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7300000005

第5章 拖延型人格者的行为特征

第一节 拖延型人格者的行为模式

拖延症对于拖延型人格者是很难察觉的,因为它并不是具体的事物。工作表现即等于完成的事项,其他的不是没有做就是被延后了。戴尔·卡耐基说过:“拖延会变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你会忽略或延误处理对你而言颇为重要的事情,你的升迁也就困难重重。”

白领小华回家后兴冲冲地打开电脑,新建一个word文档,打开相关网页,把所有相关工作材料均匀地摊铺在桌上,准备着手写一篇报告,但并不意味着她会马上集中精神投入工作。此时她想起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先处理一下:

·MSN、QQ不凑巧地跳出几个对话框,她需要一一回复;

·去开心网浇菜、转贴、看看好友的“最新动态”;

·上“围脖”看看最新动态,随手转发几条微博;

·吃点零食和水果;

·依次点击网页,看一下今天的新闻和论坛新帖;

·追看的美剧更新了,需要跟进下载一集。

杂事都做完了,当她真正摒除杂念决心干活时,已是两三个小时之后,最终,她还要为熬夜冲上一杯咖啡。

拖延是无声的杀手,换句话说,拖延是最严重的时间浪费行为。那么造成拖延型人格的行为模式是什么呢?

·从工作清单中挑选最容易但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拖延得越久。

·紧要的事情让人觉得压力重重,于是被排在所有事情的最后,并且不断被推迟到最后才做,因为觉得既然如此重要的事情当然应当在最佳时机和充分准备好之后才开始做,并且必须一次、彻底、完美地完成。

·重要的事情最好整点开始,1点、2点、3点,却迟迟没有开始。

·终于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事了,为了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先冲杯加咖啡,慢慢品着咖啡再开始。

·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出现时才去做重要的工作,但是“好心情”和“好时机”却迟迟没有出现。

·本来在着手一项工作,脑子中却突然产生其他想法,就抛下手中工作去干下一件事。

·越计划越复杂,最后彻底绝望,干脆取消了计划或无限期推迟计划。因为觉得太复杂、太难了,每个细节都不能遗漏,否则怎能是个完美的计划?怎么保证成功呢?还是等等吧,等到全部细节到位,确有把握时再说吧!

上述拖延型人格的行为模式,如果只是偶尔发生一两次,还属正常,毕竟人都有拖拉的时候,可如果你总是这样,那就是典型的拖延型人格者了。

第二节 拖延型人格者为什么恐惧失败

很多拖延者担心被他人评判,或者被自我评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发现,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还是做得不够好,害怕达不到要求。他们的担忧反映了一种恐惧失败的心理。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咨询中心的理查德·比瑞博士观察到,害怕失败的人可能有一套他们自己的假设。这些假设,把为成就而奋斗,变成一件令人恐惧的、冒险的事情。这些假设是:

(1)我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

(2)我的能力决定了我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说,我的能力越强,我的自我价值感越高;

(3)我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个人价值。

比瑞博士用以下等式来表示上述假设: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事实上,这个等式可以转译为以下声明:“我表现好,表示我很有能力,所以我喜欢自己。”或者“我表现不好,表示我没有能力,所以我对自己感觉很糟。”这已经不仅是某件事情你做得好或不好的问题。你的表现好坏直接成了你是否有能力以及你是否有价值的一个衡量标准。

对许多人而言,能力指的是智力上的能力,所以,他们想要让他们做的每件事情都表现出他们是多么聪明,无论是写一份出色的律师小结、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还是编写简练的计算机代码、在谈话中显示出才华横溢或妙趣横生。你也可以将能力定义为某种特殊的技艺或者才能,比如小提琴拉得很好、外语学得很棒或者网球打得很牛。有些人则将能力定格在具有个人吸引力、风趣幽默、紧跟时尚潮流等。不管能力是如何被定义的,当它成了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单一决定因素时,问题就产生了。这个人表现如何成了唯一的衡量标准,其他方面都被忽略了。出色的表现意味着一个出色的人,平庸的表现意味着一个平庸的人,这成了定论。

对于拖延人格者来说,拖延打断了能力与表现之间的符号。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表现不再等同于能力,因为其间缺少完整的努力。这意味着不管最终表现如何,自我价值感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还能得以维系。例如,如果戴维因为他的小结而失望或者被人批评,他可以安慰自己说:“嗯,如果我早一点开始,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来做,我应该能够做得更好。”或者,尽管有拖延,但他还是设法将事情做得很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甚至会更加满意自己,并在心里想:“看看我是如何转危为安的。想想看,如果全力以赴,我又会把事情做成怎样?”

