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700000008

第8章 企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1)

一、引言

企业理论是过去20年间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它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相互交叉,大大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改进了人们对市场机制及企业组织制度运行的认识。

现代企业理论是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和不满中发展起来的。从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看,新古典经济学是没有企业理论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将企业当作一个生产函数,假定其有一个人格化的目标函数—利润最大化。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nexus of incomplete contracts),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一种投入与产生之间的技术关系,现代企业理论则把企业看作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在现代企业理论看来,企业行为是所有企业成员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的结果。这里,企业成员的目标函数都是约束条件下的个人效用最大化;如果新古典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假设对现实仍具有解释力,这个假设应该从对个人效用最大化行为的分析中导出,而不应该事前“假定”。

现代企业理论家的一个基本哲学是“存在的就是有道理的”。由此,企业理论家开始探讨人们所观测到的有关企业各种制度安排的经济原因(rationale),而这些制度安排在过去被当成基本假设不予深究。

具体来说,现代企业理论主要关心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二是什么是企业所有权(ownership)或委托权(principalship,定义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最优安排?企业内谁应该是委托人(principal)?谁应该是代理人(agent)?三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控制代理人?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性本身与不确定性和信息在不同成员之间的非对称性有关,这是企业理论与信息经济学交叉的原因。

现代企业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这两种理论的共同之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由于这个原因,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the contractual theory of the firm)。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介绍契约理论的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第四节和第五节分别介绍企业的企业家理论(the entrepreneurial theory of the firm)和企业的管理者理论(managerial theory of the firm)。企业家理论和管理者理论是比契约理论更早出现的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挑战(尽管科斯的契约理论发表于1937年,但它真正产生影响是在70年代以后)。我们在这里介绍这两种理论,一是为了综述的全面性,二是因为它们仍具理论价值(特别是企业家理论),三是因为它们与现代契约理论的发展有关(代理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对管理者理论挑战的回答)。第六节概述本文作者发展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第七节讨论现代企业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应该指出的是,本文对现有企业理论的概述(第二节至第五节),在许多情况下是从表达我本人的企业理论观点(第六节)的角度上展开的,这样的概述不可能是绝对中性的,尽管我力图如此。本文的目的是引导读者去读企业理论的第一手文献,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我本人的观点是否偏颇就不重要了。

二、企业的契约理论(Ⅰ):交易费用理论

企业的主流契约理论之先河由科斯开辟,之后又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 & Demsetz,1972)、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1980)、克莱因等(Klein et al.,1978)、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 Meckling,1976,1979)、利兰和派尔(Leland & Pyle,1977)、罗斯(Ross,1977)、张五常(Cheung,1983)、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 Hart,1986)、霍姆斯特姆和泰若勒(Holmstrom & Tirole,1989)、哈特和莫尔(Hart & Moore,1990)、阿根亚和博尔腾(Aghion & Bolton,1992)以及其他学者加以拓展。最新的模型是由杨小凯和黄有光(Yang & Ng,1993)提出的。这一派理论的共旨是,企业乃“一系列合约的联结”(nexus of contracts,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然而,每个作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前者的重点仅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即企业的边界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企业存在);后者则侧重于企业的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在下文中,我们将交易费用理论分为两类:一类为间接定价(indirect pricing)理论,另一类为资产专用性理论。

(一)“间接定价”理论

在“间接定价理论”的标题下,对科斯(1937)、张五常(1983)及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的论点加以概述是合适的。这一理论的要旨是,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或市场交易费用)。

科斯(1937)是第一个按照市场价格机制下交易费用的方法研究企业(以权力为特征)存在合理性的人。对他来说,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官僚组织的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权威关系能大量减少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目,即按合约对投入物行使有限使用权的企业家或代理人可以不顾每项具体活动的价格而指挥生产。

“权威”(authority)无疑是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但是,科斯未能对与委托制(principalship)相关的“权威”和与市场营销功能(marketing function)相关的“指挥”(direction)这两者作出区分。再者,他也未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企业的权威总是由资本家而不是由工人来掌握。实际上,在科斯的企业中,正如在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中一样,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依旧是对称的,谁掌握权力并不重要。科斯正确地指出:“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是去发现相关价格是什么。”但他没有把这种成本与企业内部结构联系起来。在我的研究中,通过着重分析个体间市场经营能力的差异,这一成本将被视为研究企业内不对称安排的一把钥匙。

