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900000031

第31章 王一亭的传奇生涯及艺术人生(1)

王一亭的传奇生涯及艺术人生

在海派书画家群体中,王一亭是个十分重要的中坚人物。他就像前期的胡公寿一样,对海派书画整体的发展,特别是对领军人物的确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胡公寿与王一亭可以讲是上海这个大都市所培育出的既有艺术才华又有商品意识,既有创作能力又有经济头脑的英才,王一亭对吴昌硕书画金石的推广、缶门艺术的展览及销售起到了精心策划、大力运作的作用,他充当了不是经纪人却胜似经纪人(因经纪人是要按比例提成的,而王一亭则完全是无偿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海派书画艺苑是有幸的,前有胡公寿对任伯年的推介,后有王一亭对吴昌硕的推介。正是这样二位富有艺术追求,又有运筹帷幄能力的开拓者的贡献,才能推波助澜、共谋大业。2008年是王一亭先生逝世七十周年,特撰此文以作纪念。

一、从小学徒到画界、商界大腕

王一亭(1867—1938),本名震,字一亭,后以字行。自号梅花馆主、海云王一亭楼主,中年以后又自号白龙山人。晚年笃信佛教,名为觉器,字为苦行头陀。

原籍处有古樟树一株,故名其居曰:樟园。在海派书画家中,王一亭也许是具有多重身份的人:他首先是一位书画家,一生勤于笔墨艺事,是第二代海派书画家群体中的重要人物;他又是一位大商人,善于经营和精通金融,曾两次任上海总商会主席,在船务、银行、企业、工厂方面颇具影响;他亦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和宗教家。他正是拥有如此的艺术才力、经济实力和活动能力,才使第二代海派书画具备了相当的底蕴、勃发的能量和豪迈的气魄。然而正是王一亭身份的多重性和角色的多元化,影响了对他的客观评价和深入研究。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看,一个艺术流派的发展及影响,其创作形态和社会地位,都和这个艺术流派的中坚人物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王一亭正是以其特有的能力和能量,使海派书画的鼎盛期显得有声有色,他是第一位真正把海派书画做大做强的传奇人物。

王一亭出身贫寒,是依靠其堂舅父蒋秀才的资助才在朱道台的私塾附学八年。后为生计所迫,只得到上海怡春堂裱画店当学徒。这对于自小就喜好书画、求知欲甚强的王一亭来讲,无疑是工学结合、艺事并举的好机会。他在这里相识了大画家任伯年及开钱庄而喜好书画的儒商李薇庄。这位手脚勤快、颇有悟性的小学徒跟任伯年学画相当勤奋,因而画艺渐进。而儒商李薇庄系著名女画家李秋君之父,是宁波士绅名门,系长期寓居上海的富商,他见才15岁的王一亭办事勤快能干,人亦聪明灵活,于是在1881年介绍其到“慎徐钱庄”当学徒。尽管钱庄的学徒生活辛苦繁忙,但王一亭依然坚持在晚间学画,并到当时的“广方言馆”攻读英语,后又去“恒泰钱庄”继续学生意。在钱庄的社会实践、经济活动及人际关系使王一亭在商界、金融界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并迅速地成长。1885年年仅20岁他就被提升为“天徐号”的跑街先生(跑街先生类似于后来的业务员,收入丰厚,大都由资深从业者担任)。这在当时的钱庄行业中是个特例,不久王一亭又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晋升为经理,专搞航运经营。自1843年开埠后,上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聚、发展,至20世纪初,已进入了经济迅速发展期,而此时刚过而立之年的王一亭已为自己在商界赚得了第一桶金,在上海工商界脱颖而出。与此同时,王一亭从未放弃对书画艺术的创作与钻研,1895年他在参加怡园雅集时就认识了吴昌硕,至此他已成为海派书画界中的前沿代表人物。历史与机遇似乎垂青于王一亭,而王一亭亦以自己的勤勉、睿智把握了机遇,进而成为海派画界、商界的大腕。

