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4500000007

第7章 专业成长:在翩翩思绪中启悟(2)

首先,像骆驼一样吸收。语文教师教什么?王崧舟老师的回答是——底蕴。他藏书近万,“读”行天下,他中西贯通地读,古今融合地读,文理兼备地读,用自己博览群书的体验告诉我们,一个教师的底蕴是用书“堆”起来的。他还大量研读各路名师教学经典案例,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他执教的《长相思》一诗才三十六字,他为此通读《纳兰词》、《诗论》,查阅的背景文字资料达一万多字,他把这些丰富的知识藏在自己的“驼峰”里,细细消化,充分吸收,从而穿越古今,神游词境,步入了纳兰性德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课堂是一个美丽的倒影,在这个倒影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文本,更是我们自己的底蕴!我们的文化内涵有多深,文本的细读就有多深;我们的精神倒影有多美,课堂教学的意境就有多美!

其次,狮子般充满自信。吸收了驼峰中储存的营养,王老师渐渐走进一片繁花似锦的诗意丛林中,判断、抉择、嬗变,大吼一声,变成只唯我独尊的“狮子”——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侧重、形式的选择、流程的设计,自信地做出自己的抉择和判断。吴非老师曾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要想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应该以思考者的姿态站立在三尺讲台,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加以设计,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用自己的头脑分析问题,用自己的行动提高效率,不断积累教学的智慧。相比之下,从教参、网络直接“批发”别人的思想,“复制”别人的智慧,唯书唯上,要简单省事得多,但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的学生,更不用奢谈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尊严。

最后,复归成婴儿。渐渐地,王老师由教学的习性走向教学的率性,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的教学境界,即精神的婴儿态。本来需要刻意的、需要强有力的意志去设计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已经内化为深层次的、潜意识的、融入整体生命中的自然行为。“一颗自己的心”在他心房里蓬勃跳动,他更加纯粹、率性、好奇,富有生命的张力,洋溢着创造的热情,那是一个象征着“完美的开始”的精神状态。一切成绩,是昨日的过往;所有挫折,亦随风而逝,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学生和我们也应该是崭新的——发现新问题,尝试新方法,积累新的知识经验。真正的爱和教育,不是牺牲,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内心的开放、鲜活、细腻和美好,把新鲜可口的精神养分带给学生。

怀“一颗自己的心”,不是天马行空、没边没际的胡思,更不是以偏激为深刻、以逆反为新颖的乱想,而是探索科学、崇尚真理的理性精神,是生命在场、投入自我的情感体验,是拒绝盲从书本、膜拜圣贤权威的独立品质。教师与学生彼此生命轨迹交汇的课堂上,教师是否怀“一颗自己的心”,能否打造底气十足、富有个性的“气场”,决定了留给学生是美好的记忆,还是痛苦的回忆,是主动学习的享受,还是被动接受的负担。当阅读把寂寞的时光,变成精神的财富;当思考使平淡的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当成长让悠长的岁月,充满勃勃的生机,我们的“一颗自己的心”会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强大,折射出迷人的光泽,照亮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方诗意课堂,为孩子们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光明的精神底色。

透澈明净的阳光照耀着荷塘,悠蓝的天空高远而平和,我安坐在柳枝掩映的石椅上,手上轻捧着《诗意语文》。在这个静美的下午,智慧之神翩然光顾,让我明白了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最宝贵又最易迷失的是什么。这令我豁然开朗,又欢欣鼓舞。

但愿,我们都能拥有“一颗自己的心”,随时去发现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快乐、一些灵气。在成就美丽课堂的同时,成就自己美丽的人生。

3. 走近网络名师: 心平气和做老师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

读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起先有些纳罕: 做老师,要保持心平气和,况且教的是斧凿未开的一年级的小嫩娃,怎么可能?

读着读着,便是欲罢不能了。率真而灵动,广博而深刻,薛老师以网络日志般原生态的语言向我们展开了自己教学生活的悠长画卷。宁静中也有波澜,幸福中也有隐痛,成长中也有悔恨,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一天天的记录和反思中,我渐渐感受到了一种温纯而充满力量的人格魅力,一种平和而富有智慧的教育意境。原来,教育可以如此美丽!

