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900000238

第238章 藩镇大裂变(1)

史思明复叛

公元758年阴历二月,唐肃宗李亨将年号改为“乾元”,同时把使用了十多年的“载”改为“年”。

当初,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改年为载,是为了向世人宣告他的盛德大业已可媲美于尧舜(尧舜时代大多用“载”表示纪年),然而后来发生的事实却给了玄宗无情的嘲讽,也给李唐王朝带来了几近覆灭的噩运。

所以,从肃宗李亨灵武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很可能就一直想把纪年名称改回来,可一则因为他刚刚即位、权力不稳,二则因为他正忙于平定叛乱、收复两京,所以就把此事暂时搁置了。直到此刻,他才能趁着改元的机会,把这个让人无比纠结的“载”字改回来。

肃宗启用的新年号“乾元”,顾名思义,就是重新开局、一切从头再来的意思。

很显然,两京的顺利光复给了肃宗很大的信心和希望。在他看来,以安庆绪为首的一小撮叛乱势力已经穷途末路了,天下很快就会平定,李唐的中兴也已指日可待!

这个新年号,无疑就是这种心境的表白。

和肃宗李亨一样,满朝文武似乎也对此充满了乐观情绪,只有少数人不敢掉以轻心。

比如李光弼。

他有一种很强的预感,预感某个刚刚归降朝廷的人一定会再叛。

谁?

史思明。

作为战场上的老对手,李光弼很了解史思明。他知道,史思明的投诚只是迫于时势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一旦形势有变,他必会再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光弼向肃宗表明了自己的忧虑,并进而献策,让肃宗派一个史思明信得过的人,代表朝廷前往范阳宣旨慰问,借机除掉史思明。

李光弼推荐的人选是乌承恩,并建议事成后就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

乌承恩的父亲曾是史思明的老上级,对史有提携之恩。两年前,时任信都太守的乌承恩举城投降了史思明。由于有过去的那层关系,所以史思明对乌承恩非常信任。肃宗朝廷收复两京后,乌承恩便是力劝史思明反正的心腹之一。

要除掉史思明,乌承恩是不二人选。

李亨采纳了李光弼之策,即命乌承恩前往范阳。

这一年六月,乌承恩抵达幽州(范阳治所),受到了史思明的热情款待。乌承恩宣完圣旨后,史思明马上安排他住到了自己的府上。当时,乌承恩有一个儿子在史思明帐下任职,史思明还特意吩咐他去看望一下父亲。

当天夜里,乌承恩父子二人见面。乌承恩当即屏退下人,紧闭门窗,然后激动不已地对儿子说:“我奉朝廷之命除掉这个逆贼,事成之后,我就是这里的节度使!”

可是,还没等乌承恩的儿子表达出和父亲同样激动的心情,房间的某个地方就传出了两声冷笑。

有两个人已经在黑乎乎的床底下埋伏了大半夜了,专等着乌承恩露出马脚。

当然,这两个人是史思明安排的。

其实乌承恩一来到范阳,史思明就已经起了疑心,可他却不动声色,而且表现得极为殷勤,目的就是要麻痹乌承恩。

乌承恩的计划就此败露。随后,史思明从他的行李中搜出了许多东西:有李光弼的牒文,文中让乌承恩邀同阿史那承庆一起刺杀史思明,同时还有事成后准备赏赐给阿史那承庆的免死铁券,另外还有一本小册子,上面列满了乌承恩准备策反的史思明麾下将士的名字。

史思明指着这些东西问乌承恩:“我哪里对不住你,你要这么干?”

乌承恩早已吓得面无人色,只好不停磕头:“我有罪!我该死!这都是李光弼的阴谋。”

翌日,史思明集合了范阳的所有文武官员和幽州百姓,面朝西方,痛哭流涕:“臣以十三万众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

这一天,史思明当众打死了乌承恩父子,并连坐处死了跟乌承恩有牵连的二百多个文武官员,然后向肃宗上表鸣冤。肃宗赶紧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遣使宣慰说:“此非朝廷与光弼之意,皆承恩所为,杀之甚善!”

史思明吞不下这口恶气,叫幕僚耿仁智再度上表,其中有一句话说:“陛下不为臣诛杀李光弼,臣只好自己带兵到太原杀了他!”没想到表文装函之前,这句话却被一意归唐的耿仁智偷偷删了。等到史思明发觉,表文已送出。史思明一怒之下,杀了这个跟随他近三十年的心腹,而后再度揭起了反旗。

安庆绪自从逃到邺城后,虽然地盘和实力都比从前小了许多,但毕竟还据有七郡六十余城,钱粮、兵源等等也还算充足,所以安庆绪便又故态复萌,天天纵情声色,大肆营建宫室楼船,把政务都交给了心腹大臣高尚和张通儒。