1902年,35岁的王一亭开始担任“大阪商船”的买办,其高薪收入一下子使他成为有产阶级。1907年他又受聘于“日清汽船会社”任买办。也就在这一年,他与李平书、沈缦云等人集资20万两,创办了“立大面粉厂”,从此正式跻身上海实业界、商界。他与商界同仁创办了两家银行,先后担任“华商电器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大有面粉厂”的董事,并参加同盟会,在辛亥革命的上海起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11月3日上海随即起义,革命军在占领上海市区和闸北后,攻打“江南制造局”受阻,首领陈其美只身入内劝降被扣,王一亭知悉后焦急万分,马上任命自己刚从日本归国的长子王孟南组织敢死队,并任队长,蒋介石任副队长,再次发动进攻,终于攻克“江南制造局”。11月4日,上海光复后,“沪军都督府”成立,陈其美任都督,王一亭出任地方政府的交通部长,后改任商务部长。王一亭与陈其美、宋教仁等都系莫逆之交,陈其美在湖州道场山的墓地及宋教仁在上海闸北公园的墓地均由王一亭出资修造。民国后,王一亭先后担任“上海总商会”、“上海商业联合会”的主席,他在晚年热衷于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吴昌硕在《白龙山人小传》中评曰:“以慈善事业引为己任,绘图乞赈,夙夜彷徨,不辞劳苦,于是四方之灾黎得以存活者无算。”王一亭曾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救灾准备金保委会委员长、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上海国际救济会等社团的要职,并在上海创办了孤儿院、残废院、习艺工厂等。1933年1月1日《湖社》第62册刊出启示:“沪名画家王一亭先生等发起书画家援助东北义勇军展览会,俾作大规模艺术界之捐助。筹备处设在上海英租界威海卫路150号中社14号,中华民王一亭佛像画国救国团体联合会办公处内。现正征集各地方出品,同志大家望多赐件焉。”在当时的上海慈善界,王一亭募集的赈济之款达到一亿多。对于海外灾情,他也给予赈助,如当时日本关东发生地震大灾难后,他亦慷慨捐资,有日本人称其为“王菩萨”。1983年王一亭的墓迁往吴县洞庭东山杨湾时,日中友协会长宇都宫德马题词“恩义永远不忘记”以示感激当年救济之情。王一亭虔诚信佛,50岁后吃素,每天早上7时起床,拜佛画画,到10时开始工作,曾在《梅瓶》画上题诗为:“五十后习禅,每日写佛一帧。”1925年曾率中华佛教代表团一行20多人赴日参加“东亚佛教大会”。日寇入侵上海后,考虑到王一亭在上海的地位声望,曾逼其出任伪职,王一亭坚辞不就,决不与侵略者合作。此后,他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毅然抛家别业远避香港,体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二、对海派书画领袖的推介之功

经商、从政、行善、事佛,是王一亭从青年、中年至晚年的人生轨迹,然而从艺却是他贯穿始终的追求。王一亭的书画功力深厚、风格雄健,深得缶老神韵。也就是说他在当时不仅是一流的书画家,亦是一流的艺术活动家,他以书画为载体,与经商、从政、行善是相辅相成,搞得有声有色,体现了一位海派书画界准领袖的能量,因而与吴昌硕被尊为“海上双璧”。

以往由于受到某些历史概念的影响,对于王一亭的研究与评价仅局限于一般的水平与常识范围。实际上,王一亭是个颇有开拓意识及建树精神的综合型精英,他在书画艺术上善于纳新汲古,在商品经济上又长袖善舞,从而把艺术资源和商品贸易资源等整合成一种社会实力。

同类推荐
  • 陶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陶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配料调色细且精,塑形绘影艺超群。陶艺: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分为三部分:第一编电影史:比较研究的视角,第二编女性电影,第三编知识分子理论与后现代美学;内容包括:也谈《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历史建构——以中国现代史学脉络为视角,破产的乡村与失衡的现代中国——谈左翼早期电影对中国农村的再现,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目光政治学与“凝视”理论,站在摄影机后面:女导演先驱,元叙事的危机与知识分子的坟墓——评利奥塔的知识分子理论,知识分子与革命——论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等。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刘旭编著的《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先秦、秦汉时代的戏曲,宋金杂剧、宋元南戏、恢弘元曲、明代戏曲、清代戏曲等曲艺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在历史的边际(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在历史的边际(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在历史的边际》集结了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00年之前(含2000年)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36篇理论及评论文章,内容涉及文艺理论、文艺史学、电影理论、电影史学、作品批评、作家批评等多个层面。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适合大众阅读,阅读价值高。
热门推荐
  •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此书侧重诠释李渔《闲情偶寄》的“颐养部”,用当代人的观念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古今中外的事例来谈健身养生及风月韵事,重在说实话说趣话,契合当今重生活重时尚重休闲之风气,可谓大俗大雅好玩可读。书的最后附了一篇写李渔跟两位红颜知己的文字《当李渔爱上乔姬和王姬》,算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行乐和止忧的关系,李渔本人就在实践他的理论,或者说他在体验着他的生命历程,只是这种体验,并不全是美好的一面。
  • 淇园编