(1) 远离浮躁,秉持静气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针对班级男生多且好动的现状,薛老师以自己的静心来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上课声音尽量小,且柔和;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上完一部分内容,教室里响起《月光曲》等低回柔和的音乐,孩子们或写,或画,或阅读,或闭目聆听,在悠悠的乐曲中陶冶情操,净化品性……一段时间后,任课老师纷纷夸赞这些孩子的涵养。

可是,我们平时用什么来让学生安静呢?从大声喊“安静”到使劲拍手“坐坐好”,再到用气恼的眼神无声地责怪,竟从来没有想到用自己的安静来感染孩子。或许,急躁是我们大多数教师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坏习惯。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席卷而至的各种诱惑,面对现代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下的诸多压力,我们当如何克制急躁,秉持这样一份静气?不妨听听薛老师的独白——“教师是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人,可是一个自身缺乏幸福感的人,如何可以实现这样的大愿?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过充实宁静的生活。”因此,她不为乡村子弟学校微薄的收入而烦恼,不为过眼云烟的荣誉而羁绊,也不为考卷上一分两分的利益而折腾,始终以宁静的心充实积淀,从容地引领孩子们体味阅读的乐趣。学有所得、悟有所获、教有所成时,便是她生命幸福闪光的时刻。

以恬淡的心体验为师者的充实宁静,是薛老师所追求的职业幸福,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业操守。人生有无数种选择,既然选择了教师,便是选择了崇高。我们只有怀着“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静气,才能潜心学习和研究,用心自省和改进,从而,摆脱因循守旧的“匠气”,抛开急于求成的“躁气”,远离牢骚满腹的“俗气”,如静海深流般在表面的平静下拥有超凡的能量。

(2) 广读博取,丰厚底气

“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三尺讲台上的薛老师有着非同一般的从容和自信。虽然朗诵、画画、做课件等才艺都不是她的强项,但是凭一张嘴、一支笔,她的教学具备了别人学不来的磁性和感染力。看似乏味的拼音课,经她演绎便形成了儿歌、音乐与人文教育多种元素的和谐奏鸣,处处体现着“大语文教育”的理念,不着痕迹,有声有色。校长、同行来听课,她气定神闲;教委主任、记者来了,她安之若素;即便是借班上课,她依然稳如泰山。

何以练就如此的从容和自信?且看书中自述:“9月1日: 因常州之行,赶着把《美的历程》读完了。于是自27日到昨天,整整五天没有读书,心里空落落的,觉得有浮躁之气渐生,早晨上班前读了十几条的《幽梦影集》,感觉好了不少。”“9月3日: 上班之前,读了七篇《道德经》。”……就这样,凭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她精读了古今中外的无数经典,做了大量摘录笔记,即使是枯燥乏味的古典哲言或是教育论著她都读得有滋有味。正是这源源不断的活水,滋养幻化了她语文课堂上“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丽景象。

原来,对一个教师而言,坚持进行高品位的阅读和积累,就是最好的备课。我们只有把阅读专业刊物和经典书籍当成每天的必修课去坚持,才会渐渐打造“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读”的专业化的底气和自信。备课,将不再是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而是触类旁通地设计,游刃有余地引导,灵感迸发地创造。有了丰厚的学养垫底,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无论是“公开”还是“家常”,无论是“案例”还是“科研”,我们都能演绎出更多的精彩。而书香蕴藉的教师,培养出崇尚阅读的学生,则是再自然也不过的事情了。

(3) 反躬自省,拥有和气

面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秉性的孩子,薛老师有着清醒的理智和博大的胸怀。学生成绩暂且落后,她并不苛责,而是鼓励阅读: 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家长为孩子分数苦恼时,她这样告诫: 永远不要去跟别人孩子比,只要他在进步,你就该欢天喜地。当学生学习态度或品行有问题,她也并不姑息,但一定让孩子感觉到处罚是必需和善意的。在她眼里“或快或慢,或主动或牵引,孩子们都在往前赶,我们二班没有差生”。好一派春和景明的怡然!

