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3100000023

第23章 方寸之间有大美(1)

——篆刻欣赏

篆刻是在印材上雕刻立体的篆书和其他文字的一种活动。篆刻艺术是篆刻家根据治印章法、字法、刀法等审美规律创作形成的一种艺术形态。

篆刻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实用发展成为艺术,从附属于书法和绘画发展到独立的艺术,走过了漫漫的历程。

我国公元前1300年前就已经使用印章了。目前所发现的实物印最早的是商朝的,是20世纪30年代出土自河南省安阳的三方铜玺。之后出土了西周玺印,它是连接殷商与春秋战国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为认识春秋战国玺印提供可靠依据。此后我们今天能大量见到的古玺印,就是战国时代的。这些古玺印有白文,有朱文,有各种印形。朱文笔画较细,多出于铸造;白文有铸有凿。它们用的都是当时各国的文字,虽然好多字现在已不认识了,但它已成为一种文字的艺术,极为生动活泼,给人一种强烈的文字美的享受。从这些古玺印中可以看到那时已注意印面结构,文字的疏密、参差、错综、挪让,极富美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反映在印章上也有新的变化。印面“田字格”、“日字格”逐渐增多,虽对文字布局有所束缚,但制印工匠娴熟的技法,却在方寸之间,尤其在界格的约束下创造出了灵活的笔法。秦印多出凿刻,方中寓圆,节奏明快,率意天真,巧中有拙,拙中藏巧,常于不经意处给人以美感。

汉代是印章艺术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印章艺术的一个高峰。这个时期方中寓圆的美已定型。汉印的特点,平正方直,文字以平直的线条给人以美感。这种“平直”,不是简单化,而是更富于含蓄美,它方中寓圆,灵活生动;粗中有细,细中有粗,疏密多变;拙中有巧,朱白相间,增损有节,很有神韵。它就像陶渊明的诗,平淡、醇醪,久而不失其味,对后人有极大的启发性。因此,印之宗秦汉,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已成为印人的共识。

到了明代中叶,篆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篆刻艺术真正进入了“欣赏艺术”的新时期。以文彭、何震等领军人物为首,文人们以秦汉印为本,对刻印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到了清代,篆刻艺术更是呈现出争奇斗艳的气象,印人辈出,流派纷呈,有程邃为首的“歙派”,丁敬为首的“浙派”,邓石如为首的“邓派”,吴昌硕为首的“吴派”等。他们在篆刻界标高独树,纵横驰骋,创造了篆刻繁花似锦的景象,把中国篆刻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

通过上述可以看到,篆刻艺术是在古代社会实践基础上,通过历史性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从开始的实用到后来的艺术,从开始的粗糙到后来的完美,千百年来,灿若星辰的篆刻家们,倾毕生心血,孜孜于小小方寸间,对篆刻艺术,特别是形式美进行了苦苦的探索,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篆刻美学,让顽石开出奇葩,让人们从冰冷中味出艳美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欣赏篆刻艺术的美呢?

一、分朱布白气象万千——篆刻的章法美

篆刻的三要素是章法、篆法和刀法。篆刻艺术的审美,就综合体现在一方印章的章法美、篆法美和刀法美上。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章法美。

章法也可称构图,是指字与字的分朱布白,字与边的离合亲疏,也就是整体的间架结构。历代大家都在章法上下功夫,印内求技,印外求“印”,形成自己章法独特的印风。这种对印章文字设计安排的构思能力,往往最能显示作者在篆刻艺术上的实力,以及金石、书法、美术等各方面的修养。印人经历修养不同,审美取向不同,反映在印章上,也是百人百面,千印千面。因此说,章法犹如万花筒,在方寸天地间,变幻无穷,气象万千。

我们欣赏篆刻美,就是要欣赏篆刻章法的这种变化无极的美,从中领悟篆刻者的“本质力量”。章法如此变化莫测,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寻,篆刻家们在千百年来的实践中,摸索和创造出了一些技法,正如篆刻家邓散木在其《篆刻学》中归纳的,临古、疏密、轻重、增损、屈伸、挪让、承应、巧拙、宜忌、变化、盘错、离合、界画、边缘等。这也不能尽概所有,我们在欣赏篆刻艺术时,要从每一方印章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深入揣摩,基于成规又出于成规,发现印章普遍的美和独特的美。

