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5300000025

第25章 老人与海(1)

1951年,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巴黎街头第一次见到海明威时,他根本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远远地扯着嗓门,用着拉丁美洲味道的西班牙语喊道:“大师!”这个词几乎概括了几代青年对于这个用全部生命来历险的人的绝对崇拜的情感。

海明威,1899年7月出生在美国密执安湖南岸的一个小镇。他14岁走进拳击场,满脸鲜血,可他不肯倒下;19岁的他在一战的意大利战场上被炸成重伤,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有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也没能让他倒下。为表彰他的英勇,意大利政府授予他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写作上的无数艰辛,无数的退稿,无数的失败,还是无法打倒他。直到晚年,连续两次飞机失事,他都从大火中站了起来。没有什么可以击垮他,包括病痛与无助。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问世后立即博得了一片喝彩声,成为当时那一代人的典范之作。这部小说因“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的题词而产生了一个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而海明威则成了这个流派的代表。他一生创作了《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优秀作品,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为不愿意成为无能的弱者而自杀。

海明威死了,但他塑造的硬汉形象永远活着。海明威是一个硬汉,与他的硬汉精神相吻合的是他那简洁利索的写作风格。海明威净化了当时的文风,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因此,他被同时代及后来的许多作家奉为典范。他的作品吸引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目光,其春风化雨般的影响,经久不衰。此外,海明威的硬汉精神和他面对难关的坚毅态度,都发挥了超越文学之外的影响力,鼓舞了许多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1952年,《生活》杂志找到了当时正处于创作低潮期的海明威,请他为杂志撰写一部小说,海明威应约创作了《老人与海》。《生活》杂志以全本杂志的篇幅匿名登出了这部中篇小说后,立刻掀起一轮阅读热潮。与此同时,《生活》杂志邀请了100多位著名人士,请他们就这部作品发表评论,并将这些评论一一刊出。等到杂志社公开该书作者的姓名时,人们纷纷对海明威这位文坛硬汉致以崇高的敬意。该书出版仅48小时就销量惊人,当年获得了普利策奖,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海明威又获诺贝尔奖。对于《老人与海》这本被译成几十个国家的文字的作品,海明威自己评价说它是“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老人与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这部不朽的文学名著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追求理想而克服困难险阻,并因此迸发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告诉我们,面临困境时,我们应当选择坦然和坚定,保持内心那股支撑我们的信念。即使条件再艰苦,过程再复杂,我们也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磨炼。人就是要在磨砺中成长,生命就是要在挣扎中开始蜕变。在对生命自我追逐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在荆棘中去寻找玫瑰,坚持自我、肯定自我,而后超越自我。

全书情节十分紧凑,语言质朴,通过对桑提亚哥这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硬汉子”的坚强性格的描写,表现了人类的尊严和勇气,以及在暴力、死亡、失败面前人应有的姿态。

【写作背景】《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内容精要】《老人与海》整部作品朴素、简洁,于凝练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富于寓意与象征,读来隽永清新。小说描写了古巴老渔民桑提亚哥连续84天出海均空手而归,在第85天仍决定扬帆远航,因为他绝不相信自己从此就没有了好运气。果然,他钓到一条个儿比老人的船还要大的马林鱼。老人跟它搏斗并将它杀死,绑在船尾返航。归途中遭到一群又一群的鲨鱼的袭击,老人复又与鲨鱼展开搏斗,渔叉断了用刀,刀折了用桨,桨丢了用舵……直到鲨鱼吃光了马林鱼的肉,老人的力气也耗尽了。一个巨大的鱼骨架被弄到岸上,非常壮观。小说的最后,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的桑提亚哥回到茅屋便酣然入梦,在梦中他梦见了一只雄狮。据说,《老人与海》海明威校改了两百多次,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长,但最终只剩下几十页的一个中篇。假如仍是一千多页,那就不是海明威了,诺贝尔文学奖史上也将抹去他的名字。

《老人与海》这部作品的语言特色,不在于词句的华美与哲理的深刻,它是用包涵爱与忍耐及奋斗的返璞归真的字句感动读者。海明威将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与朦胧抽象的寓意、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与丰富深刻的哲理有机结合,从而创作出桑提亚哥这个体现着人类尊严、在厄运的重压下昂首挺立的硬汉子典型。

《老人与海》饱浸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尊重,这部作品为全世界读者提供了去参考并演绎生命“绝对动力”的平台。全书情节十分紧凑,让读者于简单的情节发展中体会人类的奋斗意志与对生命的尊重,它以直观、浅白的故事,向读者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何谓生命的壮美。这部篇幅不长的故事的思想内核是坚强、忍耐、热爱、尊重,故事中的一切是那样透明,没有任何人性的阴霾笼罩着作品的意境,即使是贪婪的鲨鱼在老人的自言自语下也变得不那么残暴了。老人的心灵、加勒比海上面阳光照耀的天空、蔚蓝的海水,一切是那么光辉灿烂。

【地位影响】《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小说艺术臻于成熟的代表作,也可以视为他毕生文学成就的总结。他用不多的笔墨叙述了一位老渔夫与海洋、大鱼、饥饿、焦渴作斗争的过程,书中所刻画的这个老渔夫桑提亚哥已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一系列不朽的英雄之一。

《老人与海》是一首真正雄浑的史诗,无论就内容、形式、结构和布局来说,它都称得上是一件深邃完美的艺术品。它是海明威叙事小说中的珍品,已被译成几十个国家的文字,并屡次被搬上银幕。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运气好当然最好,但是我宁可做最好的准备,那么当运气来临时,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它。

