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900000030

第30章 “家” 是我们心底的执著 (1)

生活在农耕文明的社会形态里,中国人对家有一种坚定的执著,我们主张“父母在,不远游”,安土重迁。即使漂泊于千里之外,依然有一份浓浓的乡愁沉淀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同时,我们心目中的家并不局限于那由血缘维系的关系,而是扩大到国,国有难,我们甘愿挺身而出,捐躯赴国难,为家国命运驰骋沙场,视死如归!

“内守”精神:理性与血性的交集

万里长城永不倒。登临长城之巅,望其内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猛然涌上心头。长城耸立于连绵山脉的脊背之上,借山石的构造和悬崖的巧石,加之中国人巧夺天工的修砌,绵延千里,抵御少数民族的南侵,巨龙墙就这样横空出世。长城是由中国人民的血肉铸成的,每一块石头代表了一条生命。中国人对长城有一种专一的情感,它是脱离了建筑物本身的一种精神寄托,它是坚强不屈的象征,是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历史对长城的情感则要复杂得多。前朝帝王对它倾尽心血,边塞百姓对它寄予厚望,它却在一片烽火过后还帝王满心忧伤,让百姓家破人亡。后来者几度弃修,反而没有太多的遗憾。其实,长城本是建筑物,防范功能的大小仰仗中原的国力。它是划分封建时代国力大小的一个指标,龟缩塞内,则边患不断;饮马草原,则家国稍安。

抛却了封建帝王对它的爱恨情仇,剥离了征夫闺妇的离愁别绪,无论是羌笛铜铃,还是江南小调,在萧瑟与悠扬交织的历史情境里,长城依然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蜿蜒曲折描绘了中华文明在时艰下的奋发图强,它的厚重沧桑图解了重负下的生命活动,在崇山峻岭间写下了和平的历史祈愿。

在封建王朝历史中,来自北方外族的威胁对中原王朝来说一直是悬在头上的剑。无数的公主、宫女承载着对和平的祈祷奔向茫茫草原,时局牵起的红线多有几丝不情愿,而和亲难以化解“夫家”和“娘家”的恩怨。王朝间的亲家关系毕竟只是暂时的缓兵之策,土地和财富的诱惑远胜于结亲的“厚礼”。选择修筑或加固长城是中原王朝的另一个备选措施。并非所有修筑长城的中原王朝都国力虚弱,从根本上讲是中原农业经济同北方游牧经济的矛盾所致。农耕社会的气质像极了悠扬的田园牧歌,农业生产需要和平、统一、安定的环境,人们在春天播种,在秋天等待收获。游牧族则是飘忽不定的行者,逐水草而居,富有侵扰性和掠夺性。长城横卧在两类文明的分界线上,隔开了两个世界,充当了农业文明的保护层。

自战国中期始,封建王朝大都大修边地长城。其中的无奈如晁错所云:“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去矣。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长城上的烽火扮演的始终是防守一方的信号灯,紧张形势随着它逐步扩大。中原文明属于防守型,长城就是最好的证明。准确地说,它是“内守”精神的一隅。“内守”即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守护,与邻为善。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对外部世界采取了重守弱攻的战略。即使在国力强盛时,开疆扩土的行为也是有限的,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内部发展的需要,保护和促进国土内部文化的发展。在家庭这一社会微观层面上,家庭的和与聚,邻里之间的和睦理念则是国家对外观念的微缩。

“内守”不是懦弱,也不是一味地保守和逃避。从刘邦白登之围到汉武帝反击匈奴之前,汉朝一直靠的是“和亲”政策,以此延缓匈奴铁骑南下的步伐。王昭君就是个中的“牺牲品”。同时,依托长城实施要塞防御,以此对付匈奴骑兵,“以墙制骑”。但“以墙制骑”毕竟是被动防御,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汉武帝时,武帝决心依靠强大的骑兵部队实施主动出击,“以骑制骑”,对匈奴实施战略骑兵军团的远程奔袭、追击战,这才有了后来霍去病的赫赫战功。

植入“内守”因子的民族通常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张扬的外表,既不是行走在江南雨巷的窈窕淑女,也不是黄土大漠中的彪形大汉。“内守”形成的是强大的向心力,在国家和民族面临严重威胁时,所汇聚的力量便会爆发出来。

