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000000017

第17章 斯大林的文学政策(5)

到这时,斯大林作出的重大决策已全部实现。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的召开和苏联作家协会的成立,是苏联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结束了文学界各流派和团体纷争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作家队伍的团结。有人说这是苏联当局硬把各派作家拉到一起的。这并不符合事实。当时代表们热情都很高,积极主动地发言,而且绝大多数人赞成作家的联合,这是事实,代表大会的速记记录可以为证。另一方面,代表大会通过讨论,通过了作协章程,确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结束了关于创作方法上的争论。现代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文学思潮暂时退居次要地位,或者像苏联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被克服了。这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是有利的。统一的苏联作家协会的成立,还使苏维埃政权便于实行各种扶植和赞助文学的具体措施。下面就讲一讲这方面的情况。

根据蔡特金的回忆,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经说过,革命的胜利“已使苏维埃国家成为艺术家们的保护人和赞助人”。二十年代苏联政府也力图采取各种措施扶植文学事业,但是当时文学界处于分裂状态,作家分为相互争吵的各个派别,这给具体实施造成很大困难。随着关于改组文艺团体的决议的公布和苏联作家协会筹备委员会的成立,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就开始真正担负起保护人和赞助人的责任,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首先为作家创造进行文学创作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调整稿酬以增加他们的实际收入,以及改善他们居住条件等。1933年3月27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曾作出一项改善科研工作者居住条件的决定。7月7日又作出一项决定,其中说道:“为了保证作家能进行最有效的文学活动,特决定作协会员在居住权利方面享有与科研工作者同等的权利”。当时作家的居住条件确实很差。高尔基曾在1934年3月给斯大林的信中指出“许多人的居住条件糟透了”,他列举了一些作家(其中包括舒霍夫、什托尔姆、米尔斯基、吉洪诺夫、亚先斯基等)的情况,恳请斯大林再给文学家盖一座楼。有关部门当年就决定在莫斯科盖一幢有二百套住宅的房子。在这前后,开始筹划建“作家城”。

1933年7月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作出了兴建“作家城”的决定,并拨了款。1934年,随着文学基金会的成立决定此事由它承办,地址改为彼列杰尔金诺。几年后,根据德国设计师的设计,建成了五十幢两层的木质结构的房子。首批入住者有绥拉菲莫维奇、列昂诺夫、加米涅夫、巴别尔、爱伦堡、皮利尼亚克、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卡西利、帕斯捷尔纳克、费定、伊里夫、叶甫盖尼·彼得罗夫等人。后来建筑面积有所扩大,陆续有一批知名作家成为那里的住户,其中包括卡维林、扎鲍洛茨基、法捷耶夫、西蒙诺夫、卡达耶夫、楚科夫斯基等人。七十年代初,允许在那里设立纪念馆,先后出现了帕斯捷尔纳克、楚科夫斯基等人的纪念馆。此外还开辟了墓地,帕斯捷尔纳克、楚科夫斯基、罗伯特·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塔尔科夫斯基等人的遗骨就埋葬在那里。就这样,彼列杰尔金诺这个许多着名作家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就与苏联文学发展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不少着名作品是在这里写成的,有些事件是在这里发生的,它开始成为不少文学爱好者向往的地方。1988年,莫斯科州执委会将其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保护。

在保证和改善作家的物质生活条件方面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设立文学基金会。这项工作于1933年初开始筹划,1934年7月27日中央政治局批准了人民委员会关于成立文学基金会的决定。于是文学基金会正式宣告成立。根据章程,基金会是苏联作家协会下属的组织,其基本任务是“协助苏联作家协会会员提高其文化和生活福利以及改善其物质状况,并通过创造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帮助正在成长的作家”。根据这项基本任务,基金会应该进行以下工作:1)在会员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和成为残疾人的情况下,通过津贴、贷款和补助等方式对他们及其家属提供物质上的帮助;2)为会员及其家属安排医疗服务,尤其是提供疗养院的治疗;3)负责作家及其家属的文化和生活方面的服务,并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4)在会员创作新的文学作品时,用借贷的方式向他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料,组织他们进行创作出差收集文学素材并提供经费等。从这些规定看来,基金会确实考虑得比较周到,努力为作协会员从事文学创作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和安心地从事文学创作。