    淇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嫣支莲

    嫣支莲

    她在一年前不该死的时候死了,却被人带回了一年后死去的灵魂,一枚缠丝戒和一个记忆库,是重生附带的赠品,回到自己的身体,她称自己是“寄居者”,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只是变得扑朔迷离,在一个没有真相的世界里,又好像谁都是真相含巫化外挂技能,坑中有高能,小心避雷
  • 五零后记事

    五零后记事

    本书是披着年代文皮的玄幻文,又名《皇天在上,在下不服》、《论逗比地祇如何救世》。以下是正经简介:80后宅女王云舒因巨多功德和“祖宗”给力,穿越到种花家六十年代,成为一个五零后小姑娘,开局就是爹死娘亡某点孤儿。看着嗷嗷待哺的两个包子弟弟,还有一家子极品亲戚,云舒左手拿着红莲业火右手戴着空间戒指邪魅一笑:“种田、养包子、虐极品……就这?”后来……“对不起,论脑洞,是在下输了。”(作者表示:脑洞太大,已经放飞自我,请不要带着智商深究。)?完结作品:《路人甲日常》《开挂人生之修真界的假仙》正在更新《五零后记事》《女主她营养过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经营一家避难所

    经营一家避难所

    末日前的刘哔的在系统的指引下建造避难所,末日开启,刘哔在避难所种田养动物,美滋滋的度过末日。
  • 修真电饭锅

    修真电饭锅

    神秘仙府坠落,冒着巨大危险前去寻宝的周青云,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储物袋之中,居然多了一个电饭锅。从此,周青云的饭桶之名不径而走。可深谙闷声发大财之道的周青云,却默默无闻的当着他的吃货。因为只有他知道,那不是普通的电饭锅,而是一个修真文明历经数万年发展,而达到极致的产品—修真电饭锅。任你背景再深厚,把丹药当成饭来吃,也总有吃错药或是吃穷的一天,而周青云有了能把普通食物,硬是吃出丹药效果的修真电饭锅,却一定有吃成仙的时候!
  • 70年代有点甜

    70年代有点甜

    小琦戳了戳手指:“我告诉你哦,你不要对我小姑有什么非分之想,虽然我舅舅又懒又丑可是我舅舅很厉害的,小姑是要嫁给我舅舅的!”王琳表示这个人谁喜欢谁捡走。 程恺气鼓鼓:“什么,他几时又懒又丑,小琪你再造谣!” 严力偷笑被抓。 程恺勾着唇说:“严力这个闷脸,笑什么笑,再笑也不如我,也没人喜欢,信不信我拍你砖头!” “是吗!善柔表示同意。 “好啊!”
  • 是夏夏吗

    是夏夏吗

    父母双亡,带着弟弟任之焕与姑姑任美兰一起住,与spring珠宝商的独子尹彬结下不解之缘,而姑姑的女儿郑晚娜倾心于尹彬,郑晚娜想方设法陷害任之夏,并和母亲联合将任之夏和任之焕丢在火车站,将她赶出了家门,同一天,任之夏被尹彬的母亲夏敏雯逼着写下一封分手信,尹彬被母亲逼着去美国,想在临走之前给夏夏一枚亲手设计的钻戒,一封分手信却将他打个措手不及,伤心欲绝的尹彬去了美国。
  • 成功方略

    成功方略

    能够接纳自己,才能真正喜欢别人,并相信自己能够得到成功与快乐;也惟有接纳自己,才能产生动机、设定目标、并积极地思考。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成功、快乐,这些东西才会属于你。自我评价恶劣的人,往往只看到积极思想、设定目标在对别人产生重大的作用,却看不到它们对自己的作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临死之前才发现自己的土地上有油井或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