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700000003

第3章 母亲(2)

深秋午后,天上没有太阳。古旧没落的祖厝大厅中,布满尘埃的祖先牌位前,伴着乡亲的叹息和儿孙们的哭泣,筋疲力尽的母亲,在村中老先生一再催促下,拔掉病榻上父亲唯一依赖的输氧塑料管,亲手送父亲上路。青布屏障里,父亲早已被打扮成古人模样,陌生而熟悉,面容消瘦蜡黄,安详睡去。

前年清明回家,细心的小妹发现父亲的行为有点异样,在陪我们吃饭时,一直远离餐桌,端着碗面条来回走动,显得很不安,吞咽颇为困难。一经小妹追问,父亲眼圈泛红,说这种状况已有一些时日了。小弟小妹顿觉不详,立即告诉刚返回省城的我,全家人都紧张起来,乌云开始笼罩着我们。

来城里看病,这是我当时的唯一反应。小弟第一次驱车跑长途,父母亲做好一切准备,直奔省城来。这次,他们不是来看孙子,而是想方设法挤入大医院,探个究竟。当夜,双亲在家里安顿下来,父亲还喝了点稀饭,在母亲陪伴下外出散步。暮春的气候有点湿冷,小弟和我万分惆怅,背地里暗暗祈祷。翌日一早到了医院,找到我的中学老同学,他指示父亲吞入辅助剂,通过各种仪器窥探,然后让我们回家静候结果。结果出来了,是癌症晚期。我们起先瞒着父亲,但作为自学成才的乡村医生,他对病情其实自己心中有数,一切他都默默承受。他依旧躲在一边,抽着劣质烟,静静看着窗外。远方的兄弟陆续挂来电话,大家统一思想,决定送父亲到郊区的专业医院,准备立即动手术,去除食道障碍物,保证上下畅通,找回原来的父亲。

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司空见惯举重若轻。听医生话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此时,医生对我们来说是大救星,似乎比父亲重要得多,进口水果早已堆满他的办公桌。医患彼此揣摩对方心理。朋友熟人的暗示和医生护理的指点,让我们知道该如何如何,比如指定院外进口药品。父亲一辈子肯吃苦,面对病痛不慌不忙。动完手术,父亲说,如从阴曹地府返回来一般,只见从前胸到后背,如缝破布袋似的,伤口惨不忍睹。亲人围着医生和父亲转,穿梭于病房门诊,奔波于医院楼上楼下,共同的愿望是力挽狂澜。我开始悔恨大学所学的专业,懊恼银行积攒的纸张,丈量着住家与医院的距离,安慰所有的不安与焦虑。爱人上网查找资料,在厨房变出各种汤汁,装入保温瓶中,风雨无阻送到病床前,尽管父亲吃得很少,后来几乎是看看而已。

开始过度医疗,一切按电脑程序规范运作,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医生观点不一,护士态度很好。县医院的舅舅劝说,别再折腾人了。兄弟们固执认为,钱还是要花出去的,宁愿医死也不能让人讲死。药物发挥作用,父亲痛苦不堪,头发不断脱落,伴随呕吐和咳嗽,有时脾气雷爆,让人发憷。他是村会计出身,安静下来时,会仔细核对账单,心疼孩子们的血汗钱。晚上,小弟们躺在病房地板上闭目养神,母亲坐在床前凳子上发呆值守。医院招待所生意特好,大家好不容易抢到一间歇息,轮流养精蓄锐,随时面对父亲和看不见的敌人。回家静养后,父亲情绪稳定,与探望来人泡茶时坦然而说,孩子很舍得花钱,但医生已无能为力,怪不得任何人。大哥四处查找药典打听偏方,安排大家值班守候,购置新电视机、南曲唱片和书籍,供父亲打发仅剩的时光。父亲下楼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水井提出一桶桶水,就着长长的绳子,来回浇灌着路边他移栽的刺桐树,这是他最后劳动的姿态,全神贯注一声不吭。我只能悄悄地站在二楼,从阳台和窗户俯视,静静地看着他忙碌的背影。他知道时日无多,抓紧清理村路工程材料进出款项,及时移交有关账目。老家妹妹从石狮服装城买了好几套夏装,父亲其实也都没怎么穿,大家心里明白,相互安慰而已。

