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6300000009

第9章 牵手月球的探测器(2)

前苏联的第三代月球探测器非常了不起,它们能够自动在月面上挖土采样,并能返回地球。1970年9月24日,前苏联经历多次失败后,首次实验成功从月球上自己飞回地球的小小球形返回舱,这是“月球16”号的杰作。返回舱里带回的101克月球岩石颗粒样品,使地球人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见到了“天外来客”,这为前苏联人又一次赢得了“第一”。不过,“月球16”号是第二个自动取样返回探测器,先于它一年发射的“月球15”号,不幸撞毁在月球上。“月球16”号,质量约5800千克,由“质子”号重型火箭发射。它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面部分称为“上升级”,负责把装有月球样品的返回舱送回地球;下面部分称为“着陆级”,主要由制动发动机、游动发动机和圆柱形推进剂箱、月球样品采集装置、导航与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化学电池和缓冲着陆架等组成。它于1970年9月12日起程,经过5天的长途跋涉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着陆级先开始工作,它伸出钻臂,露出空芯的钻管,开始采集月球样品。钻臂可以移动以避开过硬的月岩,钻头内的传感器可以测试月岩或月壤的阻力以确定钻头的转速,只用7分钟钻头就钻进35厘米深,采集了101克样品,然后它将含有月壤的钻管送进返回舱,并进行自动密封。随后,根据地面指令上升发动机点火,返回舱踏上返程。3天后,在约距地球48000千米时,返回舱与仪器舱分离,以大约11千米/秒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是弹道式返回,在穿过大气层时它的前缘温度超过了10000℃,过载达50克。距地面145千米高度时返回舱的降落伞打开,落地前,它发出信号,帮助地面搜索人员寻找。

“月球16”号发射后,前苏联又先后公布了4个月球自动取样返回探测器,但“月球18”号和“月球23”号失败,“月球20”号因遇到坚硬的月岩只取回了05克样品,“月球24”号取回了170克样品。

1970年11月17日,当人们的目光关注于“阿波罗”登月航天员时,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7”号携带了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月球车“月球车1”号。它昼行夜伏,受了白天炽热和夜晚寒冷的严峻考验,行走了1054千米,测定了500多处月壤表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了25个地点的月壤化学参数,拍摄了20000多张月面照片和200多张全景照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月球上平安度过了7230小时,它代表了当时无人月球探测技术的最高成就。“月球车1”号的外形像个婴儿车,有8个轮子,每个轮子都分别控制,车子可前后运动和转弯。它带有能插入月壤测试物理力学性质的透度计,测定月壤化学参数的X射线分析仪,专门研究月表磁场特性的磁力计,用于测量地—月距离的激光反射镜,测量可见光和紫外线强度的光度计,以及接收宇宙射线和观测太阳的高灵敏度仪器,它还携带了多个获取月表图像的摄像设备。它不但能够将一些测试数据及时送回地球,还能进行一些现场分析,并将结果送回地球。

“月球车”的电源系统设计得非常有创意。在月球车的仪器舱上有一个布满了太阳能电池的大盖子,白天,它敞开着,使太阳能电池接受强烈的太阳辐射,为蓄电池充电;夜晚,温度骤降,盖子闭合,起到保持温度的作用,并依靠放射性同位素燃料放热取暖。月球车用“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作为长寿命电源,这种电源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可以长时间放电。1971年2月9日,“月球车1”号经历了一次月食,地球挡住了太阳,3个小时内月球温度从130℃骤降到-100℃,然后又返回到136℃。

“月球车1”号走得最远的一天是第5个月球白天,即1971年3月7~20日,这一天它走了2004米;最险的是在第6个月球日,它陷入了月坑中,控制人员不得不关上太阳能电池板,让它冒险冲出那个倒霉的月坑。当它度过第11个月球之夜时,它的放射性同位素燃料耗尽了,这时它已自动考察了80000平方米的区域。

