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000000031

第31章 消化系统疾病(1)

胃痛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该病在脾胃肠病症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应尽早诊断治疗。

(二)病因病机

胃痛病位在胃,肝脾起重要作用,胆肾也与之相关。其发病主要是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所致。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寒邪客胃气机凝滞,胃气不和,收引作痛。

2.饮食伤胃胃中气机阻滞,胃气失和而疼痛。

3.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脾胃虚弱寒痛是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作痛;热痛为胃阴耗伤,胃失濡养,致使胃痛。

(三)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在心下胃脘,有时还可分为上脘、中脘、下脘,其疼痛性质常因病因病机不同而不同,可为胀痛、刺痛、钝痛、隐痛、灼痛、绞痛、闷痛,而以胀痛、刺痛、隐痛常见,疼痛可为持续性,也可为发作性,可无压痛,或压痛不明显,无反跳痛。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调、情志不舒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并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四)诊断

1.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

2.起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3.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4.上消化道X线光透视、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可见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五)治疗

胃痛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及相应的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为日常生活注意,包括勿暴饮暴食、勿平躺、勿睡前吃晚餐、消除生活压力、减肥等方面。

2.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帮助消化、抑制胃酸的药物,还可配合理气和胃止痛的中药、中成药以增强疗效。另外,还应避免服用一些对胃肠刺激较大的药物。

(六)预防

对胃脘痛患者要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劳逸结合、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可减轻胃痛发作,进而达到预防胃痛的目的。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

主穴:中脘、足三里、合谷、内关、公孙、脾俞、胃俞、肝俞。

配穴:肝气犯胃者加太冲,阳陵泉,期门;脾胃虚寒者加胃上穴、天枢、气海。

2.定位

中脘——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合谷——第二掌骨中点桡侧缘。

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公孙——趾趾本节后1寸,赤白肉际处。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太冲——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期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胃上穴——脐上2寸,旁开4寸。

天枢——腹部,脐中旁开2寸。

气海——脐下1.5寸。

(二)自我按摩法

1.旋摩右手掌放于右下腹,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从右下腹起,顺时针在全腹反复环摩,手法要快而轻柔,使局部有较强的温热感,摩100~200次。

2.摩脾胃两手掌重叠放在腹部,从左肋下旋摩至右肋下,反复50~100次。

3.拇指揉在中脘、气海、足三里、内关等穴反复揉压,每穴各2分钟。

4.疏通用两手四指从两侧腹后向前移动,大拇指合拢于腹部。再用右手抓住腹肌。再以左手全掌从剑突下往下推,反复6遍。

5.擦腰背由他人操作,沿第一胸椎,夹脊两旁向下推至骶部9次,再点压脾俞、胃俞、肝俞各1分钟。

呕吐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呕吐。

(二)病因病机

呕吐病位在胃,还与肝脾有关。其病机无外乎虚实两大类。实者由外邪、饮食、痰饮、郁气等邪气犯胃,致胃失和降,气逆而发;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胃虚不降所致。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外邪犯胃邪犯胃腑,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

2.饮食不节伤食滞脾,食滞内停,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3.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4.脾胃虚弱脾胃素虚,病后体虚,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上逆成呕。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脾阳虚、胃阴虚。前者为不能腐熟水谷,致寒浊内生,气逆而呕;后者因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不得润降,而成呕吐。

(三)临床表现

其主症为呕吐,具体症状不尽一致,或干呕,或无声而呕吐,或声高而呕吐,甚或呕吐如喷;或食后即吐,或良久复出,或不食干呕;或呕吐新入之食,或呕吐涎沫;呕吐之物或多或少。同时,常有闻及特殊气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寒暖失宜等诱因,并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食、反酸嘈杂等症状。

(四)诊断

1.呕吐以呕吐食物、痰涎、水液诸物,或干呕无物为主症,一日数次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常兼有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嘈杂等症。

2.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恶心欲吐之感,多由气味、饮食、情志、冷热等因素而诱发,或因服用化学药物,误食毒物而致。

3.上消化道X线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常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五)治疗

轻的呕吐对健康影响不大,无须治疗。重的呕吐不仅吐出大量水分,而且吐掉电解质,出现脱水和酸碱失衡的症状,必须作紧急处理。

1.禁食6~8小时轻度或中度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多次少量服,多数病人能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如不能纠正,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血生化检验进行静脉输液矫治。