父亲被病魔折腾得不成人样。大家不错过任何一个电话,分析判断所有的信息,策划可能的措施。我们的心始终悬着,虽说一百个不愿意,却也无法回避最后的时刻。病痛最后把父亲搞得坐立不安神智不清。凌晨时分在母亲和兄弟搀扶下,父亲从病床上颤抖而起,喃喃说要回故乡,不住医院了。父亲只记得落叶归根,但明明这是在家里,情景让人心酸落泪。临终时,父亲含糊不清地把我们叫到床前交代身后事,此后便陷入半昏迷状态。我找熟人搞来止痛注射药品,一针接着一针,可有效间隔越来越短,这是最后浸入他干枯躯体的液体,是肉体最后的支持。由于生活奔波劳累所致,父亲最爱的液体是酒精,量大质差,但却是他一生的精神支撑。我却一直纳闷,不离不弃的挚爱朋友究竟如何演变成可怕的敌人?

家族办祭时,老先生拟好祭文,令我稍事修改,显得更通俗易懂,通篇溢美之词歌颂逝者,叫人心满意足。小弟高中毕业,闽南话朗朗上口,诵读任务落在他身上,动情之处满场哀泣,三跪五拜庄严肃穆。我神情落寞呆望四周,烛影香烟曼舞缭绕,依依不舍从天井飘出,化为无形。

谁也逃避不了世俗的挟持。出殡时,场面很热闹,简直是闹哄哄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逝者早已不管这些了,活着的人还要面子,要适度表演让人叹服,耳闻目睹大抵如此。送葬队伍中父亲的巨幅相片醒目突出,相片中的父亲经电脑技术处理,穿上了西装,打上了领带,有小轿车相伴,年轻潇洒,似乎与病痛苦楚毫无关联。母亲携我们披麻戴孝,扶棺踉跄前行。至少我心里很清楚,对于生养我们的父亲,子女们在他生前,做得远远不够。身边人影浮动,话语喧嚣,我却觉得空旷无人。进出火葬场,一路上继续打点,维持仪式按时完成。冰冷的铁栅栏把女人与小孩拦在外面,面无表情的工人,搅动着长铁锨,小铁门开合之间,热浪带出父亲的气息。父亲最后变成一堆碎末,摊在白布上凉。这是生命最后的形态,可能暂时不朽,终将永远消失。兄弟们跪下来,相对奶奶的骨灰,父亲的因药物侵袭,暗淡无华。小弟媳无限感慨地说,人一直争到死,死了都要争先恐后被火化,人人都要从此处消失。父亲被装在盒子里,一路颠簸捧回故乡,安放在村北旷野的骨灰堂里,与五花十色的盒子们拥挤在一起,静静地等待着每年清明的到来。

我九岁时,父亲走入家门,母亲说他们命运不济半路相遇,就为了拢共八个孩子,从两周到十一岁,个个都是油瓶子。祖父一心为公,忙着村集体的事业,家事根本顾不上。祖母唉声叹气,经常与唯一的媳妇闹别扭。母亲低声与我商量重组家庭,年少的我沉默寡言,除了悲伤便是无奈,不知如何是好。家徒四壁,负债累累,父亲与母亲一道,努力消除误解与疑虑,坚强面对冷漠与歧视,小心翼翼与亲朋好友走踏,重新处好厝边头尾,提防着个别不善者的骚乱,早出晚归拖山拉海,清扫猪舍挑粪积肥,忙碌在村庄田野的每一个角落。父亲钻研自学,养殖畜禽,搞家庭小面坊,经营街头中药铺,遍涉诸业养家糊口,送孩子们上学堂读书识字。父亲尊师重教,经常请小学老师到家中小酌,探听孩子学习情况。期初交学费,要主动争取;期末成绩单,要积极汇报。上学读书的几年,至少我是忐忑不安,但始终充满信心。

父亲从事屠夫职业时,眼光和体力运用得当。猪是农民最大的财富和依靠。一头头肥胖的农家猪,继续养下去分明是与人争食,主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盘算着家庭生计与接手师傅。几个身强体壮的师傅,恰好时机地巡回于乡村猪舍,心中有数却不露声色,与主人几经来回反复切磋,宰杀日期、市价预估随后定下。每天晚上,父亲拖着大后架自行车卖完猪肉归来时,常带回些许剩骨碎肉,尽管只是熬出油来,但已是满屋飘香,让饥肠辘辘的兄弟们眉开眼笑,临睡之前吃点夜草,争取大身体去赚钱。父亲洗洗刷刷,去除身上的臭味和油污,就着母亲已炒好的两碟小菜,在昏暗的电灯下喝点地瓜烧,红着脸嘀咕一阵疲倦睡去。公鸡才刚报晓,父亲又从床上骨碌爬起,喝下母亲煮好的热气腾腾的花生汤,风风火火推车而出,与伙伴们奔向四乡八里。