“月球车1”号之后,“月球车2”号继往开来,它在月面上生存了5个月球昼夜,行驶了37千米,发回了80000张电视图片和86张全景图片,考察的面积是“月球车1”号的4倍。前苏联准备在1977年发射更加先进的“月球车3”号,但最后终止了这项计划,“月球车3”号被永久地搁置在博物馆里。

“月行者”月球车

“月行者1”号有一辆马车那样大小,车长22米,宽16米,质量756千克。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仪器舱,下部分是自动行走底盘。仪器舱是由镁合金制成的密封舱,它保证仪器仪表在月球上工作时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舱内装有无线电发送和接收设备、遥控仪器、供电系统、温控系统等,还载有4台全景摄像机。自动行走底盘下装有8个车轮,车按地面指令运动。月球车的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向预定的地点行驶,另一种是在某一固定的地段内徘徊。它在月面的一切活动由地面控制中心操纵,也就是说,“月行者1”号在月球上行驶,而它的驾驶员却坐在38万千米外的地球上。

这辆月球车设计寿命为3个月,实际上在月球上工作达11个月,一直到1971年10月4日才停止行驶。在此期间,它在月面进行了4次巡游,行程10540米,考察面积达9万平方米。它在500多个月面点上进行了土壤物理测试,在25个点上进行了土壤化学分析,并拍摄了两万多张月面照片。从“先驱”到“勘测”

与前苏联的辉煌相比,美国的起步显得更为艰难。美国探月初期发射的5颗“先驱者”探测器几乎没有一个获得成功,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火箭没有足够的推力使之达到地球的逃逸速度并送到月球轨道,虽然“先驱者4”号勉强成功,但它飞越月球时距月球尚有近6000千米之遥,它的探测仪器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徘徊者”号探测器示意图

美国的“徘徊者”系列探测器从1961年到1965年间一共发射了9次,是用“徘徊者”的身躯活生生地砸向月球,利用高速撞击月球“壮烈牺牲”前的瞬间拍摄月球表面,并将拍摄的信息传送回地球,目的是获得月球形貌近距离照片,为在月面硬着陆提供参考数据。但“徘徊者”计划就像它不太吉祥的名字一样,在最初阶段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前6次发射它们总在地月间徘徊不前均告失败,直到1964年7月“徘徊者7”号才首次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在撞击月球前向地面发送了4316幅高质量的月球面照片。其中,它的最后一幅面是在距月面仅426米高时拍摄的,揭示了不到1米大小的细节。“徘徊者8”号飞向了静海内一个平坦的区域。它发现那里的地形虽然是坡势平缓的平原,但到处都是月坑。看来,要为“阿波罗”飞船选择又开阔又没有月坑的区域是十分困难的。“徘徊者7、8、9”号后来工作得比较顺利,它们共发回了上万幅照片。

“勘察者”计划是继“徘徊者”之后的一项大胆的月球软着陆计划。但“勘察者”的研制工作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造成了严重的进度延误。面对计划严重受阻,美国不得不将初步工作指标降低到“勘察者”飞行任务所需的最低水平——把975千克有效载荷送入月球轨道,并使科学有效载荷减少到45千克左右。该系列探测器共发射了7个,其中5个在月球上实现了软着陆,一个在修正航线时发生了滚转而失败,另一个在着陆时神秘失踪。

1966年是月球探测好戏连台的一年。在前苏联的“月球9”号率先实现月球软着陆后不到4个月,美国的“勘察者1”号探测器便以第二名的身份于6月2日轻柔地着陆在“风暴洋”内一块平坦地带,随后成功传回了11240幅图片。“勘察者1”号发现了一片点缀着无数个月坑并散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岩石的地带。它没有发现很深的软土层,分析人员据此推断月面的硬度足以支撑探测器和人体。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美国又连续发射了6个“勘察者”探测器,其中4个取得了成功。

