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2000000010

第10章

8.白色的梦

白色,在我们生活里广泛存在。

只要看看土司辖地上,人们的居所和庙宇——石头和黏土垒成的建筑,就会知道我们多喜欢这种纯粹的颜色。门楣、窗棂上,都垒放着晶莹的白色石英;门窗四周用纯净的白色勾勒。高大的山墙上,白色涂出了牛头和能够驱魔镇邪的金刚等等图案;房子内部,墙壁和柜子上,醒目的日月同辉,福寿连绵图案则用洁白的麦面绘制而成。

而我,又看见另一种白色了。

浓稠的白色,一点一滴,从一枚枚罂粟果子中渗出,汇聚,震颤,坠落。罂粟挤出它白色的乳浆,就像大地在哭泣。它的泪珠要落不落,将坠未坠的样子,挂在小小的光光的青青果实上无语凝咽。那是怎样的一副动人的景象啊。过去手持镰刀收割麦子的人们,手持一把光滑的骨刀,在罂粟的青果上划下一条小小的伤口,白色的浆汁就渗出来了。一点一滴,悄无声息在天地间积聚,无言地在风中哭泣。人们再下地时,手里就多了一只牛角杯子。白色的浆汁在青果的伤口下面,结成了将坠不坠的硕大的一滴,被骨刀刮到牛角杯里去了。

青果上再划下一道新的伤口,这样,明天才会再有浓重的一滴白色浆汁供人收集。

黄特派员从汉地派人来,加工这些白色的果浆。他们在离官寨不远的地方搭起一个木棚,架上锅灶,关上门,像熬制药物一样加工罂粟浆。从炼制间里飘出的气息,只要有一点点钻进鼻子里,一下子就叫人飞到天上去了。麦其土司,伟大的麦其土司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妙的东西把人们解脱出来了。这样的灵药能叫人忘记尘世的苦难。

这时,关于那次地动,被冷落了一段时间的门巴喇嘛有了新的解释。他的观点跟济嘎活佛截然不同。他说,这样美妙的东西只有上天的神灵才能拥有。只有土司无边的福气才把这东西带给下界的黑头藏民。而地动无非是天神们失去了宝贵的东西发发怒气而已。门巴喇嘛声称,经过他的禳解,神们已经平息了他们的愤怒。土司深深地呼吸一口空气中醉人的香气,笑眯眯地看了济嘎活佛一眼。活佛说:“如果土司你相信门巴喇嘛的话,那我还是回去,回到我的庙里去吧。”

“天哪,我们的活佛又生气了。不过我知道他说的是假话,如果他说的是真话,我也会挽留他的。”土司说话的口吻,好像活佛不在跟前。

“土司愿意听谁的话,跟我有什么相干?”活佛也用看不见面前有土司的口吻说:“天哪,以前师傅就对我说过,天意命定的东西无法阻止。”

土司笑了,说:“看看吧,我们的活佛多么聪明啊。”

活佛说:“让门巴喇嘛陪你吧,你相信他。”

土司不想再说什么了,拿起手边几个铃子中的一个,摇晃一下,清脆的铃声唤来了管家。管家跛着腿下楼,把活佛送到门口。管家突然问道:“活佛,你说,这果子真会给我们带来厄运吗?”

活佛睁开眼,看到这人脸上真的露出了忧虑重重的表情,就说:“那还有假?我是靠骗人为生的吗?等着看结果好了。”

管家说:“活佛可要好好念经保佑我们主子的事业啊。”

活佛挥挥手,走开了。

宽广的大地上,人们继续收割罂粟。白色的浆汁被炼制成了黑色的药膏。从来没有过的香气四处飘荡。老鼠们一只只从隐身的地方出来,排着队去那个炼制鸦片的房子,蹲在梁上,享受醉人的香气。母亲心情好,好久没有叫过头痛了,她带我去了那个平常人进不去的地方。那里,黄特派员的人干活时,门口总有持枪的人把守。母亲说:“你们不叫我进去,那特派员送我一支烟枪干什么?”