人们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他们甚至还维护着这样一种信念:他们的潜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通过拖延,你永远不会逼着自己去面对自己的能力极限。

有些人宁愿承受拖延所带来的痛苦后果,也不愿意承受努力之后却没有如愿以偿所带来的羞辱。对他们来说,责备自己邋遢、懒惰和不协作比把自己看成无能和无价值(而这就是他们深为恐惧的“失败”)要容易忍受得多。而拖延就可以让这种恐惧有所缓和。

那些担心自己被人看成无能、或是没有价值的人,往往害怕他们就是那样的人。如果他们以现实的眼光看待自己,并认定自己是不可取的,他们就会面临另一种恐惧,他们害怕自己不讨人喜欢。一个拖延者这样说:“如果我做得不好,谁会需要我呢?如果我一无所是,谁会爱我呢?”因为这位女士认为:她的工作表现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将决定她是否值得被爱。不被人爱的后果(这意味着做人失败和不受欢迎)要比只是在表现上不能尽如人意严重得多。

第三节 完美主义和拖延型人格的关系

一些拖延人格者说:“我不是拖延者,我是完美主义者。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到十全十美,我就不想结束,也不想就这样交上去。”是的,在完美主义和拖延人格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但拖延人格者和非拖延人格者追求完美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非拖延人格者追求完美是为了打造出最好的产品。而拖延人格者是为了证明他们足够优秀,他们力求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认为要达成他们的远大目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他们常常对自己有不现实的要求,当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失望之余,他们通过拖延让自己从中退却。

多数拖延人格者并不明白,在他们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时,怎么可能被认为是完美主义者?盖瑞是一个从事网站设计的自由职业者,他是这样看待自己的,“我做事情从来都是一个半吊子,经常到了最后时刻才匆匆忙忙做事,有时候甚至来不及做完。我怎么可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呢?”

拖延人格者往往对自己期待过高,不够现实。一个多年没有锻炼身体的女性想要在两周时间内改善自己的体型;一个第一次写小说的人想令自己的第一部手稿达到出版的要求;一个不懂时间管理和学习技巧的大学新生希望自己在第一学期的所有成绩都是优等;一个年轻小伙子希望自己每打一个电话都能促成一次约会;一个销售员希望每一个顾客都购买他的产品和服务。结果,这些本来可以激发人们动力的高标准,却成了阻碍他们付出努力的、不可能达成的要求。你需要问自己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你是为了让自己取得进步,还是为了让自己陷入沮丧和挫折而设立门槛?决定你是否是一个拖延人格者的并非你所制定的高标准,而是你所期待自己的表现跟你的标准之间的落差,你的标准是否现实可行,以及在不能达成目标时你对自己的判断。当完美主义成了一个问题的时候,拖延人格者就很可能也成了一个问题。那些喜欢拖延的完美主义者有一些他们所钟爱的信念,这些信念甚至在他们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操纵着他们,而且看上去颇为冠冕堂皇,却可以让他们对生活极度失望,不但没有对进步起到作用,反而为拖延鸣锣开道。

平庸招致轻蔑。对有些拖延人格者而言,平庸是无法忍受的,他们想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非常出色,不但希望自己具有理想的事业和人际关系,还希望自己写得一手好字,培植一个美丽的花园。如果他们期望自己的日常表现都能达到理想的境地,那么不论他们做什么,跟他们的理想相比都是平庸的。他们贬低平常与常规的表现,以轻蔑的眼光来看待它。因为在人类生活中错误和差池在所难免,所以那些不能忍受平常表现的人往往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一个平平常常的表现,可以归因于最后阶段的时间仓促,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相信,如果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他们的理想还是可以实现的。这让完美主义者在他们表现平平的时候避免小看自己。