向生灵挥刀,是一道残酷而庄严的程序,需要向天祷告真诚赎罪。好吃贪睡的宝贝,即将以生命回报农人的操劳,主人(尤其是女人)经常是抹着眼泪,小孩更是依依不舍。此时,主人虔诚而不安地祭过土地神后,再次把宝贝从闺中请出,随着凌晨声声凄厉逐渐衰减的叫声和看似手忙脚乱却井井有条的冲洗,平日精心饲养的宝贝此时被分成两半。收拾完内脏和下水,主人手脚轻快,端上煮好的猪肝汤,几个师傅吃完点心,大家围上来称重,达成一致意见后,把猪肉装上车架五花大绑,按着响铃挺着胸膛,沉稳地驰向镇上的农贸市场。摆摊,切割,肥瘦搭配,同行竞争,风雨中吆喝守候,与顾客打心理战,繁忙时紧张,松弛时无聊,账务清楚,劳作分成。操劳几年后,父亲经一心修善的外公点拨,放下屠刀洗手不干,和母亲专心经营起乡村杂货小店,贴补家用。在我童年时,父母偶尔也会拌嘴,那是我最痛苦无助的时刻,也留下小阴影。如今,我也想告诫人们,尽量让着老婆,女人一生总是很辛苦,发牢骚是天经地义的。

“来者都是客,即便是乞丐。”这是挂在父亲嘴边的话。每天早上,旧厝店铺门口必定围坐着许多人,热气腾腾泡茶聊天。父亲自食其力赚点生活费,尽量不给儿子添烦,还能帮忙照看孙辈,这样的日子让他心满意足。

父亲看我从小一声不吭,虽腼腆但会干活爱读书,便不好意思让我早早结婚,水到渠成让我成为半个书呆子。他亲自把我送进大学校园,鼓励我锻炼身体学会讲话,我却偏敏行讷言。毕业后,父亲让我自主择业,鼓励自由恋爱,筹措资金帮我购置单位福利房。我有孩子后,他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鼎力支持母亲来城里,帮我带孩子,一直跟到孙子上小学。我有时给他点好烟酒,他绝对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豪地说是城里读书的孩子孝敬的。妻子给他和母亲生活费,他逢人便炫耀,说孩子懂事孝顺。前行路上,我的点点滴滴,他都感到心满意足。父母在一块生活三十年,同甘共苦养儿育女,给儿子娶媳妇百般求亲,帮起新厝添砖加瓦,照看孙子无微不至。父亲当好班长,群策群力为四个老人养老送终,送走的老人都在八十岁以上,他却仅仅活到六十五岁,追随他俩哥先他俩姐而去,真是没福气啊。

子欲养,亲不待。回家看看,庭前花开花落;公路边,刺桐树高大魁梧,郁郁葱葱,那是父亲生前亲手栽种的,他说要留与后人乘凉。

相信灵魂存在,是一种精神安慰,但父亲并没有走远。

祖父

从我懂事起,祖父就是南埔村里的大队长了。

祖父个子矮小,体型稍瘦,却精神矍铄。他年轻时是乡里小有名气的木匠,时常摆弄墨线锯刨,不知有多少结实的橱柜桌椅、精美的镂空雕花出自他手。在祖厝昏暗的起居室里,古朴的衣柜当中有一层抽屉,他用来保存村里的线装记事簿,那是他心血的结晶。祖父小时候,在私塾里没念多少书,但笔迹清秀工整,力透纸背,铭刻我心。那时,村里财务是如何公开的我记不清楚,但大伙心里都亮堂堂的,讲话也从不拐弯抹角,集体利益重如泰山。宽敞明亮的老房子的厅堂,常是村里负责人和各生产队长碰头的地点。上头来人,村里的招待便饭也经常设在我家,厨房里飘出的香味让我垂涎三尺,但祖父从不肯让我们兄弟沾上一口。