在为“阿波罗12”号飞船寻找着陆地点的时候,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发现了“勘察者3”号的准确降落点,借助月球图片作“向导”,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降落到离“勘察者3”号仅180米的地方。

1967年9月,“勘察者5”号在静海一个月坑的陡峭内坡上着陆。它携带了一台阿尔法后向散射仪,该仪器对月面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当精确的分析,指出着陆区月表的化学成分类似于地球上的玄武岩。“勘察者5”号和“勘察者6”号在月球软着陆并完成考察任务后,还进行了发动机的瞬间点火,以试验火箭发动机会对月面产生什么影响。发动机点火后,“勘察者”飞到了距最初着陆点几米的新地点,从月面受到的侵蚀量不大这一点可以看出,发动机点火将不会给“阿波罗”飞船带来严重问题。1968年1月发射的“勘察者7”号是这项计划的最后一个探测器,它成功着陆在第谷月坑正北的一片高地上。

在“勘察者1”号升空后的2个月,美国无人月球探测器家族的第三个成员——“月球轨道器”开始了它的环月飞行旅程。“轨道器”的任务是对“阿波罗”飞船所有可能的着陆场进行拍照,测量月球周围的流星体通量,并通过对探测器的精确跟踪来确定月球的引力场。轨道器不仅完成了所有这些任务,而且取得了其他成果。“月球轨道器1”号于1966年8月发射,它对“阿波罗”飞船的9个主候选着陆场和7个次候选着陆场进行了大量拍摄,获得了质量甚佳的中等分辨率照片,此外还获得了一些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及地球和月球的斜视照片。接下来的两颗“月球轨道器”分别于1966年11月和1967年2月发射,它们拍摄了20个候选着陆场的优质照片,再次拍摄了月球背面和其他具有科研价值的月球特征照片,另外还获得了月球地形的斜视景象。在“月球轨道器3”号所拍摄的“阿波罗”飞船候选着陆场中,还从无数个月坑之间找到了闪闪发光的“勘察者1”号。由于针对“阿波罗”计划的几项主要目标在第3次任务结束时就已基本实现,所以“月球轨道器”第4次和第5次飞行主要都用于实现更广泛的科学目标:第4次飞行期间对整个月球正面进行了拍摄,而第5次飞行则拍摄了月球正面36个有特殊科学意义的区域。此外,“轨道器”还拍摄了月球背面99%的区域,而且清晰度比此前利用地面望远镜拍摄的正面照片要好得多。

“阿波罗”飞船着陆场勘察工作取得了令人意外的结果,似乎月面上没有一处很平坦无月坑的地方,找不到符合“阿波罗”飞船着陆场最初规定的地点。因此,美国宇航局对登月训练设施进行了改造,以使航天员练习如何避开月坑,在相对平坦的地方降落。

根据“月球轨道器”获得的信息,月球附近没有对航天员安全构成威胁的辐射或流星体。通过对探测器轨道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这些轨道有轻微的摄动,表明月球的引力场是不均匀的,由此推断月球内部隐藏着一些质量密集区——“质量瘤”。这提醒“阿波罗”计划的规划人员在精确计算“阿波罗”飞船飞行轨迹时,要相应地考虑“质量瘤”引起的轨道摄动,发现和确定这些“质量瘤”,为登月舱高精度地着陆和准确交会提供了可靠性。

“徘徊者”、“勘察者”和“月球轨道器”是值得信赖的先遣队,它们为“阿波罗”飞船的载人飞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美国人从此有了足够的信心,“阿波罗”出风头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20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个踏上月面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应邀访问中国,在谈话中,他说了一句玩笑话:“第一个住进月宫的是一位中国的美女,她叫嫦娥;而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却是一个美国男人,那就是我。”他对“嫦娥”的发音有些搞不准,但他知道,在古老的东方国度里,嫦娥的地位如同西方人尊崇的月神阿尔忒斯,她是世界上最早住进月宫里的仙女,并从远古一直“活”到了今天。