章程还规定基金会享有以下权利:1)有权建设和开办疗养院和休养所、创作之家、残疾人之家、食堂、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其他为会员及其家属服务的设施;2)为了集资,有权举办文学晚会、音乐会,组织讲座、辩论会和演出等,并且有权开办出售文学书籍的书店等;3)有权开办和经营为满足会员及其家属日常生活需要的生产企业(例如缝制修补衣服和鞋、修理日常生活用品的店铺以及洗衣房、装订间等)。根据这些规定,基金会陆续在莫斯科和全国各地建立了各种设施,以供会员及其家属使用。

基金会要办这么多事,那么它的经费从何而来呢?根据人民委员会的决议,经费大概有以下几个来源:1)从各文学出版社和文学杂志编辑部抽取其出版和发表的文学作品的稿酬的百分之十;2)从所有大小文艺演出的全部收入中分别抽取百分之二和百分之零点五;3)作协会员根据章程缴纳一定的会费;4)文学基金会所属财产和资本的收益。此外,还有国家的财政拨款(数额为以上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基金会通过上述渠道,积累了雄厚的资金,拥有上面所说彼列杰尔金诺作家城的大片地产,开办了中央文学会堂和作家食堂,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创作之家以及相当数量的诊疗所和疗养院,同时还开办了苏联作家出版社等等。它在帮助作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以及改善他们居住条件和其他物质生活条件方面起过重要作用,这使得他们能够安心进行创作。

苏联解体后随着作家组织上的分裂,基金会成为对立的两大派激烈争夺的对象,管理权曾一度落入基金会聘用的人员手中,结果彼列杰尔金诺作家城的大片地产被侵占,基金会所属诊疗所被卖掉,开办的企业严重亏损,而这些人自己却利用各种手段牟取私利,聚敛了大量财富。尽管后来这些人被解雇,但基金会的损失已无法挽回,管理未能走上正轨,谈不上很好地为作家服务。许多作家提起这件事,都非常痛心。

上面讲的是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导在物质生活方面帮助作家,使他们能安心地和顺利地进行创作的措施。当然,所有这些措施,特别是通过文学基金会的赞助活动,首先得益而且得益较多的是文学界的名人。上面已经提到,作家城的别墅建成后,首先入住的就是这些人。不过普通作家也根据规定得到各种实惠,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生活,这无疑给他们的创作活动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下面再讲一项对发展文学事业来说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这就是为培养和提高年轻作家成立以高尔基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院。文学院创办的过程是这样的:1932年9月,联共(布)中央、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决定庆祝高尔基文学活动四十周年,成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院成为庆祝活动的内容之一。1933年2月28日高尔基在给斯大林的信中谈到此事,说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要求斯大林参与,“因为这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需要不玩弄复杂的文字游戏,在严格研究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把它办好”。信里附上了他寄给当时还是作协筹委会主席的格隆斯基的办文学院的方案。斯大林在回信中征求高尔基的意见,要不要把这个“文学高校”办在文学家俱乐部里或者在它旁边?1933年3月22日,联共(布)中央文化和宣传部批准了《高尔基文学院条例》。同年12月1日,在庆祝高尔基文学活动四十周年时,文学院宣告正式成立。苏联作家协会成立后,它成为作协的下属机构。

文学院内设有面授部和函授部、研究生室、两年制高级文学讲习班。许多着名作家,其中包括阿谢耶夫、革拉特科夫、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卡维林、列昂诺夫、帕乌斯托夫斯基、谢尔文斯基、苏尔科夫、费定等人,曾在其中任教。后来文学界的许多活跃人物都是这个学院的毕业生,他们当中有阿扎耶夫、阿利格尔、安东诺夫、阿赫马杜林娜、巴克拉诺夫、邦达列夫、维诺库罗夫、加姆扎托夫、卡扎科夫、马图索夫斯基、米哈尔科夫、纳罗夫恰托夫、奥沙宁、列凯姆丘克、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西蒙诺夫、索洛乌欣、田德里亚科夫、特里丰诺夫、费多罗夫、恰科夫斯基等等。

苏联解体后,高尔基文学院没有因作家协会的分裂而停办,克服各种困难继续培养着文学人才。2008年12月,该院庆祝成立七十五周年。据现任院长塔拉索夫说,文学院在其存在七十五年里,培养了将近一万名“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且其中许多人不仅在俄罗斯,而且在全世界成为着名人物”,并列举了其中一些人的名字。

