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5000000010

第10章 政治和仁德(9)

吴起在楚国变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他得罪了旧贵族,结果被乱箭射死。纵观吴起的一生,他对自己的理想十分执着。不像法家或者纵横家那样随机应变,甚至不像兵家那样讲究冰冷的理性。追根溯源。这是由他的思想中的儒家成分决定的。因此,如何运用儒家的智慧,应该是值得我们深入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吴起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也曾被法家认为是善于变法的代表人物。但实际上,他更重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并卓有建树。如果细心地考察吴起的变法实践,就可以看出,他与韩非等法家所提倡的思想是很不相同的。他所希望的是通过抑制贵族的势力,消除国家的腐败,使国家振兴富强,而这些十分接近儒家的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变法不仅仅是法家的事,有时也充满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不仅儒道互补,儒法互补也是一种历史存在。至于封建统治者实行阳儒阴法,表里不一的那一套,本是没有办法的事。

德行和政治

什么样的政治是好的政治?或者说评价政治的标准是什么?

乍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很艰深,不容易弄懂,其实也并不是那样深奥,如果从我们的亲身感受出发来理解政治,也许会变得很简单。所谓好的政治,就是符合我们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并使其中的合理因素得到有效发挥的政治。也就是说,评价政治的标准还在于文化,如果能将这种文化的合理性发挥出来,便是好的政治;如果脱离了这种文化的实际,陷入空想,就是所谓的“左”的政治(反之,则是所谓的“右的”政治)。当然,这是总的原则,具体情况是十分复杂的。

田氏代齐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著名的历史事件,虽然有其漫长的积累和发展的过程,但齐景公最后给田氏制造了这样的机会也是非常重要的。晏婴的先见之明,即使在今天想来,也是令人感叹的!

淳于人把女儿送给景公做妾,生了儿子取名叫荼。景公非常疼爱他,于是大臣们就商量要废掉长公子阳生而立荼为太子。景公把这件事告诉了晏子(即晏婴)。

晏子反对这种做法,他说:“这样做可不行。让地位低下的人去和地位高的竞争,这是国家的大害。放弃年长的儿子而立年纪小的为太子,自古以来就是产生祸乱的根源。公子阳生年长,受齐国人的拥戴,请大王不要更换太子。因为人的服饰、地位有明确的等级界限,所以卑下者不能欺侮尊贵的人。立太子有礼制规定,所以庶子不能夺嫡长子的位置。希望大王要用礼义来教育荼,不让他陷入奸邪之人的引诱之中;希望您用仁义来引导他,不让他只注重自己的利益。无论年长的和年少的都要按礼法办事,宗族、嫡庶关系也就能合乎伦理规范了。废长立幼的事情,历来不能教育下人;抬高庶子以压抑嫡子的办法,也不会给所爱的儿子带来好处。长幼之间没有等级界限,嫡庶之间不加区别,实际上就是给不轨之徒制造了乘机作乱的祸根,请大王要慎重考虑。古代贤明的君王,不是不喜欢纵情享乐,只是他们懂得乐极生悲;他们有的人并不是不想立爱子为储,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违背伦理大义就要带来天下的混乱。因此,他们享乐有所节制,立子也遵守道德伦理。那些用花言巧语来欺骗大王的人,怎么能值得您的信任呢?现在,您采纳奸邪之人的主意,听信乱臣贼子的坏话,废长立幼,我真怕将来会有人利用大王的这个过失为他的个人的邪恶用心服务,去搞废长立幼的事,借此达到个人的目的。请大王一定慎重地考虑这件事!”

