晚会,他希望你能去捧场献歌一曲,你同意吗?”“别吵,没看我在练舞么?到时候再说。”魔幻鹦鹉癫狂的扭着屁股,头也不回的答道。“喵!”鹦鹉的话音刚落,阳台外传来一声猫叫,鹦鹉的魔步顿止,下一刻它纤细的躯体就化为一道彩色的流光,冲了出去.....我去,人不如猫啊!向来温文尔雅的乔爸见状心里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 与我无关的案子

    与我无关的案子

    李楼这里的人,没有一个相信我,我想,这可能是我说的都是真话的原因。甚至,他们动用了测谎仪。连机器都相信了我,可他们还是不信,说测谎仪的准确率只有98%,而我可能是那剩下的令人绝望的2%。我记得书上对真话的定义是,说话的人自己相信的话,就是真话。我不赞同,比如“上帝与你同在”,对于虔诚的教徒这是不折不扣的真话,而对于我,这就是扯淡。我从来没有见过上帝出现在我视野中。“我真的不知道那些钱在哪里。”
  • 地球联盟者

    地球联盟者

    从将军成为草根,再从草根走向巅峰。伏南经历一个又一个地球的灭亡。怪物滋生,人口减少,活着的唯一希望,是寻找最纯净的净土,迁移。多个平行世界里,每一位英雄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他们撕开獠牙战斗,只是为了:活着。“战斗崛起少数英雄,毁灭多数人类。你站在世界的最高点,脚下没有臣民,最后失去活着的意义,这就是结局。”绝地求生的境地,她打击着所有的英雄。他们收起獠牙,放下恩仇,同气连枝,只为推翻她的定论。后来。人们称他们为“地球联盟者”。而他们,称她为“先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明王朝1

    大明王朝1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