完美主义者常常觉得一切事情都应该自己来做,他们相信任何求助都是软弱的标志。他们缺乏看情况而做决定的弹性,也不承认自己有时候不知道答案,一个人无法做所有的事,或者有人共事可能会更有意思。即便求助于他人会让事情的进展更有效率,他们也毅然决然地在隔绝孤单中做事和受折磨,他们甚至以此为自豪。或者,他们可能来自一个不赞成求助的文化传统,在那样的文化中求助被看成是一种软弱和羞耻。直到最后负担加重,拖延就成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他们不可能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最终让他们走向拖延。

表面上看,很多拖延人格者都不是争强好胜的。他们一直拖拖拉拉,使他们根本不在状态,所以他们实际上并不跟他人竞争——果真如此吗?兰迪是一个工程承包人,他经常拖拉着不及时递交竞拍标书直到来不及为止。他说了一段很典型的话,“我对工作上的竞争没有兴趣。我想找一份不用面对这些常规而繁琐的手续的工作——我喜欢在自己的轨道上做事。”事实真相是,很多完美主义者憎恨在竞争中失败,所以他们尽量避免参与到跟别人直接竞争的活动中。就像兰迪拒绝玩他的竞争游戏一样,表面上对竞争的不感兴趣掩盖了他们的真实感觉:竞争是危险的。兰迪憎恨流标,因为没有胜出意味着他失败了,而失败意味着他一无是处。因为他从来也没有真正参与到竞争中,所以他就不会失败。

对于多数完美主义者而言,成就所代表的意义远不是达成目标或者能力出众那么简单。在很多家庭中,表现出色似乎是赢得认可和爱的最可靠的方式——成就的价值高于一切,而其他次于它的表现不值一提、毫无价值。其他一些完美主义者,则从来没有享受过赢得赞许的满足。虽然成就被看得很重,但是他们去获得它的能力却遭到质疑、批评和低估。他们或许想要通过为完美而努力奋斗来驱散疑云,因为他们相信,如果想要赢得尊敬和爱,表现完美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第四节 是什么导致了自我设限

拖延型人格和自我设限之间在逻辑上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推迟任务,不按时完成,通常会导致失败。拖延型人格总是把拖延当作一个随时可利用的借口,比如“我没做好,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如果某件事情做得不好,他们就会说是因为时间不够,拖延型人格者以此保护他们的尊严,而否认他们拖延的事实。相反,尽管时间有限,他们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那么,他们看起来似乎会更有成就感,这不仅增强了人们的自尊,同时也让那些见证了他们杰出表现的人更认可他们,提升他们的社会尊严。

拖延型人格和自我设限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心理学家曾经做出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一群即将读大学的女生,研究了自我设限行为在拖延型人格者身上的表现。一开始,所有的女生都做那些无法解决但看起来有解决可能的代数难题和语言艺术难题。然后,其中一半测试者被表扬。而对另一半的测试者则无任何评论。接下来,这些女生被告知,在下一个任务中,她们可以选择她们完成任务的环境:嘈杂的分散注意力的环境,或者安静的没有干扰的环境。她们还可以选择不同的任务:有机会充分发挥思维能力的任务,或无须动脑就能完成的任务。最后,她们被告知可以选择将最终的表现结果严格保密,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或将他人评判自己的表现公之于众。

相对于非拖延型人格者,拖延型人格者更倾向于选择有干扰的环境,她们选择有嘈杂噪声、会使自己注意力分散的环境。要注意一点,这很重要,没有人会真的听到噪声,一旦她们做出了选择,实验就结束了。所有的参与者事先都相信,如果她们这样选择的话,在工作时一定会听到噪声。相对于非拖延型人格者,拖延型人格者更可能选择有干扰的环境。

