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600000016

第16章 理崇格致务求真(2)

1951年,我开始到俄文专科学校读俄文,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平时在办公室一有空就读书。在震旦时我学过法文,法文和英文完全是两码事,却和俄文非常接近,所以我只要查查生字,读个三遍就记住了,那时还读了不少俄文小说,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都读过了。我的俄文进步非常快,还未毕业就被学校聘为助教,工资不多,一个月二十多元。我常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工作效率还极高,一个人可完成三个人的工作量。当时,由于中国和苏联关系很好,俄文迅速升温,每星期六上午,我还要去给俄文速成班的进修生上俄文。当时该校教俄语的老师大多是白俄,他们是在苏联革命时逃出来的,年纪大的几个教书还比较认真,有两个年纪轻的既不认真,水平又差。一天,教务长对我说:“这两个人太差了,应该让你去教他们。”在俄专时搞过“思想改造运动”,组织上要知识分子向党交心,都要自我批判,我曾准备去美国留学,就批判自己的崇美思想,原来订的一份美国杂志也赶紧撕毁了。在那种形势下,下班以后,我们和白俄同事几乎没什么来往。后来我还做些翻译工作,别人翻好的书由我来校译,和别人合翻的《弹簧》一书也出版了。之后,又翻译《金属》,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当时,有位德国女人跟我们一起学俄文,学得很辛苦,还常常要我教她,我们便熟悉起来。她的丈夫是中国人,留德期间与她相识,解放后在上海做药品管理工作。1953年,德国人的丈夫告诉我一个信息,第一医学院刚成立华东劳动卫生调查研究所,他可以介绍我到那里去工作,为此我递交了简历。这时,我从俄专毕业,因为成绩优异,学校分配我到交通大学教俄文,但我有自己的专业,希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学俄文只是为了多掌握一种工具,并不愿意将外文教学作为终生的事业。于是,我刚毕业就跑到研究所去报到,说:“要不要我,你们自己决定。”这时,有个女同志跑来要人,原来她是医学院的书记,正要找人带工矿班的学生到外地实习,她当场点了我和另外一个同志,我就这么留在公共卫生系了。

我带了二十个学生到徐州附近的贾旺煤矿搞粉尘浓度调查,大家都带着行李,我们在那儿住了十几天。学生都是男性,过去女人是不能下矿的,后来领导告诉我,我是第一个下煤矿调查的女同志。就在我们到的前几天,煤矿刚发生塌方矿难,矿里关照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当时最怕巷道冒水。我们都戴上安全帽,帽子上还有一个矿灯。下去时还比较顺利,顺着斜坡走得很快,但越走越窄,上面常常挂着勾子、矿车,安全网上堆满了大石头,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头,最窄的地方只容一个人爬过去,我就坐下来,脚前头后滑了下去。回来走上坡路就更难走了,好不容易走到洞口,我实在走不动了,也不管多脏就躺在地上了。我们在矿洞的不同位置抽取当时的空气,也向工人作些口头调查,取到样品再带回学校分析写报告。后来我还去过淮南煤矿、马鞍山煤矿等地,直到我怀上第一个孩子,才由别人带队下矿。几年后,我又到安徽铜关山铜矿搞过调查。

以后我便以职业病防治作为研究课题,因为常发表论文,科研处也知道我了。一次到科研处去,一位职员说:“原来你就是潘志擎呀,我一直以为是个男同志。”在大学当然要给学生上课,我主要给他们讲职业病的防护。我那时并不比学生大多少,但还是挺自信的,一般在阶梯式大教室上课,往往四个班一起上,学生很多,尽管上课内容挺枯燥的,但那时的学生都挺认真的。

我大学毕业后一心就想着出国留学,后来工作了又专心做科研,快三十岁了也不找对象,许多人来介绍我总是不理人家,妈妈也没多管我。哥哥在麻省理工时有个同学叫朱城,某天他叫我去他家玩,实际是想把他高中时的一位同学介绍给我。说来有趣,他们俩的名字只差一个字,后来又一起考上交通大学。朱城的爸爸看我们几个年轻人挺投缘的,提议说:“明天是星期天,你们都到苏州去玩吧?”第二天,朱城带着夫人和女儿,拉上我们俩就去苏州了。那天大家一起拍照,我有些不好意思,还故意站到朱城身边。我和丈夫就这样开始,从那天起携手五十多年。

