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9900000002

第2章 序 中国借贷危机开始在民间引爆

2011年,在国家大力调控房价、银行银根紧缩、通胀压力不减等财富效应暗淡的当下,民间借贷不论是规模还是利率都几近“疯狂”。原因很简单,民众手上的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显然还不够通货膨胀亏的,拿去炒楼,现在房价在下调,拿去炒股,股“跌跌不休”,这种情况下,民众手上的钱拿去干吗?唯有去放高利贷,因为不仅能保值,还能赚大钱。高达60%的年利息让“借贷之火”愈演愈烈。

企业在干吗?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都需要资金,这些资金哪里来,通常情况下是从银行贷款,虽然贷款手续麻烦,但是至少能贷到一些。但是自从央行不断缩紧银根的宏观背景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想从银行那里贷到款,无疑是极为困难的,况且在同等状况下,还要面临国有企业的借贷竞争。

迫于无奈,这些中小型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只靠依靠民间借贷。借助民间借贷的渠道,无数求贷无门的中小企业也获得了宝贵的资金“输血”。但与此同时,旺盛的资金需求也催生了诸多民间高息借贷乱象,非法集资行为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而近期媒体报道,在民间资金最活跃的浙江温州地区,随时都能听到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其中还有不少企业老板因为还不起借贷,或者支付不起高昂的高利贷利息而选择“跑路”。

这个“跑路”之风是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浙江温州地区每天被迫“跑路”的企业老总就有几十人之多。很多人逃到国外去了,在国内留下来大量的债务、工人工资、原材料费尚未偿还。企业老总拍拍屁股跑了,但是由此造成的借贷危机该怎么收场?

有哪些人在放贷给求贷无门的中小型企业?除了民间资本,银行也难以置身事外,据报道,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表示,目前中国沿海地区约有3万亿元的银行贷款流入民间借贷市场。

民间借贷正呈现以下三大特征:一是范围广,从两年前的江浙沿海扩展到内陆地区,从制造业领域扩展至商贸流通甚至普通家庭。二是利息高,有的民间拆借年息已超过100%。三是参与者众,甚至有银行资金也充当了民间拆借的“二传手”。

如果钱是从银行流入民间借贷,资金链条慢慢就越拉越长,而一旦借钱的企业无法偿还,最终会对银行产生冲击,牵连的经济体也会越来越多,从而发生所谓“中国式的次贷危机”,当然,我认为这并非危言耸听。

既然在中国的局部地区出现了借贷危机,那么怎么去解决这个危机呢?有的人说彻底关闭民间借贷市场,我认为这是极端不可取的,不能因为这个手上长了一颗瘤子,然后把整只手都给截了。我认为发生借贷危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该给予民营的中小企业跟国企一样公平的待遇、给企业减税、改革银行借贷体系等可以大大缓解目前的危机。当然,跟危机比起来信任更重要。

危机来了不可怕,我们去探讨危机的本质和根源,探寻解决之道,去化解这一场有可能蔓延的危机。

段育文

2012年12月北京

同类推荐
  • 管理心智

    管理心智

    作者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编排了七个章节,共一百个话题,每个话题都是从轻松有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故事谈起,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管理。
  • 卖产品不如卖服务

    卖产品不如卖服务

    时代在变化,服务的意识也在发生改变。作者认为,服务不再只是做产品的简单售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从销售到售后,所有的产品链条都要以顾客为中心,但凡与顾客挂钩的内容,都应该属于服务的体系。在市场交易中,顾客不仅期望买到优质的产品,而且希望得到更优质的服务。本书从多个方面讲述了好服务的内涵、表现、要求、作用等,启发商家以及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应该重视服务,把服务当成是工作的出发点,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做事就这几招

    做事就这几招

    许多人都感叹:“现在要做成一件事真难!”我们每个人都在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在社会上能不能站得住、吃得开,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会不会做事。其实,要想在做事上有所作为并不难,关键在于必须要有招数。招数有正、奇、攻、守、毒、险,视情而定,因人而异;可以成事,也能坏事;既能害人,也能害己。希望读者正确理解,运用于正道,造福社会,自己也因此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和辉煌的未来。
  • 华谊内幕

