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2700000003

第3章 世界第二古老的职业——间谍的来世今生(2)

在欧洲战场,英国之所以能够抵抗住德军的狂轰滥炸,英法联军之所以能够在诺曼底成功登陆,这些都得益于那些辛苦作战的双重间谍们。

武尔夫·施密特就是一位在“二战”中功勋卓著的双重间谍。这位谍报史上的天才人物,在“二战”中进行了极其精彩的表演。作为一名双重间谍,他一面为“二战”时的同盟国搜集最重要的政治、军事情报,从而为正义战胜邪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另一方面,他又以虚假情报成功地欺骗了纳粹德国,以至于直到战争结束仍被视为忠诚于纳粹的间谍。

武尔夫·施密特出生于德国,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丹麦人。伍尔夫是一个身材颀长、金发碧眼的帅小伙子,富有才华。他非常喜欢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中法西斯式的哲学思维,是个地道的纳粹追随者,所以他加入了纳粹党。伍尔夫不仅有着讨人喜欢的外表,而且具有负责精神和清醒的头脑。他当时还是吕贝克大学法律系的学生,但由于受到了纳粹所谓“瓦格纳浪漫主义”的影响,未踏出大学校门的他就开始热衷于“维护祖国”的狂热行动。

由于武尔夫乐于冒险,所以他被德国间谍组织的一位负责人普雷托里乌斯选中。武尔夫的母语是德语,他的英语说得很差,而且带有很重的地方口音。所以,在被派往英国前夕,他接受了从语言到间谍技能的全面训练。由于武尔夫悟性高、名声好,他被确定为派往英国的理想人选。

1940年9月19日夜间,武尔夫·施密特登上一架德国军用飞机朝英国飞去。他在剑桥郡和哈福德郡交界地区跳伞。正在伍尔夫打开伞向下降落时,他突然发现自己飘移的方向在变化,他正在越来越近地靠近一个飞机场尽头的高射炮群。他感到炮兵好像毫无觉察,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他心中一亮:是不是这个飞机场已被纳粹的先遣部队占领了?着陆时他的降落伞碰上了一棵树,足踝在黑暗中被扭伤了。武尔夫藏好了降落伞和无线电收发报机,然后在野外寻找了一个栖身之地。黎明时分,他试图寻找失落的手枪,结果没有找到。他一瘸一拐向附近的一个村庄走去,教堂清脆悦耳的钟声给他一种平安无事的感觉。在村子里,他买了一只新手表,吃了早餐,然后他决定去火车站。

疼痛的脚使他行走不便,在走过一个村口时,他看见了一台抽水机,于是他决定去洗洗脚,以减轻痛苦。就在他洗脚时,一个国民巡逻兵走了过来:“请拿出你的证件,先生!”

他的外国口音,加上伪造的英国身份证,使这位巡逻兵觉得有些诧异,于是他被带往剑桥警察局。

武尔夫不知道,在他空降前夕,他已被另一名被捕的德国间谍卡罗里出卖。英国军情五处的官员早已通知他降落地点的陆军和警察当局。一名陆军军官和一名下士已经在附近的一个谷仓那儿听到黑暗中飞机飞近的声音。声音消失后,下士发现了降落伞消失在树丛中,军官和下士立即开始了跟踪。正当他们不慌不忙地观察时,国民巡逻兵已捷足先登。要把这个德国人带到军情五处,看来他们不得不立即插手,一旦一个间谍在公开场合被抓,就不再可能成为双重间谍,因为德国无论如何也能得到他被抓的消息。

军情五处的军官们很快见到了这个相貌堂堂的德国3725号间谍。他们用德语对话,一开始,武尔夫还以为这是化装的德国间谍来迎接他呢。当他意识到他已被俘时,他感到极为震惊。经过短暂的查问,他被塞进了一辆黑色货车,驶往军情五处020营地。

武尔夫·施密特对自己突然被捕感到十分吃惊,更为惊奇的是,他受到了彬彬有礼的接待。按照训练时“阿布威”间谍机构教给他的理论常识和出发前训练官员对他的告知,他本应看到英国居民乱成一团,如同在法国、丹麦和荷兰所发生的一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看到的是一个平静的、秩序井然的社会。从他偶然听懂的警卫人员的对话中,他也获得了同样的看法。

军情五处把武尔夫·施密特看做是一个理想的试验对象,试图先在精神上摧毁他的防线。审问是一种彬彬有礼的交谈,很少提什么问题,仅仅进行种种暗示,如军情五处已掌握了他的什么情况等。

经过一连几天的心理攻坚战后,武尔夫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他成了一名英国谍报机关控制下的双重间谍,并以“塔特”为代号。

为了保持长久的双重间谍身份,武尔夫被给予了和通常间谍一样的自由。当伍尔夫亲眼看到遭德国飞机轰炸后的英国仍然是个自由、幸福的国家,人民仍然在欢笑、在歌唱、在庆祝赢得每一次战斗胜利的时候,他从心灵深处明确了自己的立场。从此,他把希望留给了英国,义无反顾地倒向了英国一边。