齐景公刚愎自用,没有听信晏婴的话。他死后不久,齐国的大贵族田氏就杀了荼,再立长子阳生,不久,又立了齐简公,最后,田氏杀了简公,自立为王,这就是著名的田氏代齐。这一切,都在晏婴的预料之中。

对于今天来讲,嫡庶长幼观念肯定是落后乃至腐朽的观念。但在当时却是难以逾越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不遵守这种观念或准则,就意味着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文化心理的叛逆,就会引起争端或混乱。具体到田氏代齐来说,虽然其渊源并不始自齐景公的废嫡立庶,但齐景公的做法无疑为之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在考察政治与道德、政治与文化的关系,试图将我们的政治调适到最佳状态的时候,上面的例子也许会在一定意义上给我们一些启示。

改革的魄力与勇气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北部的赵国地理位置最为不利。因为它要替南面的诸侯国抵御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而它的风俗习惯,包括战争方式,都与南面的诸侯国一样,很不适合当时的情况,因此迫切需要改革。

在肥义的鼓励和帮助下,赵武灵王果断地实行了胡服骑射的法令。军队和百姓都换下了不便于劳动作战的长袍,穿上了便于劳动作战的短衣。这使赵国军队的作战力量大大增强,再加上配合实行其他有利于富国强兵的政策,如修筑长城等,赵国迅速地富强起来,成为当时的一个强国。赵武灵王不顾流俗坚持改革的精神,至今对我们仍然深有教益。

有一天,武灵王闲坐,肥义陪伴他。肥义说:“大王是否考虑过世事的变化,分析过军队的作用,回忆过简主和襄主的业绩,盘算过胡地和狄地的利益呢?”武灵王说:“后来的君主不忘先王的恩德,这是做君主的根本;相互商量明主的长处,这是做大臣的本分。因此,贤良的君主平时要制定便利于人民的政令,并不失时机地教导他们;在战争的年代,要建立空前绝后的功业。作为大臣,在闲居时就要尊敬长辈,谦恭辞让,在朝中做官时,要能够辅佐国君、造福百姓。这两点是君主和大臣的区别。现在,我想继承襄主的功业,开拓胡、狄之地,但我的这些想法恐怕终生也不会被人理解。现在看来,如果进攻弱小的胡、狄,用力不大,不至于使百姓劳困,却能获得很大的收益。想建立盖世功业的人,必然会遭到一般俗人的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必然会遭到一般世俗之人嫉恨。如今,我想改穿胡人的衣服,学习骑马射箭,教导百姓。果真如此的话,世人一定会议论我了。”

肥义说:“我听说,办事如果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行动如果瞻前顾后,就不会成名。大王如果已经决定承担天下人的非议,那就不用顾虑世人的蜚短流长了。那些想建立最高德行的人,是不会与世俗之人商量的;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人,也是不与众人计议的。从前,舜跳有苗氏的舞蹈,世人不理解,禹赤身裸体地进入裸人国,世人更不理解;但他们都不是纵情声色、欢娱身心,而是为了以德行来感化尚未开化的人。愚蠢的人对即将成功的事也看不清楚,聪明的人在事情尚未出现之前就能预知未来。大王不要犹豫,希望能够马上实行新政。”

赵武灵王说:“我并不是担心胡人服装的长处,只是害怕天下人会笑话我。狂人快乐,聪明人就替他感到悲哀;愚蠢人的讥讽,贤能的人就为他感到悲哀。既然有人赞同我的主张,胡服骑射的改革就必然能够取得成功,其作用也将是难以估量的。即使世上的俗人都笑话我,我也一定要占领胡人的土地和中山国。”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政策,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项十分著名的改革。赵国地近胡地,经常与胡人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在长期的作战实践中,赵武灵王认识到,身穿长袍的赵国步兵是很难与装束精干、行动快捷的胡人骑兵相抗衡的。但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很难接受胡人的装束和作战方式。武灵王不顾流俗,坚持改革,终于使赵国强大起来。实际上,赵武灵王的改革对整个中国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古代的骑兵及军士所穿的箭衣,都是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改革中演化而来。

为政之道

如何做好领导,这是古往今来我们一直探讨的一门大学问。有人认为应当用法家的方法,以法治国,以法治人,认为万事有了规矩才可施行;有人认为应当用儒家的思想,以仁爱为本。本立而道生,道生则万物自然运行;也有人主张用道家的策略,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当然,也有人主张儒、法兼用,或是阳儒而阴法。但在这众多的治国、治人策略中,给人以尊严恐怕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在现实中行之有效的。

