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5400000005

第5章 关于地球的常识(5)

当然在此前后,也有许多人用其他方法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如人向南行,就见北方的星愈来愈低,最后没落在地平线以下;人向北行,看南方的星也是愈来愈低,最后没落在地平线下。对我们所熟悉的北极星也是一样,如果在北极地区看它,它正好在头上和地平面约成90度角,若在哈尔滨仰望北极星,它与地平面约成45度角,在济南看北极星,它与地平面约成36度角,在海南岛的海口市看北极星,它与地平面只约成20度角了。如果地球不是球形就不能出现这种现象。

又如,在月食的时候,地球正好运行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在月球表面出现圆弧形的地球影子,人们通过影子的外形也可分析出地球是球形的。

我们平常说的“登高望远”,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如我们站在平坦的原野上,最远只能看到4千米左右的地方;如果登上20米的高山,就可以看到16千米远的地方;如果我们乘坐飞机,飞到1000米的空中,那就可以看见113千米远的地方了;如果飞机飞到5000米高空,我们的视界就可扩大到252千米的地方。那么登高为什么能望远呢?就是因为地球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球体。从以上事实,都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地圆的学说也就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地球”这一名称也就被确定下来了。

知识点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有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地球的形状

自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以来,人们可以借助于人造卫星和航天飞机,站在远离地球的高度来观察地球的形貌,从而对地球有了更真实、直观的了解。据对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分析发现地球并不是标准的椭圆体,而是一个两极扁平,赤道突起的椭球体。这个椭球体的赤道半径(即地心到赤道的距离)是6378245千米,极半径(地心到南极或北极之间的距离)是6356863千米,像一个在茫茫太空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大鸭梨。

假如我们乘飞机绕赤道飞行一圈,就得飞行400757千米;如果从北极向正南直飞,绕过南极飞回原处,只要飞行40008548千米。像这种赤道半径、极半径不一样长的球体,我们称为双轴椭球体。但是以后又发现地球是双轴椭球体的结论还有些不够恰当。因为如果地球形状是双轴椭球体,它的赤道圈应该是正圆形,赤道的各半径也应该一样长。但是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地球赤道半径的数值变动于6378351千米和6378139千米之间,两者相差212米,这个差数和半径比较,虽然微不足道,但它毕竟证明了赤道圈的形状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像这种赤道长轴、赤道短轴和极轴长短不一样的形体,我们称它为三轴椭球体。

这里我们所讲的地球形状,实际上并不是实在的地球自然表面的形状,而是一个简化了的地球形状,这样便于我们了解地球形状总的特点,为人们进行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服务。在天文学中,常把地球当作正球体看待;测绘部门在绘制全球性挂图或教具制造厂制作地球仪时,也把地球当作正球体;在绘制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又把地球当作双轴椭球体。但是,在某些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有时把地球简化成正球体、椭球体还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将地球形状简化成更近似于真实的形状。可是地球真实的自然表面形状是十分复杂的,有海洋和陆地,有高山和深渊,高低起伏,很不规则。为使地球的形状更接近于地球自然表面的形状,我们就把地球上的海洋面向陆地无限连续延伸,穿过崎岖不平的大陆底部,构成一个全球性的假想海面,在测量上称它为“大地水准面”。我们通常讲某某高山或高原的高度为海拔若干米就是以它为起点的。这种把地球表面看成为海洋所包围而形成的地球形状,我们称为“地球形体”或“地球体”。地球体的表面和三轴椭球体的表面比较,高差最多不过10米,这对于巨大的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同地球真实表面比较,这些数字也是很小的。所以地球体和实在的地球自然形状是很近似的。

知识点盘古大陆

盘古大陆源自希腊语,有全陆地的意思,是指在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形成的那一大片陆地。由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所提出的。根据非洲和南美洲海岸轮郭非常相似等资料,魏格纳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是漂浮于硅镁层之上的,并设想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盘古大陆),在它的周围是辽阔的海洋。后来,特别是在中生代末期,盘古大陆在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破裂成若干块,在硅镁层上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今日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地球的经纬