1挪让

书肇于自然,古人见担夫争道而悟用笔之法。书法的挪让之法在篆刻里同样适用——书印一家。挪是移动,即把字的地位或某一字的部分笔画挪动。让是让步,别的字一经挪动,邻近的字就要顾全大局,作出让步,使全印得到平衡。

在印章常见的章法中,各字所占空间基本相当,特别是一些四字、六字等偶数印中,各字都占着等份空间,这种处理整齐、规矩,但失于呆板,缺乏灵动。此时,篆刻家们通常要使用挪让之法,或者拉长笔画多的字,让其占有更大的空间,同时缩短笔画少的字,让其踞于一隅;或者挪动、伸缩部分笔画或部位,使之舒展合理。

我们看“王宪将”和“日入千金”,这是典型的汉私印中吉语印的两面。一为人名,一为吉语。印的文字有些隶意,横势的字形,间以倚斜的态势,拙扑可爱。

在印面文字的处理上,两方印章都别具匠心。如“王宪将”印中,将笔画少的“王”字拉长缩小,仅占印面的三分之一,而另三分之二留194给笔画多的“宪将”二字。这样随字的自然形体布局,笔画多则占空间大,少则占得小,一任自然,显得妥帖大方。

“日入千金”一印,也是这样,因为“日入”二字笔画少,占地小,“千金”二字笔画多,占地大,故在章法上不做等份布置,而是各有收缩伸展。而其笔画多少又不像“王宪将”印的反差那么大,故其挪让还是有节制的,“千金”两字只占了五分之三的空间。

两印除在行间釆用挪让之法外,在字的处理上也不忘挪让。“王宪将”印中“宪”字笔画多,就让其占地更多一些。“日入千金”印中,“日”字笔画多于“入”字,就将“日”字拉长,占地大些;“千”字的笔画明显地少于“金”字,就将“千”字压扁,居于一隅。这样处理使这两方印的章法舒服自然,像随意随字而为,不见刻意之痕。再加上印中线条的圆劲、浑厚、凝重,有的笔画的斜势处理,印边的残破等,更使印章古朴、生动、完美。

清代篆刻家黄易的“卖画买山”也是一方挪让有致、深得其美的印章。该印为使字便于挪让、摆布,不依常规的印面字序,而是取汉印中回文之法,以求“卖”与“买”、“画”与“山”一繁一疏,各有位置和空间,可以尽情挪让。否则“卖”与“买”在一横列,难避重复,又头重脚轻,就会大煞风景了。综观此印,似乎平平无奇,但玩味之愈久愈觉味厚。平实中见险峻,朴拙中见妍秀,静穆中见飞动,每一字、每一笔都刻意经营,看似寻常自然,但作者定是苦心孤诣,才达到如此出神入化、不露痕迹的程度。

2.留红、空白

与绘画同质的篆刻也很讲究留红和空白,白文叫留红,朱文叫留空。许多篆刻家常在一些容易板滞淤塞之处,巧妙地紧缩局部笔画,留出一些空地来使某些笔画得以舒展,也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

“门浅”一印是汉代私人的痛葬印。人死了以后,他的名字刻个印章伴随埋葬是当时的一种习俗。该印弃篆用隶书的变体,化繁为简,得以留出大块空白。特别是“浅”字三点水集中在上部,得以留出下边的空与“门”字下方的空呼应。加之刀法的轻重,结体的随便,使印章很有真趣,雅拙可爱。

王镛的“和而不同”也是一方空白大胆的印。作者将四个字处理得各不在其位,并向左边和中间集中,留出右边、下方和上左的较大的空间,增加了印字的舒张感,使每个字都自然洒脱。结字时,化方为圆,多以弧线出现,且“和”字右边的“口”与“不”字上方的“口”型和“同”字下方的“口”字相呼应,加上自由游走、美妙无比的边栏,使印章充满天趣,于不经意处尽显美感。