祖父深知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缔造了村里第一所小学。当时,我还在地上摸爬屎尿,他洪亮的声音通过广播喇叭响彻村庄,全村都被发动起来,男的运石,女的挑土,热火朝天群策群力地盖起小学。小学囊括了大队所属四个自然村的学龄儿童。二十几年来,村里走出了不少大学生,甚至几个留洋博士,小学功不可没。今年,由于师生规模扩大,村里正在续建校舍。村主任追忆往昔时,感慨万千地说:“你祖父当时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现在人心散漫,拧成一股绳着实不容易。”

从我的中学回家,快进村子的路上,曾有过两行郁郁葱葱的防风树林,树林一头连着小村庄,一头连着小农场,那是祖父的重要工作岗位之一。小农场业绩在祖父手上达到巅峰,被经营管理得有声有色。场里经济作物品种繁多,有荔枝、龙眼、葡萄、枇杷、橄榄和菠萝等等;畜牧业兴旺发达,猪兔满圈,牛哞羊叫,花香鸟语,树绿水白,一派世外桃源盛况。我至今闹不明白,祖父如何率同几个小工,就那几双粗糙而勤恳的手,竟也让场里欣欣向荣了好些年头。这种村野农耕生活,深深地在我早年心底烙下印记,并坚定了我后来报考农学院校的决心。

小学和农场是祖父的精神家园。小学栽培的是村子的未来和希望,农场孕育着集体的绿色和财富。小学教室楼上有几间房子,曾是大队部办公室。所有这些地方,都流逝着祖父任人评说的时光。今日家乡,生活水平已今非昔比,但集体意识明显淡漠了,树林伐尽,水渠淤塞,小农场也已不复存在,满目荒草,四野凄凉。荏苒光阴,如流水般带走了一切,幽美的农场遗留在记忆深处。

同类推荐
  •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冯至译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冯至译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冯至是优秀的抒情诗人,也是杰出的日耳曼学学者,德语文学翻译大家,他一生著述宏富。本丛书拟精选冯至先生最优秀的翻译作品,包括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游记《哈尔次山游记〉,歌德、尼采、荷尔德林等的诗作,以期较全面地反映冯至先生的翻译成就。
  • 词学通论

    词学通论

    《词学通论》是吴梅先生介绍词学基本知识及词学发展史的专著。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以及历代代表性词人词作,并对唐五代以至清季词学的源流传承和诸大家词作的利病得失做了精当的点评。
  • 优哉游哉·生活其实很艺术

    优哉游哉·生活其实很艺术

    也许此时此刻的我们,都正在不同形式的跨界艺术里,漫无目的地徜徉着,无边地沉醉着,全力以赴地超越着,优哉游哉地活着。2015年末著成《优哉游哉·生活其实很艺术》随笔集,以不同形式的文字纪念跨界的思维和跨界的自我存在。本书这种行云流水的状态,在离乱的光影中任意漂流,熠熠生辉,又潺潺流淌,便是生活的美学和无限惬意的缘由。本书收录了作者70余篇文化与生活类随笔,以纪念那些已经远离和正在发生的情怀,与读者共勉。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热门推荐
  • 始觉冬意深

    始觉冬意深

    这是一个关于嬗变的故事。一个是天之骄子,一个是旷世奇才,他们是从小争到大的夙敌。一个是内敛深沉、心细如发的寰宇总裁,一个是狷狂张扬,盛气凌人的黑帮痞少。而她,祈愿,只是一个唯钱是从的小孤女,傅觉冬和贺意深这俩生死宿敌这次居然将争夺的砝码压在她身上……
  • 半路恋人:缘来就是你

    半路恋人:缘来就是你

    风过云生处,何人不起愁。叶十一:他们说,人这一生总会经历悲伤与磨难,而后才能否极泰来,一世安稳。可是,为何我活到现在,所经历的只有痛苦与哀愁?爱而不得,恨而不能,心绪难寄。徐可,我到底该不该信你?有一种人很美好,他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待,最终却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也有一种人很踏实,他会在往后的岁月中给你更长久的幸福,虽然他不曾来过你的青春。对于前者,我们要彼此祝福,对于后者,我们请温柔等待。
  • 刨坟贼往哪跑

