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400000025

第25章 借尸还魂(1)

原典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文凡是朝气蓬勃、有作为的事物,往往都难以操控,不可加以利用;而腐朽、无作为的事物却常常要依附别人而存在,我们要利用它。利用看似不可用的事物,并不表示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实际上是愚昧之人向我求助。

解读此计意在要想获取成功,可以求助于微茫,求助于日暮途穷的事物。是一种比喻已经死亡了的东西,又借着另一种形式出现。其实质是利用已经处于衰亡事物中的某些有利形势,增添进生机勃勃、强而有力的新内容,从而改变原有,使其出现新的面貌。也就是利用别人看来无用但又可以接受的东西,来个与“换汤不换药”相反的办法——“换药不换汤”。

这种转换,有时对成功、对达到某种目的具有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这种策略看来似乎是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置信,却是真真实实地存在着,而且是实实在在地获得了成功。化腐朽为神奇,其实际意义就是这样。

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之时,新一代的崛起者,纷纷扶植亡国君主的后代,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号召天下,为自己的行为铺垫和张目,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这就是“借尸还魂”的谋略。

人但凡失败之后,会有两种态度:一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二是寻找机会,重振旗鼓。借尸还魂便属于后者。在军事上,“借尸还魂”主张:在已经丧失战争主动权的情况下,也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转败为胜。因此,指挥官一定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战争中各种力量的变化,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即使己方受挫,陷入被动,也要倾尽全力,网罗一切为我所用,达到取胜的目的。

除此之外,此计在政治、经济、处世等领域用处也颇广。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曾成功地运用“借尸还魂”这一计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当别人在我们身上使用“借尸还魂”一计时,采取以下的防范措施进行应对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彻底根除敌人留下的隐患,及时将其连根拔起,以防留下后患。其次,将我们能够加以利用的无用之物深深隐藏起来,以防被敌人使用。我们常常在无意间丢掉一些看似没有用处的东西,而狡猾的敌人很有可能早早就盯上了,誓在将其变为还魂时所借之“尸”。敌人利用我们自己的东西来对付我们,是很可怕的事情,因此要及时将这些东西深埋起来。最后,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被敌人的假象所迷惑,争取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识破敌人的“借尸还魂”计谋,就要透过对方的假象看到藏在里面的真实。由表及里进行分析判断,一旦发现敌人已经“借尸”,准备“还魂”,应该及时制止,破坏其企图。

智慧典例

荷兰姐弟“借尸还魂”

中国古代讲要以某种形式出现,或借助某种事物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借尸还魂”的谋略,在国际上也常被人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荷兰,就有姐弟俩巧妙地借敌国飞行员之“尸”,为其还“魂”,成功地达到了蒙蔽并打击敌人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荷兰沦陷。英勇的荷兰人民纷纷主动拿起武器,共同抗击德国***。此时,荷兰北部出现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秘密抵抗组织。据说这个组织是由一位名叫约翰尼·斯皮特法尔的英国皇家飞行员发起和领导的。这位飞行员在对德作战中屡建奇功,有很大的号召力,追随者众多。但是这位神秘的飞行员从未露过面,他的计划、命令等都是由安妮姐弟俩传达的。直到战后,盟军才弄清楚,原来这个组织并不是由什么英国皇家飞行员领导的。事实上,这个抵抗组织的领导人恰恰是安妮姐弟俩。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德国占领荷兰后,开始大肆镇压和迫害荷兰人民。安妮姐弟俩的双亲同样惨遭杀害,他们与德军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一天晚上,他们在自家门口发现了跳伞时身负重伤的英国皇家飞行员约翰尼·斯皮特法尔之后,便迅速地把他抬回家里,精心护理,并偷偷请来医生为他治疗,冒着生命危险为飞行员找药。但由于飞行员失血太多,没过几天就去世了,为此,姐弟俩十分悲痛。为掩人耳目,他们给飞行员换上了当地人的服装,然后把他安葬了。

当他们整理飞行员的遗物时,忽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利用飞行员的名义来组织一个抵抗组织,向德军报仇雪恨呢?姐弟俩敢想敢干,他们很快便开始以已故的英国皇家飞行员的名义联络同志。结果,因为当地不少人的加入,使得这个组织一时间在荷兰北部名声大振。他们多次向德军出击,让德军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

随着世界反***战争走向胜利,德国***逐渐走向没落,其失败命运已成定局。安妮姐弟俩也知道,战争一旦结束,英国必然会派人来查找约翰尼·斯皮特法尔的下落。为了继续隐藏秘密,姐弟俩一致对外谎称飞行员在一次事故中不幸牺牲了。战后,盟军派人前来调查,最终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对安妮姐弟俩予以了嘉奖。