    华谊内幕

    本书将为你揭示明星“梦工厂”——华谊兄弟公司制造一部部大片的诸多内幕、令人惊异的商业逻辑和成功背后的种种奥秘,首次为你揭开华谊兄弟高速持续成长之谜。
  •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信贷是一个长期困扰银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对此,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历史回顾和文化比较的角度,对当代银行业风险控制的理论误区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全面梳理。本书认为,当前所引入的美国量化风控技术在中国银行业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民营企业家做假账是一种(美国信贷风控)制度与(中国)文化错位的结果,一个现实的无奈;在中国发展美式征信业和大数据分析是死路一条。作者强调,立足传统钱庄的风控模式及其背后的中国文化传统,才是重构银企关系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源头活水。本书还可以被看成一本比较文化学的著作,作者通过对美国银行和中国钱庄信贷风控模式的差异进行文化溯源,对西方的契约主义精神和中国的礼让忠恕之道做了具体而微的解读,并呈现二者是如何分别影响中西方经济制度的演化和建构的。对经济制度做文化的解读,在制度变革中坚持民族文化自觉,是作者多年来所坚持努力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是作者四年前出版的《从家族主义到经理主义:中国企业的困境与中国式突围》一书的姊妹篇。
热门推荐
  • The Science of Right

    The Science of R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外科医生的爱情故事

    外科医生的爱情故事

    王浪自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四水市天马医院工作,从事肝胆外科,立志做一个倾情于病人的天下良医。他英俊潇洒,爱慕者甚众,护士邱倩成为他的女朋友。王浪与邱倩去驾校学开汽车,女教练叶蓉春心萌动爱上他。借外出练车之际,叶蓉想方设法诱惑王浪,但他没乱分寸,在她突发疾病时悉心照顾。邱倩亲眼看见王浪与美丽绝伦的女律师龙芳瑜在一起,她无法原谅,两人分手。但造化弄人,龙芳瑜与王浪不久后也分开……
  • 创造与毁灭

    创造与毁灭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这是一位著名诗人的人生训诫,早已妇孺皆知。令人痛惜的是,有的人本已功成名就,却因迈出错步而使多年辛苦造就的伟业毁于一旦。本文所描述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曾经是英勇善战、叱咤风云的刑警队长;另一位是拥有数十亿资产、名扬全国的商界奇才。两个曾经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初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结识,到后来结下恩怨情仇直至最终同归于尽,其间所揭示出来的性格悲剧,令人痛惜又令人深思!可悲的是,在当今中国,令人痛惜的悲剧人物远不止他们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曾红极一时最终却纷纷自毁前程的众多民营企业家。
  • 栀子花离不开木

    栀子花离不开木

    兜兜转转,多年来的情感,终于,得到了结果。
  • 泛神世界

    泛神世界

    神陨之下,造化万灵,灵划三界,源始乃终。固烬灭无余,但众神遗望,却恒久长存,亘古不朽。——这处天地,有灵武,有奇术,有异灵,有荒兽……少年自泯灭中诞生,于龙域闯出,其崛起之势,无可阻挡。……
  • 海贼之我为海王

    海贼之我为海王

    意外穿越到海贼王的世界,还变成了人鱼公主白星,且看我如何成为真正的海王,统领万千海王类。无系统,不跟船。
  • 再见,旧时光

    再见,旧时光

    刚刚晋升为女主播的沐笙采访的第一个对象竟然是他,那个频频出现在外景照片里的男人!七年不见,他已经成为杰出的商业精英,比从前又多了几分冷漠和果决。他的到来不仅唤回了七年前的记忆,更带来了一个她不想面对的事实——交往七年的男朋友竟然和女模特有染!一面是他竭力地挽留,一面是他迟来的追求,她选择遵从心底的呼唤,达成曾经梦想中的圆满。可惜时隔七年,往事如烟,她不是从前的她,他们也不再是从前的他们。他们之间隔着长达七年的时间差,那是他倾其所有也找寻不回的温暖与依恋。恍然惊醒,原来错过即是失去,相守才是归宿。
  • 陛下傲娇病又犯了

    陛下傲娇病又犯了

    本是他精心设计的局,不过是知道了她是候府真正的血脉。好让自己在夺位途中多一分助力。却不想那一声哥哥叫进了他心里,至此便是一世。她本该是候门娇养的千金小姐,不料狸猫换太子被弃乡野;他虽生于权门但为庶子,阴狠狡诈,却将所有的温柔都留给了她,帮拿回本属于她的东西。月升月落,风盈满袖,且看这一场山河白首。
  • 得到异能要用它做什么好

    得到异能要用它做什么好

    李倩在一次旅行途中身体发生变异,因此得到异能。摆在她面前却是一个个难以跟人倾诉的烦恼。但也因此,在解决这些烦恼的途中经历不少耐人寻味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