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600000011

第11章

【译】

曾子病了,他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说:‘小心谨慎呀,就好像站在深渊边,就好像行走在薄冰上。’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是可以免于祸害了!弟子们!”

【解】

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一个孝子,首先应该懂得爱惜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就连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起始。所以曾子在弥留之际,把他的学生们召集来,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和脚,是否完整无损。

曾子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①问②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④矣;正颜色,斯近信⑤矣;出辞气⑥,斯远鄙倍⑦矣。笾豆⑧之事,则有司⑨存。”

【注】

①孟敬子:即孟孙捷,鲁国大夫。②问:探望、探视。③哀:哀婉。④暴慢:粗暴、放肆。⑤信:信任。⑥气:语气。⑦倍:通“背”,背离,不合礼仪规范。⑧笾(biān)豆:古代祭祀和典礼时用来盛食品的竹制器具。豆也是古代一种像笾一般的器皿,木料做的,有盖,用以盛有汁的食物。这里“笾豆之事”代表礼仪中的一切具体细节。⑨有司: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译】

曾子病了,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儿在将要死去的时候,叫声是哀婉的;人到了快要死去的时候,他说的话都是善意的。君子所应重视礼仪之道有三个方面,严肃庄重的仪态风貌,这样可以避免粗暴傲慢;端正脸色,这样就能建立威信;言谈讲究措辞和语气,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至于礼仪中的细节,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解】

这三条修身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当时的执政者而言,但对于今天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言,也有积极借鉴意义。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②尝从事于斯矣。”

【注】

①校(jiào):通“较”,计较。②吾友:我的朋友,指颜回。

【译】

曾子说:“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就像没有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和没有一样,受到侵犯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解】

一般认为这里的“友”,指的就是颜回。

【原文】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①,可以寄②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

①托六尺之孤:孤,指死去父亲的小孩。古代以七尺指成年,六尺,是指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②寄:寄托、委托。

【译】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君子是这样的人吗?君子是这样的人啊!”

【解】

在曾子看来,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他不仅能受命辅佐幼君,还能执掌国家政权,而且在生死关头他也绝不动摇、屈服,这就是有忠心和气节的仁人君子。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

①弘毅:弘,宽广。毅,坚忍。

【译】

曾子说:“有志向的读书人不能不宏大而刚毅,因为他担负重而道路遥远。以仁德为己任,能不重吗?求仁直到死后才停止,不够远吗?”

【解】

本章以前共五章,都是曾子语录。第一章记录曾子临终前战兢危惧之心,接着记录了其生病期间的对日常容貌的论述,然后回忆了颜回的贤德,后两章讲君子的担当。后两章的气度非常类似孟子的“浩然正气”,从中可以看出儒学内在的传承。

【原文】

子曰:“兴①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

①兴:开始。

【译】

孔子说:“德行的修养从学《诗》开始,依靠礼仪制度立足于天地之间,经过音乐的熏陶使其达到完美和谐。”

【解】

教《诗》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育学生要以“礼”的原则立身于社会,并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可见,孔子不仅注重学生的仁德修养,而且还尽其所能让每个学生成为通才。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

孔子说:“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让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

【解】

这句话一度被认为是孔子主张的愚民政策,引起过后人的质疑和分歧。此章所说的,不是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而是民众与大道的关系。孔子认为,大道无处不在,民众能不自觉地运用,但不能自发地理解,要使民众理解大道,必须进行教育。

观蜡论俗

【原文】

子曰:“好勇疾①贫,乱也。人而不仁②,疾之已甚③,乱也。”

【注】

①疾:憎恨。②不仁:指不行仁义的人。③已甚:太过分。

【译】

孔子说:“好勇善争而又憎恶贫穷,会引起社会动乱。对不仁的人,嫉恶太过分,也会引起祸乱。”

【解】

人到途穷则拼命,贫穷则无所顾忌。因此好斗勇而不安于贫困的人最易犯上作乱,是引起社会动乱的始作俑者。而对于这种人还不能“疾之已甚”,否则会加剧动乱。这就要求执政者要以此为戒,做到以仁(人)为本,时常体察民情,凡事留有余地,确保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正常运行发展。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①骄且吝,其余不足观②也已。”

【注】

①使:假若。②观:欣赏。

【译】

孔子说:“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又吝啬小气,即使其他方面再好,也是不值得称道的。”

【解】

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在孔子看来,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完美的人才。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①,不易得也。”