安妮姐弟俩正是使用了“借尸还魂”之计,利用英国皇家飞行员的名义,积极组织抵抗运动,与德军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借钱生财的赫贝奇

一些所谓的富豪,其实常常收支赤字累累。一旦破产,人们才发现他们应该叫做破产富豪或者欠债富豪才更准确。

英国的欠债富豪亚历克斯·威廉·赫贝奇,就是其中之一。赫贝奇生于1930年,打从他呱呱落地起,人们就发现这个孩子比别人多长了一条“舌头”,因此别人总分不清他是在说真话还是假话。这种本领很快被他用在了创办各种公司上,并使他很早便背上了破产者的名声。

这种身份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旦背上破产者的身份,就会成为市场管理机构追捕的对象。以后无论做什么生意,只要是在英国政府管辖的范围之内,都将很难容身。于是,赫贝奇迁居苏黎世。在那里,他“借尸还魂”,如鱼得水,在可可、铜、白银等商品的现货期货交易中大获其利。

1967—1968年间,赫贝奇投资2.5万英镑为德国的互助基金客户设立了一个证券交易所。广告登载出来以后,社会游资汹涌而来。不到3个月,他的公司从一间房间变成整整一座楼房,雇员也从几个增加到几百个,客户账款更是一天多达2~3亿美元。

好景不长,1970年末,纽约股市骤跌250点,赫贝奇从财富顶端跌落下来。祸不单行,随后在查看一艘新买下来的游艇时,赫贝奇不慎滑倒,一直从甲板摔到舱底,摔断了一条腿。更糟的是,警方此时前来搜查,关闭了公司,只留下5 000英镑债务。此后,赫贝奇继续挣扎,先后又开了7家公司,但都以失败告终。

1973年,赫贝奇又跑到安道尔,创办《商品研究文摘》。此时是他最落魄的时期,但庆幸的是,赫贝奇历经磨难,已经完全精通了市场学和公司学。

1981年,赫贝奇回到英国,花46万英镑买下了兰克勋爵的地产萨顿庄园,并以此开办了一系列的国际公司,大大小小总计多达66个。

不难看出,赫贝奇的戏法主要是设立互助基金,以高额利息吸收国际游资。尤其是对介绍美国客户的代理商,赫贝奇会付给对方0.75%的佣金,由此吸引来的资金不计其数。

一直到1984年,赫贝奇终于遇上了麻烦。他寄给投资者的利息支票日见稀少,而且越来越多地被银行盖上“账面现有金额不足支付”的戳印退回。于是,客户纷纷提出责难。

很快,赫贝奇便被关进了污浊狭小、臭气熏天的监狱里。在愉快的岁月里肥胖起来的400磅身体,实在让他活得不轻松。但他的巧嘴依然锋利无比,来访的债主们依然被他的第二条舌头说得天花乱坠,继而同情之心大发,妄想有朝一日这个恶魔般的大胖子能走出监狱,帮他们捞回被他骗走的巨额钱财来。

在西方生意场中,如果没有过破产的经历,你就只能算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一旦你破产三次,就会惊动市场,也势必会有人站出来拍着胸脯支持你重新来过。第一次破产后,虽然赫贝奇看似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但他抓住机会,迁移了根据地,也因此借尸还魂,借2.5万英镑拯救了公司的命运,摆脱了破产的困境。这次,谁又能说他不行呢?

绝处逢生的菲利浦

兵法中有“绝处逢生”一说,意指处在极危险境地中的人必须竭尽全力反击,才能有生存的希望。而在企业经营中,那些产品处于衰落期,或连年亏损的企业,更要善于“借尸还魂”。改销对路的产品,或改革企业的管理,哪里有生机就往哪里转,不可犹豫。在这方面,菲利浦是成功的一例。

同类推荐
  • 诡刺

    诡刺

    在特种部队,狙击手的代号,一般用“鹰”,擅长丛林狙击的狙击手,叫“绿鹰”,精通山地作战的,叫“山鹰”。专门负责保护重要目标的职业军人,或者在战场上负责为受伤队友实施急救的队医,代号中一般会有“衫”字,比如驻外维和部队中的“蓝衫”。而在战场上拥有超强进攻能力,无论投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迅速适应,并单独完各成各种作战任务的综合精英,被称为“刺”。而风影楼,他的代号是……诡刺!
  • 谍海猎影

    谍海猎影

    方不为穿越到了民国。方不为以为,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还有对大局的先知,就算不能大杀四方,威名赫赫,至少也能杀的日谍和汉奸魂飞魄散,屁滚尿流。
  • 没人比我更懂运营