1966年口述者夫妻于苏州东山

我丈夫是江苏人,他毕业于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解放前后曾在海关、税务部门及大型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但他一直酷爱文史,就想从事文字工作,直到1956年他调入新文艺出版社(后来该社拆分出古典文学出版社,即现在的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才如愿以偿。我们认识以后,他说要跟我学俄文,我自以为英文比他好,故意打击他说:“你学什么俄文,英文都没学好!”他回答说:“我怎么不懂英文?不信我用英文背一遍化学分子式你听听: H two O。”我也给逗乐了,他总是这样幽默。他曾对我半开玩笑地说:“知道我为什么要找你?因为你一看就不是贪玩的人,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事。”

1954年,我们结婚了,当时我们还拍了一张西式婚纱照,那时上海还保留着拍婚纱照的习俗,但婚礼已经不穿婚纱了。一直到60年代,我们这张照片才从墙上取下来,可惜这张照片如今也没有了。婚后我们最初和妈妈一起住在上海新村,他写的条幅就挂在我家墙上,在潘家面前也挺光彩的。我在家对丈夫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呼他的字,这是读书人家的旧传统。1957年,母亲生了肺癌,她太辛苦了,过去吃的油很粗,她每天要做菜,烟熏火燎就生病了。没多久,妈妈过世了,只有六十多岁。她去北京治病期间,上海新村的房子借给人家住,后来以一万元卖掉了。在那之前大统油厂已完成公私合营,国家一直将股息给母亲的,母亲过世后,我们兄弟姐妹一致达成协议,自动放弃了股权的继承。

后来我们搬到绍兴路,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帮着照看孩子,又请个阿姨做家务,所以我仍能全心工作。家里仍遵循老礼,每年过年时都要供上夫家已过世的前辈,年三十晚上点上蜡烛,供上酒菜,孩子们要在供桌前磕头,大人则行鞠躬礼。我们养育了两个孩子,女儿比儿子大一岁。我喜欢在家里建立秩序,铺好床就不许小孩子再爬上去,但越是这样他们越有好奇心,往往我不在家时姐弟俩就喜欢爬上去,我快回来了,他们再撸撸平。家人从外面回来,我要求他们换了衣服才能坐下来,在饭桌上传递东西,我也不允许从饭菜上过,家人也许觉得我有洁癖,但他们不知道,我每天和病菌打交道,知道它们有多可怕,实验室里的严格规程给我带来很大影响。也许因为我太厉害了,先生和孩子给我起个绰号叫“老虎”,真是好笑。其实我从来不打孩子,但他们还是敬畏我。

“文化大革命”爆发,因为家族企业的股东册上有我的名字,造反派说我是资本家,其实我一直靠教书生活,并没拿过一天利息,但那时的说法是“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会打洞”,既然父亲开过企业,我就变成了资本家。我被大会批判,每天要写思想汇报,写完才能回家,工资也被停发,只发给三十元生活费。从年轻时我就一直记日记,到这时已有几大本,意识到危险将临,我决定将日记全部销毁。销毁前我将日记交给丈夫看,过去他从来没看过,这两天只能夜以继日地加紧看,看着看着又勾起许多回忆,这些日子我们往往谈到深夜。日记本后来全部销毁了,如果能留到现在,也许还能出版呢。

不久,造反派果然来了,先来破四旧,在那之前我的旗袍已经剪掉扎了拖把,他们乱翻一气,说什么书不能看,什么裤子不能穿,等等。后来又来抄家,把所有的书、笔记本、照相册等全部拿走,可以说一张纸片都没留下,只有一张全家照因压在玻璃板下而未被拿走。财物也一扫而空,现金、国库券等自不必说,稍微好一点的东西也全部拿走,最后某人一拉门,看到门后有一把打地板蜡的拖把,也顺手扛走了。

口述者所获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文革”结束时,抄家拿走的东西并未都发还,其实许多东西都落入私人腰包了,但我们家毕竟没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有个朋友家里是资本家,自己又研究书法,所以家里藏有许多古画,包括明代、宋代的珍品,抄家时全被拿走,有五百多张收入上海博物馆。“文革”后照规定抄家物资应全部发还,但却动员他捐赠给国家,那时大家都心有余悸,他只好同意。只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出一本书,收入这些旧藏珍品的照片,并由他自己来写说明文字。于是,有段时间里那些旧藏被运回他家,以便他写说明文字。实际上,他是用这种方式向自己家的旧藏珍品一一告别。

那几年运动一个接一个,没有安定的日子,后来我又被发配到青浦的五四农场劳动,种菜种稻,搬运砖头,等等,仍然要每天写思想汇报,而且不能每天写同样的事情,所以劳动中也得想想今晚写点什么,总之一直不能闲着。我丈夫也被监督劳动,后来也到干校去了,我们俩都在干校,一般一个月回来一次。