2.治疗原发病外科梗阻性疾病,应施行手术解除梗阻段。如为内科性呕吐,即应治疗原发病。

3.服用止吐药最安全最有效的药物为吗丁啉,每次每公斤体重0.3毫克,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4.再发性呕吐在禁食期间可少量多次饮凉开水或冰水。喝温水易引起呕吐。

(六)预防

避免风寒湿之邪或秽浊之气的侵袭,避免精神刺激,避免进食腥秽之物,不可暴饮暴食,忌食生冷、辛辣、香燥之品。呕吐剧烈者应卧床休息。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内关、公孙、足三里、中脘、天枢、膈俞、膻中、太冲。

2.定位

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公孙——拇趾本节后1寸,赤白肉际处。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中指)。

中脘——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天枢——腹部,脐中旁开2寸。

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太冲——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二)自我按摩法

1.掐揉穴位用拇指用力掐揉内关、公孙、足三里、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2.擦腹直肌将双掌置于两侧腹直肌处,由上至下行擦法,约1分钟,擦至腹部微热微红。

3.叩背法半握拳,轻叩胸3至胸12脊椎两侧膀胱经约1分钟。

4.提拿脊背患者俯卧,他人由命门穴开始,提拿脊柱两侧骶脊肌,止于大椎穴处,反复20次。

泄泻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泄泻主要由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泄泻易反复发作,有的随个人体质、季节、地域之不同,又有各自不同的兼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将大便清稀如水而下者称为泻之说,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另外,根据发病的缓急,现多分为急慢性两类。

(二)病因病机

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急慢性泄泻的发病又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急性泄泻饮食生冷不洁或受寒湿暑热,使邪客于肠胃,邪滞交阻,气机不和,胃肠的受盛和传导功能失常,致使水谷相混、清浊不分,发为泄泻。

2.慢性泄泻脾胃素弱,久病气虚,使得中焦健运衰退,食物难以消磨,宿食内停“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助脾熟腐水谷,完谷不化,水湿积滞泛溢肠间,均发生泄泻。

(三)临床表现

泄泻的病变部位在肠,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便次增多、便质改变)。急慢性泄泻表现又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急性泄泻发病较急,便次与数量增多。如偏于寒湿,则便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淡苔白滑。如偏于湿热,则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象濡数,舌质黄腻,或兼身热口渴。

2.慢性泄泻发病较缓,或由急性泄泻转变而成,每日便次较少。可有脾虚、肾虚之不同。前者面色萎黄,或神疲肢软,喜温畏寒,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脉濡软无力,舌嫩苔白。后者每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每晨一次或数次,脉沉细,舌淡苔白,又称为五更泻。

(四)诊断

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状;或完谷不化。

2.常兼有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4.需排除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五)治疗

泄泻的治疗一般可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主要是日常生活注意,应避免一些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急性泄泻,全身失水较严重时,应注意水液的补充,必要时可予以静脉补液。

2.药物治疗可针对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并可服用有运脾化湿作用的中成药,如黄连素等。

(六)预防

泄泻应以预防为主。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食生冷瓜果;居处冷暖适宜;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对急性泄泻,患者应于每次大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并用温水清洗,以免肛门发生感染,黏膜溃破。对重度泄泻者,应注意防止津液亏损,及时补充体液。泄泻痊愈后还应注意饮食调养、精神调养和体育锻炼,防止复发。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

(1)急性泄泻取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

(2)慢性泄泻取脾俞、章门、中脘、天枢、足三里、命门、关元。2.定位

中脘——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天枢——腹部,脐中旁开2寸。

上巨虚——犊鼻穴下6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章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命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二)自我按摩法

1.揉小腹取坐位或仰卧位,在小腹用掌揉法按顺时针方向操作约2分钟,以温热为度。

2.按揉气海取坐位或仰卧位,掌心按揉气海约2分钟。

3.捏脊患者俯卧,他人从命门开始,捏紧脊柱部皮肤,一松一紧向上至大椎,重复操作9次。

4.推骶尾部患者俯卧,他人用掌根抵住尾骨,自下向上,推至命门穴,操作2分钟,至局部微红、微热。

肝脏疾病

一、疾病概述

(一)基本知识

1.肝脏在我们人体的什么部位肝脏在腹腔右上部(部分在腹腔左上部),分为左(小)、右(大)二叶,重1200~1500克。肝上界在右胸廓5~6肋之间;下界不超过肋骨下缘,有时剑突下可摸到,但不超过3cm。肝脏可随呼吸而上下移动。其下面有肝门,为肝动静脉、门静脉、肝胆管、淋巴管、神经出入口,下面左侧有胆囊。