晏婴乘车路过中牟这个地方,看见一个衣着褴褛的人在路旁休息,看上去像个君子。晏婴就问他说:“您是什么人呢?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来?”那人说:“我叫越石父,我是人家的仆人。在中牟给人做劳役,出来干完活正准备回去。”晏婴问:“您为什么要给人家做劳役呢?”越石父答:“因为挨饿受冻,无法摆脱,所以做了仆人。”晏子问:“您做多久了?”越石父回答说:“已经三年了。”晏子说:“可以把您赎回来吗?”越石父说:“可以。”于是晏子让人解下左边拉车的那匹良马,给越石父赎身,并让他坐上自己的车一起回到了齐国。

晏子到了家,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了进去。越石父十分气愤,要求与晏子断绝交往。晏子派人对越石父说:“我过去不曾与先生交朋友。您做了三年的奴仆,今天我见到您,就把您赎了出来,难道还有什么地方对不住您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和我绝交呢?”越石父回答说:“我听说,士人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委屈求全,而在知己者面前挺直身板,因此,君子不能因为对人有恩德就轻视人,也不能因为别人对自己有恩德就低三下四。我给人家做了三年的仆人,是因为没有人了解我,先生赎我出来,我认为先生真正了解我。我才与您一起乘车,当时您没有对我表示谦让,我以为您忘记了。刚才您又不与我告辞就进去,这和拿我当仆役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既然我还是仆役,就请您把我卖掉吧。”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话,从家里出来与他相见,说:“刚才我只看到您的容貌,现在我看到了您的内心。反省自己言行的人不牵扯别人的过错,注重实际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言辞。我向您道歉,您不要抛弃我。请您允许我改正错误。”于是,晏子下令洒水清扫,改备宴席,以隆重的礼节接待越石父。越石父不愿意接受,说:“我听说,再恭敬也不能在途中安排礼仪,礼仪再隆重也不能上下不分。先生接待我的礼节太重,我不敢承当。”于是晏子就把越石父当做上宾来接待。

后来,越石父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

只有给人以尊严才能真正得到人心。如果晏婴这样的古人像现在一般的人那样,对人的使用只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或是打一巴掌揉三揉,把人的尊严都给弄没了,不要说当齐国的国相,就是当一个乡长也是当不长久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有容人的肚量就必须有容人的资本,如果是一个才智不高的人,搞武大郎开店,则是必然的。当然,有人会说,现实中的多数人恐怕都没有什么尊严感,你给他尊严,不如用法律去约束,用财物去利诱。是的,孔子也说过,“君子怀德,小人怀刑”,意思是说君子感念恩德,小人恐惧刑罚。但我们说的是一种管理人的思想和原则,并不是要教条地运用到现实中,并不排斥对现实中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和原则,我们世界可能是一片专制与暴力的黑暗。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自古以来知人、用人经验的经典性总结,是万古不易的真理,同时,也是人追求实现自我尊严的表现。但是,要想真正做到“知人”,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晏婴确实算是一位十分有学识、有水平的人了,甚至在当时的各个诸侯国中都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但他对识人之难也屡屡发出慨叹。

齐国有个叫北郭骚的人,他靠编织捕兽的网具、打草鞋赡养母亲,但用度还是不够。他就亲自登门去见晏子,对他说:“我仰慕先生的仁义,愿向先生乞求一些能养活老母的东西。”晏子派人从仓库里取来钱和粮食送给北郭骚。北郭骚谢绝了钱财,只收下了口粮。

过了一段时间,晏子被景公疑忌,他觉得不能在朝廷呆下去了,决定离开朝廷出走。路过北郭骚家门口时,晏子向他道别。北郭骚沐浴更衣,郑重地与晏子见面,问道:“先生将去哪里呢?”晏子说:“我被大王猜疑。打算出外逃亡。”北郭骚说:“请您好自为之。”当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晏子坐在车上长声叹息说:“我落到出走的地步,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实在对士人太不了解了啊!这能怨谁呢?”