3.自然率性

画家潘天寿在谈到治印的章法时说:“布置第一须求自然。”这也是艺术的普遍规律,是最高境界。王羲之在兰亭与诗人雅集,畅酒放怀后写下千古绝品《兰亭序》,颜真卿得知侄子战死沙场,于悲愤中写下上品《祭侄稿》,哪个不是真情的流露,哪个不是自然的纵笔。他们也没想到这率性而写竟成神品,正是这“没想到”才成就了他们。如果刻意而为,恐怕艺术性就要打折扣了。当然这种自然是有深厚的艺术功力在其中的,只是它深潜的不着痕迹。画到此处,写到此处,刻到此处,便脱去匠气,而臻境界了。

秦印“中行羞府”虽产生于2000年前,但它的舒张、大气的韵味让我们惊叹。该印虽依秦使用了田字格,但四字在格中写得宽松自然,并没有被拘束之感。从文字上看,与秦诏版、权量等文字风格相同,方中寓圆。特别是它走刀如笔,笔画那么自然洒脱,行止有节,增加了整个印章神定气闲的感觉。再加上边栏和隔线不经意的细微的曲势,就如细笔画出,更增加了印章的自然可爱。

“大厂居士孺”是民国初年篆刻家易大厂所刻的一方印。印由泥封演化而来,又像汉代的急就章和掏葬印,文字自由放置,绝无刻意的布置,下方留出大片的空白,字也自由屈伸,呈现出一片自然美的境界。追求自然美来源于老庄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自然”是道的法则,所谓“道法自然”;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强调美在天然。我们欣赏这枚印章不感到作者行止无拘、一任天然的风神吗?

4疏密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强调线条的节奏、韵律,其主要是通过线条的轻重和疏密来表现节奏。篆刻与书法同理,也很讲究章法中的疏密,并作为虚实对比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前人对章法的疏密、虚实对比有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叫做“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能容针”。疏密处理得好,可以使一方印章生动活泼,意趣无穷,而无板滞松散的弊病。

清代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印就是一枚疏密处理得极好,被后人屡屡称道的佳作。此印得出还有一段趣事,邓在边款上记下此事:

癸卯菊月客京口,寓楼无事,秋多淑怀,乃命童子置火具,安斯石于洪炉。顷之,石出幻如赤壁之图,恍若见苏髯先生泛于苍茫烟水间。噫!化工之巧也如斯夫。

因此,他节取《赤壁赋》中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八个字,以景寓情,刻了这个印。

这方印在疏密安排上,可谓是匠心独具,他没有釆用通常的挪让法,以笔画少的字少占地盘来解决矛盾,而是以健劲的线条支撑起骨架,以力取胜。该印八个字,刻成“疏密密密,密疏疏疏”的布局,特别是“岸千尺”三个字,疏到极致,和“流有声”享有差不多的“待遇”,在“断”之后,一泻而下,显示出江平水阔、断岸千尺的意味,很是出奇、出新,而且取得了让人心服口服的效果。八个字的笔画基本按字的繁简结构,但也有作者刻意为之的地方,如“江”字,用篆书写法可以写得更密一些,而作者在结体时却写得较疏,使右一行的最密中透一邓石如处气息;“岸”字本来可以写得再密一些,却处理成现在的疏;“流”字本来可以再疏一些,却写成现在的极密,从而使左右两行的疏密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作者的佳思妙构,别出心裁。有人看了这方印说:“颇有‘江流有声’之感,疏处令人有‘断岸千尺’之意。”这可能不是作者创作时即已想到的,但能使欣赏者产生这样的联想,不是很大的审美收获吗?