上面说过,十月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青年和红军战士涌上文坛。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问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当时未能采取重大措施。三十年代上半期文学院的成立,虽然晚了些,但是它仍旧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冶炼苏联作家的大熔炉。苏联文学取得重大成就,高尔基文学院是功不可没的。

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是斯大林大力抓文学的时期。他在深入了解文学界情况的基础上,抓得具体而又细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这个时期他的民主作风还比较好,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作家,主动接近他们,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甚至在一些问题上与他们进行争论。作家在他面前也敢于直言。因此他作出的决定基本上符合作家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了他们之中多数人的赞同和支持。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单一的作家协会的成立,结束了文学界长时间的纷争,而各种支持文学的具体措施的实施,使作家能安心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这无疑对苏联文学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第二节三十年代下半期至五十年代初的文学政策

大清洗运动对文学界产生的影响。——三十年代末采取的一些奖励作家的措施。——斯大林文学奖金的设立及其评奖工作。——苏联作家协会领导机构的改组和领导人的更换。——对文学界的形式主义的批判。——对《星》和《列宁格勒》两杂志以及左琴科和阿赫马托娃的批判。——对世界主义的批判。

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的召开和苏联作家协会的成立,结束了文学界分裂的局面,而各种扶助文学的具体措施的实行,使作家的基本生活需要有了保证。应该说,多数作家对此是比较满意的。作家们普遍期望能够有一个没有各种思想政治上的纷争、生活比较安定的稳定时期。但是形势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愿望发展。

三十年代下半期进行了大清洗,在这之后不久爆发了卫国战争,战后国内国际形势也比较复杂,所有这些不能不对斯大林的文学政策产生影响。

在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闭幕后三个月基洛夫的被刺,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使得党的十七大后变得稍有缓和的斗争变得更加尖锐起来。这时已不把斗争对象看作党内一般的反对派,而认为这些人已蜕化成为政治上的两面派、杀人凶手和特务间谍;已不单纯地对他们进行揭露和批判,而是开动专政机关对他们进行镇压。1936年8月,对所谓的“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中心”的成员进行审判,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十六人被处死刑;1937年判处了所谓的“托洛茨基平行反苏中心”的成员拉狄克、皮达科夫等十三人死刑;1938年3月则审判了所谓的“右派托洛茨基反苏联盟”的首领布哈林、李可夫等二十一人。处以极刑的有不少过去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此外还对军队进行清洗,逮捕和处决了图哈切夫斯基等一批军事将领。所有这些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大致从1937年起,清洗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各界,发展成为一个清查和消灭所谓的“托洛茨基分子和特务间谍”的大规模的肃反运动。相当多的人被指控为“人民的敌人”而遭到逮捕,其中一部分人被处决。在这场运动中,1934年联共(布)十七大选出的一百三十九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八十三人受到惩办。根据统计,从1936年到1938年这三年里,有一百六十多万人受到惩办,其中判处死刑的达到三十八万多人。

同类推荐
  • 今天应该快活

    今天应该快活

    汪曾祺先生作品语言风格淡雅质朴、清新脱俗,读之满口噙香,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拥有大量拥趸,读者遍布各个阶层。本书选取先生最具代表性、在微博微信豆瓣转载和评价最高、与现代人生活有相契之处、能给人以启示的文章,包括美食、闲情、草木、山水、怀乡、故人、戏曲等,共分此七大章节:至味满人间、闲逸偶然记、草木多情生、行吟在路上、乡梦未曾休、故人知我意、戏中有真趣。展现汪老先生的浪漫情怀、日常生活的雅趣与情致,及淡泊率真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以启迪,唤起美好生活的愿景,坦然面对纷纷扰扰,热爱生活,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从容的、有情的、柔软的心。
  •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二十多年前,45岁的周国平喜得一女妞妞,如同拥有了整个世界的绚烂;女儿随后查出眼癌,整个家庭被推入无边的深渊。妞妞可爱之极,更让人心痛之极。虽生必死,是她的父母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挖去她的双眼,暂时延长她的生命,亦不能避免癌症的复发,日后却又要面对人生接踵而来的种种不堪与痛苦;不做手术,她的生命就像流星一样短暂。周国平夫妇在痛楚中不知所从。父爱如山,可到最后,父爱什么也解决不了。《妞妞》是周国平为妞妞而写,同时也是为他自己而写。这本书是不问有什么意义的产物,它是给不问有什么意义的读者看的。
  •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之人的灵魂之光。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在一个线性时间的来龙去脉中,范小青以中庸的力度打开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哲学,一个是现实。极简的故事主题:我丢失了弟弟,我又去寻找弟弟。故事叙述中,患有智障的弟弟恰如龙卷风,把所有人物都裹挟了进去。丰富庞杂的情节,循环往复的纠结,谵妄无休的盘诘,把故事的迷径写得海咸河淡,温度适中。独到的以萤火之光起笔,以一片废墟灰烬收山,显示出作家卓越丰稔的艺术功力。
热门推荐
  • 深度宠溺,复仇千金宠上瘾