晏子走后,北郭骚立即行动起来,他找来自己的朋友,对他说:“我很敬重晏子的仁义,曾向他乞讨养活老母的东西。我听人们说,对能够供养自己双亲的人,应当亲自替他担当危难。现在晏子被大王疑忌,我应该用生命来为晏子表白。”说完,他穿戴整齐,让朋友拿着宝剑,手捧竹筐,跟在他的后面来到宫廷。他恳求通报人说:“晏子是天下有名的贤人,如今他被国君猜忌,要离开齐国了,齐国必定要因此而受到损害。与其看国家受到损害,不如去死掉。我愿用自己的头颅向大王进谏,表明晏子的清白无辜。”接着又对自己的朋友说:“请把我的头装入竹筐之中,送给国君,表明我的请求。”说罢退下,马上就拔剑自刎而死了。

他朋友把北郭骚的头割下,装进竹筐,对通报的人说:“这就是北郭骚先生,他为国家的事情而死,我现在要为他而死。”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景公听说后,大惊失色,亲自坐上驿站的马车去追赶晏子,一直追到郊外,才把晏子追上,请他回国都。晏子没有办法,只好跟着景公回来。听说北郭骚先生以他的生命来为自己表白无辜的事以后,晏子连声叹息说:“我晏婴的出奔逃亡,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更加知道自己对士人不了解了!”

晏婴的两次关于对士人不了解的自我检讨,在今天看来可能觉得是谦虚甚至是矫情的,而在当时却是真诚的,也是很充满了哲理的:第一次检讨是说自己识人不明,错把普通的人当做士人,像这样的水平难道还应该辅佐国君,在宫里继续呆下去吗?第二次检讨是说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就更没有资格辅佐君王了。被君王怀疑,离都城出走,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总之,是自己的修养和水平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别的先不说,晏婴的这种联系政治检讨自我、剖析自我的精神是惊人的,恐怕也是我们身上所缺乏的。

为政之道在于给人以尊严。上面的例子从表面上看主要说明对人的了解是多么的不容易,而在其深层中还透显出比了解士人更难的东西,这就是对士人的尊重。古人说,上有尧舜之君,则下有尧舜之民;善于用人,则盗跖亦可为忠信之人。其实,这里所讲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用人方法,更不是所谓的驭臣术、牧民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原则。古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已经相当成熟和丰富了,他们早已懂得,要想用人,就必须尊重人,使人真正具有尊严感;如果有人还没有明确的尊严感,就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树立尊严感。

其实,所谓“士为知已者死”也是人追求自我尊严的一种表现。

同类推荐
  •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对于金钱,我们首先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风险无处不在。”那么,究竟什么是风险呢?《名人金钱哲学》将会给我们介绍一些中外各界名人拥有的金钱哲学观,并告诉我们什么是风险,在金钱的投资里,风险扮演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另外还为我们全面解读金钱哲学。只有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 你也可以这样活

    你也可以这样活

    生活中有多少人用没钱、没时间这样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懒惰、怯懦,困在一隅,以为自己看见的就是整个世界。越成长,越认识到自己原来世界的狭小。往前走一步,你会拥有更多选择。世界如此大,你总要勇敢地走出去,才能收获更多的精彩。
  • 这样办事效率高

    这样办事效率高

    人际交往的最小单位是两个人,有了两个人方可交往。如果再加入一个人或许多人,那么,人际关系就更复杂了。而我们的世界并不只有两个人、三个人,而是有几十亿人。人的一生中,得和成千上万的人打交道,于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就多了许多可以琢磨的东西。人们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看来,只知道两人之间交往的技巧还不算在人际关系领域中入了门,想成为交际“专家”且具有极好的人缘关系,还得懂得人世间你、我、他诸多交往的关系和类型,这样才可能“走遍天下皆朋友”。
  • 超管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超管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没有能力可以,没有人脉不行;没有金钱可以,没有关系不行。如果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你首先就是要建立并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这场心理博弈中,谁读懂了对方的心事,谁就能出奇制胜;谁掌握了对方的心思,谁就能占据主动;谁赢得了对方的心,谁就能获得自己的圆满人生。这本书将帮助你有效消除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不利因素,在最快的时间里掌握人际关系背后的心理秘密,利用他人为自己服务。书中融入了大量精彩而实用的案例,手把手教你调整、改善、发展、掌控各种人际关系,是一部符合中国人社交往来规律的实用工具书。
  •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人际交往和职场生存的三大利器。不生气:在遇到烦恼和不愉快的时候,我们是一直被这个烦恼所困扰而生气,整日沉浸在痛苦中,还是忘掉它,把烦恼和不愉快抛到脑后?不言自明,不生气是处世的一大智慧。不抱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我们的愿望。不折腾:不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不要朝令夕改,忽左忽右,不要翻来倒去,改来改去;不要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不折腾,就是忠于事业;不折腾,就是有所作为;不折腾,就是努力工作;不折腾,就是专注目标!
热门推荐
  •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公司免疫系统,提升企业价值》适合企业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以及相关研究者参考阅读。
  • 史海沉钩(走进科学)