【注】

①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

【译】

孔子说:“读书多年,还不想做官,这样的人是很难得的。”

【解】

这一章孔子是对那些专心求学却不求官位和俸禄的人的赞颂。在孔子看来,学习应以修身养性为目的,即从广博的知识中求取做人的道理。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②。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五乘从游

【注】

①见(xiàn):通“现”。②隐:隐居。

【译】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固守并完善自己的德操,不去政局动荡的国家游历,不在纲纪紊乱的国家安居。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就隐居不出。国家繁荣兴盛,自己却贫贱,就是耻辱;国家混乱不堪,自己却富贵显达,也是耻辱。”

【解】

这一章是孔子教给他的学生们为官、为人、处世之道。孔子认为,一个人在具备良好才学的同时,还应懂得见机而作、“见”“隐”得当、贫富有道、贵贱有据的道理,即明哲保身的智慧。但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应固守自己高尚的操守,这是极其重要的。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

孔子说:“不处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谋划那个职位上的事务。”

【解】

康有为认为:位,指的是具体的职位。为官者各有职责、权限,不能越出自己的权限之外。但如果是立志求学的“士”,则天地之大,万物之多,皆宜穷其理。所以学人与有位者正好相反。这里的学人大概类似于今天的学者、知识分子,因为学者甚至民众都有对在位者行使监督权的义务。这种理解注入了现代民主的精神,也可取。

【原文】

子曰:“师挚①之始②,《关雎》之乱③,洋洋乎盈耳哉!”

【注】

①师挚:鲁国的乐师,名挚。②始:乐曲的开端,即序曲。③乱:乐曲的结尾,一般有多种乐器合奏,故称“乱”。

【译】

孔子说:“从鲁国的乐师挚开始演奏序曲,直到结尾演奏《关雎》之曲,丰富而优美的音乐都充盈在我的耳边。”

【解】

孔子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和丰富的审美意识,本章正体现了孔子的这种高水准的音乐鉴赏能力。

【原文】

子曰:“狂①而不直,侗②而不愿③,悾悾④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

①狂:急躁。②侗(tóng):幼稚无知。③愿:谨慎、小心。④悾悾(kōng):无能的样子。

【译】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没有能力却不守信用,我实在不懂这种人。”

【解】

苏氏讲:“天之生物,气质不齐。其中材以下,有是德则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德,故马之蹄啮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驯。有是病而无是德,则天下之弃才也。”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一样,又会担心学到了又丢掉。”

【解】

基于学习新的知识,学习了新的又担心旧的忘却了。所以学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原文】

子曰:“巍巍①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②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③之。荡荡④乎,民无能名⑤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注】

①巍巍:崇高、伟大。②与:参与、相关。这里含有私有、享受的意思。③则:效法。④荡荡:广大的样子。⑤名:称颂、称赞。

【译】

孔子说:“多么伟大啊!舜和禹得到天下,却不独享天下。”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帝!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伟大,也只有尧才能效法做得到。(他的恩德)多么博大浩荡啊!百姓们都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称赞他。他的功绩伟大啊!他所制定的礼仪典章光辉啊!”

【解】

孔子在这里大赞舜、禹的无私品德。在孔子的心目中,一个真正的君子是大公无私的,他们常以天下人的利益为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收获了成果,也要与他人一同分享这胜利的果实,绝不独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原文】

舜有臣五人①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②十人③。”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④为盛。有妇人⑤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观周明堂

【注】

①五人:即禹、稷、契、皋陶、伯益。②乱臣:治理天下的贤才。据《说文》,“乱,治也”。③十人:即周公旦、闳夭、毕公、召公奭、太公望、荣公、大颠、南宫适、文王妃太姒、散宜生。④斯:指周武王时期。⑤妇人:指武王之妻邑姜。

【译】

舜帝时任用五位有贤能的人,使天下大治。周武王说:“我有十位辅助我治国的贤明臣子。”孔子说:“有贤能的人才难得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之后,周武王时人才最为兴盛。这十位大臣中有一个是妇女,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当初周文王得到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向殷朝称臣。周文王的德义,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解】

孔子大赞周朝君王重视贤才、任用德才的明智之举。同时也提醒执政者,治理天下必须要有人才,当权者要具备慧眼识珠的本领,能适时地发现人才,准确任用人才,另一方面还反映了人才不在多而在精、能、德。

【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①然矣。菲②饮食,而致③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④冕⑤;卑⑥宫室,而尽力乎沟洫⑦。禹,吾无间然矣。”