守卫想了想,收枪叫我们进去了。

我并没有注意他们怎么在一口口大锅里炼制鸦片。我看见老虎灶前吊着一串串肉,就像我带着小家奴们打到的画眉一样。我正想叫他们取一只来吃,就听见吱的一声,一只老鼠从房梁上掉下来。熬鸦片的人放下手中的家伙,小刀在老鼠后腿上轻轻挑开一点,老鼠吱地叫了一声,再一用力,整张皮子就像衣服一样从身上脱了下来,再一刀,扇动着的肺和跳动着的心给捋出来了。在一个装满作料的盆子里滚一下,老鼠就变成了一团肉挂在灶前了。

土司太太笑道:“你们不要把我儿子吓着了。”

那些人嚯嚯地笑了。

他们说:“太太要不要尝尝。”

太太点点头。熏好的老鼠肉就在灶里烤得吱吱冒油。香味不亚于画眉。要不是无意间抬头看见房梁上蹲着那么多眼睛贼亮的老鼠,说不定我也会享用些汉族人的美食。我觉得这些尖嘴在咬我的胃,而母亲正龇着雪白的牙齿撕扯鼠肉。全不管我在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她一边用洁白的牙齿撕扯,一边还猫一样咿咿唔唔对我说:“好吃呀,好吃呀,儿子也吃一点吧。”

可我不吃都要吐了。

我逃到门外。以前有人说汉人是一种很吓人的人。我是从来不相信的。父亲叫我不要相信那些鬼话,他问,你母亲吓人吗?他又自己回答,她不吓人,只是有点她的民族不一样的脾气罢了。哥哥的意见是,哪个人没有一点自己的毛病呢。后来,姐姐从英国回来,她回答这个问题说,我不知道他们吓不吓人,但我不喜欢他们。我说他们吃老鼠。姐姐说,他们还吃蛇,吃好多奇怪的东西。

母亲吃完了,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猫一样用舌头舔着嘴唇。女人无意中做出猫的动作,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土司太太这样做叫我非常害怕。

她却嘻嘻地笑着说:“他们给了我大烟,我以前没有试过,如今,我可要试一试了。”见我不说话,她又说:“不要不高兴。鸦片不好,也不是特别不好。”

我说:“你不说,我还不知道鸦片是坏东西。”

她说:“对没有钱的人,鸦片是一种坏东西,对有钱的人就不是。”她还说,麦其家不是方圆几百里最有钱的人家吗?母亲伸出手来拽住我的胳膊,她长长的指甲都陷进我肉里了。我像被老鼠的尖牙咬了似的大叫一声。母亲也看出了儿子脸上确实显出了惊恐的表情,就跪在地上摇晃着我:“儿子,你看见什么了,那么害怕。”

我哭了,想说:“你吃老鼠了,你吃老鼠了。”但只是指了指天上。天上空荡荡的,中间停着些云团。那些云团,都有一个闪亮的,洁白的边缘,中央却有些发暗。它们好像是在一片空旷里迷失了。不飘动是因为不知道该飘向哪个方向。母亲顺着我的手,看看天上,没有看见什么。她不会觉得那些云朵有什么意思。她只关心地上的事情。这时,地上的老鼠正向着散发着特别香气的地方运动。我不想把这些说出来。只要身上流着一丁点统治者的血液,傻子也知道多把握一点别人的秘密在手上是有好处的。于是,我只好手指天空。这一来,母亲也害怕了。她把我紧紧拥住,脚步越来越快,不多久,我们已经到官寨跟前了。广场上,行刑人尔依正往行刑柱上绑人,行刑人看见我们,把他们家人特有的瘦长的身子躬下,叫一声:“少爷,太太。”

我的身子立即就停止战抖了。

母亲对行刑人说:“你们身上杀气重,把少爷身上不干净的东西吓跑了。以后就叫你儿子多和少爷在一起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麦其土司的行刑人一代又一代都叫一个名字:尔依。要是他们全部活着,肯定就分不清谁是谁了。好在他们从来都只有两代人活着。父亲行刑,杀人的时候,儿子慢慢成长,学习各种行刑的手艺。杀人的是大尔依,等着接班的是小尔依。可以说尔依们是世上最叫人害怕,最孤独的人了。有时我怀疑那个小尔依是个哑巴。所以,都走出了几步,我又回过头问行刑人:“你儿子会说话吗?要是不会就教他几句。”

行刑人对我深深鞠了一躬。

到了楼上,母亲就躺下了。她叫侍女卓玛从箱子里取出黄特派员送的烟枪,点上一盏小灯。自己从怀里掏出湿泥巴似的一团烟土,搓成药丸一样大小,放在烟枪上对着灯上的火苗烧起来,她的身子就软下去了。好半天,她醒过来,说:“从今天开始,我什么都不害怕了。”她还说:“特派员送的银器没有麦其家的漂亮。”

