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9300000015

第15章 保守党的党员队伍(2)

(三)党员的作用和同党组织的联系

从理论上讲,保守党的党员在选择议员候选人上发挥着一定而且是正式的作用,由此推理,党员在党的发展方向上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实际情况同理论有一定距离。实际上,发挥上述作用的只是党员中的积极分子,即那些经常参加党的会议的党员。而且,由于保守党缺乏党内民主,即使这些积极分子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更值得注意的是,积极分子在党员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高。

在保守党的党员队伍中不乏党龄很长的老党员,因为这和党员队伍的年龄构成有关。据估计,有35%的党员党龄在25年以上,而且这其中的多数都未间断过党籍,可以说,保守党有一大批忠诚的党员。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有大约45%的党员是在1979年以后才入党的。这表明保守党在吸收青年党员上有困难。

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同党组织保持联系上,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据调查,有77%的党员认为自己同党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若以同党的积极分子会面为准算是同党组织有联系的话,那么50%以上的人回答是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由此可见,相当大的一部分党员是同党组织的日常活动相隔离的。据估计,只有1/4的党员同党的积极分子经常保持联系,有2/3以上的党员全年不参加党的会议,经常参加党的会议的党员只占1/10。

至于党的积极分子在党员队伍中所占的比重更小。在回答“你认为你自己在保守党中的积极程度如何”这一问题时,只有5%的党员认为自己是非常积极,另有12%的党员认为自己是相当积极。据估计,能承认自己积极参加党的活动的党员只占15—20%。而实际上的积极分子还要少于此数。

虽然很多党员不参加党的日常活动,但是在选举时,绝大多数党员还是来参加投票的。据统计,保守党员的投票率达95%以上。当然这和保守党选区协会在选举那天做工作,帮助年老的党员出来投票有关系。

在选举中,绝大多数党员都投本党的票。尽管偶尔有例外,如在1987年大选中,有近2%的党员投了自由党——社会民主党联盟的票,只有0.2%的党员把选票投给保守党的竞敌——工党。由此可见,党员是选区协会在选举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选举中投本党的票并为本党做宣传、鼓动工作,进而影响选民支持本党,这是多数保守党党员所能起到的实实在在的作用。对绝大多数党员来说,他们为党所做的最主要贡献就是向党组织捐款,在财政上支持党。保守党对党员的认捐额没有规定最低限,但据统计,1992年党员的认捐额平均是12镑,高于工党规定的最低限(10镑),其中1%的党员认捐额在100镑以上,最高的达270镑,当然也有2%的党员的认捐额是零。上述认捐只是常规性的,除此之外,党员还以别的方式向党组织给以财政上的支持,据统计,这一类捐款在同年的平均额是66镑,其中13%的党员捐款额在100镑以上。总的来讲,保守党的普通党员在政治标准上是不严格的,在组织纪律方面也是松散的。

三、吸收党员

这里要从吸收党员的机构、党组织吸收党员的目的、入党的途径和入党的动机几个方面来考察保守党的吸收党员问题。

(一)吸收党员的机构

保守党吸收党员的机构是选区协会。某个人要想加入保守党,必须在他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的选区协会提出申请。只有选区协会可以吸收党员,这是选区协会所特有的责任和权力。选区协会在保守党组织体系中之所以重要,这是一个重要因素。1993年,全国联合会领导人曾试图使选区协会接受一个新的章程,以便让选区协会每年都向联合会汇报各协会所属党员的活动情况。然而这一提议在中央理事会的会议上没有获得通过,原因是来自地方的代表们认为这样做会引起中央的集权。

某个人要成为保守党员,仅仅加入一个选区协会还不够,他所加入的协会还必须得到了全国联合会执委会的承认并每年交纳集体党费才行。但是,不管怎样,普通党员和全国联合会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这样,某个人加入了某个选区协会,成了保守党员后,他并不能以个人名义成为全国联合会的成员。而且如果某个人同选区协会发生了冲突,被开除了党组织,他没有向任何全国性党的机构申诉的权力。可见,接收党员或开除党员是保守党选区协会的专利。

还需要提出的是,选区协会没有任何义务向全国联合会报告它的党员情况,因此,党中央对它所领导下的党组织的党员数字和社会结构并不十分了解,或者说只能了解个大概。

(二)党组织吸收党员的目的

党组织吸收党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了竞选,另一个是获得党员资助。

首先是竞选。虽然按传统理论的说法,一个党在全国范围的选举中的胜败主要取决于对新闻媒介的利用,但是来自于保守党中央总部的报告却强调党员作为竞选活动者的作用。该报告认为党员在竞选中可以整年地同本地区居民交往,了解他们的想法,同时向他们传播本党的信息和主张。党员在竞选中发挥着“保守主义使者”的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在竞选时的作用,由中央总部的保守党政治中心组织成立了一个结构复杂的咨询网络,以便那些愿意参加竞选活动的党员能够定期参加有关竞选问题的讨论。选择的讨论题都是有关全国范围的问题。政治中心先把简报和问题分发到它在各选区设的讨论组;每个组经讨论后产生一个报告,然后上交回政治中心;政治中心经整理、汇总后分发给领袖、党的主席、内阁或影子内阁成员、全国联合会和中央总部的官员。据统计,在70年代时提交报告的讨论组有500—600个,涉及的参加者有4,500—6,500人。也就是说,有1%的党员参加了政治中心的讨论组。