清人赵之谦的“鉴古堂”也是这样一方印。赵之谦一生坎坷抑郁,常常以印志其不幸,感慨人生之多艰。但在篆刻语言的选择上,却不是一味地粗率直露,恣肆狂放,而是往往釆取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格调,这符合儒教精神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他的“鉴古堂”章法奇险,上密下疏,笔画较多的“鉴”也不多占地,特别是“堂”将笔画上移,将繁重集中于上部,然而作者又以“古”字的一长横和“堂”字的下垂到底的两长竖连接,使下部虽然虚灵而不失稳实。加之作者精致整饬、细腻温婉的篆法刀法,笔笔有书法气,婀娜遒劲,伸展自如,一点也不呆板,非常好地表现了作者皈依佛法,超然物外,心境宁和的内心之美。

5.端庄静美

平正、匀落、秀美一类印在古印和流派印中不鲜见,这类印无论文字大小,笔画粗细,都能做到匀称、妥帖,通过适当地移展部分笔画和变形处理,使笔画多处不觉其繁,笔画少处不觉其空,从而使整个印面安详、端和、文秀、静美。这类印也不是轻易就可取得,在其平正的面貌下是有深厚功夫的,就像书法中的楷书,没有历久的锤炼是难以成就的,它是大美的凝聚,也是众美的原点。

现代印人赵时柄曾长期居于上海,与吴昌硕齐名,是民国时期印坛的盟主。他的朱文印以篆法圆美婉转、静穆安详、典雅超逸享誉印坛。如他的“安和室”朱文印,章法空灵清澈,无雍塞之处;篆法清丽透彻,无赘疣之笔;刀法平实精确,刻出的线条停匀舒展。欣赏此印仿佛有春风澹澹、漫步竹林的感觉,其美在一笔一字处,沛然溢出。可以想见作者冲淡闲散,深得老庄虚静恬淡、超尘脱俗的精神情操,而我们的心情也会随着欣赏清静雅洁起来。

同类推荐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艺海观澜

    艺海观澜

    徐庆平,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美术漫谈、西方艺术史研究、莫奈传。书中对其父亲徐悲鸿的美术作品以及西方艺术史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多数文章已经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过,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图书。
  • 小提琴演奏与音乐艺术创新

    小提琴演奏与音乐艺术创新

    音乐是一种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好的音乐,会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表现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理想。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那么,现代音乐艺术又如何能在实践中得到创新和发展呢?本书亦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一本对音乐大师的敬仰之作,重现大师的音容笑貌、心路历程,记录他们在演奏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大师和他们的音乐并不遥远,这本《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会带你感受他们的生命气息,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有他们创造出的迷人世界。
热门推荐
  • 指剑道

    指剑道

    【孤星追月,终老一生,指剑一出,神哭鬼泣】陆浩然一个生活在低层的都市少年,因意外在祖屋地窖下,陆小凤的墓室内,得到一本武学修炼功法《指道》,这是一部融合灵犀一指,一指金刚法和一指禅功等高深的武学功法。从此,陆浩然就踏上了一段不凡之旅。陆浩然以指证道,指破苍穹,诛神灭天,以血腥杀戮成就他无上的指剑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自己的观音

    自己的观音

    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就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大约就是因为遇事只求己吧——如此再想,如果人人都拥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也许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 我种我自己

    我种我自己

    昨天,我种下自已,长出无敌神主。今天,我种下自己,结出满天大道。明天,我种下自己,生出......【读者群火锅粉《一号桌》,群号489337956。本书作者已完本460万字《九阴传人在都市》、420万字《随身带着女神皇》、220万字《捉妖奶爸》。放心阅读,品质保障。】
  • 元武擎天

    元武擎天

    一夜风云再起,九轮天顶,战鼓已雷鸣。天下凭谁主?拳掌出袖,决胜负!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坏坏老公好难缠

    坏坏老公好难缠

    她爱上了一个温柔的男人,但是结婚不到半年就离婚了。丢脸的是,离婚的时候她居然还是个处!出国避难,遇上了一个绿眼睛的男人。第一天,男人吻了她。第二天,男人要她负责绑架她去办了结婚证。第三天,看着身边一脸餍足的俊美男人,她懵了……
  • 剑神重生

    剑神重生

    曾经纵横魂剑大陆的一代剑神无天,被人追杀之下无奈自爆,竟奇迹般的重生到了一个少年的体内从此以后,魂剑大陆上少了一个剑神无天,却又多了一个绝世高手——海天!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