2.肝脏有什么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储存肝糖元及解毒等重要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被称作人体的化工厂。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均需要肝脏参加。其他物质的储存和代谢也需要肝脏参加,如:维生素、激素、胆红素等。另外,肝脏还有解毒和吞噬作用,能保护人体。

(二)肝炎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肝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组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有:不愿吃饭、容易疲劳、恶心、呕吐、肝脾肿大、肝功能检查异常,或有黄疸、发热。

2.病毒性肝炎有多少种常见肝炎至少有5种:甲型(HA)、乙型(HB)、丙型(HC)、丁型(HD)、戊型(HE)。甲、戊型是经粪—口途径传播。其中,甲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若防治不力,可暴发流行;戊型多发生在雨季和洪水后,很少转为慢性。乙、丙、丁型则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以散发为主,容易形成慢性,且部分可转化为肝硬化,最后导致原发性肝癌。

同类推荐
  • 无麸质饮食完全指南

    无麸质饮食完全指南

    麸质是存在于小麦、大麦和黑麦中的一类蛋白质。在易感人群中,麸质会引起许多症状。在中国,麸质相关失调可能并不像原先所想得那么罕见。对于麸质相关失调,目前唯一公认的治疗方式就是进行无麸质饮食。对于如何开始无麸质饮食,许多人可能会存在困惑。而本书就将为你解答你想知道的种种问题。
  • 第三脑:透过皮肤看健康

    第三脑:透过皮肤看健康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的器官。中医上有“望表辨病”,“表”即包括皮肤。通过对皮肤的各种变化来诊断人体的各种疾病症状,虽然简单,但是却少有人知晓。本书以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人们揭示皮肤暗藏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信息,并给出相应的保健养生意见。
  •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是以“一年365天,健康每一天”的观点为出发点,着眼于四季寒暑变化及24节气的气候特征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告诉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节气里,从饮食、起居、防病、精神、运动等方面对自己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呵护。
  • 慢性病康复指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慢性病康复指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向广大读者及慢性病患者传授经济实用的自然疗法,帮助患者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自我调养,使疾病逐渐缓解,直至康复。
  • 心脏病食疗与养生(居家生活宝典)

    心脏病食疗与养生(居家生活宝典)

    本书对心脏病的症状早有认识和详细记载,对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心脏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和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
热门推荐
  • 骑士与玫瑰

    骑士与玫瑰

    权力的纷争,鲜血与美酒,铁剑与王冠,玫瑰与骑士!
  • 我能看到倒计时

    我能看到倒计时

    末日谣言的大行其道,乐坏了卖罐头食品的陈友。一番疯狂的买进卖出,贷款炒货之后,陈友囤下了大量食品,正等待着价格最高的时候卖出去,然后买上一栋海景别墅的时候……陈友发现。末日,真的来了。#这是一个人类以为是灵气复苏,实际上是末日入侵的故事。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阿光和阿光们

    阿光和阿光们

    “……始创于一八六五年的百年老字号‘茂芝堂’,秉承‘药为百病之茶,茶为百病之药’(见《本草拾遗》)的古训,以创制‘茂芝堂’甘和茶、午时茶而闻名遐迩。其‘解暑清热,消滞祛湿’等药效,使身处湿热气候的广东人民受益于百年。不断发展创新,‘茂芝堂’业已发展成集药茶、饮用茶的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国有企业……”这里述的,是引一段茶叶包装上的说明文字;却不是为着打什么商业广告,而是想叙说一段埋藏在我心中多年的关于我的同辈人的故事。
  • 子华子

    子华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灵岩寺和尚请来法门道具等目录

    灵岩寺和尚请来法门道具等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儒期而至

    儒期而至

    宋半仙叱咤江湖二十余年,一个原则走天下——人算不如天算,然而见到修颉颃的第一眼,她就决定逆天改命,做个小人扎死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秘殿下:丫头别想逃

    神秘殿下:丫头别想逃

    为了拿回失去的东西,她来到众神学院,第一天,便以彪悍的实力让所有人不敢小瞧。命定的守护者,个个极品,让人眼红,羡慕嫉妒。
  • 天台治略

    天台治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