【注】

①间:指责。②菲:微薄,不丰厚。③致:尽力。④黻(fú):祭祀时穿的礼服。⑤冕(miǎn):祭祀时戴的帽子。⑥卑:低矮。⑦沟洫(xù):沟渠,这里指疏导河流。

【译】

孔子说:“夏禹啊,我没有什么可以指责他的了。他吃的饭菜粗疏,却尽力使祭品丰盛;他穿的衣服很破旧,而祭祀时的礼服却做得十分华美;他居住的房屋低矮窄小,却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夏禹啊,我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了。”

【解】

先公后私,一心一意服务人民,包括祭祀祖先,在孔子看来这样的国君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了。

子罕第九

【原文】

子罕①言利与②命与仁。

【注】

①罕:稀少,很少。②与:赞同、赞许。

【译】

孔子很少谈论功利、命运和仁德。

【解】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仁民爱物。教诲人们应以仁爱之心去待人接物,这才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原文】

达巷党人①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②乎?吾执御矣。”

脱骖馆人

【注】

①达巷党人:指达巷党这地方的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为党名。②射:射箭。

【译】

达巷党的一个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博学无所不能,乃至都没有一项专长给他成名了。”孔子听说后,对他的学生说:“我的专长是在哪个方面呢?是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解】

孔子曾云“君子不器”,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在某一个方面或是某一个领域中专有所长。孔子听到达巷党的人评论自己“博学而无所成名”时,幽默地说:“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原文】

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③,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④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

①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②纯:黑色的丝。③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④泰:骄纵。

同类推荐
  • 平等

    平等

    虽然平等主义在当代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具有支配性的正义观念,平等也被看作是最流行、最重要的分配正义原则,但是这些都不是没有争议的。关于平等的争议既存在于平等主义的内部,也存在于它的外面。内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的平等”,即平等主义者所说的平等是指什么?外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平等的规范性,即平等主义如何能够得到证明?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 周国平译尼采作品套装

    周国平译尼采作品套装

    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的美学不在于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周国平译尼采作品套装”,由中国全方位研究并介绍尼采的学者周国平优美译作。尼采以美学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人生哲学经典——一生中不容错过的哲学经典。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文化自觉为基础,从文化存在的多维理论视野出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研究上的创新,梳理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依据历史脉络的层层揭示,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点和价值诉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发展线索,并在比较学视野中凸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特殊价值。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墨子大讲堂

    墨子大讲堂

    墨子,名翟,道家之人,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本书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墨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博爱、最具现代意识的思想濂派,其宣扬兼爱的伦理思想,倡导尚贤、尚同、非攻的政治恿想,主张节用、节葬的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主张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混沌逆天诀

    混沌逆天诀

    盘古开天地,混沌化五行,天地法则定,虚无道执行;极品小子张浩天的YY之旅。一道金光入体,开启他那逆天的修炼悟性,修行路上众女相伴,豪侠追随,神挡杀神,佛挡弑佛……
  • 仰望天空流下的泪

    仰望天空流下的泪

    她,在众人面前是个古灵精怪的丫头,可有谁知道她背后的故事?父母的抛弃,妹妹的诬陷已是让她的心伤痕累累。本以为从此和他们画上句号,他们现在站在她的面前哭又是怎么回事?十多年的不管不问,就想让她放弃恩怨?不可能!不过他们又是谁?她的亲生父母?这是什么意思?原来她是被抱来的孩子,所以才活该被他们抛弃,谩骂,和毒打是么?看她怎么把这一切都讨回来!好在这一切都有他陪在自己身边,有他在身边,每天都是幸福快乐的。
  • 无畏德鲁伊

    无畏德鲁伊

    夜,依然肃杀!风,依旧刺骨!月,依稀可见!
  • 从生化开始

    从生化开始

    行走过遍布丧尸的浣熊市,沐浴在太阳女王的光辉,摘下那颗象征着狮眼的奇术宝石,在异形的汪洋大海中唤醒沉睡的人间之神……姜洋,也是伊莉莎·道森,传奇猎魔人开始了无限之旅。她的大名,仍然悬挂在玩家们的通缉榜上。嘿,宝贝儿,狩猎开始了!
  • 雪凰