放大孩子学习的热情,珍惜孩子上进的火花,薛老师在不断地反躬自省中获取着教育的智慧。书中,不时展露了她忏悔录式的自我控诉: 有罚站了学生后的愧疚,有拍桌子后的后悔,有拧了学生耳朵后的自责,有罚抄课文后的苦痛……这些毫不掩饰的自我暴露,真实地再现了一线教师面对生活和工作双重压力而滋生出的烦躁情绪。也正是从这些对事件场景诚实、冷静、细致的梳理中,她的教育实践越来越合乎孩子的天性,一天天地走向了理智,走向了平和,走向了师生共同向往的充满智慧与温馨的教育生活。

可见,我们应时时反观和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教育充满和煦的、美丽的、人性的关怀,成为照进孩子心灵深处的一缕阳光。如果,以伤害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前提,以牺牲孩子人格尊严为代价,那么,我们煞费苦心换来的“一时的懂得”,其实是“竭泽而渔”的愚蠢。学习结果固然重要,但“享受过程”更不可忽视;苦读精神应该提倡,但“乐学”态度更需要培养。因此,我们要给顽皮的学生以宽容,给落后的学生以耐心,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鼓励,给安静的学生以活力,给所有的学生以欣赏和期待……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幸福感,就会有好的成绩;老师从工作中体验到满足感,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心平气和做老师,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平庸,而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宁静;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而是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沉稳;不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放任,而是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的平和。在不断地积淀提升中,浮躁、倦怠、困顿、偏激逐步散去,教师拥有的是看清自己、破译童心、洞察教育的清醒与达观,眼前呈现的是一片云淡风轻、天朗地阔。

读了这本书,教室里我与孩子们对话的声音更轻柔了;闲暇时我从各类书籍中汲取的营养更丰盛了;课堂上我对语文教学的领悟更深透了;课间我和孩子们玩在一起的笑声更爽朗了;案头上教育教学的随笔我写得更勤快了;教育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可爱之处也越来越多了……与此同时,孩子们回报了我更多的信赖与拥戴,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放眼未来,我要像薛老师那样守着一片心灵的净土,秉持静气,丰厚底气,拥有和气,相信在新课程改革广阔的天空下,我将充满自信,平和快乐,走得更稳,也走得更远。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带着一份平和、一份智慧、一份洒脱,去感受教育生活的和谐与幸福——心平气和做老师,真好!

(二) 启悟教学真谛

1. 研读教学实践: 寻真,向善,至美

——读《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

夜,一片寂静。橘色的台灯泻下柔柔的光晕,刚沏的香茶升腾起袅袅青烟。把自己深埋进沙发,捧起墨香怡人的《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恍然间,我的心空灵得如同一片洁白的羽毛,乘着那缥缥缈缈的烟霭,在窦老师用智慧和激情营造的魅力课堂中轻舞飞扬。

一个个孩子被注入了超乎寻常的灵性,一篇篇课文被赋予了超乎想象的感染力,皆缘于窦老师真淳的情感流露、善良的人文情怀,以及美妙的语言艺术。于是那课堂,成了生命之间进行对话的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情感真真切切地交融着,让人体验到生活流淌的温馨,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同类推荐
  •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蒙台梭利方法和“儿童之家”教具使用的操作手册。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授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写下了这本操作性手册。让老师和家长更易理解蒙氏教育方法的精髓,并指导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这本手册提供了“儿童之家”运用得十分有效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原理与方法,堪称家长和教育者的必备手册。它曾被称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美的育儿经典”。
  • 静待花开:和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的日子