软着陆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低降落速度,使得航天器在接触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瞬时的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从而实现安全着陆的技术。例如,通过推进器进行反向推进,或者改变轨道利用大气层逐步减速,或者利用降落伞降低速度。一般来说,每种航天器都是通过多种减速方式共同作用进行减速,达到软着陆的目的。

相对于软着陆,物理上的硬着陆一般是指航天器未减速(或未减速到人员或设备允许值),而以较大速度直接返回地球或击中行星和月球,这是毁坏性的着陆。

同类推荐
  • 神奇野人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野人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野人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编撰了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探索发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 人类的脚步:交通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脚步:交通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绿色世界(地球一小时)

    绿色世界(地球一小时)

    大气污染严重,草木植被日渐被高楼和工厂覆盖,稀有物种濒临灭绝,下一个会不会就是人类?杨小川的《绿色世界》倡导人们重建美好世界,珍惜地球,珍惜我们的世界。
  • 宇宙真相

    宇宙真相

    《宇宙真相》讲述浩瀚无边的宇宙,诡异莫测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千余个知识热点,千余幅精美图片,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 赠言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赠言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面对着壮阔的大海,让我们向您庄严宣誓:请放心吧,敬爱的老师!没有什么风浪能挡住我们青春的脚步!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热门推荐
  • 妄文实录

    妄文实录

    我可视、可听、可闻,便有了世界。我爱说大话,从来没有人相信,当你察觉到时…一切已经追悔莫及了。勿听勿视勿闻!!!
  • 网游之城邦之战

    网游之城邦之战

    集个人冒险,城市建设,即时战略为一体的全球虚拟网游《城邦之战》。嗯,其实就是一个内测玩家进入游戏后发展领地的故事。注:种田文,不会大规模影响到现实,纯游戏,游戏背景纯虚构,非历史片段。
  • 冰宫殿里的王子

    冰宫殿里的王子

    这是一本有关心灵世界的书籍,和我一起走进心灵的寒冰世界,感受人间百态,以及那些难得的温存吧!“从前读《红楼梦》的时候,不理解世界上为啥有林黛玉和贾宝玉这样的人,在繁琐的花花世界里无病呻吟的活着,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孤岛”
  • 武道之风卷残云

    武道之风卷残云

    风卷残云,武道山上,剑气震荡,银练无双,青云剑锋染赤血,一曲红尘多自叹。武道一途,横尸骨,逆夺造化,天地不容。
  • 吴江雪

    吴江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真龙气2

    真龙气2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道魔缘仙

    道魔缘仙

    白领道一,穿越魔界,魂入圣魂宗少宗体内。可叹少宗亦是苦逼,被丫鬟暗害成植物人后,宗主父亲又被杀,与母仓皇逃往修界。不料重伤濒死,在魔门圣器保护下,投胎道门寒山山下小镇。由此前尘俱忘,得入道门,学得道经。怎奈所学道经却实是魔经!意外成为玄劫之主!道一本是无情人,魔经却必须七个玄妃辅修。这其间的爱恨情仇,矛盾种种,恩恩怨怨,离奇遭遇,一言难叙。道士修魔经,无情来护花,更多请看《道魔缘仙》。道魔缘仙读者群号:321661640
  • 维库征服者

    维库征服者

    “残酷的冰原让我们维库人体格健硕,不惧挑战。我们如此的强大,却只能生存在这一毛不拔之地,胆怯的老鼠却可以窃据肥沃的土地,拥有我们想要的一切。维库人需要阳光,土地,食物,水源,一切。他们不给,那就我们自己来拿。”——《维库征服者.战争之书第一卷》重生者泰诺带着称号系统开始了他的异界奇幻旅程。(简介无力,想了很多版本,不是又臭又长,就是不知所云,将就看吧!)原名:雪人来咯,雪人骑士,战争之主,深渊毁灭者,北地枪王,少妇与少女之神,泰诺大帝,dnd玩家在异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