吸收党员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得到党员对党的资助。每个选区协会都需要向中央交纳党费,而且都有固定的数目,即“目标定额”。这个定额是根据在某选区的保守党选民的数目来定的。据已公布的1991—1992年度的结果,选区协会向中央共交纳了130万镑,而目标定额是240万镑,选区协会只完成了定额的54%。

值得注意的是,各选区协会实际交纳的党费很不平衡。在上述年度中,有10个选区协会就总共交纳了25万镑,而有105个协会一点都未交。总的来看,多数选区协会都未完成目标定额。

据估计,1966—1970年保守党中央组织的总收入每年是340万镑,其中有110万镑来自于选区协会,也就是说,保守党财政收入的70%是依赖基层党员的捐款。

除上缴中央外,选区协会还要自留部分资金为已所用,主要是用来组织竞选,雇用专职代理人等政治活动家。这些代理人在竞选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据统计,1966年,这样的专职代理人有421个,到1980年有330个,而1993年时,只有234个。当然这和党员队伍的缩减有关。

正是由于地方财政不仅对于保证党中央有充足的活动经费而且对于选区协会自己组织竞选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又是党员捐款,因此吸收党员、扩大党员队伍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三)入党的途径

了解个人通过什么途径加入保守党组织,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入党这一机制本身的运作,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保守党人的入党动机。

首先可以把入党者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自动找到组织要求入党的;另一部分是组织上门找他、经动员后入党的。调查统计表明,自动找组织的不占多数。在回答“你是怎样和组织取得联系的”这一问题时,在被调查者中只有33%的人回答是自己找到地方组织;51%的人回答是组织找他;还有16%的人回答是不记得。

当然,头一部分人大多数都觉得在和组织取得联系时没有遇到任何困难。这表明保守党的地方组织在吸收党员上是积极的、工作是有效率的。

在第二部分人中,大多数是组织通过家庭和社会关系来同他取得联系的,这也许是一种使吸收党员工作变得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据调查,有23%的人通过社会关系和22%的人通过家庭关系来被组织吸收的;还有12%的人是靠党的积极分子的登门游说,8%的人是通过保守党俱乐部。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之下。

上述诸因素的作用在不同年代有所不同。在二战前,家庭联系是最重要的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地位为社会联系所取代。自60年代末起,游说和党的宣传工作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在吸收党员上,党的组织和那些同党组织有联系的社会网络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保守党的入党手续非常简便,只要向选区协会提出申请并登记,然后交纳党费便成了保守党员。入党后,党员便在他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教区或投票区)的支部参加党的日常活动。支部有一个支部委员会,由主席、司库、竞选委员和集资委员组成,这些职位都是非专职的,一般由自愿者担任。支部一般每两周活动一次,地点通常是某个党员的家里。

(四)入党的动机

从入党途径可以看出,多数党员在入党时都是被动的,也就是说多数人在入党前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入党动机,很多人是在他人的影响下才入党的。当然,在他人的影响下也会产生一定的动机。虽然党员的入党动机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把保守党人的入党动机分成五种类型来加以比较分析。

(1)奉献型。也就是所谓的利他主义动机。这种人一般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认为保守党能够推进人民的自由,保护国家的利益,因此他们要求加入党组织,以便为上述目的尽自己的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至少可以在财政上帮助党。当然持这种动机的人为数不多,据调查,只占8%。但他们却是党员中最积极的力量。

(2)利益型。这种人普遍具有保守主义的思想观点,或者是保守主义政策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认为保守主义的纲领政策正好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要入党,以便在党组织中发挥作用,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把自己的利益同党联系在了一起。还有一部分人虽不完全赞成保守党的政策,但却激烈反对工党、工会或其他党的政策,因此也站到了保守党队伍中来。这种人在党员中所占比例较大,大约在35%左右。但是这种人在入党后并不是很积极地参加党的活动,尤其是工作热情波动性较大。实际上,这些人的入党动机和支持保守党的选民的投票动机很相近。

(3)情感型。这种人的入党动机是受某种情感的支配,比如有的人在道德观上非常赞成保守党的某些原则,有的人非常崇敬某位党的领袖,有的人觉得保守党在历史上很伟大。这些人并没有从理性上对保守党有所认识,而是凭着一种类似于“愚忠”的情感而加入党组织的。这类党员入党后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他们大约占22%。

(4)自私型。这种人入党完全是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有的人想把入党做为从政的阶梯;有的人是想取得一种政治生涯;也有的人是想借在党组织中工作或参加竞选活动来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还有的人是由于和某个议员有特殊关系,入党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他。这类党员都比较积极、活跃,但为数不是很多,大约占16%。