她是指装烟具的那个银盘,还有一个小小水壶,两三根挑烟泡用的扦子。

卓玛赶紧说:“我有一个朋友,手艺很好,叫他来重新做些吧。”

母亲问:“你的朋友?下面院子里那家伙。”

桑吉卓玛红着脸点了点头。

太阳落山了。外面正是深秋,在夕阳的辉映下,更是金光灿灿。屋子里却明显地暗下来。

屋子越暗,土司太太的眼睛就越亮。叫我想起在炼制鸦片的房子里见到的老鼠眼睛。我把卓玛的手攥住,但她一下摔开了。我的手被她摔回在胸膛上。她叫我把自己打痛了。我叫了一声。这一声既表示了痛苦,也表示对母亲那双闪烁不定的眼睛的恐惧。两个女人都急忙问我,少爷怎么了。

卓玛还用她温软的手搂住我的脑袋。

我背着手踱到窗前,看见星星正一颗颗跳上蓝蓝的天幕,便用变声期的嗓门说:“天黑了,点灯!”

土司太太骂道:“天黑了,还不点灯!”

我仍然望着夜晚的天空。没有回过身去看她们。一股好闻的火药味弥漫开来,这是侍女划燃了火柴。灯亮了。我回过身去,扼着手腕对卓玛说:“小蹄子,你弄痛我了。”

这一来,卓玛眼里又对我流动着水波了,她跪在地上,捧起我的手,往上面呵着她口里的香气。痛的地方变成痒,我呵呵地笑了。侍女转脸对母亲说:“太太,我看少爷今天特别像一个少爷。照这样子,将来是他当麦其土司也说不定。”

这句话听了叫人高兴。尽管我不可能是这片领地的土司。就算我不是傻子,将来的土司也不会是我。母亲脸上的神情表明这句话使她十分受用。但她骂道:“什么不知深浅的话!”

土司进来了,问:“什么话不知深浅?”

母亲就说:“两个孩子说胡话呢。”

土司坚持要听听两个孩子说了怎样的胡话。母亲脸上出现了刚才侍女对我做出的谄媚表情:“你不生气我才说。”

父亲坐在太太烟榻上,双手撑住膝头,说:“讲!”

土司太太把卓玛夸我的那句话说了。

土司大笑,招手叫我走到跟前,问:“我的儿子,你想当土司吗?”

卓玛走到父亲身后对我摇手,但我还是大声说:“想!”就像士兵大声回答长官问话那样。

“好啊。”他又问我,“不是母亲叫你这样想的吧?”

我像士兵那样对土司一碰脚跟,大声说:“不是,就是她不准我这样想!”

土司很锐利地看了太太一眼,说:“我宁愿相信一个傻子的话,有时候,聪明人太多了,叫人放心不下。”他接着对我说:“你想是对的,母亲不准你想也是对的。”

母亲叫卓玛带我回到自己房里:“少爷该睡觉了。”

替我脱衣服时,卓玛捉住我的手放在她胸上,那里跳得正厉害。她说,少爷你吓死我了。她说我傻人有傻福。我说我才不傻呢,傻子不会想当土司。她下死劲掐了我一把。

后来,我把头埋在她双乳间睡着了。

这一向,我的梦都是白色的。这天晚上也不例外。我梦见白色汹涌而来。只是看不清源头是女人的乳房还是罂粟的浆果。白色的浪头卷着我的身体漂了起来。我大叫一声,醒了。卓玛抱着我的头问:“少爷怎么了?”

我说:“老鼠!老鼠!”

我真的看见了老鼠。就在射进窗户的一片淡淡月光中间。

我害怕老鼠。

从此,就不敢一个人在寨子里独自走动了。

9.病

我害怕老鼠。

他们却说少爷是病了。

我没有病,只是害怕那些眼睛明亮,门齿锋利的吱吱叫的小东西。

但他们还是坚持说我病了。我也没有什么办法不让他们那样想。我能做的就是,母亲来时,我就紧紧把卓玛的手握住。每天,管家都叫小家奴索郎泽郎和小行刑人尔依等在门口。我一出门,两个和我一样大的小厮就一步不离跟在身后。

卓玛说:“少爷还不是土司呢,就比土司威风了。”

我说:“我害怕。”