宁可失败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也不要成功在你所憎恨的事情上。

面对失败,生命应有一种硬度。

闲暇之余,免不了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些名著,出于自己对西方文化背景了解肤浅的缘由,对外国作品总是敬而远之,偶尔拿来以充“门面”,事后都不了了之。可面对《老人与海》时,我的眼睛一亮,仿佛被唤醒了什么。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它简洁朴实、深沉含蓄地描述了在外部强大凶残、荒诞暴力的世界面前,在人的命运注定要失败的条件下,通过老人与大海以及鲨鱼的搏斗,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要勇敢地面对失败,永远保持精神不败的主题。作者将老人与大海、鲨鱼搏斗的全过程写成了一曲人类同命运、同蛮横暴力进行抗争的精神颂歌。

小说超越了具体时空的情境,以大海为背景,把象征性与真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生动逼真、细腻准确的笔法对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心理及行动进行了描绘,赋予故事明显的象征和意味:老人是现代社会人类的抽象体现,在他身上具有豪迈的人格力量,代表着精神上的强者。

故事里的每一天都弥漫着与困苦相搏的硝烟,即使是在与马林鱼搏斗“感觉到自己要垮下去”的时候,主人公还要“忍住一切的疼痛,抖擞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下的力气统统拼出来”。在与鲨鱼群进行战斗的境况下,尽管“鲨鱼这东西,既残忍、又强壮、又聪明”,老人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仍然拖着伤残的身躯与它展开了一场力量悬殊、注定失败的战斗……小说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主人公面对失败泰然处之、永不言败的不屈意志的颂扬。

同类推荐
  •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与许多高大上的人生指导不同,此书中大多观念,皆为作者曾经的思维误区之反省。传统、权威的不容质疑和不敢质疑,混混然地囿于“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一旦开始觉察与思辩,生命便又呈现鲜活的欣欣然。文化与文明日趋多元,对同样一个观念,将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的不同见解并列在一起,本身便是一件非常有趣又值得玩味的事情。况且,每个观念后面都给每个读者留了一席思考的空地……
  • 春天没有方向

    春天没有方向

    《春天没有方向》选取了树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作的若干诗篇。树才的诗歌,全部围绕“节奏”“想象力”“活用语言”这几个核心词展开。他认为,在诗歌中,越是个人的深切体验,就越是能唤起人们内心的普遍情感。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章衣萍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章衣萍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湘行书简

    湘行书简

    这是“沈从文散文新编”之一,也是沈从文的一部关于湘西的书信集——1934年初,沈从文因母病还乡,行前,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写信报告沿途见闻。这些信件及信中作者所绘插图,作者生前从未公开发表,直到1991年由儿子沈虎雏整理成册,取名“湘行书简”。版本依据作者儿子提供的《沈从文全集》。
热门推荐
  • 伴我余生一梦

    伴我余生一梦

    【男强女强/1V1】她,经历了一次人间疾苦,对那个原来属于她的世界充满了厌恶,无奈之下远赴Z国,开始了她新的生活。PS:女主林暮染男主秦浩辰(小剧场)“我对你来说是什么”“空气”“什么?不把我放心上啊”“笨蛋,没有空气我会死的”
  • 一线玩家

    一线玩家

    本来想寄希望于拍段子走红的某直播平台用户路腾飞,没想到在拍摄过程中突发意外,竟然阴差阳错的重生到另外一个跟地球平行的世界里。在这里的人们都拥有自己信仰的人、神、宗派。一种名为信仰之力的灵力是每个修炼者所追寻的终极力量。陌生的世界,陌生的生存法则,重生之后的路腾飞该如何面对这充满未知的一切,玩家法则又将如何重新定义。一切尽在-一线玩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家后门通武林

    我家后门通武林

    流星划过夜空,灵气复苏。人类觉醒异能,异类开启灵智,武者气血冲霄汉。许安当然没有觉醒,但是他家后门觉醒了!什么?没有秘籍?去异界找个十本八本!什么?没有丹药?去异界找个十瓶八瓶的!什么?异族入侵?没有高手?我为一宗之主,门下高手如云……
  • 综穿之宅深弃女有归途

    综穿之宅深弃女有归途

    想得重生却被系统绑定,有种得不偿失的赶脚。轮回往复,匆匆赶场。重生逆袭,嫡女庶女弃女一网打尽。就像是一个戏子,饰演不同的人生,没有了一个固定的名字。
  • 世间万般美好,唯你最珍贵

    世间万般美好,唯你最珍贵

    生活!那么多苦难!飘泊的人!或飘泊的心!飘泊的人生!何处是归途?
  • 再见我的竹马先生

    再见我的竹马先生

    有一种缘分叫司徒皓和欧阳晓萤,他们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分生。司徒皓5:13分出生,欧阳晓萤5:14分出生,因为1314的缘分,双方父母为他们订下了娃娃亲,从此家无宁日。。。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不是互相乐呵乐呵地笑,也不是哇哇地哭,而是互相抬起他们的小肉手非常有默契地朝对方脸上呼,伸出他们的小短腿使劲往对方身上踹。他们是欢喜冤家,一见面就互掐。但当真正遇到问题时,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对方身边,唯独那一次,她走了……
  •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是《话说世界》系列丛书的第25卷。全书给大家从不同方面去讲述一些改变生活的发现,其内容有“扁鹊与中医脉诊的发现”、“孙思邈与中医药价值的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
  • 快穿:疯狂招黑

    快穿:疯狂招黑

    蓝诛一觉醒来被告知因为熬夜猝死了,心情非常不美好,正好有个系统说带她复活,这可还行――于是,后来……蓝诛:。。。我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