    静待花开:和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的日子

    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向何处去?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应该怎样寻求课堂教学设计改进的突破点?班主任德育、美育工作怎样更好地开展?史勤是上海市黄浦区优秀的语文教师。她潜心耕耘,静待花开,课堂“以情动情、诗意优雅”,班主任工作也风生水起。她立足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你还在为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担忧吗?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而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他的世界怎么会有阴雨天呢?作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幸福一生,那就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本书从营造氛围、快乐学习、愉快社交、享受自由、接受挫折、有效沟通、拉近关系和热爱生活等不同角度,借鉴法国父母的教子之道,通过案例、具体的解决办法等,看法国父母如何教孩子拥有这把“乐观的钥匙”,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成功开启孩子的心灵,为孩子铺开一条乐观的人生之路。
  • 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父母必须做到的,家庭教育必须是快乐的教育,让孩子选择快乐,让快乐伴随孩子成长,生活中能让孩子快乐的事情很多,我们选择了能影响孩子一生、决定孩子一生,能让孩子快乐一生的36件事,既有专家的观点,也有编者的建议。
  • 一年级,我来了: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一年级,我来了: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这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幼升小关键期,家长应正确认识这一阶段的意义,并为孩子提供关键帮助,使孩子在生理、心理、知识储备、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为即将升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青鬼律

    女青鬼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代星魂

    时代星魂

    星魂师,使用从陨星中提炼出的星魂排列成不同符合天地规律的顺序形状战斗,但随着宇宙活动的频繁,陨星的数量多了起来,于是,古老神秘的星魂师日益普通起来,更多的人都选择了这个职业。时代的改变是一个趋势,于是,星魂时代来临。。。。。
  • 抗战之重生李云龙

    抗战之重生李云龙

    退伍特种兵穿越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意外替代了同名同姓的李云龙,面对山河破碎的局面,他毅然投身抗战热潮,身负极品尖兵系统,开启铁血抗战之路。杀鬼子,袭击敌军指挥部,剑指敌军老巢……在兵荒马乱的烽火年代,且看主角如何跟敌人斗智斗勇,铸就一段铁血传奇!
  • 通往印度次大陆

    通往印度次大陆

    由赫尔曼·黑塞所著的《通往印度次大陆》讲述了一生钦慕东方文化的赫尔曼·黑塞终于来到了亚洲。热气腾腾的东南亚大陆。鱼龙混杂的殖民地生活,让他一次又一次发出惊叹。黑塞敬畏于原始雨林的苍莽。也对苦力在林中劳动的画面而感到震撼;他既称赞了东南亚的华人、印度尼西亚人、马来人没有染上西方的现代病,也鄙夷他们对欧洲殖民者拙劣而盲目的模仿。从文献中汲取的古老哲学与旅行中的见闻掺杂在一起,使这些旅行随笔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貌重新向世人勾勒出·个黑塞眼中的东方世界。
  •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废名追记自己小时阅读中国古书的心路历程。《少时读书》收录的都是废名先生关于如何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文章、诗词、经卷的随笔。分为三个部分:“中国文章”:阅读《论语》《水浒》等中国名著经典的感受以及少时读书的经验之谈;“灼灼其华”:关于《诗经》的讲稿以及杜甫诗歌的研究心得;“格义致知”:传达佛经中多个基本概念,比如“理智”“阿赖耶识”的见解。
  • 王子和女巫

    王子和女巫

    王子阿拉里克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一名救过自己性命的女巫,当时他还是个孩子,正遭受怪物的攻击。旅途中的阿拉里克遇见了美丽的女巫,凯伦……
  • 最亲爱的白月光

    最亲爱的白月光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一盘棋,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落子即无悔。而在钟离樰的棋盘上,那个叫顾佳言的男孩就是她最重要的棋子了吧,重要到她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生怕哪一步出了差错,就会输了他,重要到她宁可输掉棋盘上所有棋子,都想要保全他。
  • 不懂拒绝,你就注定吃亏一辈子

    不懂拒绝,你就注定吃亏一辈子

    本书是一本让你学会如何拒绝的通俗心理学书籍,本书全面阐述“不懂拒绝”这种心态的产生以及运行机制,帮你规划自己的人生,锻炼自身的意志力,拥有强大的心灵,让自己的情商和人生效率获得全方位的提升,成为一个可以由自己选择和主宰事情的成功人士。
  • 暖暖我心啊

    暖暖我心啊

    顾暖暖是六月转到南都中学的,然后她遇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