    深度宠溺,复仇千金宠上瘾

    三个月前,她是幸福的待嫁新娘,却在自己的订婚仪式上得知未婚夫是个骗子!披着羊皮的未婚夫,夺她家产,欺骗她的感情,最后害的她家破人亡。而她不甘愿这样被利用,狠下心来爬上另一个男人的床!只因为他的权利地位是她最需要的!却忘了再一次次的相互依靠中迷失了自己。为了复仇,她可以放弃一切,包括她最重要的东西,然而那个男人却不乐意了。堂堂的莫畏集团的总裁怎么能够忍受自己只是被利用了,他一定要抓住她,跟她好好算算这笔账!当她以为那个男人是真心爱着自己的时候,被得知了一个天大的谎言,而谎言带来的冲击力让她最终无法承受想要逃离。究竟是真爱还是欺骗?这是一场落魄千金的复仇之旅!也是一场豪门总裁的追妻之旅
  •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本书是成就女人生活与事业的秘典,涉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可读性强,观念新颖并有极强的操作性,很多说话、办事的技巧,读者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成事王牌尽在书中,赶快拿来一用吧。
  •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遵从社会的生存规矩。在中国历朝历代中,皇帝有皇帝的生存规矩,官员有官员的生存规矩,百姓有百姓的生存规矩,每一个人都在当时社会制定的游戏规则里挣扎着,生活着。在封建社会中,天子君临四方,万人朝拜,为了守住祖宗基业也要与众人博弈;官员们高人一等,外表风光无限,却也伴君如伴虎,整日提心吊胆;百姓总以为平平淡淡、安守本分就好,却不想反被层层剥削。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以历史的眼光解读中国古人的生存法则,总结他们的生存智慧和经验教训,以史鉴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祝余草的洪荒之旅

    祝余草的洪荒之旅

    山海经曰: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着后世记忆的祝余成了开天第一族在洪荒天地的代表,且看他如何在三大量劫中博出神族的未来。
  • 群书治要六韬

    群书治要六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情商沟通:会说话的艺术

    高情商沟通:会说话的艺术

    从8个维度探析高情商的说话技巧,总结出深受欢迎的人际关系沟通法则。书中的沟通技巧和法则都十分贴近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非常实用,教会人们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说话之道,拥有不凡的口才,从不会说到能说,从能说变会说,让他们的表达力成为迈向高情商人士的利器!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技术知识,85%靠口才艺术。”掌握高情商的说话技巧,你也可以迅速成为令人信服的沟通高手!
  • 羯磨一卷

    羯磨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散文精读·赵丽宏

    散文精读·赵丽宏

    赵丽宏是我国著名现代诗人、散文家,著有《望月》《生命草》《顶碗少年》 等。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收录《晶莹的瞬间》《与象共舞》《蝈蝈》等50篇作品。这些作品以平和的笔触和浓郁的抒情,铺陈出一串串晶莹的瞬间:童年足迹、青涩记忆、寸草春晖……它们都是进入赵丽宏文学世界的精品。
  • 心生印

    心生印

    关于亲情,友情,爱情,林阳并没有太多的感悟,他一直在里面打转,那个时候的他满心欢喜,却又在后来哭得撕心裂肺,正如上官风雨对他说的那样,未来,本就是空的,握不到的手,追不到的梦,但它慢慢会被填满,在一次次的期望和失望里。他最后也没能握住汪雅的手,有些人的出现只是为了成长,也有些人的出现是为了告诉你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