安庆绪不问政务,高、张二人自然都想趁机掌控大权,于是天天明争暗斗,很快就把这个流亡邺城的燕朝小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大将蔡希德为人比较刚直敢言,看不惯二人的所作所为,便屡屡向安庆绪进言,因而得罪了张通儒,不久就被张通儒随便找个借口杀了。蔡希德一死,他的麾下部众大为心寒,先后有数千人逃离了邺城,留下来的那些将领也是满腹怨恨,渐渐跟朝廷离心离德。随后,安庆绪把兵权交给了崔乾祐,任他为“天下兵马使,总内外兵”。崔乾祐为人刚愎自用,残忍好杀,士卒都对他非常不满,于是军心日渐涣散。

伪燕朝上下离心、将相不睦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

肃宗李亨动心了。

本来,他是想把消灭安庆绪的任务交给史思明的,如今史思明既已复叛,那肃宗只能自己动手了。此刻叛军内部矛盾重重,正是将其彻底歼灭的最佳时机。

乾元元年九月二十一日,肃宗颁布诏令,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北庭节度使李嗣业、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共集结步骑兵二十余万人,即日起从各个方向向邺城进发,准备一举歼灭安庆绪。

可令人费解的是,肃宗李亨并没有为这二十多万大军设置一个元帅,而是设置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这个新鲜的头衔是肃宗的一项发明。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就是天子特使,拥有统辖、调遣九路大军的最高指挥权,与元帅无异。

荣膺此职的人,是内侍宦官鱼朝恩。

之所以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一个宦官,李亨的解释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皆为功臣元勋,谁统御谁也不好,所以干脆不要设置元帅,来个“观军容使”就解决问题了。

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的。

而通常我们都知道,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不是真正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李亨害怕。

这年头,想当皇帝的人太多了。随便一个乡下出来的阿猫阿狗,吆喝数百号弟兄,扯一面带字的布,胸中就会油然而生打天下的欲望了,何况是把这二十多万兵马交到一个节度使手上!更何况,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将陆续集结。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倾天下之力集于一人之手啊!几年前的安禄山仅凭河北三镇就几乎倾覆整个李唐了,要说今天的某个节度使一夜之间握有天下兵权而不会生出当皇帝的野心,不会突然间掉转矛头反戈一击,李亨还真不敢相信。

所以,李亨只能把这个可怕的力量交给宦官。这种以伺候人为职业的奴才长年与天子朝夕相处,无论如何也比那些以征战杀伐为职业的将帅更让皇帝感到放心。

既然理由如此充分,那么便足以说明,唐肃宗李亨之所以把兵权交给宦官,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然而,肃宗李亨似乎没有想到,让一个久居深宫的宦官去统率身经百战的九大节度使,肯定是难以服众的,即便鱼朝恩再有能力,他也缺乏应有的军事经验。

外行领导内行,其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从肃宗任命鱼朝恩为观军容使,把讨伐安庆绪的数十万大军交到他手里的这一刻起,邺城会战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十月,郭子仪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攻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大破燕军守将安太清,毙敌四千人,俘虏五百人。安太清带着残部撤至卫州(今河南卫辉市),郭子仪乘胜进军,将其包围。

安庆绪闻报,立刻与大将崔乾祐、田乾真共率七万大军来援。郭子仪命三千神箭手在营垒之内设伏,然后率部与安庆绪接战,随即佯装败退。安庆绪大喜,下令追击。郭子仪率部退入营垒时,燕军追兵紧随而至,埋伏的神箭手突然出现,瞬间箭如雨下。燕军慌忙后撤,郭子仪挥师反击,大破燕军,擒杀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进而一举克复卫州。

安庆绪一路向邺城逃窜,见唐军穷追不舍,便集结残部,在愁思冈(今河南安阳市西南)一带匆忙组织了一次反击,却再度被郭子仪击溃。燕军前后被杀三万人,被俘一千余人。安庆绪仓皇逃回邺城。二十几万唐军随即将其团团围困。

安庆绪知道这回是凶多吉少了。

现在天底下只有一个人能救他,那就是史思明。

安庆绪即刻遣使向史思明求救,并声称愿意把燕朝皇位让给他,只求他出兵援救。

接到安庆绪的求救信时,史思明笑了。

他发出的是冷笑。

不过,冷笑归冷笑,史思明还是及时出兵了。

邺城是范阳的屏障,要是邺城丢了,范阳就会暴露在唐军的眼皮底下,所以史思明必须援救邺城。

当然,史思明要救的只是邺城,不包括安庆绪。

史思明亲率十三万大军南下,命前锋将领李归仁领步骑一万进驻滏阳(今河北磁县),接着又在这一年十二月从唐军手里夺取了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然后就在魏州城里按兵不动了。

前锋李归仁所驻的滏阳距邺城仅仅六十里,可他得到的命令却是:只准摇旗呐喊,不准轻举妄动。

史思明的态度明摆着——等安庆绪和唐军鹬蚌相争,斗得两败俱伤,他再后发制人,坐收渔翁之利!