地球既然被简化成了地球体,但是上面又没有任何的界线,怎样在地球上确定各地的位置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劳动人民就利用经线、纬线形成的经纬网来确定地理位置。每当我们翻看地图时,总看到上面有许许多多纵横交错的线,我们称这些线为经、纬线。在地图上南北方向,连接地球南极和北极的线,叫经线。我国古时候用来测定方向的罗盘上面,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个字排列,以“子”字代表北方,“午”字代表南方。因此,我们又把这种表示南北方向的线称为子午线。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沿着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通过地轴把地球平切成两半;每半的平面叫做经线平面。两个经线平面在地心处所构成的夹角叫做经度。因为地球是球体,所以经度一共有360度。

经线在地球上纵列着,计算经度时从哪一条经线开始呢?在以前,世界各国都是把通过本国首都的子午线当作经度的起点。我国也曾以通过北京泡子河天文台的子午线当作起点。当时的情况是很混乱的。直到1884年,各国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上,才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为计算经度的起点,定为0度,并把这一条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为180度。本初子午线以东的180度叫做东经;本初子午线以西的180度叫做西经。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实际上是一条线,因此,这一条经线就不分东经、西经,只称180度的经线。

一条经线有多长呢?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米”,就是根据经线的长度定出来的。即是把从北极到赤道的经线分成1000万等份,每一份的长度定为1米。由北极到赤道是地球经线圈的1/4,由此可知,地球的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一条经线则长约2万千米。

经线和纬线在地图上与经线垂直,东西方向的线叫纬线。环绕地球的纬线叫纬线圈。因为地球是个球体,纬线圈的大小不一样,其中最大的纬线圈称为赤道。沿着赤道可把地球平切成两半,这个圆面称为赤道平面。在赤道沿经线圈向南或向北的任何地点上,与地心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和赤道平面形成的夹角,叫做纬度。人们以赤道作为计算纬度的起点,定为0度。从赤道向南极和北极,纬度逐渐增加,到了南、北两极,纬度均是90度。在赤道以北的纬线叫北纬;赤道以南的纬线叫南纬。南纬235度叫南回归线;北纬235度叫北回归线。南纬665度叫南极圈;北纬665度就叫北极圈。我们通常又将0度~30度的地区叫做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的地区叫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的地区叫高纬度地区。

经线与纬线是垂直相交的,经、纬线相交构成了经纬网。从经纬网无数的交点上,可以确定各地的地理位置。如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就是在东经116度24分,北纬39度54分。轮船在海上航行,飞机在高空中飞行,都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所在地的地理位置。

知识点侏罗纪

侏罗纪是一个地质时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他古远的地质时代一样,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侏罗纪的名称取自于德国、法国、瑞士边界的侏罗山。超级陆块盘古大陆此时真正开始分裂,大陆地壳上的缝生成了大西洋,非洲开始从南美洲裂开,而印度则准备移向亚洲。

同类推荐
  • UFO现象:来去的行踪(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UFO现象:来去的行踪(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神秘飞行物的发现、闯入美国的神秘飞碟、飞碟现身空军基地、宇航员遇到的飞碟、科技人员目睹的飞碟、飞机失事是飞碟所为吗、飞碟坠毁市郊是真的吗、飞碟是在戏弄空军吗、飞碟在骚扰民航机吗、飞碟为何在地球上作画等内容。
  • 爱因斯坦自述

    爱因斯坦自述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史前科学:惊叹的文明(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史前科学:惊叹的文明(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简明生动地介绍了世界著名的史前文明、及远古历史遗留下来的遗迹。
  • 生活知识百科(第四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四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飞碟现象未解之谜

    飞碟现象未解之谜

    有一种圆碟状的发光体,它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星空中,忽明忽暗在空中飞旋,不停变换着方位和角度。它能在空中旋转,长时间停留,还能发出各种绚丽的光芒——这个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现的神秘的物体,引起人们太多的讨论和猜想,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大谜题之一。很多人都认为它是外星人到达地球的飞行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气象或者天文现象,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它的外形通常是圆盘,而且闪着光飞翔在宇宙中,人们因而称之为“飞碟”;同时因为它来历不明,又被称为“不明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英文简称“UFO”。
热门推荐
  • 大帝主

