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5300000031

第31章 复活(1)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宁称他是一个“强烈的抗议者、激愤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认为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做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2年发表处女作《童年》,与后来写就的《少年》和《青年》构成了自传体三部曲。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的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作品几乎每一部都在世界文坛上占据着第一流的地位,是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宏伟史诗。1860~1870年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一流作家的声誉。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继承了俄国及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创作的不断突破,通过大量哲理、道德、宗教和历史问题涵盖了广阔的艺术表现领域,将这一伟大的文学流派推至巅峰。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难以超越的文化大师。大师辞世后的今天,他的作品仍以无限的生命力影响着世界。列宁称他是一个“强烈的抗议者、激愤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认为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作品。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以及在忏悔过程中的矛盾、彷徨,既概括了当时一部分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思想矛盾。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形象已经越出了当时一般作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下层人民不幸遭遇的格局,而是深刻地表现了下层人民不可摧毁的坚强意志。同时,《复活》也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小说对沙俄的法律、法庭、监狱,以及整个国家机器和官方教会,都给予了无情的抨击。为此,托尔斯泰遭到当局和教会的迫害,还被革除教籍。然而,托尔斯泰在人民中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

《复活》在我国自20世纪初至今已出版过六种译本,20世纪30~40年代先后有戏剧家田汉和夏衍改编的同名剧本的发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为我国读者和观众极为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鲜明的对比,辛辣的讽刺手法和艺术结构的缜密,使本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之一。

【写作背景】1887年6月,法院检察官柯尼拜访托尔斯泰,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叫罗扎丽·奥尼的妓女被控告偷了醉酒的嫖客100卢布,因此被判四个月监禁。陪审员中有一个上流社会的青年,发现罗扎丽原是他一个亲戚家的养女。几年前,他诱奸了这个姑娘,她怀孕后被赶出门。后来姑娘生了孩子,孩子被送进育婴堂,姑娘沦落为妓女。那青年良心发现,表示愿意同女犯结婚以赎罪。不幸那女犯在狱中死于斑疹伤寒。这个故事使托尔斯泰很受震动,他决定以此为题材写一部小说。

托尔斯泰于1889年动笔,先后六易其稿,前后历时十年之久。托尔斯泰在这十年中参观了许多监狱,到法庭旁听,接触了不少囚犯、狱吏,他还到农村调查,不断地深入观察,深入思考。他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所得、融会在《复活》的艺术形象之中。

【内容精要】《复活》描写了一个天真的农村姑娘玛丝洛娃被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后遭到遗弃以致沦落为娼妓,后来又被诬陷为杀人犯,被判流放西伯利亚的故事,表现了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精神和道德的“复活”过程。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反映了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所遭受的种种迫害,空前猛烈地批判了贵族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专制制度,指出了那个时代最迫切、最重大的社会问题,深刻地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前夕下层人民的情绪、愿望和他们所进行的斗争。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期的代表作。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芜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地位影响】列夫·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鲜明的对比、辛辣的讽刺手法和艺术结构的周密,使《复活》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在情节安排上一向尊重情理,从不生造偶然巧合或误会冲突,但又注意曲折细腻,引人入胜。这种创作特色在《复活》中可说达到了高峰。列夫·托尔斯泰曾诙谐地对一个朋友说:“如果我是沙皇,我就要颁布一项法令,作家要是用了一个自己不能解释其意义的词,就要剥夺他的写作权利,并且打一百棍。”托尔斯泰是言行一致的,他的《复活》几乎每一个章节都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复活》不愧是一部史诗,一部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一部伟大的艺术杰作

托尔斯泰写《复活》前后花了10年。当时他已进入老年,世界观已发生激变,他彻底否定了沙皇制度,而俄国社会当时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革命前夜。

托尔斯泰在创作《复活》上所花费的心血是惊人的。他为此特地参观了莫斯科和外省的许多监狱,上法庭旁听审判,接触囚犯、律师、法官、狱吏等各种人物,深入农村调查农民生活,还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托尔斯泰把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卡秋莎·玛丝洛娃是个平民女性,是俄罗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她身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朴素、纯洁和善良,也表现出不合理社会对她的肆意蹂躏和残酷迫害。她的一部血泪史是对统治阶级最有力的控诉和最无情的鞭笞。托尔斯泰塑造卡秋莎·玛丝洛娃确是煞费苦心的。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五光十色的生活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浓郁地透射出时代特征和社会气氛。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

托尔斯泰在情节安排上一向尊重情理,从不生造偶然巧合或误会冲突,但又注意曲折细腻,引人入胜。这种创作特色在《复活》中可说达到了高峰。

在《复活》中,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艺术形象在地位上仅次于卡秋莎·玛丝洛娃,但从揭示小说主题来看,他是全书的关键人物。《复活》不是一部单纯描写个人悲欢离合的小说,而是一部再现1905年革命前夜俄国社会面貌的史诗。托尔斯泰凭着他高超的艺术手法,浑然天成地将前后判若二人的聂赫留朵夫统一起来。