    没人比我更懂运营

    信念成兵的世界,成为了星主的王八锤震惊的发现他养成了俩个妖孽妹妹,以至于全盘计划作废后,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无敌之路。
  • 歼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歼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

    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

    齐楚秦燕赵魏吴卫汉,九国争霸,文将武将尽出,谁才能拔得头筹,赢得天下?赵辰,一个小小城池的将军,不被看好的赵国三皇子,且看他如何在这乱世之中,打响属于他的名声!
热门推荐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奥丁的子女:北欧神话故事集

    奥丁的子女:北欧神话故事集

    本书分四大部分,通过一个个诙谐幽默又相互联系的故事,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读完整个北欧神话。在这些精彩绝伦的故事中,有跨过彩虹桥,漫游于人类之间的“众神之父”奥丁,有手握强大神捶的雷神托尔,还有火神洛基,他狡黠又好恶作剧的性格,使他走上了背叛诸神的不归路。巨人、龙、侏儒和女武神瓦尔基里的故事同样动人,还有摧毁诸神世界那可怕的最后一战更是充满了震撼。这部初版于1920年的经典作品,如今首次以中文精装本的形式引入中国,附以精美的版刻插画。书末还整理了国内十分混乱的北欧神话人物译名,方便读者。
  • 愿给你全世界的宠爱

    愿给你全世界的宠爱

    季晚歌是出了名的霸道不良少女,所有人都对她避而远之,处处嫌恶。在一次高二分班,她却是意外地和传说中的“高岭之花”夏封成为了同桌,而且……她这位帅气的同桌,竟还是自己的房东!“这么喜欢在背后说人坏话,看来都很多天刷牙了吧,这嘴巴臭的招人嫌。”“你是没听明白啊,我的人也是你能动的,看来我有必要教教你如何做人~”“我活的潇洒自在,不需要你多管闲事。”……从小因种种原因变得性格孤僻,轻狂骄傲,桀骜不驯的校霸能乖乖被清冷学霸拿下吗?“哥哥~吃糖吗?”“你说,是糖甜还是我更甜啊。”“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的人,谁敢犯你,我定不饶他。”这一场怦然心动的青春追逐,少年的一次次挺身而出,一次次关心呵护、默默付出真的可以换来少女的倾心一笑吗?
  • 追寻与发现:新世纪家庭叙事研究

    追寻与发现:新世纪家庭叙事研究

    《追寻与发现——新世纪家庭叙事研究》,以一个文学研究者的身份从家庭叙事角度展开论证,以家庭文学作为基本的考察对象,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中家庭意象的变化及衍生出的人物形象、情节架构与主题立意的断裂与转型等,以及对当下家庭生活书写的探索与思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误惹尊皇:相公手下留情

    误惹尊皇:相公手下留情

    他是上古神祗,九重天叛乱后打下天境的妖界至尊。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神佛面子都不给,唯独被这个掉进结界的人类女子耍的团团转。——莫羽曦洗了个澡,穿越到插画里,到了层层云朵之下的混沌六合之地,仙魔妖横行,一朝从食物链最顶跌入最底层。“尊上,此物大补。”“启禀陛下,此女血乃红色,凝而食之,陛下痼疾方能痊愈。”“吾王,与其交合,即刻飞升!”那么,作为一朵肉灵芝的自我修养——觊我之人必十倍还之,残我之士当以万分戮之。——这是个旱了万万年老铁树一朝开花,老老牛吃嫩草的故事。这是一篇身在食物链最底端,人类小白花的奋斗史。
  • 广告人手记

    广告人手记

    本书是中国大陆广告界第一本实战书,于1996年出版发行,一时洛阳纸贵,风靡全国。迄今为止,本书先后重印37次,对中国广告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广告人的必读圣经”。
  • 录曲余谈

    录曲余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世界的尽头守护你

    在世界的尽头守护你

    真正的死亡,是没有人会记得你吧!即使痛苦、愤怒与不甘,没有人会为你歌颂,注定只能在无言中归为尘土,完全消逝。只是,当执念可以突破禁锢灵魂的躯壳时,哪怕我与你之间,隔着的是整个世界,我也会伫立在世界的尽头,守护你的一切。
  • 桃源记之凡尘

    桃源记之凡尘

    痴痴寻觅数年的梦中圣境,便如此轻易地降临了。桃源美景,世间再无其二,旷世祥和,天地别无它处。是何缘由嫉妒与欺诈在圣境之中滋生,贪欲和杀戮于三源之地蔓延?在恶兽天灾横行的逆境之中,唯有智慧与爱是永恒不灭的黎明之火,是挽救万世的惊鸿之剑。致敬,烂漫凄美的爱情,矢志不渝的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