    史海沉钩(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何时衔泥巢卿屋

    何时衔泥巢卿屋

    “你是乖乖在这等我还是和我一起?”“我……当然要和你一起。”说完好像觉得有点不太对,又补充了一句。“我说的是我要和你一起去拿手机。”“嗯我知道。”“……”
  • 咏慵

    咏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用尽生命love

    用尽生命love

    他是花心人,她是痴情人。他烦她,她爱他。一场爱情角逐,最后,他明了自己的心,她等到了他的回首,却无福厮守!
  • 守护神陈灵传

    守护神陈灵传

    守护者一族相传是神灵选中种族,他们庇护着守护者大陆,大陆上的人们繁衍生息,无论是妖兽还是异族都有生存的权利,但在守护者纪元三万零五百年,魔教拜天教图谋不轨,设计暗杀守护者,又把守护者一族全部覆灭,自此大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史称混乱纪元,天才少年陈灵横空出世,在见识到拜天教的恶行之后,痛恨不已,便立誓要铲除此魔教,让大陆生灵不再受到拜天教的荼毒。
  • 奇境异闻之血月亮

    奇境异闻之血月亮

    1925年的上海滩发生了一系列绑架案,震旦大学考古学教授陈奇不得不通过法租界探长洪一枫雇佣了江湖人物李四保护自己,而这个年轻英俊的神秘保镖不按常理出牌,搅乱了陈奇的生活。李四通过昔日搭档吉祥打探消息,得知陈奇是因为神秘的玉璧血月亮而招来了杀身之祸。陈奇遭遇青斧帮绑架,李四于嬉笑间救出陈奇,却得知血月亮的消息已被人散播出去,赶往青斧帮,却发现这帮派五十多号人全军覆没……李四怀疑另有内情,洪一枫透露了血月亮的来历以及十五年前血月亮考古的秘情。陈奇李四决定回到原点寻找答案。
  • 被释放的阿迪亚

    被释放的阿迪亚

    《被释放的阿迪亚》是一本让人令人耳目一新,超乎想象的作品。作者把好莱坞式的,现代都市超自然传说俗套故事演化得峰回路转,出人意料。新老粉丝都会为本书精彩的动作描写、冒险故事和血腥事件拍案叫绝。从艾德伍德世界最大的吸血鬼集会,到阿迪亚多种多样的进化方式,达米安·达比为吸血鬼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你还会发现,本书的爱情故事别具一格,情节扑朔迷离,角色不同凡响,都不是你能在同类作品中经常看到的。
  • 吾生传之擒魔

    吾生传之擒魔

    他说纵然上穷碧落下黄泉,捣尽三界,也要救出金蝉子,只去不返!他说我愿自落轮回,十世为善,不得善终,以赎今日之罪。他说我愿除去仙籍,剃去仙骨,重回六道,只愿不再见玉兔。他说我本性情鲁钝,只愿无功无过无人问津,但重我之人已无,请将吾身沉入沙河,受刑罚亦甘心,只愿他们所受之苦,吾既不能分担,愿能同样承受。
  • 双生劫之璃心染墨

    双生劫之璃心染墨

    云霄之上,玄衣冷冽的他,最是薄情;白衣蹁跹的她,最是冷情。命中注定的两人,从天阙到宫苑,两世纠缠,最终璃心染墨,神魂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