武尔夫按照“阿布威”派给他的任务,定期发送有关英国战斗机和军舰制造计划方面的情报。内容包括:夸大机场被轰炸后损失的程度,诱开德空军轰炸的目标,提供假的军舰制造计划和新型飞机的产量。武尔夫成为英国情报部门最优秀的双重谍报人员。

事实上,武尔夫一直被“阿布威”作为优秀的间谍人员看待,这种看法随着战争的继续愈加提高。他提供了在德国人看来非常有价值的情报,比如卡罗里在企图逃跑未遂之后不再从事间谍活动,德国空袭的目标损坏程度等等。远在战争结束前,他就已经被提议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武尔夫是丹麦人,为了使他得以授勋,“阿布威”通过无线电报特准他加入德国国籍。铁十字勋章是十分值得珍视的,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就授勋,特别是还使用了宝贵的无线电通报时间,这在世界谍报史上是绝无仅有之举。

人们总以为,既然武尔夫的德国主子已对他的忠诚和能力奖掖有加,英国必定会以一种心理上很体面的方式对待他。得到铁十字勋章,可能会使一些谍报人员认为背叛祖国是一种罪恶。然而对武尔夫来说,却是受之即忘,毫不在乎。武尔夫可以粗鲁地对待他的主子们,甚至当他收到他们给的钱时,他竟然对他们说他“今晚要狂饮一通”。他还曾说:“我想,现在该是我休假的时候了。”尽管如此,他仍然被授予了勋章。

“阿布威”一经确信武尔夫是自己在英国最好的间谍,便向他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诸如:“在福克斯通、利明和奥尔厂通地区有无足以阻碍空降的建筑物或机械装置?在切斯特以西之哈瓦登是否已建成一家维克斯地下工厂?”面对这些问题,武尔夫只能和英国军情五处合作,提供假情况,或者说去长途旅行度假了。

不过,武尔夫提供给德国人的假情报中也掺入了一些真实的内容。武尔夫被允许泄露关于空袭迪埃普的确切情报,希望以此使德国人相信他以后关于在北非登陆和在诺曼底登陆的假情报。

直到1945年春天,武尔夫还发回了关于海上布雷区域的情报,告诉德国潜水艇不能进入有效的封锁区。

在这场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双重间谍们为英国海军部做了大量的骗敌工作。那时已经搞清楚,德国的潜水艇已不必再浮上水面充电。这给搜索潜水艇造成巨大困难。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敌潜水艇可能进入的深水区布雷,而水面上其他舰船则可以安全通过。英国海军情报局需要让德国人确信,这样的深水区多极了,远比事实上存在的要多得多。这一骗局就是通过武尔夫实施的。他向德国人报告了纯属虚构的在某些海域布了雷的详细情况。看来,武尔夫的报告起了作用,德国人一直在据之行事。

为了使德国人对他的电报完全相信,武尔夫告诉德国人说,他的关于布雷的情报来自一个嘴巴不严的英军雷舰舰长。

“二战”结束后,武尔夫感到返回故乡并以自己的欺骗作为扬扬自得,无异在损害之上又加上侮辱,更何况他的德国主子们待他又那么好。经申请,他获准留居英国,在伦敦附近的一个乡村里过着一种谨言慎行的单身生活。

后来,一位研究“二战”的英国历史学家,公布了关于武尔夫的上述材料。据这位历史学家分析,武尔夫当时被编入一个称为“莉娜队”的间谍小组,负责管理他们的是德国汉堡空军一处的尼古拉斯·李特逊少校,而空投间谍任务仅仅是德国“海狮计划”的一部分。可喜的是,英国军情五局和伦敦警察厅刑事部特别分部已打入了这个间谍网,而且操纵了这个网中的多名间谍分子(其中就包括武尔夫)充当双重间谍,而德国“阿布威”组织却丝毫未发现。

无论德国人怎样拟订他们的间谍潜入英国的方案,英国的反间谍组织皆了如指掌。事实上德国人在英国长期经营的主要间谍网已被全部破坏。

不难看出,武尔夫的传奇经历仅仅是双重间谍的一个缩影,也许这些双重间谍的产生本身就出于偶然,但他们又通过频繁的谍报窃取、暗中破坏和阴谋串供为原本就扑朔迷离的战争形势添加了更多的未知数。就在这些偶然事件进行着一步步量的积累的时候,整个战场的形势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变。

正如这位历史学家所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之所以能够战胜法西斯同盟,是因为以英国为首的许多反法西斯国家在许多方面都使用了双重间谍。他还断言,假如没有像武尔夫这样的双重间谍的帮助,那么“二战”的历史肯定会重写。

“反恐精英”的谍眼

自从“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就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敌人。现在全球恐怖势力已经走向联盟时代,每年发生的全球恐怖袭击事件与日俱增。与巴以冲突、车臣问题等传统威胁相比,国际恐怖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2005年5月伊拉克进入立宪选举以来,恐怖袭击席卷全国,并延伸到约旦、黎巴嫩和沙特等接壤国家。美国反恐联盟为扩大伊战效果,撬动地区政治格局,使黎巴嫩成为新的地区冲突地带,矛头直逼叙利亚。与此同时,国际恐怖主义势力针锋相对,以攻对攻,加快将恐怖袭击从中东引向欧洲,从2004年发生的“3·11”西班牙马德里大爆炸到2005年“7·7”伦敦大爆炸,国际恐怖势力西进战略获得成功,欧洲不情愿地被彻底卷入战后伊拉克问题的困境之中。