卡秋莎·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最终未能成为眷属,男女主人公的这一结局,托尔斯泰是经过反复思考才确定的。作者和所有善良的读者一样,衷心希望历尽苦难的卡秋莎最后能获得幸福,也希望洗心革面的聂赫留朵夫能如愿以偿,因为大家看到他对卡秋莎的爱是那么真挚,那么深沉,称得上是“苦恋”。但是,托尔斯泰作为现实主义的大师,他的创作信条是:“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全在于他不是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来看事物。”一句话,在艺术里不能撒谎。

同类推荐
  • 自导自演

    自导自演

    本书分为五辑:主要为生活随笔、散文和小说合集。第一辑:视觉滞留,主要为过往生活的人生感悟。第二辑:无声默片,主要为音乐、影视的另类评论。第三辑:渐显渐隐,散文感悟,笔触较为细腻;第四辑:见幕写手,偏小说风格,人物类的描述较多。第五辑:爵士浮华:主要写一些对于近几年生活的升华部分。
  • 艰难的指向(修订本):“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

    艰难的指向(修订本):“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20世纪80年代“新诗潮”艺术革新运动的专著。重点探讨以“朦胧诗”“新生代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诗人打破僵化艺术体制、追求诗歌本体价值的艰难历程。作者立足于20世纪中国诗歌现代性寻求的宏大背景,兼顾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认真梳理了这股“新诗潮”从“地下”到“地上”,以及自我超越、“二次背叛”的生动景观,论述了这股重要诗潮在现代中国诗歌史上的界碑意义。
  •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文序跋集

    文序跋集

    本书收入鲁迅为自己翻译的和与别人合译的各书的序、跋,连同单篇译文在报刊上发表时所写的“译者附记”等,共五篇。
  •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这是一本青春成长读物,城市追梦指南。许多人都希望找到喜欢的生活状态,使自己过得自由、充实、快乐和满足,但一些人在找寻的途中放弃了。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为寻找这种状态而努力。他们也会在跋涉的途中遇到荆棘和泥泞,也曾遭受跌倒和伤痛,但并没有人轻易地选择放弃。因为他们觉得,既然选择了远方,哪怕前路横着刀山火海,也要尽力奔赴。因为这是一场艰苦的抵达,是关于脱胎换骨的修行。21个故事,21种不同的生活和经历。每个故事都像一束光,点亮人生中某段黯淡的低谷。我们不必赢得世俗的认可,但一定要获得内心的笃定,这才是对自己的不辜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灾心变

    灾心变

    作为人类,你是否有尝试跳出“人类”这个思维?人都是头次为人,若不能自在潇洒……那还何必留恋人间
  • 别样的热血人生

    别样的热血人生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有更多传奇的故事。
  •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应用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人类航空探索曾做出重要贡献。从1909年冯如驾驶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首飞成功开始,中国航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航空历史的大国,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的专著。根据林左鸣董事长提出的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的要求,在航史编修办的组织下,作者孟鹊鸣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部《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总史: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填补了此项研究及出版领域的空白。
  • 缥缈·燃犀卷

    缥缈·燃犀卷

    盛唐,长安,百鬼夜行,千妖伏聚。西市坊间,阴阳交界处,有一座神秘虚无的缥缈阁。缥缈阁中,贩卖奇珍异宝,七情六欲。人,妖,鬼,神往来其间。缥缈阁在哪里?无缘者,擦肩难见;有缘者,千里来寻。世间为什么要有缥缈阁?众生有了欲望,世间便有了缥缈阁。
  • 大明国医

    大明国医

    下医医疾,中医医人,上医医国!医之大者,为国为民!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恋恋成婚,总裁的第一夫人

    恋恋成婚,总裁的第一夫人

    相传,在整个商业界中,龙头企业有冷、周、江三大家族,然而,这三大家族不仅仅在商业上不是竞争关系,而且私底下的关系还非常的友好。虽算不上是世交,但是感情却不亚于世交。只是这三大家庭里的人,性格都有明显的差异。冷家的产业是最大的,家族里的人待人一向都很冷酷、高傲,能与之媲美的就只有周家了,周家人的性格比较温和,也深受别人的喜欢和爱戴。因为不同的家族不同的生长环境下不同的教育模式,也造成了他们的下一代有不同的性格,由三大家族引起的错综复杂的情感,就这么开始了。这是一个关于备胎与被备胎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恋爱与暗恋的爱情小说,相信在这里,会找到自己身上的那个熟悉的故事!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如此江山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如此江山

    《如此江山》写的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三个年轻人的恋爱心路历程描写的很生动,也很有趣。最后男主人公暂时放下情事出国留学以求报效祖国,让未婚妻等他归来,留下了很好的伏笔。想不到过去的作家写恋爱题材也写的这么好。江山如画,更应该在少年时多为国家出力,这是比我们早几十年的作家的心愿。那我们又该如何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