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晚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重臣,是大清一位风云际会的杰出人物。作为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的一生完成了中国古人对自己的至高要求:立功、立德、立言三者兼具的传奇。他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可谓是“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先驱者;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了上下一致的拥戴;他一手创办的湘军挽救了大清半壁江山,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60年。但同时,他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赞之者誉为圣相,毁之者诋为元凶。然而无论其是非功过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崛起改变了近代中国的权力格局,他的精神意志与思想见地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曾任翰林院庶吉、翰林院侍讲、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加太子少保,直隶总督等职。他一生历尽坎坷磨难、几度出生入死,但他靠自己坚韧的意志与顽强的斗志,力排千劫万难,安然度过了暴风骤雨,最后在险恶的官场之中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内心境界。难怪梁启超惊叹:“如无曾文正毅力,必为失败之人!”

曾国藩一生读书勤奋,笔耕不辍。他用笔记录自己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所有文集后由李鸿章之兄、湖广总督李瀚章编辑而成《曾文正公全集》。但流传至今并影响深远的则只有《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为中国历代名士家书中光辉的典范。内容涉及极广,从立志修身、求取胜道、识人用人、人际关系、居官治家、治学求知到养心养生,几乎无所不包。著名学者唐浩明曾这样评价:“《曾国藩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曾国藩一生尽性而知天命,真正彻底地做到了内圣外王,学习圣贤之道,并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他讲求以退为进,大智若愚,布道三戒四忌,天道忌盈,功成身退,谦谨乃载福之器;他修炼“硬”字诀、“悔”字诀,欲求刚柔相济、抱残守缺,善始善终;他是被各种阴阳关系磨砺出来的末世思想者;他提倡“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的冲淡人生。故毛泽东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孙中山、陈独秀也把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对其心法卓识无不钦佩折服。

《曾国藩家书》正是这样一部难得一遇的不故作清高、力戒空谈而脚踏实地、真诚恳切娓娓道来的人生大书,可以作为人之终生修业、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的指引和身处曲折、迷航时的领路灯与转舵手。

同类推荐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国学源远流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得之。本书旨在化繁为简,将经典的国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读,为更多向往国学的读者提供精神上的“低门槛、无障碍阅读普及本”。史、儒、佛、道、法、兵、中医、易经、礼节、饮食……这里无所不包,等待着你的探索。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哲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哲学故事

    哲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哲学故事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在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很好,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开启智慧,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很好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热门推荐
  • 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rocess

    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roc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抢出一个神

    抢出一个神

    沈福得了个系统,却他喵是辅助的。“技能施展距离一丈。”“可以同时对十个人施加技能。”记得别人家过来都是有光环的,凭啥到我就成辅助了?好吧,就算是辅助,我也让他站到中间。
  • 蜀山剑侠新传

    蜀山剑侠新传

    本书叙述富家子弟孙同康拜师访友途中,遭盗党追杀,几遭不测,幸得异人解救,并喜得宝剑、宝镜、宝铲等物,勇斗妖人、妖僧,并与其他几家前世好友劫后重逢,在洞庭斗法中歼灭妖人,最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其中贯穿孙同康与前世妻子、女仙孙毓桐的缠绵情事。该书语言简洁、华丽,情节生动、离奇,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讲述故事的超凡能力。
  • 乡村推销记

    乡村推销记

    结果,我坐上厂里的破卡车进山了。车厢里拉了一大堆在麻绳纸箱捆绑之下闪着光泽的玻璃杯。破卡车不堪玻璃杯的重压,一路吱吱嘎嘎的。如果我知道后来会发生那么多事情,打死我,我也不会进山来做这趟买卖——其实我知道我仍然会来,因为我是个懦夫。从我们的小城柳镇市出发是早晨,这时候是中午,车停在川口镇。在路边的小饭馆里就着羊杂汤啃完了烙饼,一根烟没抽完,司机老句就催着我上车。说路上不能歇了,你以为是旅游啊,我们要一直翻山,明天下午才能到。再往前,全是崎岖的山路。
  • 恶龙的新传说

    恶龙的新传说

    穿越到异界成为一只传说中的“恶龙”,逃出封印后各种洗刷罪名,一不小心又成了英雄。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三国人臣

    三国人臣

    水镜先生:曹操不敢称帝。曹操:朕呸!朕就称帝了。孙权:朕靠,朕也称帝。刘备:本来我也应该称帝的。汉献帝:朕还没死,你等逆贼竟敢称帝!张爱卿,给朕削逆贼。张起:陛下息怒,臣去去就来。
  •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刘建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舆论现象和民意的社会地位及作用的问题,具体包括“舆论的概念和本质”、“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舆论的几个特征”、“舆论形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讲授者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实例,精当的评论,丰厚的知识底蕴,向大家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从不同方面剖析了“舆论”这一主题,对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刘建明教授在无数的社会事实和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探骊得珠,总结出了“暴政的历史真相”和“民意的四个定律”,使我们获得了很多难得的感悟。
  •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一篇好的童话,具备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深沉的哲理有趣的故事诗样的语言五个要素。《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童话组二等奖,《少年文艺》1989年好作品奖;《阿雪的世界》获《儿童时代》1981年童话征文优秀作品奖;《绿门》获全国儿童短篇科幻小说优秀作品奖;《看不见的油画》列入重庆出版社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飞的花》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伴随几代人成长的中国经典童话》;《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和《偷梦的妖精》中其他一些作品列入内地和台湾地区许多选集。
  • 祸起四合院

    祸起四合院

    出了金鑫公司,火匣满脑子都是王小红的影子。一会儿是火样的石榴红,一会儿又是水葱般的青绿。两种颜色环绕盘旋,搅得他晕头转向。他又记起了刚才李杆说的话:找不回王小红,你那二十万就打水漂了。火匣打了个激灵,这才意识到寻找王小红的重要性:这不单单是找回老婆的问题,还关系到他们家那个四合院的前途。那个四合院是火匣的曾祖父建的,传到火匣已经一百多年了。别看现在有些破烂了,在当时那可是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气派房子。因为用石料起了半米的根基,1943年伏汛黄河决口,房子居然没有被冲倒,救了村里不少人。要是烙印着祖宗功德的宅院从他手里更名换姓,那他火匣就成了火家的不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