令人深思的一件事是,虽然200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在巴基斯坦分别打死了两名“基地”头目,但这些消息已不能再激起人们的欢呼雀跃。因为恐怖主义已经发生了变异,今天在伊拉克和欧洲发生的恐怖袭击与“9·11”事件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9·11”算是“基地”组织对人类文明的挑战,那么从“3·11”到“7·7”则是与伊拉克战争的不合法性与战争破坏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里人类所承受的更多的是苦涩的战争后遗症。因而新的恐怖中心比老的恐怖中心更具生命力,更难从物质上加以清除,更容易与地区矛盾融为一体。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相公太闷骚

    相公太闷骚

    夜凉如水,漆黑的夜空中散落着星光点点,没有了月光的夜,寂静的有些可怕。夜色中,一个娇小的身影快速的掠过,很快便消失不见。“快快,把这箱子抬到小姐房间里去,你们给我小心点,这里面可是装着小姐最心爱的宝贝,摔坏了小心你们的狗命!”长廊外,一个扎着丫鬟髻的小姑娘眉头紧皱的对着四个男子指手画脚的低声嚷道。而另外四个男子他们小心翼翼的抬着手中的大箱子,生怕一个不小心把里面的宝贝给摔坏……
  • 懂心理,会管理

    懂心理,会管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得人心者得天下”。对于带队伍的管理者来说,如果不了解作为被管理者的员工的心理,在管理中可能以己度人,鸡同鸭讲,管理措施受到抵触。本书是通俗的管理心理学读物,可以帮助管理者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对症下药,征服人心,巧妙地实施管理策略,成功地实现管理目标。
  • 罂粟花

    罂粟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少的倾城影后

    洛少的倾城影后

    【温情似水卷】看到他和女人过度亲密的走在一起,她在拍卖会上一郑亿金,发泄怒火,事后她弱弱的问他:“我是不是太败家了。”某人微笑的答:“不会,我挣钱不给我老婆花给谁花,老婆不生气了吧,要是还生气,再拿我的卡去刷,刷爆为止,只要你高兴。”某女感动的扑进对方怀中,某男美人在怀,一夜涟漪。【娇妻如虎卷】“小洛洛,今天你家青梅出马找上门,说你们曾经海誓山盟、私定终身。”某女语气不善。某男正在愉快的啃着某女人的脖子,漫不经心道:“哦,你怎么回答的。”“我说你是我孩子的爸,早被我吃抹干净,让她有多远滚多远。”某男骄傲的道:“老婆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再给儿子添个妹妹吧。”说完,果断的扑倒、吃抹干净。
  • 女勇士

    女勇士

    她听着妈妈讲的东方故事长大,故事中的女剑客穿林越莽,上阵杀敌。她听着家族遥远的传说,姑姑因为追寻爱情被全村人殴打奚落,任由梦想萌生凋零。她看着姨妈月兰跨越太平洋寻亲,却被跻身美国上流社会的丈夫拒之门外;妈妈英兰染黑白发,日日操劳不停,想要一大家人守在一起的热闹时光。异乡的生活是如此光怪陆离,奇诡辛酸,她们的魂儿散落得满世界都是,但是,沿着来时的路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当你意识到女人也能成为勇士,手中便握有力量。短篇小说集《女勇士》是知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代表作,由《无名女人》《白虎》等五则小说构成,展示了一个生活在异乡的华人女孩的所思所想。
  •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佛前莲

    佛前莲

    周含珠少小离家,远在边境苦寒之地,说是要用一己之身来洗刷家族罪业。等到终于能回去的这一天,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看看这样一个被家族放弃了的姑娘,回来之后会是怎样一副寒酸的样子。周含珠用一身在佛前修习的佛性,与在大雪山看惯了的世间凉薄,告诉所有人,她别样的风采。总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个亲和力满分的女人,在一堆姐姐妹妹之中“万人迷”的故事。可能无CP,讲的大多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还有女孩子之间相处得脉脉温情。文中背景架空,所有地名和风俗有现实生活中的影射,考究的同学请不要太过于深究。
  • 无敌的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麻烦

    无敌的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麻烦

    拥有着无敌力量的千变自始至终都维持着低调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他的生活变得不再平静。穿越者,重生者接踵而来,还有一个有系统的妹妹,他到底该怎么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天下之名医王妃

    倾天下之名医王妃

    许默婷,某无名医科大学攻读医药学的大三学生,在实习前夕就意外接到一封邮件告知她被当地一家医院惊喜录用,进入这所医院的她从同事那得知医院停尸间频频传半夜闹鬼事件。不信鬼神的她主动请求留下来守夜。却在半夜听到停尸间传来阵阵异声后进入,哪里料到被其中突然坐起来的一具尸体掐晕。从而穿越到一个架空王朝西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