(5)盲从型。这种人确确实实没有什么明确动机。有的人是受了家庭成员的影响,如父母是保守党人,自己也就随大流加入了保守党;也有的人是受了朋友或同事的影响;还有的人是在游说者的劝说下入党的。这类党员入党后最不积极,心目中没有任何为党工作的意识。这部分人大约占14%。

从对上述五种类型的党员入党动机的分析来看,奉献型和自私型是比较积极的,尤其是奉献型;盲从型是最不积极的;而人数最多的利益型和情感型居中间。由此可见,在保守党党员队伍中,积极为党工作的人并不多,大约占15—22%左右,而那些能常年持之以恒地参加党的会议及其他活动的人则更少。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权,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据文献记载,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或为金钱,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导致灭亡,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
  •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社会主义是在探索中向前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俄国士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不能把不同时间段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过程是曲折的。
  •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今中国发展下如何走好创新城市建设发展之路?在知识与创新主导的、城市追求卓越发展的新时代,创新街区广泛兴起,成为卓越城市的“城兴人、人兴业”发展新逻辑的关键动力。
  •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六集党内教育参考片解说词·大字本)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六集党内教育参考片解说词·大字本)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已过去20多年,但克里姆林宫上空红色的带有镰刀锤子图案的苏联国旗悄然落下的那令人叹息的一幕,却仿佛永远定格在眼帘。2010年4月,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的前夕,我们摄制组踏上俄罗斯土地,倾听并记录了20年前那场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特别是对戈尔巴乔夫时期六年多的“改革”所做出的反思。莫斯科,红场,这里,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象征,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面鲜红的旗帜,曾是一个伟大国家和伟大人民的骄傲。红墙和广场,像位历史老人,见证了列宁和斯大林等苏联共产党人亲手缔造的红色政权,和艰辛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壮大,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和那个辉煌的时代。然而,它也见证了苏共和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见证了飘扬在克林姆林宫上空70多年的红色旗帜在亿万人民的叹息声中悄然降落。如今,克里姆林宫的围墙依然泛着红色,列宁墓依然庄严肃穆,无名烈士墓依然圣火长明,但物是人非,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深深的思索。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热门推荐
  • 西方经济学的转型:方法论与经济周期理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方经济学的转型:方法论与经济周期理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近百年来西方经济学存在一次方法上的转型,这种转型伴随着实证科学思想对社会科学领域的介入。早期的经济学家对自我直观的把握逐步让位于对人的客观观察和实证检验。
  • 寄许炼师

    寄许炼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色到底是什么颜色(中国好小说)

    红色到底是什么颜色(中国好小说)

    讲述了盲人马小志从失明到复明期间的故事。姗姗是马小志养的一条蛇,马小志的阿嬷和村里的人都避之不及,阿嬷为了让马小志能独自生存,请来刚毕业的心理咨询师陈小爽来充当马小志的相亲对象,来疏导马小志。马小志逐渐对陈小爽产生了信任,也学会了按摩的手艺,眼睛也有了治好的希望,但村人对姗姗的恶意又使得故事的发展逐渐走向悲剧。
  • 染爱成婚:顾少宠上瘾

    染爱成婚:顾少宠上瘾

    “格琳出了最新款女士内衣,马上去买一套最性感的女士内衣拿到宏庭888房间,最多给你半个小时。”那个从来不近女色的男人,竟然让她去买女士情趣内衣?给谁买?在她提着内衣推开房门的那一刻,她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眼前的男人是她的前男友容煊?现任让她给前任送内衣,还特么是女士内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还有碧海

    还有碧海

    慢慢仙途成魔是否是她唯一的归宿,若她不信命运不信神,只为了眼前人。
  • 雪满乾坤

    雪满乾坤

    风云变幻、仗剑天涯、侠骨柔情;庙堂与江湖、信任与背叛、手足与社稷;笑和泪、血和水、痛和乐。立于天地间,当力掌命运之舟,紧握仁义之剑,挥洒精彩人生!一部雪国传奇。
  •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既不相守也不相离

    既不相守也不相离

    “我废了她的赤眼,她已五感尽失,气息微弱,几乎与凡人无异。”“我定会用命护她。”“倘若他能像从前那般恣意洒脱倒好了。”暗血族的血是上等灵药,可治伤患,可延寿命,可保容颜不老。传说暗血族的人容貌异于常人,雪肤、银发、赤眼。四大贵族为夺王室血脉纷争至今,传言先王后归西当夜,玄武一脉以武力逼宫,两位王子浴血抵抗,然而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次日满王府尸体遍地,玄武将士全军覆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心动从和他相遇开始

    心动从和他相遇开始

    【1V1+双洁+伪兄妹宠文+重生逆袭】她,第一神偷,遭人陷害,一朝身死,重生在花痴跋扈华夏第一千金身上。斗极品,追查身死之谜,解救师傅,重活一世她混的风生水起。他,华夏帝国第一掌权者,一手遮天,他表示已经偷了他的心,就必须一宠到底,从此开启宠妻模式。“哥哥,我是你妹妹,我们不可以在一起!”“不是亲的,菲儿你偷了我的心,必须和我在一起!”当最终答案揭晓,到底谁偷了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