劳动一年之后,某天领导突然叫我去兰州开会,那是一个专业会议,那时没人搞专业了,他们知道我有论文,就叫我去了。开会回来,对我的问题也没任何结论,就让我恢复工作了。当时要我做农药毒性研究,因为做这个研究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危害的,实际上许多人不愿意做,所以找上我了。后来大学恢复招生,采取推荐工农兵学员的方式,那些学生程度都相当差。他们要实验,但没人会安装设备,我只好一个人动手组装设备,等到做实验了,他们也全都不会做,我只好隔天抽一个晚上做实验,其实实验数据全是我一个人填写的。有个学生要跟我学,但她只有小学程度,什么也不懂,做论文时只好我讲一句她写一句。放寒暑假了,又忙着写教材,我负责写职业病的防护部分,当然那时既没有稿费也不署名的。

我总算能做科研了,还是很兴奋的,而本单位又没有实验设备,只能每天跑到位于北京路的医工研究院去做。那里离家较远,家里的脚踏车又被抄走了,当时正好看到一部高价车,要二百四十元,那相当于两个月工资了,我狠狠心还是买下了。整整一个夏天,我都在那里独自做实验,一般清早出去做整整一天,晚上回来整理数据,对六六六、滴滴涕等都做过分析。“文革”时农民就很喜欢用农药了,鸡毛菜上市的前一天往往先喷一遍农药,因为喷过农药的菜特别漂亮。我一位同事买鸡毛菜来吃,当天没有浸泡,洗得也不太干净,结果女儿吃了中毒,吐得天昏地暗,送到医院才抢救过来。自从研究过鸡毛菜的农药问题,我就再也不敢吃鸡毛菜了。做这个研究的确危险,实验时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而我没有防毒口罩,只戴个普通口罩,因而一个月内三次中毒,先是咳嗽、发烧,最后一次还发生了水肿,但当时也没去医院。“文革”刚结束,我做的农药毒性研究便获得全国科技大奖,但我并没有参加全国科技大会,也不知谁帮我带回一张奖状。

我重新工作以后,工资也恢复了,但丈夫还未“解放”,家里的书都给抄光了,正好上海书店开始卖《四部丛刊》等旧书,大概一两元一本,在当时也算是蛮贵的,我看到就买几本回来,家里的书又开始多起来,一方面让他解解闷,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开始自己的研究了。1977年,儿子参加高考,已达到录取分数线却不能录取,就因为他父亲的问题尚未解决。不久,丈夫得到彻底平反,以后才恢复工作。

80年代我主要做职业病防治。先到胶鞋厂、电池厂等去采样,样本有的是从工人耳垂上取的血,有时剪一点头发,有时也采集尿样,各种各样都要有一些,还要做些口头调查。样本拿回来以后再检测铅、汞、苯等化学成分,然后写论文分析,提出防护措施。那时科研经费少得可怜,口述者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证书到外地调查可以报销,但市内交通费就没法报了,好在身体还可以,就骑自行车跑来跑去。当时知识分子是最穷的,尽管那时我的工龄比我学生的年龄还大,解放后也一直没有调整工资,何况我也不会吵闹,升级就更慢了。但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值得挂心的,只要不搞政治运动,能让我搞专业就很满意了。对铅中毒我和我的同事们研究了三十五年,后来得到好几个卫生部和国家的大奖,但那时获奖大多没有奖金,就领到一张纸。

对于职业病的防治,我也常感到很无力,我们做专业的人,都知道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健康有直接的关系,也再三呼吁,但很多年来企业并不重视防护,对于污染的现状,我也感到很可怕,却无法制止。如今,环境的污染已是全球关注的大问题了。“文革”以后组织希望我提出入党申请,我想想还是算了,我的兄弟们早都是党员了,我快退休了,还能有什么贡献呢。我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干到七十岁,退休前我还学过电脑的,现在已经忘记了。我年轻时喜欢看电影,喜欢交响乐,我先生是戏迷,但那时看电影、看戏、听音乐会也算是很奢侈的事,不光是节目少,我们也舍不得把时间浪费在娱乐上。彻底退休以后,看电视也成了一种享受。我还两周一次去学校学唱昆曲,过得很开心。因为自己的专业和医学相关,所以,我很早就注意家人的健康生活,我觉得,年纪大了还保持健康,尽量不给孩子们添麻烦,这也是一份贡献。

2012年口述者于瑞士

同类推荐
  •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明朝,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欲望膨胀的年代。不仅皇帝们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李善长外表温和,但待人苛刻,以营党欲;朱高煦恃功骄恣,凶悍不法,以篡夺欲;王振善于伺察人意,以虚荣欲;刘瑾欺上瞒下,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很不廉洁,以求权欲;魏忠贤见风使舵,以变态欲;李自成勇猛有识略,以残虐欲;吴三桂勇冠三军,以私情欲。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也有宵小之徒;有忠臣的死谏,也有阉人的疯狂……正是这个偏执家族,揭开了明朝近三百年的重重迷雾,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捉摸不透、无限遐想的明朝。
  • 汉末武圣

