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5300000024

第24章 论语(2)

到底《论语》应该怎么读法?我们不妨看看朱熹的一些意见,毕竟他在《论语》一书上所花的工夫远比我们多得多,深得多,认真得多。首先,朱熹认为在群书之中,《论语》最为重要。他说:“读其他书不如读《论语》最要,盖其中无所不有。”换句话说,《论语》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至于读法,朱熹说:“看此一章便须反复读诵,逐句逐节互相发明,如此三二十过而不晓其义者,吾不信也。”我们不必迷信朱熹的说法,自己拿出《论语》来,依从朱夫子的建议,试试读看。我不怕朱夫子会误导我们,只怕我们欠缺他要求我们读书时起码的耐性和认真。朱子上面的建议是在阅读技巧的层次上说的。要了解《论语》中的义理,他认为为学的关键在于“识得道理去做人”。故此,读书“须于日用间令所谓义了然明白。”所谓“日用间”指的即是我们平日的行为处事和待人接物。朱子所讲的这个义,不是空言,而必须在日用间、诸事中去实践。

《论语》虽然篇幅有限,但是,在今天繁忙的现代化时代,也许很多人都会嫌它辞繁不简,过于冗长。针对这一点,朱熹叫我们不必过分担忧,他说:“今读《论语》且先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余自然易晓。”可见读书与否,完全是一己立志的事,跟书本的篇幅并无关系。(劳悦强)

爱读《论语》

生活在这个浮躁纷杂的社会里,整日为生计而奔波,真正能偷点闲空读点书,也不愧为人生之一大幸事。细细算来,十几年来,林林总总也读过十几本“大部头”,但也许是偏爱读史、诗和散文的缘故,自己最放不下手的就算是《论语》了。

自上高中至今十几年,我竟读过四种版本的《论语》。

最初见到的《论语》是上高中时同窗好友送我的半部《论语》,这半部《论语》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确切地说是一部批林批孔的教材。同学说,这半部《论语》之所以只剩后半部,是因为他奶奶撕掉前半部用来点了炉子。这半部《论语》的特殊之处,是在每一章节后面都附有一段批判性的文字。这些批判性的文字把这部儒家的经典之作批得一无是处,孔老夫子也因这部书而成了千古罪人,现在看来确实有些滑稽可笑。

这半部《论语》,虽然只有后半部,但我觉得它于我的分量比送我一本精装的《中华大词典》还要重得多。记得当时我还用厚纸板专门为这半部《论语》设计了封面。在古铜色略显灰暗的底色上,是仿汉代的“孔子行教图”。在新加的扉页上,我还写下了这样的戏语:“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得半部论语,可得天下矣!”就是从这半部《论语》起,我最初认识了两千年前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治国安邦之道的孔子,认识了他的被后人称之为“儒家”的学说,也略见了他生活的那个被史家称之为“春秋”的时代。可惜高中毕业后,那半部《论语》不知怎么丢失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十分遗憾。

第二部《论语》是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论语集注》。集注中朱氏广征博采,得历代儒家《论语》注解之精要,然又独辟新径,另有所论,独成一家,洋洋洒洒几万言,可谓宋代以前儒家关于《论语》注解的集大成者。但注中,朱氏那种言必称“圣人”和视《论语》句句神圣、字字神圣的“圣人气”,的确让千年以后的我们透不过气来。不过他为这部注的确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毕力钻研,死而后已”。经史学家周予同先生在谈到朱氏的这部集注时,说:“名物度数之间,虽有疏忽之处,不免后人讥议;然当微言大义之际,托经学以言哲学,实自有其宋学之主观立场。”我对朱氏集注的总体印象是:人气不足,圣气有余。

第三部《论语》是三年前在莱芜地摊上买的一本盗版书。说它盗版,是因为书中有些生僻字没有印出,而是代之以方格。此外,其注释也是阴差阳错,漏洞百出。我是最讨厌看盗版书的,故这本书从买后就没怎么看,以致后来不知去向了。

第四部《论语》是去年冬天从新华书店买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论语译注》。这部书是我见到的最精致的一本。其封面装帧考究,印刷清晰,版式排列整齐;其注释及译文博采众长,严于推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得儒学之精髓,棱角分明,自成一家,又不拟于古论,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试想,在冬日的落日余晖中,坐在对窗的一方书桌前,守着一杯清茶,手捧一部《论语》,逐字逐句品之,那是多么惬意啊!