因此,当拖延型人格者无法确定他们在第二个任务中的表现时,他们选择了给自己的表现提前设置障碍——拖延人格者选择了自我设限,他们拖延的理由事实上只是一些借口。不要再浪费精力编造各种借口了,把这些精力用在开始或者完成某项任务上,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毫不奇怪,和非拖延人格者相比,拖延人格者会经常妨碍自己的行动,而且拖延本身就是一种束缚。其实拖延型人格者把拖延当成了一种策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面对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被告知他们如果可以不再开始工作,可以往后拖拖再做,他们可以先去玩电子游戏,或者去做他们喜欢的任何活动时,不管哪种人都会推迟工作——他们自己束缚了他们的行为。

所以,是拖延型人格者自己拖延,从而束缚了他们的行为,妨碍他们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等待通常不会给我们带来成功。拖延会让我们失去人生中获得成功、实现目标的大好机会。拖延也不会带来什么积极有成效的结果。所以,当你下次推迟做某件事或者拖着不完成某个需要完成的任务时,问一下你自己,你迟迟不开始或不完结某项工作,是否在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不错的、让人信服的“借口”,一旦失败了,你就可以因此而逃避谴责。

总之,拖延人格者给自己设限,拖延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设限行为。这样做,你不可能把事情做好,这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借口,让你在将来任务失败时可以拿它作为挡箭牌。记住,你的自我价值和作为人的同一性,不仅体现在你成功完成某件事上。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底下,都不要再做妨碍自己行动的事情了。全神贯注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你的能力,实现你心中所想。增强自己已经拥有的技能,这会带你走向成功。不要再逃避失败,生命本就充满了失败。问一下自己,你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点,是否可以利用这些优点增加自己获胜的概率——就是完成任务的可能性。

同类推荐
  •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锋利地将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如何应对犯罪、预防犯罪,既是公安、法律工作者面对的严酷现实,也是全社会都应当参与解决、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课题。我们编著本书,只是希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以期广大的读者朋友明白,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几乎是无法再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上来的。而且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人生任务,一旦错过将终生难以弥补。所以,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从本书中犯罪人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在加强自我法律认识的前提下,帮助自己的子女、学生健康成长,从容拥有完美健全的人生。
  •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全新升级图解版)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全新升级图解版)

    本书从人生、处世、职场、生活等多个方面,对“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进行了全面而且深入的解读,让我们可以重新的认知自己,学会应该如何的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因为沉住气,才能守住幸福;因为沉住气,才能成就事业……沉住气之于人生,不是无聊与痛苦的渊薮,而是成长与创造的乐园。一个沉不住气的人,心智肯定是不成熟的;一个沉住气的人,必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
  • 犯罪心理学·第二季(国外卷)

    犯罪心理学·第二季(国外卷)

    《犯罪心理学:第二季(国外卷)》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给读者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的知识。《犯罪心理学:第二季(国外卷)》所选的都是震全的最有代表性的大案要案,诸如绿河连环人案、“棋盘手”皮丘什金、韩国食人魔柳永哲、“黑色大丽花”惨案、“辛普森妻案”等。
  •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系统地阐述了霍妮文化神经症理论的基本主张,详细论证了文化因素与神经症形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时刻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而最主要的冲突就是我们都同时具有“亲近人”“对抗人”“逃避人”的冲动。这些冲动若协调不好,就会使我们陷入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神经症。本书是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的彻底批判和修正,标志着其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开始形成。
  • 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

    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

    作者首次将出生日期与色彩相结合,简单直接的进行分析。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颜色,解读了色彩中蕴藏的的能量信息。以及如何来运用这些色彩。人们常因外相而误解,却很少有人用心理解他人内在的美好。透过色彩或许你能看到不一样的信息。
热门推荐
  • 我真的是良妻

    我真的是良妻

    八世姻缘,全被柳烟青亲手折断。为了自己的金字招牌,月下老人忍痛赠送了她一世姻缘。如果这一世,她没有抱得微生离归,此后千年之内,她只有孤独常伴。柳烟青拒绝……emmm,为了千年的幸福,她还是试一下吧…………月老你站住,你的线又断了!!我真的是良妻第一部:凤凰泣血(交流群:871435296)
  • 腹黑郎君冷俏妃