卓玛不耐烦了,说:“看你傻乎乎的样子吧。”一双眼睛却不断溜到银匠身上。银匠也从院子里向上面的我们张望。我看见他一锤子砸在自己手上,忍不住笑了。我好久没有笑过了,好久没有笑过的人才知道笑使人十分舒服,甚至比要一个女人还要舒服。于是,我就干脆躺在地上大笑。看见的人都说,少爷真是病了。

为了我的病,门巴喇嘛和济嘎活佛之间又展开了竞赛。

他们都声称能治好我的病。门巴喇嘛近水楼台,念经下药,诵经为主,下药为辅,没有奏效。轮到济嘎活佛上场,也是差不多的手段,下药为主,诵经为辅。我不想要这两个家伙治好病——如果我真有病的话。吃药时,我闭上眼睛就能看到药从口中下到胃里,随即就滑到肠子里去了。也就是说,药根本不能到达害怕老鼠那个地方,它们总是隔着一层胃壁就从旁边滑过去了。看到两个家伙那么宝贝他们的药物,那样子郑重其事,我感到十分好笑。门巴喇嘛的药总是一种乌黑的丸子,一粒粒装在漂亮的盒子里头,叫人觉得里面不是药而是宝石一类的东西。活佛的药全是粉末,先在纸里包了,然后才是好多层的黄色绸子。他的胖手掀开一层又一层仿佛无穷无尽的绸子,我觉得里面就要蹦出来整个世界了,结果却是一点灰色的粉末。活佛对着它们念念有词,做出十分珍贵的样子,而我肚子里正在害怕的地方也想发笑。那些粉末倒进口中,像一大群野马从干燥的大地上跑过一样,胃里混浊了,眼前立即尘土飞扬。

问两个有法力的医生我得了什么病。

门巴喇嘛说:“少爷碰上了不干净的东西。”

济嘎活佛也这样说。

同类推荐
  • 祖母绿

    祖母绿

    本书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长篇小说。讲述一个江西偏远山区男孩离家出走,走上偷盗之路,因为天赋高,开锁技术精湛,成为江洋大盗;因为同伙出卖落入法网,在狱中著书立说,出版《防盗手册》;出狱后运用智谋和技术,拆穿昔日同伙官商勾结的阴谋。
  • 阳宅·阴宅

    阳宅·阴宅

    刚出正月,葛连上山放羊,看见几个陌生人在村子西头的地里测量着。出于好奇,他便上前套话,并以刚套住的两只野山鸡为代价,获得这里要修建高速公路的消息。事情传扬开的当天,人们顺着那几个测量者留在雪地上的脚印,确定出一条高速公路的路线来。按照这条路线,不单要占用葛连等六户人家的耕地,如果不拐弯的话,还要占用佟满堂和马贵成两家的房子。看到马贵成满心欢喜的样子,满堂两口子却高兴不起来。马贵成家的房子是二十多年前盖的,就算上边不要求拆,也到了该拆的时候。人家用赔偿的钱再盖个新房子,是等于拿旧的换新的,赚大发了。
  • 魔幻图书馆

    魔幻图书馆

    旭日中学的旧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禁地,学校的校规里写着:“本校学生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第二图书馆。”该校规也适用于学校的老师。其实整个学校只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三人进过旧图书馆。可是,有天晚上,历晓天却亲眼目睹有人敲响了旧图书馆的大门,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名叫贝乐的男孩,是为了寻找6年前失踪的父母才冒险闯入图书馆的。那么,贝乐的父母到底在不在图书馆里呢?他们是生是死?他们的失踪跟旭日中学又有什么关系?
  • 愁容骑士

    愁容骑士

    一群患了性饥渴的健康男儿。一群被性压抑深深煎熬的剽悍汉子。在亘古的漠漠荒原上,他们像公骆驼发情那样追逐异域女子,嘴里发出“咻咻”的可怕叫声。他们阴郁,忧愁,他们渴望女人,他们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却不可能,因为他们是特殊的人类一群。他们是浪漫派最后的骑士。
  • 人间蒸发