邺城之战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忽然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在魏州筑坛祭天,自立为“大圣燕王”。

史思明是什么意思?他为何早不称王晚不称王,偏偏在唐军与安庆绪激战正酣的这个节骨眼上称王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安庆绪马上就要完蛋了,燕朝也必然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史思明在此时称王,就等于是向燕朝的文武百官宣布——从今往后,我就是燕朝新的政治权威,我就是你们的老大!

说白了,史思明是在为称帝作铺垫。

自从史思明挥师南下的那一刻起,李光弼就有了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此后史思明进抵魏州却按兵不动,摆明了就是在坐山观虎斗,李光弼就更是如坐针毡。他担心的是:如果唐军久攻邺城不下,史思明趁唐军师老兵疲发起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光弼随即向鱼朝恩提议,分兵北上进逼史思明,就算不能取胜,与之相持,也足以解除唐军腹背受敌的危险。

可鱼朝恩却断然拒绝。

他当然要拒绝。一个堂堂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岂能让麾下的一个节度使指手画脚?更何况,在鱼朝恩看来,唐军拥有数十万之众(除了刚开始的二十多万,随后又有大量兵马陆续前来),攻克邺城根本不在话下,因此没必要如此忌惮史思明。等到拿下邺城,再集中兵力挥师北上,定能将史思明一举击溃!

然而,鱼朝恩太自信了。

邺城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打。

从乾元元年十月到次年二月,数十万大军将邺城团团围困、日夜猛攻,可耗时将近半年,就是拿不下这块弹丸之地。

唐军久攻不克,最后只好采取水攻之策,在漳水(流经邺城北)上筑了两道堤坝,挖了三条壕沟,硬是把汹涌的河水灌进了邺城。

顷刻之间,邺城“井泉皆溢”,成了一片水乡泽国。燕军官兵就在水上搭建木屋。围城日久,粮食逐渐耗尽,城里的人就吃老鼠。鼠肉行情立刻暴涨,一只鼠卖到四千钱。实在连老鼠都吃光了,人们就抠墙上的泥土,把原来筑墙时羼杂进去的麦壳淘洗出来,再从马粪中淘取尚未嚼烂的纤维,就这样混起来吃。

最后的时刻,原本离心离德的燕军官兵竟然表现出了惊人的顽强,这一点实在大大出乎唐军的意料。当然,也有很多人想要投降唐军,可城里城外到处都是大水,让他们根本就出不了城。

乾元二年二月末,史思明终于出手了。

通过将近半年的冷眼旁观,史思明已经彻底摸清了唐军的底细。他知道,唐军的兵力虽然庞大,但是号令不一,进退无据,基本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之所以如此,皆因其统帅是一个宦官——一个自负而愚蠢的军事盲。

一想到李唐天子居然把这么多唐军精锐交到一个宦官手上,史思明就忍不住想对李亨说声“谢谢”。要不是李亨走出这步臭棋,把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可怕的对手置于一个军事盲的指挥下,史思明又怎么有机会战胜他们呢?

对于一心准备称帝的史思明来说,李亨的这个错误决策无疑帮了他一个大忙。

史思明亲率大军从魏州出发,命各将领进至邺城五十里处扎营,每营分发三百面战鼓,日夜擂动,虚张声势。随后,史思明又命每营遴选精锐骑兵各五百人,到唐军大营附近打游击。若唐军不备,他们就劫掠骚扰;唐军一出动,他们就四散逃跑,各回本营。如果唐军白天防备,他们就晚上偷袭;要是唐军晚上防备,他们就白天偷袭。总之,这些游击队严格贯彻史思明提出的“敌疲我扰,敌进我退”的战术思想,把唐军搞得疲于奔命,苦不堪言。那些日子,唐军每天都有相当数量的官兵、牛马或辎重遭到劫掠,很多小兵甚至只是出去砍个柴、割个草,也会被燕军的游击队员悄无声息地抹了脖子。

除了对唐军日夜进行骚扰之外,史思明还有更损的一招。

那就是劫粮。

同类推荐
  • 我的三国有点仙

    我的三国有点仙

    穿越不一样的三国。苏晨醒来,忽然发现自己成为了文圣强者,司马徽的首席大弟子。他无语凝噎,转首望着傲娇的小诸葛亮,挂着鼻涕的小庞统,脸上浮现宠溺之色:乖,吃饭啦!
  • 穿越回到唐朝

    穿越回到唐朝

    二十一世纪高材生韩立穿越回到唐朝,续写一幅盛世大唐。
  • 世界历史博览1

    世界历史博览1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穿成美男子

    穿成美男子

    穿了!穿成了张昌宗——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小白脸!想起唐书写的: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张昌宗摸摸脸,放下铜镜,心头危机感空前高涨!
  • 原是地狱来人

