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200000040

第40章 运思篇(36)

但是我们也不能总用现成的东西,必要的时候得自己来创造。如果我们用的不是习惯的词语,而是自己造出来的,那就要注意:这样代替贴切不贴切,明显不明显,生动不生动。比如(9)和(14)所用的就不是习惯的词语。可是,用“我”代替“个人”,用“我们”代替“集体”,用“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替“贫民”,都很恰当,都很生动,而且让人一看就懂,绝不会引起误解,也根本不必猜疑。这可以说是用这种修辞手法的条件,只要用它,就非得合乎这些条件不可。

四说得夸张些

“他这个人,眼睛长在头顶上,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对于自高自大的人,我们常常用上面这句话去形容。其实,他的眼睛真的“长在头顶上”吗?显然是不会的。那么,我们这样形容他,是不是说谎呢?不是。我们是有意地用这么个说法,极言其骄傲就是了。

“老刘的脾气真不好,为了芝麻大的一点儿事,他也会生上三天气。”真的是为了“芝麻大”的事吗?真的一生气就是“三天”,不多也不少吗?显然都不是。“芝麻大”无非极言其小,“三天”无非极言其生气生得久。像这种表面上看起来不符合事实的话(“眼睛长在头顶上”),或是说得过甚其词的话(“芝麻大的一点儿事”“生上三天气”),在修辞学上叫作“夸张”“夸饰”或“铺张”。

说话本来应该绝对真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夸张”似乎跟这个原则有点儿抵触:一夸张不就是虚假了吗?不。修辞学上的“夸张”和“说假话”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老李很高,身长将近六尺。如果你对别人说:“老李真高啊,恐怕有七尺多!”这句话就不够真实,可以说是假话,因为听话的人可能相信了你,以为老李真有七尺多高呢。要是你用个“比方”,说“老李又瘦又高,活像个电线杆儿”,这就是修辞的夸张,并不是说谎了;因为,不可能有任何人高得细得跟“电线杆儿”一样,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打比方。

适当的夸张能够收到两种效果:首先是可以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其次是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有一样东西非常大,我们想把它的“大”告诉别人,怎么说法呢?实在的尺寸,我们未必知道;纵然知道,说出来也还觉得太平淡。因为数目字虽然能表现那个大东西的真实情形,却表现不出我们在情绪上对它的反应。在听话的人一方面,数目字往往不容易记得,而且也不容易引起具体的想象。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很适当地用一下修辞的夸张,两方面的问题就一齐解决了。有些事物的情状,想要具体地说说,更不是三言两语办得到的。这时,夸张就更加有用。

汉语的口语里,修辞的夸张用得非常多。这一点足以表现我们人民的丰富想象力,也足以表现祖国语言的优美特性。当然,夸张应该怎样用法,不是没有原则的,不是没有限度的。我们先把各种夸张的方式看一看,然后再谈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般说来,夸张总是通过比喻、借代或比较的形式来表现的。在比喻之中,明喻、隐喻和借喻都可以应用。以前我们谈过比喻和借代,那几篇里所举的例子,有些就是带有夸张性的。

(一)用明喻来夸张

一般的明喻,总是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一定有某一点绝对相像。倘若用来打比方的乙事物并不跟甲事物绝对相像,而是借用乙事物的某一特点来强调地指出甲事物的特点,这个明喻就成为夸张性的说法了。例如:

(1)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像潮水一般地涌进了各种各样的文艺创作中。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

(2)情绪高,工作就会做好,特别是精神劳动如文艺创作,需要废寝忘餐如醉如痴那样的专心一致和高度热忱,方能使作品生动而有力。

(茅盾:《文艺创作问题》)

(3)是的,是热。室中的空气是昏昏蒙蒙的,仿佛到了着火点。谁要是擦一支火柴吸烟,似乎都有引起火来的神气。

(郭沫若:《访问朝鲜》)

(1)的“像潮水一般地”极言“新的主题、新的人物”之多,(2)的“废寝忘餐如醉如痴”极言其全神贯注、“专心一致”,(3)的“仿佛到了着火点……”极言热度之高,而这个“热度”不是指真正的气温,而是指“热情”的。这些当然都有点夸张性,而表现的形式都是用明喻。既是打比方,于是就无害于事理的真实性,反而加强了话的力量,使读者得到的印象特别深刻。

口语里用这种夸张性的明喻的例子是极多的:

(4)他这么一喊,马上聚了一堆人,好像正月十五看龙灯3333333那么热闹,新媳妇的一举一动大家都很关心……

(赵树理:《登记》)

(5)……她的眼泪就像雨点33一样,有的落在炕上,有的落在地上,还有的就顺着脸往下流。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

(6)无耻的狞笑,骄傲的狂叫。

就像是一万把刀3333扎在她的心上。

(李季:《报信姑娘》)

(7)送粪的大车,在大道上,穿梭33似的来往,人喊马嘶,鞭子在天空里呼啸。

(周立波:《暴风骤雨》)

(8)“不要动感情嘛,同志。看你烧得像火炭儿333一样,我没有病,怎么也好说。”

(魏巍:《朝鲜人》)

这几句里点了黑点儿的部分都是口语里常用的比方,都含有相当的夸张性。每句的含义很明显,不待解释。(第七句里“鞭子在天空里呼啸”是另一种修辞方式,下一章会谈到。)读者不妨想一想,我们日常谈话里是不是常用这种比方;最好经常注意,可能的话,不断地采集、整理、分析、比较,这样对于写作会很有些帮助的。

(二)用隐喻、借喻或借代来夸张

打比方的甲乙两事物之间,本来只有一点绝对相像,用隐喻或借喻说成“甲是乙”或是干脆连甲的名称都不提,本身已经多少带了点夸张性。现在,再把用来打比方的乙事物加强一下,当然夸张的作用就更大了。例如:

(9)但他却在她脸上的每条皱纹里,看出都埋伏得有风暴。

(丁玲:《夜》)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从她脸上的神色可以看出来,她是一肚子的不高兴,随时打算寻衅闹事,好像阴沉的天色预示着要有风暴似的。可是说成“每条皱纹里……都埋伏得有风暴”,当然就有些夸张了。句子里没用“像”“似”之类的字,所以说它是个夸张性的隐喻。

这一类的隐喻或借喻,口语里也常常运用:

(10)这时我就会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

(鲁迅:《人生识字胡涂始》)

(11)小飞蛾抬头看看他的脸,看见他的眼睛要吃人,吓得她马上没有答上话来……

(赵树理:《登记》)

(12)大家对他两个虽是恨得入骨,可是谁也不敢说半句话……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3)可能的,美国将因扩大侵略战争而组织两党联合政府,好教两党平分秋色,更加同一鼻孔出气,而去共同欺骗人民。

(老舍:《从美国兵说起》)

(10)的“腋下出汗”就是“困窘着急”的意思,这是用结果代替原因的一种借代法。当然,未必真的“腋下出汗”,不过这样说法,极言其困窘着急的厉害而已,所以说是夸张性的。“恨无地洞可钻”,平常也可以说成“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等等,用处在加重地形容困窘着急的情态。其余两句的含义都很明白,夸张性也很显著,不必多说。

诗里面用夸张性的隐喻、借喻或借代的时候特别多。

(14)姑娘一闪身向外溜跑,

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笑着这新社会的订婚礼,

笑着这一对青年人配得这么好!

(李季:《报信姑娘》)

(15)两条臂膀千条筋,

开出石头变成金……

(潮清:《北石坑》)

(16)……同志同志你歇下,

吃顿饭,宿一晚,

面片擀得一张纸,

面条切下一条线,

下到锅里莲花转,

盛到碗里赛牡丹……

(李株:《宿一晚》)

(14)的“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极言全屋里快乐的空气,借“扫帚”来代替“每样东西”。(15)的“两条臂膀千条筋”极言劳动者雄壮硕健的丰采,并不是真的每条臂膀上的筋有五百条。(16)“面片擀得一张纸”是说“薄得像一张纸”,“面条切下一条线”是说“细得像一条线”。(最后两句是说面片和面条的形象多么好看。这些,自然也都是夸张性的说法。)

夸张有时是用比喻加上比较来表现的。比喻总还是说甲像乙,或甲是乙;如果说成“甲比乙更……”,夸张的力量当然就更进了一步。比如:

(17)……全世界人民和我们在一起,

我们的队伍比海洋更壮阔,

我们的队伍比山岳更坚定……

(艾青:《十月的红场》)

普通的比较是以同类的事物相比。如“张三比李四高”(“张三”“李四”都是“人”);“黄豆比绿豆大”(“黄豆”“绿豆”都是“豆”)。这种比较不是修辞性的说法。修辞的比较多半是用不同类的事物相比,所以并不是真的比较,而是打比方的比较。(17)的“队伍”和“海洋”就不是同类的事物。如果说成“我们的队伍像海洋似的那么壮阔”,是一个夸张性的比喻;现在说“我们的队伍比海洋更壮阔”,是比喻又加上了比较;这么一来,夸张的力量就更大了。“比山岳更坚定”,也是同样的性质。