    腹黑郎君冷俏妃

    她,本是一个单纯的存在生活里,背叛让她穿越,穿越到傻子二小姐身上,打姐姐,整大娘。只为证明自己不是傻子!,想证明么?,好!,我就要让整个天下扶手称臣!。他,妖孽的让人看的愤恨,杀人如泥,却让人不止的恐惧,却只为她杀人,生气,死皮赖脸的赖在一个女人旁边。只因爱她。—————“你给我下去!”,某人动怒的恨恨看着旁边的人。“不要嘛!,亲都亲了,抱都抱了,摸都摸了,只差洞房了!,今天就把它完整的圆满吧!”。某男赖皮的邪笑。“滚……!”某女还没说完,话就被吞进腹中。————“说吧,你怎么样才能离开?”。咬牙切齿的看着床上的人。“不要啦!,人家第一次都被你强了,你难道打算不负责吗?,太狠心了你!”,受伤的看着她。“……”。—斜阳下微弱的照在草坪上,草坪两人对视着,虽然没有说话,却看的出对方的心思。他微微一笑:“等我!”“嗯”她笑着点头。他扬长而去,她勾笑,呵呵,想离开?,做梦!,上次是你赖着我,现在轮到我了!。他不舍的转头,见余阳下的她。顿时花了眼。斜阳下的那末微笑,迷花了谁人的双眼?。
  • 魔王的人间日常

    魔王的人间日常

    魔王拉瓦萨因魔王进阶考核不及格被派人间生活,从此他过上了“幸福的”初中生活……然后中考……
  • 杀之链

    杀之链

    吴鸣叔叔被杀的第二天,我收到了父亲的书信。展开信纸后并没有很讶异,心情反而出奇地平静,继而涌上一股难以言说的冰冷感觉——不单单缘于腊月的天气,大概也与信中对鸣叔死相的描述有关。父亲在这部分写得很详细,我并没有细读,草草收拾一下后便踏上返家的火车。吴淞离上海并不算远,即便是脚力不好的马,大概也只需要大半天。火车自然要比马快上好几倍。但是淞沪铁路修建于1876年,算来已有六十多个年头,铁轨老旧,这铁箱子也不敢肆意妄为。到头来,反而和骑马没有太大区别。不过这对于我倒没什么关系。路上刚好可以把父亲的信件再读一遍,或许能找出一两条线索。
  • 明日方舟也太真实了吧

    明日方舟也太真实了吧

    什么?你问我明日方舟真的存在吗?当王小姐的大锤离我的脑袋只有0.01公分时,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明日方舟的世界真的存在。凛冬:“丢人,你马上给我退出战场!”夏风:“不,我不走。”凛冬:“为什么?”夏风:“我既不是方舟的骑士也不是刀客塔,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哼,因为我莫得理智。”(这是一个抽不到小棉羊的非酋,在泰拉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反复横跳的故事。)风风&书友群:754068340全订VIP书友群:1021109597(需验证粉丝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厨神传承:仙界圣厨住我家

    厨神传承:仙界圣厨住我家

    各种珍奇美食不断的出现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当中,勾引着来自全世界无数美食爱好者的心神,即便是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可即便是这样,想吃也未必吃的到。“抱歉,本店今天已经没有位置,请下次再来。”道青香看着外面人头涌动,很是无奈的说道。在她身边,一只看似人畜无害的哈巴狗朝外面汪汪的叫了两声,外面顿时一片鸦雀无声。
  • 系统逼我去表白

    系统逼我去表白

    PS:前面60个章节已经进行过大删改,曾经读过的书友可以重新看看。他与她相识于自卑渺小,成长于携手与共的人生旅途,从国内大学到国外大学...遍布着他们的足迹!吻之三境:第一境界---入门吻,像白开水,淡而无味...第二境界---技巧吻,像看了场电影,逐渐淡忘...第三境界---爱之吻,像酒,历久弥香...如果你爱她,请给她一个爱之吻,让这份感情历久弥香,经得起考验...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 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裴壹一的33岁

    裴壹一的33岁

    裴壹一想过和言信重逢的万种场面,却从未想过会以上下级的方式重逢,封尘的回忆一旦开启则不可收回,她和他还有意外出现的他会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