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2000000007

第7章 度量光的工具(1)

冰洲石

冰洲石示意图冰洲石,即无色透明纯净的方解石晶体。它在透明矿物中具有最高的双折射率和最大的偏光性能,是人工不可制造也不能代替的天然晶体。实践证明,冰洲石是良好的光学材料、光电子材料,可用于制作激光开关、大屏幕显示器、天文观测太阳黑子的电子望远镜、宝石二色镜、激光测距仪等光学元件。这些光学元件材料的质量要求是无色、全透明,干涉测试无包裹体、无裂僚、无双晶、无节瘤,紫外光照射无荧光现象,而优良的冰洲石完全可以具备。

优质冰洲石晶体产于玄武岩和沸石的方解石脉中,其形成与热液作用有关。统计证明,世界上出产良好方解石晶体的地点有:美国的LakeSuperior铜矿区;德国的Saxony、Harz山脉的Ardreasberg;英国的Cumberland、Derbyshire、Durham、Cornwall和Lancaster;冰岛;墨西哥的Guanajuato等。中国的冰洲石晶体质和量都超过世界诸国。

用来测定宝石偏光性质的偏光仪

冰洲石的用途很广,但它主要用于国防工业和制造高精度光学仪器,如大屏幕显示设备,电子计算机的折光,偏光器、偏光显微镜中的尼科乐棱镜,偏光仪,光度计,旋光测糖计,干涉激光解像仪,化学分析用的比色计等。此外,还可用于制造射程仪及测远仪的配件。冰洲石越来越受到现代工业的青睐,成为现代国防、航空航天和科研事业不可缺少的非金属矿产材料。

圭表

圭表示意图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的数值。

仪征铜圭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圭表。1965年在江苏仪征石碑村1号东汉墓出土。仪征铜圭表长34.5厘米,合汉制1.5尺,边缘上刻有尺寸单位;表高19.2厘米,合汉制8寸。圭、表间用枢轴连接,使之合为一体。使用时将表竖立与圭垂直;平时可将表折入圭体中留出的空档内,便于携带。根据传统的说法,表高为8尺,这一数值曾被长期沿用。该表的表高恰为8尺的1/10,说明它是一件便携式的测影仪器,可证明当时常设的天文台用8尺的表进行观测的说法是可信的。

中国现存最早的圭表——仪征铜圭表在很多情况下,圭表测时的精度是与表的长度成正比的。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周公测时的地方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测景台。它由一座9.46米高的高台和从台体北壁凹槽里向北平铺的长长的建筑组成,这个高台相当于坚固的表,平铺台北地面的是“量天尺”,即石圭。这个硕大的“圭表”使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史料证明,以圭表测时,一直延至明清,现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一具圭表,是明代正统年间(1437~1442年)所造的。

远古时的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从太阳每天有规律地东升西落,直观地感觉到了太阳与时间的关系,开始以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但这很难精确。据记载,3000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当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

此外,圭表还可以有多种用途。周时期,人们认为在同一日子里,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若差1寸,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有1000里。据说周王室裂地封侯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办法。圭表还可以测定方向。在地上画许多个同心圆,将表竿竖立在圆心,当上下午表影顶点落在同一圆周上时,将这些对应点连接起来,它们的中点轨迹与圆心连线便是南北方向。在夜里,当视线通过表顶凝望北极时,这方向也即是南北方向。古人在搭建房舍、修造道路和营造宫殿的时候都要仔细地确定南北方向(子午方向),《诗经》上说“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揆,揣度的意思。全句可以解释为,通过观测日影来决定营造楚国宫殿的方向。

日晷

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王国。中国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

日晷示意图一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十二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均匀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接着,日影在逐渐变短的同时,向北(下)方移动。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而,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两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公贵族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所以彻底抛却日晷,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

日晷示意图二使用日影测时的日晷,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有一根指时针,这根指时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必须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并且正确地指向北极点,也就是都有一根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指针。观察这根指针在指定区域内的投影,就能确定时间。现有常见的日晷有下列几种不同的形式:

(1)水平式日晷。是最常用的日晷,采用水平式的刻度盘,日晷轴的倾斜度,依使用地的纬度设定,刻度需要利用三角函数计算才能确定。适合低纬度的使用。

(2)赤道式日晷。赤道式日晷是依照使用地的纬度,将轴(指时针)朝向北极固定,观察轴投影在垂直于轴的圆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的装置。盘上的刻度是等分的,夏季和冬季轴投影在圆盘上的影子会分在圆盘的北面和南面,适合中低纬度的使用。若将圆盘改为圆环则称为赤道式罗盘日晷。

同类推荐
  • 灯塔妈妈

    灯塔妈妈

    《灯塔妈妈》内容包括:灯塔妈妈、扣纽扣、扎小辫、小飞机、儆手影、买菜、喂鸡、风筝、怎么来、翻跟头、下雨了、对不起和没关系、变成懒虫莫怪我、为了一颗米、东家西家蒸馍馍等。
  • 鬼马女神捕①:绝密卧底(上)

    鬼马女神捕①:绝密卧底(上)

    凤凰蓝翎和鸡妖姬十四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灵界。他们的故乡叫灵谷,那里鸟语花香美不胜收。蓝翎最大的梦想是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威风凛凛的灵界神捕。不过,才三百多岁的她连报名参加捕快选拔的资格都没有。原本以为梦想离自己很远,可是蓝翎最近发现,梦想近在咫尺——她没有经过任何测试,直接当上了见习捕快。并且很快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化身人类少女,潜伏在人界的樱宁学校,找出并封印从灵界逃到人界的的许愿妖星夜姬。鸡妖姬十四因觊觎蓝翎的第一次涅槃之火,被烧掉了羽毛,所以誓死跟在蓝翎身后,直到她还回自己的羽毛。作为附属“物品”,姬十四被蓝翎带到了人界,一只灵兽和一只小妖开启了他们笑料不断、状况百出的人界卧底之旅。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因其童话作品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4:遭遇非洲蟒蛇王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4:遭遇非洲蟒蛇王

    《新童话·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4):遭遇非洲蟒蛇王(非洲)(冒险小王子升级版)》主要内容简介:小龙、萌萌、阿诺在进入非洲的原始大草原后,不仅丢掉了月光宝石,经历了几百万动物大迁移的凶险,还遇到了霸道的鳄鱼王,最后,他们终于在小斑马的带领下,来到了乞力马扎罗山下。他们又会遇到什么新的困难呢?他们真的能够顺利拿到黑宝石吗?
  • 白棉花(新版)

    白棉花(新版)

    1944年,逃难躲在乡下的克俭突然看见天边有一架飞机歪歪扭扭栽到田里,天边还开了一朵好大的白棉花。保安旅长沈沉说那是盟军的飞行员,是来帮中国人打日本人的,让乡亲们帮着找飞行员。乡亲们好不容易捞起来降落伞,才发现绳子被割断了,飞行员不见了……
热门推荐
  • 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爱德华·萨义德文化随笔集

    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爱德华·萨义德文化随笔集

    本书是美国著名公共知识分子萨义德的随笔精选集的第一部,收录了其35年来在各学刊和媒体发表的近50篇文化批评散文,内容涵盖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等各个方面,其中评介了海明威、奥威尔、卢卡奇、福柯、威廉斯等文学、哲学大师和他们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西方人文学科近30年来一系列的核心话题和讨论,都可以在萨义德的这本随笔集中找到。爱尔兰著名文艺批评家谢默斯·迪恩称赞此书为“现代世界知识生命中的里程碑”。
  • 不负相念

    不负相念

    芙念,一只五百年的蝴蝶小妖,却被一个活了十九年的高冷王爷收服了!这个王爷不一般,宠妻宠的不一般。面对外人,狂酷拽,面对芙念,就一个字,玩命儿宠。当他们相遇,一场人妖之恋,又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尾呢?
  • 化身神龙虐爆宇宙

    化身神龙虐爆宇宙

    【2019年度火爆爽文,全程超神,免费畅读!】秦政意外开启神秘玉玺,获得太古祖龙传承,自此纵横星空万界,睥睨宇宙各族!凝龙血,聚龙气,铸龙体,化龙躯,头戴七彩凤翎冠,身披九色流光袍,怒吼间诸界颤栗,摆手间群星震荡。啥?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吊?看到小爷这神圣的身躯没?这可是华!夏!神!龙!
  • 大宋帝国之残阳烈