(三)不用比喻的夸张

夸张不一定非用比喻不可。有时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把事物的情状夸张一下,并不通过其他的修辞方式,特别是在运用成语的时候。例如:

(18)在这一时期,我们在新区的普及工作,确实大大展开,用一个烂熟的成语形容,就是“一日千里”。

(茅盾:《文艺创作问题》)

不通过比喻的形式来夸张,有时可能引起误会。因此,如果夸张的词语并不是成语,往往需要用上个适当的词(多半用表示“可能”或“程度”的副词),以便使读者明白说的并非事实,而是修辞的夸张。例如:

(19)热烈的情感,热烈的斗志,热烈的报告,热烈的贺辞,热烈的鼓掌,热烈的欢呼,使会场空气可能热到了一百度以上。

(郭沫若:《访问朝鲜》)

(20)一天之内的严重变化,我简直被压碎了。五脏七窍,四肢百体,都好像粘在一处——不,简直是冻结了起来!我还是一个活人么?

(茅盾:《腐蚀》)

(19)句如果不用“可能”,也许有人以为会场的空气真的“热到了一百度以上”。(20)句,虽然我们不会以为真的“被压碎”,真的“冻结”,不过用上个“简直”,毕竟可以把夸张的意味表现得更明显一点。但在诗里面,往往不用这类词语,尽管直截了当地来夸张。例如:

(21)举着红灯的游行的队伍河一样流到33333街上。333

天空的月亮失去了光辉,星星也都333333333333333躲藏。3333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22)我们要把

五星红旗

插上帕米尔高原,

向全世界人民歌唱,

歌唱出中国人民的胸襟。

让我们手挥33铁杖33,

敲击那山边的

铜盆似的3333夕阳33,

让昆仑山做33333大鼓33,

让黄河扬子江做3333333琴弦33……

(黄药眠:《我们要把五星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

(21)“河一样流到街上”,(22)“铜盆似的夕阳”,都是夸张性的比喻;其余点了黑点儿的几句就干脆没用比喻的形式,也没用“可能”“简直”那一类的词语。

(四)需要注意的几点

修辞的夸张,如果用得恰当,可以增强说话的效果,加深读者的印象,唤起读者的想象。这些,前边已经说过;举的那些例子,想来也能证实这句话。但是使用夸张的时候,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除了一些成语之外,夸张的说法不大适用于科学性的说理或叙事的文字。因为夸张所能做到的,只是给读者一个鲜明生动的印象,毕竟不能告诉他具体的实在的情形。至少,在科学性的文字里,不能依靠夸张来描述事物;偶然用一用是可以的,但必须以翔实的科学记载为主体。

第二,只要运用夸张,就必须使它很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它是夸张才行。拿最普通的例子来说,“把我气死了”就是明显的夸张,任何人听见这句话都不会误以为真的已经“气死”;可是“气得我头疼”就不明显,因为“头疼”究竟是事实呢还是夸张,从这句话的本身看不出来。夸张而让人家不知道是夸张,很容易引起误解,那样就真的成为说谎了。

第三,夸张要用得自然,该夸张的时候才夸张,不该或不必夸张的时候,最好不夸张。夸张用得太多了,会叫人家觉得处处不着边际。

第四,运用夸张的比较时,得特别注意比较的性质。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不再重复。

五说得生动些

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时,为了把景物描写得生动活泼,把情感抒发得充畅强劲,往往运用一种修辞的办法,把鸟兽甚至植物当成人来写,把无生物当成生物来写。目的都是一个:给读者一种鲜明生动的印象,使读者容易想象出当时的景象或情绪。这种办法,有的书上叫作“拟人”,有的书上叫作“人格化”,也有的书上叫作“比拟”。

(一)把其他动物当作人

鸟兽昆虫跟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人有思想情感的活动,其他动物大都没有,或极少有;行为动作,也都是很不相同的。有时,为了某种目的,作者可以把人的思想情感或行为动作附着在所描写的其他生物身上,就像写人似的来写它。这样,由于它被描写得具备了人的属性,往往可以使人感觉到特别亲切,因而很容易接受了作者的思想或情感。