在品评回味中,你的思维已不自觉地融入孔子这位春秋哲人的智慧;在思想的畅游中,你还可明辨出古代先儒那种视“圣人”为“非人”的愚昧和今人视“圣人”为人的睿智来。

一言以蔽之,读《论语》,清心、明智、修德。(李层实)

名家导读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北宋理学家程颐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这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国学大师南怀瑾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伦理道德的根源,必须阅读《论语》这一本书。我年轻时没有读过,后来读了才知道中国是怎么回事。孔子的“仁”学以及对教育的理论,都是全人类的瑰宝。《论语》字句精当,也可当做文学书籍来读。

——当代作家李准《论语》一书,似浅实深。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关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宗教等问题的观点。其中对于“礼”、“德”、“仁”、“孝”的论点,后来成为两千年中国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论语》使人惊讶的,不仅是孔子所追求的仁善人格的崇高性,还有其中所阐述的价值观念的超越时代性。

——著名学者何新我们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铸造民族精神,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当代作家叶朗

我在《论语》中找到了学习乐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妈妈发现少年先锋学校有一个国学馆,就带我到那个国学馆去跟申老师学《论语》。去以前,我还真纳闷:作业这么多,怎么还去学“课外书”?

学了之后,别提我心里多高兴了。现在,在我的大脑“储蓄银行”中,已经存进了50多章“圣经”。“圣经”?你很奇怪吧,我现在喜欢把《论语》叫“圣经”,因为我觉得它的神圣无法比喻。

我从来不知道《论语》中有这么多“美境”。那些境界都太神奇了,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一章,申老师为我讲解说:“孔子教学生,重行。学得不多,没关系,只要会用就行,比学得多而不用不行要好。当然,学得多用得多,那就更好了。”申老师的讲解使我懂得:对于每一章《论语》,我不仅要会背,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它,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它,得到启发,从中受益。

现在,有时我学习累了,就会读一读《论语》,放松一下。就好像是在和它聊天、谈心。它真的成了我的挚友。我觉得,它给予我的是精神上的财富。这比那些物质上很富有的人,价值就高多了。我现在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真难以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伟大的人物!他现在活着该多好,到全国各地给父母孩子们讲一讲,真比他们整天听的、整天找的“教育”要好上千倍。我要继续学下去,这是我们中国的宝藏,可不能丢弃。希望大家都来学习《论语》,和它做好朋友吧!(毛明鉴)

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对于孔子,说实话我真的对他没什么好感,了解不多,但也知道一些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对于孔子的书,我一向敬而远之。不过,最近老师借给我一本《论语》,怀着一种要找孔子“罪证”的心情我打开了第一页。

看了第一篇《学而》,我深深感觉到一个字的重要——“信”。

小到交朋友。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而有信。”是啊,一个人的信用是多么重要,说起自己真是惭愧。我和一个好朋友以前总是约好一起上学,但我总是迟到。后来有一次,我也想准时一点,谁想我朋友却迟到了,她说:“今天我多吃了一碗面,想你总是迟到,应该不要紧。”我想这是我总是失信于人的结果。

大到治理国家。孔子认为“道千乘之国”的首要条件就是“敬事而言”。这使我想起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他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十米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木头推到北门,赏十金。围观的人想:“这么容易的事,怎么可能呢?”谁也不去搬。于是商鞅又宣布: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赏五十金。这时,一个男子站了出来,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商鞅的这一举动,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拥护。在现代社会也一样,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某些不守信用、不遵守合同的商家受到人们指责并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读完此书,回过头来好好想想,孔子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讨厌了,我已经从他身上看到了闪光点,相信再读,我会看到更多的。(杭佩英)

孔子一生以教育为己任,弟子三千,在他死后,弟子都服丧三年,子贡甚至结庐在孔墓旁,陪了六年才离去。相信孔子一定有一种令人心折的气度,才会使其弟子这样敬爱他。然而,在后代许多有关孔子的介绍中,其形象变得十分的呆板与无趣,以至现今,学生们只要一听到孔子,就觉得很无聊,认为他不过是考试要考的一个古人而已。然而,翻开《论语》,孔子的音容笑貌却是呼之欲出。《论语》中浮现的孔子,以炯炯的目光洞彻了人生,领略了宇宙的至理,却又是如此的寂寞,不被世人了解;他如此执著,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和天下苍生的利益而奔走不休,而他同时又是如此的豁达,不自怨自艾。读完《论语》之后,你心目中的孔子的形象是什么样子呢?