    原是地狱来人

    本作不适合文学赏析,大概率会让你感觉不适。如果不是实在无聊,请不要阅读本作。我长剑所指,天下皆宁扬尘蹄马荡尽天下战,细雨轻声诉完人间安。一剑斩断悲欢离合苦,千军袭过此中享乐心。美人笑语似可解千愁,孩童欢声是能判忠良。回首折扇轻摇血城中,原是深渊地狱有来人。
热门推荐
  • 最后的吻别

    最后的吻别

    秦朵是在周六的图书馆遇上揄扬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然一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在每个周六的下午去图书馆坐上半天的时间,不仅仅是看书,更多的时候是透过靠窗的位置,朝对面的琴房张望。
  • 遗族

    遗族

    这是一群有着特殊生理结构的异类,每个个体都长着一截短小的尾巴。千年的历史迷雾湮灭了他们的踪迹,他们的身影只出现在一部口口相传的古老史诗中。然而,一座不起眼的古墓重新将他们拉进了现实的视野,捡金匠无意间透露出的遗骨秘密,无异于泄露了一场天机。各方势力迅速集结,觊觎着这个族群死守的秘密。是宝藏还是祸心?一切逆转都因为一个小镇青年的无意介入而变得扑朔迷离。是什么让他们从千年之前走到现在?又是什么让他们与现实的世界对立?这一切的真相被揭开之后,人类永生的秘密也随之曝光……
  • 我对星辰几许

    我对星辰几许

    一个可盐可甜的夏黎,传说中的智商高情商低的呆女子因为父母的原因转到了M市第一中学,与中考状元成了死党“班长,你以前知道你是一个话痨吗”“我亲爱的副班长,只在你这我才会这样”
  • 盛世嫡妃有点毒

    盛世嫡妃有点毒

    一个没见过面的人向自己求亲?还是个王爷?她同父异母的妹妹喜欢自己的未婚夫?她的准妹夫是自己的竹马,还对自己穷追不舍?曾经的师傅突然向自己表明心意?她,冒名顶替成为将军府的千金,却碰上个爹不疼,祖母不爱,后母盼她死的命运。算了,反正她也不在乎。可偏偏,她又碰上了临朝最年轻的王爷,人家事事顺着她,天天把她捧在手心里,恨不得把她宠到天上去。于是……她又多了无数个情敌。怎么办?她想平平淡淡,可就有人不放过她,那就不能怪她心狠了……某日,她终于问了自己一直好奇的一件事:“你当初求亲的对象为什么是我呢?明明我们都没见过。”某人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淡淡道:“相比养女人,我更喜欢养宠物。”“你啊,就像一只猫。”
  • 红茶蜜恋配方

    红茶蜜恋配方

    平凡女孩被迫PK众星捧月的S区超级女神,大少爷刁钻古怪难取悦。
  • 长生俱乐部

    长生俱乐部

    天使和魔鬼在吧台买醉,恶魔正和试图勾搭一位美丽的女性吸血鬼。仙人酒保一如既往的教训着法老王。古老的精灵正和宙斯,波塞冬,哈迪斯玩着麻将,完全没有看见对方的眼神交流的作弊方式......很轻松,但是我就倒霉了,你们那些胡乱牵扯的因果全都要我来擦屁股,你们倒是长点心啊!!!
  • 又刀劫2

    又刀劫2

    【熬过第三章再弃书】成也刀劫,败也刀劫。看主角秦正围绕刀劫发生的一个个故事……
  • 迷失的爱丽丝

    迷失的爱丽丝

    一份神秘礼物,隐藏着一个不能见光的血色秘密,默默无闻的高中女生夏尼曼从此被秘密操控成为“傀儡娃娃”。就在她陷入人生谷低时,不羁随性的冷面转学女生羽斯瑶让她重新找回勇气,友情渐渐相浓,谁知平静表面下阴谋陷阱纵横交织。 遭人陷害拘留,血色秘密踢爆,生活陷入无边黑暗。 尖峰对决过后,拼死逃脱危险,爱情友情重新归位。可谁也想不到,看似童话般的结局却只是另外一个噩梦的开始。 迷惘的青春地图里要往哪走才能步步为营? 黑暗与光明的对决,什么才是最后的秘密? 一切的真相,都由你来揭晓……
  • 美人几生笑

    美人几生笑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O(∩_∩)O谢谢支持小海的兄弟姐妹们,小海新书《乱嚣尘》已上传,下方有直通车!
  • 三月桃花开

    三月桃花开

    本书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家邢庆杰先生的一部近作,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活的社会画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人物的悲欢离合,也让人感叹不已。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是其认知社会的窗口、丰富阅历的捷径,又堪称写作素材的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