(1)……两只小狗最先走出来欢迎我们。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

同类推荐
  •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中册精选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异想天开大课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异想天开大课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对幼儿教师的最新要求编著,以吻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最新大纲,主要内容涉及: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七大模块。体例上先梳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案例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运用,最后辅以模拟题或真题来帮助考生寻找解题思路。
  •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

    本书主要讲述广播电视综合知识、从业资格考试、资格考试、认证。
热门推荐
  • 毕业小传

    毕业小传

    2013年的6月,我毕业了。作为纪念我的青春,还有过去青涩的时光,我将生活记录如下。青春没有什么遗憾和留恋,现在有的只是一种态度。青春是成长,是疼痛,是孤岛。我在岛上郁郁独行,还有路人,我的反省和期望。毕业五年,我做过记者开过公司,发生许多事,仅以我些许经历以此书献给处在人生档口,初涉社会的年轻人们,共鸣,共勉。也献给那些即将毕业的孩纸们,珍惜青春,宝贵的大学时光,愿你们在今后的人生可以做一个勇敢、谦逊、有责任的人。我不会给你们什么成功的诀窍,只会传授一些吃亏和失败的经验。希望明年在到了这个时候,每当你觉得累了,伤心委屈的时候就来看一看,多理解别人,爱你们的家人——因为没有谁的青春没有痛,有痛才成长。
  • 留守的天空

    留守的天空

    小说讲述的是贵州苗家山寨一群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的故事。以贵州一个偏远的苗寨小学六年级学生阳晓月、孔祥兵和李家明的视角,展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坚强,还有对生活不灭的美好与向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情韵流渡

    情韵流渡

    该书是作者的一部随笔集,涉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验、从政期间的经历提炼、做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和探讨等等,分为“修养篇”“哲理篇”“做人篇”“处事篇”“事业篇”“情感篇”“人才篇”和“智慧篇”,共八个篇章。
  • 总裁霸爱:墨少,请自重

    总裁霸爱:墨少,请自重

    【1v1双洁双强】她,是史上最神秘的乐坛小天后D!却也是死了母亲的可怜孤儿。隐瞒身份,顶替姐姐回到苏家,误惹了帝都最大的煞神。传闻他不近女色,想爬上他床的女人都失败了。然……某日,“女人,你不想要?”某女咬牙切齿,“我不需要你的帮忙!”某男邪邪一笑,“那好,我们来算算账……”五分钟后,某男无耻道:“我们都这么熟了,怎么也要给你打个折,那就……从老婆折成未婚妻吧!”真相他帮她查,姐姐他帮她救。至于宅斗......炮灰们瑟瑟发抖:墨少,请您高台贵手!
  • 仙路行舟

    仙路行舟

    玉清留遗府,道赠有缘人。乘风破浪时,我辈正少年。陈庆重生异界,踏上修仙之路,勇猛精进,踏遍千山万水,斩尽异域邪魔,明悟天地,破执念,踏大道。 QQ书友群:737617138。希望提意见。
  • 不过是一场繁华

    不过是一场繁华

    “你想要娶我?那好,我要以天下为聘,以国为媒,且十里红妆。”他轻笑“好啊,只要你愿意,这天下我为你打!”--------“终不过是一场繁华罢了,姝染,我会等你,就算千年你不曾回来,那我就等你万年,千万年。”
  • 淡相思

    淡相思

    (这书前期偏甜,后期偏虐,架空,不喜勿喷啦,谢谢各位了。)于槿汐:若能重来一次,我不再喜欢八宝糕了。叶子安:若能重来一次,我一定要早些知道自己的心意。不在乎纷纷扰扰,只在乎你。于槿汐:我不要再遇见你。叶子安:对不起。灯已丢,糕已凉,人还在否?————————————————————————于槿汐:于尚书家独女,才貌双全,表面知书达礼,实则活泼可爱。最爱八宝糕,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对亲近之人有点娇憨可人,对不熟的人则知书达礼,温和柔顺。叶子安:叶丞相的庶子,才貌双全,温润如玉。对感情方面十分迟钝,总以笑待人,虽才高八斗,但从商,是京城第一富商。从不出示于人前,所以无人知晓。刚铁直女×温柔暖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娇妻:老婆乖,咱们回家

    重生娇妻:老婆乖,咱们回家

    艾夭夭隐藏身份用尽手段成为邢太太,不想撞见老公与好友的好事。重生归来,她再也不会为情所困,什么狗男人,老娘不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