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占,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先后在朝鲜、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其为“倭寇”。中国北达辽东,南至广东的漫长海岸线上,倭寇到处剽掠,沿海居民身受其害。名将戚继光来到东南沿海上任,亲自挑选精兵良将,再从百姓中挑选能者,组织训练了一支新军。他教育将士杀贼保民,“教以击刺法,长短兵选用”,演练自己创制的鸳鸯阵。明朝嘉靖四十年,倭寇到浙东焚烧抢掠,戚继光率军在龙山与倭寇交手,大败倭寇,将其赶往海外。不久,他又在仙游城下击败倭寇。福建倭患遂平,东南沿海倭患解除。

“内守”精神中藏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霸气。从古至今,文人志士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而呕心沥血、浴血奋战。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分乘350艘大小战船,横渡台湾海峡。他向荷兰人抛下了一句强硬的话:“台湾自古属于中国,荷兰人必须撤走。如果继续霸占,我们就坚决进攻,把你们赶出去!”战争过程和结果印证了郑成功的誓言。1662年,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对于中国人来说,善于“忍耐”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之一,但忍耐不是没有原则的。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遇到了复杂而棘手的问题,面临着中国历代王朝从未经历过的险恶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沙皇俄国武装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在黑龙江流域长期进行劫掠骚扰,侵犯了中国的领土,破坏了边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各族人民不得不增强防御,对沙俄侵略势力进行自卫反击。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极少主动侵略他国,但是如果有外来者入侵,中国人绝不会妥协。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理性,又不失血性的民族。她可以过田园诗里描写的闲适生活,又能扔下锄头,为了家国命运驰骋沙场。归隐者走出狭隘的天地,热血汉子扛起肩头的重任,都向国家表达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从大禹治水到抗震救灾的风云岁月,灾难如罗盘,它定格了人心的方向,集合起知识分子的笔杆子、士兵们的武器,医治社会的创伤。

登长城而回望峰峦之险峻,来路布满荆棘,水淹过,土埋过,霜雪降临过,枪炮扫过,热血洒过。这片土地伤痕累累,黄土掩埋了先行者的足迹,但后来者能听到每一次生命出征前的壮歌。长城横卧于此,已经不是简单的内守精神的原型,中原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碰撞赋予了它鲜活的血肉。这是一条静静地躺于民族灵魂深处的长龙,尽管失去了当初的军事意义,但今天的中国人依旧偎依着这个厚实的臂膀,感受“内守”精神的那一份力量。

厚重的乡土,人生最终的心理坐标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2007年12月28日晚,在上海SMG“艺术人文频道”的开播庆典仪式上一位满头银发、须眉皆白的老人正与罗大佑、焦晃合作朗诵《乡愁》。他就是被尊为中国“诗坛祭酒”的大诗人余光中先生。

此诗的诞生只花了20分钟,但乡愁在台北厦门街的老房子里已经酝酿了20年。作完诗后,余光中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首朴实的诗歌吟出了几千年来游子放不下的心结,它像一根线,一头牵着游子,一头牢牢地系在家乡。对乡土的怀念和对一草一木的挂怀是传统中国人心存家乡的归宿感,那里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更重要的是烙下了我们对土地的深深情愫。没有谁头也不回地离家而去,在千百个日夜里不荡漾起思乡情怀;也少有人轻易地永别自己的家乡,更多的时候是无奈之举。家国动乱往往是割断中国人和乡土联系的无情利器,即使这样,人们在流亡海外之前,也不忘怀揣一抔故土,漂泊他乡。一旦立稳脚跟,便立祠祭祖,拉近和家乡的心理距离,在内心作欣慰的遥望。

落叶归根,一个困扰了无数游子的情感纠葛,也是无数华人心中最后的生命祈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也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广阔的空间、漫长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它像中国人生命终点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生最终的心理坐标。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在中国,无论是时光流转还是社会变迁,乡土情结和亲情观念早已化成鲜红血液,流淌在炎黄子孙的体内。在中国,离开了乡土情结,爱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便是中国从农耕社会一路走来的特殊印记。

同类推荐
  • 帝国再起

    帝国再起

    明朝末年,北地狼烟四起,江南歌舞升平。世界东方,海洋贸易,繁花似锦,重商主义的胚芽在银山之下破开种皮。甲申国难,清军破关而入,中国分崩离析。铁蹄踏处,烟雨楼台,俱成灰烬,华夏民族的未来于黑暗之中浴血沉沦。大厦倾覆,独木难支,穿越者以文官之姿逆势崛起,吹响汉家文明复兴的最强音!已有270万字完本作品,人品保证,请放心收藏、订阅。
  •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人文平凉”丛书一套5本(暂定名《平凉诗词》《崆峒诗词》《平凉游踪》《平凉掌故》《平凉金石》),编者姓名:茹坚、李世恩、魏柏树、李业辉等。前两册精选古代至民国历代诗人所写崆峒山及平凉其他地方的各类诗词曲赋,略作简注。第三册精选历代作者所写平凉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的游记。第四册精选有关掌故。第五册精选当地重要金石碑刻。
  • 大秦帝国风云录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主人公穿越了,重生了,成了大秦帝国王族的一员,但让他极度失望的是,他这个王族成员是一个流配边疆的罪人,他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大唐仁心