    雪凰

    凌家凌凰月,拥有着让所有被称为是天才的人全部望而退却的惊人天赋,聚集所有光环于一身,却在一天不慎陨落!凌凰月死后,她意外穿越,占了凌凰月的身,却从天才转眼之间变成了一个连修炼都无法修炼的废物!她,凌凰月,一夜之间,从荣耀的顶峰,一下子掉落至绝地低谷,变成废物一只!好吧,这的确算她倒霉,只是废物又如何?她凌凰月,从不会轻易的认输!就算是废物的修炼天赋,她也依旧可以,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一步一步爬上顶峰,傲视群雄!(本文女主由弱变强,最擅长扮猪吃老虎,美男多多,涉及亲情友情爱情,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女主成长过程相当漫长,个别情节十分雷人,不喜勿进,自备避雷针。)————————————我是简介无能的分割线——————————精彩片段:“天下虽大,但是我凌凰月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屈服。”“就算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把我狠狠的踩在脚底,我也依旧可以,一步步爬上顶峰,傲视群雄,让所有曾经轻视过我的人后悔!”“就算是你,也不能够主宰我的命运。”“我的命,从来都只能由我自己来主宰!你,可明白?”那少年体表的淡淡光芒渐渐收敛,然后站起身来一脸张狂的看着凌凰月,口中轻轻吐出一句话来——“你,算什么东西?”“我是人,自然不算东西,依此言,阁下是东西,不是人?”浅浅的笑容,明亮的眸子,樱红的唇轻轻张开,凌凰月的话却让人火冒三丈。————各位亲要是觉得本书有继续看下去的价值,就不要吝啬,收藏一下,支持一下小雪~咳咳……人物领养正式开始,各位想要哪只就留言哈~凌凰月由冰灵沫沫正式领养乔紫由绝世芯正式领养凌雪薇、尹晨由玄弦正式领养亚蓝由黎殇梦正式领养纳兰景浩由樱花的星泪正式领养夜寒由紫泊灵影正式领养羽由何必太在怡正式领养冷夜疏由兰如雪正式领养琳由水翼羽正式领养魔族之王由三世寻梦正式领养白螭由玄月夭夭正式领养肖灵(魔灵)由1097484191正式领养流锦(药狐)由仪梦月舞正式领养凤凰(凤凰花)由紫灵与伤叶正式领养百里鸿(未知)由瑶瑶1996522正式领养挂链区:特工神尊激战女神七岁小魔后死神成长史纵神妃常猖狂斩玥注:某雪无耻,批评建议可以,但不接受任何直接性的恶评,不喜可以直接点上方的X,恶评一律删除,谢谢合作。最后请听某雪碎碎念……
  • 誓要杀夫:将门夫人有点狠

    誓要杀夫:将门夫人有点狠

    一场灾难,让慕晴失去了家人,她急于报仇,却被有心之人利用,处心积虑地接近北煜,北煜不忍她被仇恨蒙蔽双眼,更不想她身陷危险,从不解释只言片语,只任其仇恨自己,善意的谎言终是被揭穿,慕晴难以接受,更为了手刃仇人,最终不告而别。两人再见时,他屡次救她于水火之中,在朝夕的相处中慕晴确定自己的心意,却因为自己的身世,始终与北煜保持距离,终于在重伤之后,接受了彼此的心意。君臣、朋友、恋人,当平静的日子再一次掀起了波澜,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我在武侠世界开餐馆

    我在武侠世界开餐馆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鲜冬方厨师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徐扬,想在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里杀出一条血路,靠厨艺?还是靠菜刀?百花谷大师姐媚眼一抛:刀工不错,我喜欢!飞仙阁小师妹俏脸微红:人家的胃早已被他征服!各位客官,一道与众不同的麻辣江湖,已经新鲜出炉。
  • 斯人寂寞

    斯人寂寞

    《往事并不如烟》是章伯钧之女章诒和的回忆文章。作者用绵细、诚挚、隽永和富有沧桑感的笔触,由诸多片断入手,描述了共和国几位知识分子的起落沉浮。该书一经出版。即在学界、报界和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各媒体纷纷刊出相关介绍和评论。有人认为。《往事并不如烟》是近年最具阅读价值的图书之一。对于逝去的历史,记忆是最好的纪念。为此,我刊现选载该书的《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断》一章。以飨读者。章诒和,女,1942年生,安徽桐城(夸枞阳)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具博士生导师资格。
  • 侯府生活记事

    侯府生活记事

    郁郁而终后穿到侯府主母身上,有爹疼,有兄长爱,重要的是,老公还是个高富帅。再拐了前世女儿做儿媳,世界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