    刨坟贼往哪跑

    “啊,是哪个杀千刀的趁老娘灵魂离体觅食的时候刨了老娘的坟,我要杀了他”来自吃饱喝足后回来看到自己坟被刨的某女“啊切!谁这想我,肯定是媳妇,嘿嘿,她知道我带她的肉身一起去下界历劫,一定会更加爱我的,嘿嘿”正兴冲冲向轮回台飞去的某男作为天地间唯二个额——神,没想到她被人刨了坟,而且那人刨了她的坟还不够,还把她的“尸体”给带走了,更没想到的是那人还带着她的肉身去渡劫了,没办法的她只能和那个杀千刀的一起去渡劫顺便找回肉身……(1v1双洁)
  • 一晌贪欢春未深

    一晌贪欢春未深

    入宫两年,她还是那个无能的淑妃,连她万人敬仰的夫君,也堪堪在入宫之日远远望上一眼。一日行刺,遇上了不速之客,倒头来,才发现,他就是心头之人。他说带她走出宫城去,看一看那人间百态。但她蛰伏深宫,只为那年屠城,弑亲之仇,势力暗中壮大,待到时机成熟,便一举歼灭。—“你言爱我?”“凤钗泣血,你无信于我;零陵避子,你声声是情,这般爱,不要也罢!”她字字珠玑,泪湿轻裳,转身别过,鲜红的影子灼伤眼眶。这一别,便是金戈铁马的漫天嘶吼。—再回首看她蹒跚的脚步,至此,定会固若磐石,嶙峋难摧。脊背挺直,任由说书人星沫横飞,人间哪得几回走,摒弃世俗,心中不过一个天地。——至此一生,曾是长风万里的相送——
  • 非常规套路通关法则

    非常规套路通关法则

    新书已发布,《你san值归零了》克苏鲁世界观,异界穿越,第四天灾玩家远征类的故事。
  • 毒妃倾城:废柴大小姐

    毒妃倾城:废柴大小姐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莫家的继承人,因飞机失误穿越成了莫幽国的废材大小姐,想安稳过日子,却不想老是有想渣渣找虐!小白莲说自己是个念力废材,那她就让他们看看,自己是如何碾压他们一路飙升的。小渣渣说炼药师很金贵,拿着一颗晋级丹炫耀,那不好意思,我家喂狗的丹药都是天玄级别的。白莲花得了一只九玄蛇,在她面前挑衅,莫月染表示,关门~放小白!小剧场某日,走在大街上,渣男回头,说许她王妃之位,她回眸一笑,渣男瞬间被拍飞,紧接着,某妖孽无耻的举着胳膊跑到她身边,一脸求爱抚的模样。“小月儿,本王被人欺负了~手疼~你给吹吹~”莫月染看着无耻的莫妖孽,翻了一百眼:得!这货,得了便宜还卖乖。
  • 重生之戏精影后:boss,早安

    重生之戏精影后:boss,早安

    早上醒来,戏精上线:“这位先生,你是谁?”某总裁邪魅一笑,一个翻身,禁锢某女,“那我们把昨晚深入了解的过程重新演示一遍,帮你恢复记忆。”她曾是万众瞩目的国际影后,被人暗算,重生归来。他是传说中的帝国总裁,高冷禁欲心狠手辣,却唯独对她宠宠宠!作为宠妻范本,总裁表示,怎么办,宠不够啊,根本停不下来!
  • 蚀骨宠婚

    蚀骨宠婚

    寻寻觅觅多年,一直想要寻找的真爱,却不知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吴梦瑶:感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不离不弃,甘愿陪着我一起走过地老天荒。林子勋:遇见你,我就知道这辈子算是载到了你的手里,不过我心甘情愿。我不知道什么是爱,但是只要能够陪在你的身边,给你想要的一切,我想这就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当吴梦瑶和林子勋打打闹闹的时候,一种叫做爱情的东西已经在彼此的心中蔓延。且看男主是如何陪伴女主走过沧海,在读懂感情这本书的时候,悄悄的将女主拐带回家的暖心爱情。
  • 瘦身进行时

    瘦身进行时

    在本书中,作者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以多年来临床行医的大量例证为依据,深入浅出地论证了轻松地、逐渐地减肥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俗易懂,切实可行,是现今社会中受肥胖困扰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 快穿:浴火重生,太傲娇

    快穿:浴火重生,太傲娇

    研夭从未如此喜欢过一个人,喜欢到就算等了千年也从未想过放弃。为了复活他,研夭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做交易。“想重生吗?我帮你啊。”本文是女主让别人重生,讲的也是别人重生后的生活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