    大唐仁心

    熟悉金庸的读者都知道,金庸武侠小说的武功一般都是基于道家或者佛家的理论,基于儒家或者墨家的武功在金庸先生的作品里并不多见。儒家学说自对我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团体,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中一直流传着墨家的侠义精神。我想在我的这部小说里展现一些基于儒家和墨家思想理论的武功。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坚持“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放胸襟,重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各个国家的宗教、文化、科技都传入了唐朝。我想在这部小说里也展现一些唐朝与周边各国宗教、科技、文化输入与输出的景象。安史之乱爆发,江湖侠客们皆认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遂纷纷投身义军,一场江湖腥风血雨就此展开
热门推荐
  • 婚姻的故事

    婚姻的故事

    我没有想到我会碰见林玲。星期三的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我路过街角拐弯处的邮局,顺便进去寄一封信。当我把信扔进邮箱,转身准备走开时,突然有人喊住了我。声音很轻柔,带着些犹豫。我回过头去,在已经昏黄的光线中,看到一张瘦尖了下巴的脸。我愣了片刻,没有想起她是谁来。她张大了眼睛,迎着我走过来:“你真的记不起我了?我是——”她张大了眼睛的惊奇神情,突然使我想起了她是林玲。林玲曾和我在一起插过队。我们在同一个公社,但不在一个大队。那时候,她也和现在一样,说起话来声音轻轻的,很文静。但脸色却不同。黑而红。和男孩子一样,剪着短短的头发。
  • 侠客行(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侠客行(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此书上下共两册,《侠客行》中最独特的一点,是女主角丁珰对待爱情的态度。她明知所爱的人是浮滑浪子,但仍然爱他,而不爱另一个外貌完全一样的正诚君子,说明了爱情和理智是两回事。《侠客行》主角石中坚是一个完全不识字、完全不通世情的人,反而能领略到上乘武功的真谛,而许许多多博学多才之士,反倒钻进了牛角尖中,走不出来。至巧不如拙,再蠢笨的人,也自有他的际遇,《侠客行》中表现的哲理至深。
  • 把房子彻底说清楚

    把房子彻底说清楚

    涉足地产十五年老总决定退出江湖,誓把房子这玩意彻底说清楚。一本让中国购房族欣喜若狂热切追捧的奇书。一本让地产商炒房团咬牙切齿恨不得跨省追捕的牛书。房老祖从方方面面揭示中国地产的重重黑幕。以简单通俗,诙谐有趣的文笔,一节节地掀开隐匿层层的神秘行业面纱。本书共分为五大部分:选房、买房、验房、贷款、投资。物业等。每一部分加入鲜为人知的黑幕与许多真实案例……
  • 艺术走廊(走进科学)

    艺术走廊(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千面娇妻霸气夫

    千面娇妻霸气夫

    天狗食月,时空之门大开,异魂来。双十年华,一朝病逝?!她不过就是闷坏了第一次偷偷走出病房赏个月而已,有人神共愤到心脏病突发猝死的程度了吗!一朝穿越,变为八岁孩童?!老天爷你能够再坑点吗!她,调皮可爱,爱耍恶作剧,一手变脸神技出神入化,只想一人无忧潇洒闯江湖;他,残暴嗜血,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用尽心机只为一雪血海仇;“美公子”是他,一双桃花眼微眯薄唇轻勾,天下女子就心甘情愿为其倾倒;“魅”女子是她,一对美艳凤目上翘,火焰红唇轻扯,取人性命不过弹指间。原本不应该有交集的四人,却因为背后的黑手被绑在了一起,爱恨情仇。武林大会、暗夜门,他和他的身世出现;五毒苗疆、天机门,她和她的存在原来只是一场阴谋的产物。蛊、毒、妒,万千思绪,蛊惑着脆弱的人心。是绝逼深情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悲情绝恋最能打动你的心?命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一切都自己的心决定。精彩片段:“我不要我不要我就不要嘛﹌,汤药太苦了!况且我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不喝汤药只喝补品行不行?”某三对心软的果果继续着温柔攻势。“要不要我像上次一样喂你啊?”还没等果果回答,坐在不远处喝茶的落叶就抢过了话头。“呵呵,这汤药对我的伤口还是很好的,喝多了以后觉得其实还是蛮好喝的嘛!”说完三三就一把抢过果果手中的汤药喝了个底朝天。狠辣篇:一、“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女孩惊恐地拍打着身后纹丝不动的石门。“不是说饿了吗?那就让我看看你有没有吃饭的价值了。你现在所处的的‘万蛇洞’,只要你将里面所有的蛇都杀光了你才能吃饭哦。顺便说一句,虽然我好意特地放了些没毒的蛇进入,但它们可是都是些饿了很久的吃肉动物哦,所以你不杀死它们它们也不会对你手下留情的。好吧,让我看看你究竟有没有活下去的价值吧。”如蛇一般毫无温度的话语在密闭的空间里回荡,还没有停止,女孩就听见了身后传来的密集的“丝丝”声。回头一看,成千上万条吐着血红芯子的蛇正快速向她靠近。新人新坑,但保证坑品。简介小白,欢迎跳坑多给意见!^ω^
  • 以爱的名义