    人间蒸发

    (Rawson,1906—1971)克雷顿·罗森堪称不可能犯罪故事的大师,他在舞台表演戏法为职,说得更精确些,罗森是位魔术师,而且后来还写了一系列以梅林尼(Merlini)为主角的小说和短篇故事。梅林尼是魔术家,常被警方找去帮忙解决罕见的命案。该系列首部作品《飞出礼帽之死》(Death froma TopHat,1938)被拍成电影《出售奇迹》(Miracles for Sale,1939),描述一连串涉及魔术的犯罪事件。罗森因为这部小说而展开作家及编辑的第二个职业生涯。罗森和约翰·狄克逊·卡尔很喜欢挑战彼此的创作功力。
热门推荐
  • 开在异界的娱乐中心

    开在异界的娱乐中心

    在一个武者可劈山断海,修士可排云布雨遥远的异界有那么一家被无数人称之为娱乐中心的黑店。就因为能在电脑游戏里学习各种功法,在电视剧中学习各种战斗经验......店内某武道王者整天嚷嚷着找人开黑。某修士仙子进店后就是带着宗门的小辈们吃鸡。半个学院的弟子集体逃课就为看一眼新出的电视剧。自从系统出了直播功能后,我们的姜老板一天到晚的拿着爱疯手机,.....
  • 汉末有武名吕布

    汉末有武名吕布

    新书《临安有妖》已经发布。建安三年,一代枭雄吕布身殒下邳城,带着过往二十年的记忆,重新回到十五岁刚刚出山的时候。看吕布如何凭借武勇,驱鲜卑、破黄巾、征董卓。在恢弘汉末,正武夫之名。
  • 回忆陈光甫与上海银行

    回忆陈光甫与上海银行

    陈光甫(1881—1976),民国时期著名民族金融家。1915年创办上海银行,并历任该行的总经理、董事长。上海银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私营银行,存款额曾居全国商业银行之首,1951年实现公私合营。本书收录了吴经砚、资耀华等许多业内老人的回忆文章,记述了陈光甫创新性地开拓业务,使“小小银行”成长为金融巨头的经过,是研究上海银行和民国金融史的重要资料。
  • 南风入西洲

    南风入西洲

    一场意外让他们的余生彼此纠缠,一场由长辈们许下承诺的婚姻,真的能让她幸福吗?他们之间,隔了无法跨越的十年,究竟要走多久,才能靠近彼此的心,还是两颗心从未远离。
  • 营销学全书

    营销学全书

    在去单位的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行色匆匆,各自奔着生活而去。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好日子的念头:有份体面的工作,有个温馨的家庭,最好还能受到别人的尊敬。然而,随着日子一天一天毫无希望地过去,一旦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信心也就逐渐泯灭了。如果你们的生活真的如我所说,那么现在,请抬起你们沮丧的脸,看看我们这套书吧!
  • 一个人的岁月

    一个人的岁月

    本书是著名作家顾艳的散文集。本书内容丰富,除了第一辑是作家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外。其他各辑中,或追慕古人且与之对话,或面对今人而生动描绘,这是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贯通起古今的心领神会;或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殿堂里吸收精神资源,或走万里路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这是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营造其繁茂的精神家园。在这些看似五光十色的感悟碎片中,建构了作家独居生活的时空观念与精神坐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画中影

    画中影

    《画中影》纵向橫向地探讨“恶”这个两千多年来缠绕欧洲思想与文化的坏形象,提出“反面性”的概念以化解神义论、哲学和道德上都无法脱困的症结。我们如果对“恶/反面性”具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就可以不仅拥有生活智慧,还可从生活过渡到“存在”。
  • 养生就是养阳气:男性健康的革命

    养生就是养阳气:男性健康的革命

    工作压力,家庭压力让现代男人们身心疲惫,熬夜、不善沟通、吸烟、酗酒让现代男人们健康隐患重重,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前列腺疾病、性问题等让男人们痛苦不堪。如何解决这些男人问题?本书将提供中医预防及治疗方案。
  •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创作、从作家到读者,以广义与狭义的心理分析为主要视角,对中外作家尤其是中国现代作家,结合其文学文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得出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论断。既从世界学术视野关注“五四”以来文学现象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文化心理,也密切关注具体作家创作心理以及文本潜蕴的意识、无意识内容,还努力从文学实践层面向理论层面拓展,致力于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及“文艺性学”的建构。作者秉承“古今中外化成现代”的学术理念,坚持“大现代”的人文立场和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长期追索并严肃认真地探讨不同层面人性包括本能与文学的复杂关联。同时注重结合当代实际人生体验和当代学术思潮来审视历史上的作家作品及读者所容涵的心理世界。由此体现出强烈的“当下关怀”或学术当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