同类推荐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由张方、冰融所著,是一部反映援藏工作的报告文学。《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介绍了主人公、援藏的水利专家张春荣为西藏的水利建设、公路建设以及西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进事迹。作为老一代援藏专家,扎根边疆,发扬“老西藏精神”为后来的援藏者做出了榜样。作品重点介绍了张春荣进藏以后带领当地百姓治山、治水,改变当地面貌的具体事迹,感人至深。
  • 生我之门

    生我之门

    大半生来我正直地活着,崇高地活着,淡泊地活着,卑微地活着,守着一个文化人的底线和本分。如果让我重新出生一次,我仍然愿意出生在关中农村的那个土炕上,由一位做过童养媳的、卑微的农妇带我出世;如果要让我重新选择一次职业,我仍然会选择一个写作者,活着的时候向这个世界发出响亮的声音,死后这声音仍会在空中回旋一阵子!
  • 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

    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

    本书共收录了艾略特于1919年至1936年期间的20篇评论文章和演讲稿。同样致力于诗剧创作的艾略特在戏剧的黄金时代——伊丽莎白时代进行了仔细爬梳,将莎士比亚、马洛等剧作家置于笔下进行了缜密而谨慎的分析,同时在最后指出了现代教育的危机,并提出古典文学修养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 鲁迅还在

    鲁迅还在

    本书是作者阎晶明近十年来关于鲁迅话题的学术随笔集。重要特点为以散文笔法对鲁迅精神、思想、创作及生平进行精微描述与评述,力求生动形象,不求论述总结;力求角度新颖,而非人云亦云;力求材料丰富且取自原著,不做宏篇大论。本书对普及鲁迅作品、精神及其经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鲁迅的学术研究也具有相当的启发性、提示性。本书多数文章发表在《人民文学》《十月》《上海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国内重要文学杂志,多以散文发表。其中少部分文章收入多种年度散文、随笔选本。
热门推荐
  • 盛宴

    盛宴

    该书是一部以抗战题材为小说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三尺布》、《对峙》、《盛宴》、《背锅人》《识字班》、《好一朵茉莉花》等六部中篇小说作品。这些作品均在《人民文学》《十月》《西南军事文学》等国内知名报刊公开发表,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作品内容丰富,构思巧妙,情节跌宕起伏,非常值得一读。
  • 农门医妃倾天下

    农门医妃倾天下

    她本是现代小神医,一支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一次事故后魂穿到了有桃花村疯妇之称的夏浅汐身上……夏浅汐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看着衣服上全是补丁的丈夫和儿子,“夜擎天,本姑娘身很娇,嘴很刁,我可以跟着你吃一时的苦,不能吃一辈子的苦!”“你想干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肯播种只要肯努力,等到年底,我们一定能数钱数到手抽筋!”“你不想睡觉睡到自然醒了?”“不想!我要下炕、要赚钱,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注:男强女强,一对一。QQ群:774959249
  • 妖灵狂潮

    妖灵狂潮

    赤霞横空三万里,狂潮席卷百千国。当赤色妖雾席卷天地,亿万生灵步入妖化狂潮,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怪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九零年之虐渣攻略

    重生九零年之虐渣攻略

    被丈夫残忍推下高楼的金牌命理师,重返十八岁,意外开启观气之能。
  • 全能金牌主持

    全能金牌主持

    重生回到1993年的平行世界,电视业尚未起步,人们还是习惯于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对于张宇来说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这是梦开始的地方……
  • 灵能者学院

    灵能者学院

    他们是学院的骄傲,他们除魔降妖,灭僵尸,除妖邪!他们很帅很酷很有型!但是为什么要把我一个平平凡凡的书呆子也牵扯进去?别说我和你们一样,OK?别说我的朋友是吸血鬼,别告诉我我前世是什么什么皇后!就算你们长的再倾国倾城!我堂堂学院第一的书呆子,也不会……好吧我错了,我加入你们还不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永不消逝的人类

    永不消逝的人类

    我在清晨醒来,四周寂静无声,身处最原始的丛林。我无法理解我所处的状况。后来一步步所发生的事情,更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已经超越了我的认知,这简直令我发疯。直到最后,我才发现这一切的谜底,以及背后那双无形的手。
  •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她是现代狂傲女佣兵,一朝穿越,沦为任人欺凌的废柴…习惯了叱咤风云的她,怎会容忍这种屈辱?她厚积薄发,重拾强者之路,终会一鸣惊人,笑看天下!他是不受宠的皇子,腹黑冷血机关算尽,只为谋取天下,一统江山!恍若命中注定,他与她相遇,从最初的彼此利用到最后的生死相随。她问,“天下与我,在你心中哪个更为重要?”他弯起唇角,淡淡一笑,“宁负天下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