    以爱的名义

    《以爱的名义》是一本散文集,里面通过亲情难忘、心灵美好、乡村风情、街市缩影、古城遐想、思索自然、人文写真、旅途见闻和乡镇记忆九个部分,写出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所感所想。作者深入生活,含着对故乡、对乡亲的深厚感情,用他清新朴实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个的“小人物”,完整的体现了大众百姓的真实生活。文章语言简练,但却让人读后有着深深的体会。
  •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为著名小说家张翎第一本散文作品集,是其二十多年散文创作的总集。共分三辑,第一辑“雪泥鸿爪”,为作者游览成都、古巴等地的见闻记录;第二辑“朝花夕拾”,是作者对童年、成长、故土、亲友的回忆文章;第三辑“书言书语”,主要包括作者的书评和其代表作的创作谈。张翎出生在沿海城市温州,童年生活在瓯江边。后来离开故乡到上海读大学,再后来离开中国漂流到大洋彼岸,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有了全新的体会……虽然离家乡越来越远,但她在异乡书写故乡,字里行间都有着浓浓的江南风情。
  • 好久不见,南先生

    好久不见,南先生

    五年前,他们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是蓝城市人人称赞的金童玉女。他爱她宠她,为了她可以不惜一切,但换来的,却是一场背叛。公司破产、兄弟罹难,就连他自己也差点命丧异国。五年后,当他荣耀归来,势必要让当年那些人付出惨痛的代价!......男人蹙着眉,大步走过去,伸手一拽,就将景真甩进一旁的沙发,高大的身体随之压下,将她固定于身体与沙发之间,阴暗的视线,几乎将她整个吞噬,“想死?有那么容易吗?景真,你欠我的,我要你一笔一笔偿还,这是你应得的惩罚!想一死了之,门都没有!”她苦笑,从出卖他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失去了选择权,这是她欠他的。只是事实的真相,真如他们看到的那样吗?
  • 灰色鸟群

    灰色鸟群

    天上正零零星星地下着小雨,乌云堆积得很厚,让人觉得会有更大的雨落下来。林子满屋子找了一通,翻腾出一把旧雨伞,撑开一看,伞撑子断了两根,黑色的伞布如一条抽了筋的懒狗般痛苦地趴伏着。林子皱了皱眉,瞥了瞥门边立着的秀的那把红艳的小伞,又扭头看看秀。秀正坐在梳妆台前摆弄那两条稀疏的短眉毛,全然没注意他的存在。林子无奈,把自行车搬下楼,冒雨向单位赶去。乡企委副主任欧刚正坐在大办公室里摆弄那本抹布般的考勤簿,看见林子进来,脸上显出郑重的神情,说,林子,本月你已迟到了两次,有一次,这个月的行政奖金就没了。林子笑笑,说,我那二十块钱是财政上拨的,谁也无权扣。
  • 星冬球

    星冬球

    听说翊国太子高冷不近女色?许醉月笑了,入宫时,冲顾饮歌娇媚一笑:“太子殿下……”“滚!”干净利落。听说太子心中的白月光无人可以替代?“我要嫁给你!”月黑风高,许醉月闯进太子寝宫,揪着顾饮歌的衣领,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试图物理替代。“做梦。”太子殿下宁死不屈。“你给我等着!”许醉月恶狠狠的留下一句话。英雄救美,雨中漫步,在哭泣中陪伴,生与死离别……话本里的套路在许醉月的安排下通通上演。“咱们成亲吧!”许醉月深情的看着顾饮歌。“……做梦。”我太子!就算死,绝对不会娶你许醉月!…………………………“爱妃~我晚上不想睡御书房……”“做梦!”(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