    大帝主

    卿不语,芳心意乱。帝神令,生死两边。彩虹桥,无奈天阶。望长空,如若再现。西风破,恩怨青烟。二八许,那天情断。执天剑,已是隔年。英雄路,独自泪燃。前世缘,长生殿前。今生路,再见已难。八方云动,苍天决,万里生死海,悲从生。今无苍雄,我笑天,他日云从月,定苍生。
  • 仙魔在天

    仙魔在天

    天地初始时,仙界、魔界、妖界、人界、冥府纷呈而立,又彼此贯通,人和妖均可飞升成仙,仙又会被贬为人或堕入魔道。如被贬为人,则在凡间历尽千辛,身死后魂归冥府,清算罪孽,受那轮回之苦;而一旦从仙神堕入魔道,则永世为魔,永失仙神之金甲羽翼,永受四界冥顽业火的炙烤,直至神魂消弭,永陷沉眠。于是,那些堕入魔界的魔物们为了不陷入无知无觉的沉眠,或者为了有一天能如重生般觉醒,重握天地间无上的法力,成为超越仙神的存在而做着法门繁多的尝试。而这一天,终于来临……
  •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

    本书按照推销的进程来安排顺序,从塑造推销员的基本素质说开去,将接近客户、寻找和开发客户、产品介绍、说服沟通、再次拜访和持续销售缔结合同、客户服务、营销策略等每一个环节中最可能犯的错误毫无遗漏地展示给读者,使推销人员在推销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够避免此类错误。
  • 擅闯冷面首席的情网

    擅闯冷面首席的情网

    小女子平生无大志接骨半吊子、钢琴半吊子,而当黑客,洗钱却是兴趣爱好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基本原则愉快的生活着可惜天不遂人愿去饭店吃饭被临时拉去顶岗,被来饭店用餐的大bos蔑称是花瓶被“黑医”哥哥拉去做小助手,被黑道大大嘲讽胸小无脑是可忍孰不可忍,叔能忍婶也不能忍惹到我,我不记仇,我就在后面动动手指头教训教训你,让你见识见识本姑娘的真本事
  • 海怪湾迷案

    海怪湾迷案

    银灰色的凌志车行驶在深秋的夜色里,滨海大道两旁路灯映照的椰树舒展着枝叶,在风中摇曳。驾车的是位苗条的女士,她的乘客聂柯四十来岁,身材修长匀称。他脸部轮廓硬朗、双眸略陷,深邃的目光很具穿透力。“很庆幸能亲历您办的案子。”许菲说,“您打算就回武汉吗?”聂柯说:“这阵子有点疲倦,附近有什么新景点吗?”
  • 蠢萌使者大人请轻虐

    蠢萌使者大人请轻虐

    好好的老实做任务赚钱它不香吗?好好的帮助亡灵完成心愿积极阴德它不好吗?偏偏脑子一抽竟然就犯了贪念,为了这区区五位数的工钱差点没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了进去....
  • 记者的发现力(增订本)

    记者的发现力(增订本)

    “发现”是一种力量。记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的能力就是“新闻发现力”。本书指出新闻记者“发现”的六个着力点,论述了影响“新闻发现力”的十大要素。增订本增加了1999年之后作者对“新闻发现力”的思考成果“对新闻从业和新闻写作爱好者具有启迪意义。
  • 佛说离垢施女经

    佛说离垢施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匪(赵丽颖、王一博主演《有翡》原著)

    有匪(赵丽颖、王一博主演《有翡》原著)

    赵丽颖、王一博主演电视剧《有翡》原著小说。晋江超200亿积分、大神级作家Priest古言小说扛鼎之作,豆瓣年度读书榜单推荐作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每个江湖中,都有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情。Priest以犀利的笔锋,写出了她心中那个波澜诡谲的江湖,又用柔软的笔触,描绘出了周翡与谢允之间那段跨越了生与死的爱情传奇。
  • Molloy

    Molloy

    Molloy, the first of the three masterpieces which constitute Samuel Beckett's famous trilogy, appeared in French in 1951, followed seven months later by Malone Dies (Malone meurt) and two years later by The Unnamable (L'Innommable). Few works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ave been so universally acclaimed as central to their time an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