    汉末武圣

    二十一世纪关云长穿越成关羽,却只继承了一股蛮力,正当他以为会辱没这位历史名将时,王者荣耀中关羽的技能开始逐渐激活。刀锋铁骑、青龙偃月、单刀赴会,问天下英雄,几人能挡此三刀?一骑当千,鞍刀咆哮,血战到底!关羽纵马提刀,遥指贼将尸体,睥睨敌军:“聪明,就该跟我的大刀保持安全距离。”本书企鹅群:561782183,欢迎大家常驻。
  • 我的明末淘宝生涯

    我的明末淘宝生涯

    什么?拯救大明兴我中华!这个话题有点沉重,我沐森只是想淘点古董回现代参加个海南的小聚会而已!然而明末的小冰河带来的无限天灾和那些易子相食的流民的悲惨生活!啊最主要还是鞑子们举起了惨无人性钢刀那沐森不得不做出改变.
  • 孔祥熙其人其事

    孔祥熙其人其事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孔祥熙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长期掌握财政金融大权,触及面非常广泛,对中国近代财经史有一定的影响。本书记述了孔祥熙的生平轨迹,对宋霭龄及其子女与孔氏关系密切之史亦一并叙述。书中所收文章的作者范绍增、陈赓雅、宋子昂、章元善等均为局中人或与孔祥熙关系比较密切的知情人士。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军阀割据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军阀割据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军阀割据》一书从历代割据战争的史实中,择其精要,汇集成卷的。目的是让人们透过这些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搏斗与厮杀,认清封建军阀的黑暗性和野蛮性,了解割据战争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总结经验教训,更加珍惜安定团结的今天,向往和平幸福的明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魔女不好惹

    重生之魔女不好惹

    因为这本书我暂无头绪,以后有思绪了我会更新。
  • 风水与巫术

    风水与巫术

    巫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在那个时代就有鬼神崇拜观念以及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民间巫术是经过岁月的积淀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某些事施加影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风水”抱有敬畏之心……让我们走近风水与巫术,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风水与巫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亿万斯年

    亿万斯年

    十八岁的鬼马少女苏格,与身为制陶师的爷爷相依为命,自小学习音乐。一次偶然,她遇上年少成名,而此时已远离舞台的钢琴家孟斯年。孟斯年因为听到苏格自制的乐曲,对她起了爱才之心。而孟斯年的好友萧树更想将她招致麾下,让她成为自己的关门弟子,甚至成为独挡一面的音乐制作人。苏格自小就对孟斯年倾慕有加,此时有机会靠近,毫不吝惜地展示自己对他的感情。她古灵精怪的性格,在追逐孟斯年的路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原本沉稳内敛的孟斯年在她的感染下,原本隐匿的少年气爆发。日常相处中,两个人经常拌嘴逗趣、相爱相杀,一同经历成长中的磕磕绊绊。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巴黎飞鱼(职场浮世绘)

    巴黎飞鱼(职场浮世绘)

    苏童推荐的“白领后成长”故事,描绘了几个在欧洲一流商学院学习的中国MBA学生,试图挑战自身局限性的努力与挣扎:陈香墨,中国式的个人观点和欧美思想方式产生了多重冲突;徐斌,一个多才多金的特殊学生,执著于征服欧美佳丽的芳心,浓重体现出许多中国男性对亚洲男性魅力在西方文化中弱化乃至缺失的焦虑;王林,一个新经济秩序下的金钱动物,快速富裕是他对个人生存意义的注解。主人公们一个试图在保持文化自尊的前提下找到光明前途,一个内心将两性关系异化成自我肯定的准绳,另一个认定金钱面前人人平等。于是,文化自尊、异族两性关系中的征服欲和古老的金钱魔力,一起赋予了小说有关“鱼学飞”的寓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都市无敌雷尊

    都市无敌雷尊

    豪门弃少沈霄,偶得雷霆仙尊附体,以伤败之躯,悍然崛起。一柄长剑动九霄,一记惊雷撼寰宇。我本无敌,雷震天下!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降临前:萧霖对被继母怂恿试图扣押自己学费的亲爹使出了传说中的终极大杀招:断子绝孙腿。末世降临后:萧霖与从天而降狠狠砸到自己后脑勺的逗比系统携手并进,愉快的踏上了末世写文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