    大宋帝国之残阳烈

    一个风霜老人,铁马金戈,入虎穴驱敌寇铸屏障,空怀一腔英雄血。他一介书生,妄论匡扶正义,天正会一飞折戟,沦为世人笑谈。大宋百年,弊政丛生,千疮百孔。血色残阳,金瓯碎缺,抱恨终天。高尚与卑鄙,正义与邪恶,阴谋与爱情,苟活与牺牲——照见乱世中的人性!靖康元年二月,宋朝北部疆土战事频繁,金军攻占大量州县。大宋王朝弊政丛生,千疮百孔,衰败没落,良将匮乏。威震敌胆的抗金名将宗泽,风烛残年,临危受命,重披战袍,于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英勇奋战,抵御外寇。所幸转危为安,立足江南。城池涂炭,匪寇蜂起,宗泽孑然一身入虎穴,尽显智勇枭雄本色。他智斗天正会首领,锄奸筹粮保卫汴京。至建炎二年,三个月七十余战,金军溃不成军,宗泽战绩显赫,扬大宋军威。恨赵构朝廷,苟安南国,宗泽欲横扫漠北,可惜血色残阳,空怀一腔忧国忧民英雄血,抱恨终天……
  • 凤尾不开花呆萌皇后要出嫁

    凤尾不开花呆萌皇后要出嫁

    他说:“天下人的生死与我何干,我只想你永远陪在我身边。”他说:“我成了幽冥界的尊主,拥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可是为什么我一点都不开心呢?”她说:“辛燃已经死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辛燃,我是凤鸾,我不爱你。”火神祝和之女转世为人,面对新欢旧爱又该如何选择?江山地位与挚爱之间又该如何选择?
  • 荒岛求生之杀出重围

    荒岛求生之杀出重围

    一场意外,我和我的朋友乘坐的船发生了触礁,我们被困在一座岛上,为了食物,为了生存,他们尔虞我诈,互相抢掠,互相厮杀,人性的丑陋变得赤裸裸,但是我不会屈服,为了我的朋友和我爱的人,我要变强,我要变强,我要——群号:426476388
  •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教妈妈给宝宝做最爱的美食,天天不重样的爱心食谱,均衡营养,助力成长。科学合理的功能食谱,提升宝宝免疫力,超级妈妈的健康圣经。《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
  • 白话夜谭随录

    白话夜谭随录

    小说一词,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最初的意思是指琐屑之言,无关道术宏旨,与现今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概念,更是风马牛不相干。后来班固著的《汉书·艺术志》是说:“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则与今之所谓小说浙近。但《汉书·艺术志》著录的十五家小说共一千三百九十篇,至隋朝时已全部散佚。不仅如此,现存所有的汉人小说,也全都是出于后人伪托。因此,要论中国的小说,还当自六朝始。
  •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本书精心描绘59篇纯美文字,从全新角度发掘唐诗宋词之美,解析它的特色与技巧,解读塑造它的人,解密它背后的故事,情感细腻、文字珠玑,还原凄美诗词创作的情境,带给我们古人最彻骨的人生体验和最惊叹的诗词才华。
  • 远去的藏獒

    远去的藏獒

    这是高原作家杨志军继长篇小说《藏獒》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堪称《藏獒》的姐妹篇。藏獒是高原的精灵,具有坚韧、负重、仗义、嫉恶如仇、捍卫目标、忠诚等优秀品质。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纪实、叙事、追忆及反思,对产生“藏獒”这一高寒优秀动物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了繁复、具体而形象化的铺垫。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作者对他眼中和心中的青藏高原的浓厚情感,这种情感饱含着作家对那最后一块圣地的无限虔诚与眷恋。诗意化的叙述与表达裹挟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作者对产生“藏獒”(高原精神和高原气质的杰出代表与象征)的环境正遭受市场化的破坏的危险,以及身处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和困惑,表现出深切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