张五常(1983)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性质的更透彻的解释,从而改进和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对张五常来说,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企业是在下述情况下出现的:私有要素的所有者按合约将要素使用权转让给代理者以获取收入;在此合约中,要素所有者必须遵守某些外来的指挥,而不再靠频频计较他也参与其间的多种活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产品或商品,而“企业交易”的对象则是生产要素。由于估价某产品或获得某产品的有关信息通常需支付成本,通过对某些投入品代理者(proxies for inputs)进行估价的定价方式,其成本通常小于对产出物的直接定价。然而对代理者的定价并不能获得像对产品定价那样充分的信息。因此,对这两种合约安排的选择取决于,由对代理者定价所节约的交易费用是否能弥补由相应的信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

张五常关于企业的本质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的观点是深刻的。它意味着,企业能消除机会主义的论点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企业可能把机会主义从商品市场带到要素市场上来。按逻辑推理,下一步应对要素交易的合约(例如劳动合约和资本合约)进行考察,由此将导向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关于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由激励—监督问题决定的论述。遗憾的是,张五常没能继续深入。他断言,当定价成本为零时将不会发生偷懒行为(shirking behaviour),因此他轻易地忽略了这一问题。

基于科斯和张五常的原旨,借助消费者—生产者、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这三方面因素,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1995)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的一般均衡的契约模式。该模型的突出之处是,作者把企业所有权的内部结构与定价成本相联系,同时把企业的均衡组织形式与交易效率相联系。在他们的模型里,选择不存在于市场和企业之间,而存在于自给经济(autarky)、市场与企业三者之间。他们认为,企业作为促进劳动分工的一种形式,与自给经济相比,也许会使交易费用上升,但只要劳动分工经济收益的增加超过交易费用的增加,企业就会出现。在企业存在的情况下,所有权结构就变得更为重要,因为不同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交易效率。一种非对称的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s)结构能够用以改进交易的效率,并且通过排除直接定价和贸易中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促进劳动的分工。管理者剩余索取权结构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用于提供管理服务的劳动的交易效率远远比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为低,在后一场合,管理服务只是一种中间投入。这是因为,度量从事难以捉摸的管理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及其产出水平,要花费极高的成本。管理者对剩余的索取权体现了管理服务的间接价格。

科斯与杨小凯和黄有光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按照科斯的理论,交易费用的增加将缩小市场的范围,因而加大企业规模;而按杨小凯和黄有光的理论,如果经济个体之间的交易效率存在差异,交易费用的增加将同时减少市场的交易及企业形态的交易。从历史的观点看,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论点更为有力。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即指出:“劳动的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交易费用的下降可以扩大市场的范围,同时鼓励劳动的分工,并使企业扩张。我的观点是,在微观层次上市场和企业可以相互替代,而在宏观层次上二者则是互补关系。我们从历史中已经看到,市场交易和企业式交易一直在同步扩张。这种正相关现象不可能是一种偶发事件。企业组织可以从多方面降低使用市场的交易费用。

由于对管理服务直接定价的成本过高,使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最好由管理者获得。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这个主题观点可由我们的模型加以证实,虽然我们结论的来源不同。他们的模型与我们的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第一,在他们的模型中,经济个体被事先看作相同的,劳动的分工基于专业化经济;而在我们的模型中,经济个体因事前的市场经营(marketing)能力不同而相互有异。劳动的分工基于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虽然我们同意,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内生的比较优势在解释市场和企业的共存现象时是重要的,但我们认为,有了企业家精神的介入,外生的比较优势则更为根本和实际。历史地看,企业是由那些对行为和机会具有很高判断能力的企业家建立起来的。正是这种外生的优势使得这些人获得了享有很高声望的地位。相反,如果个体事先即被认为是等同的、对称的,那么,所有的个体在作为一个工人和一个管理者之间则没有什么两样,没有谁能比其他人优越。这显然是不真实的。第二,杨小凯和黄有光只考察了有关所有权均衡结构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对管理服务作出估价;我们却考虑了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个人在生产和监督效率中的相对重要性。我们将会看到,不考虑每个成员的相对重要性,估价(相当于监督)的效率是不确定的。第三,在他们的论文里,企业的内在结构是从外部的角度(即市场交易的效率)被考察的,而我们则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即企业中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一问题。其实,他们遵从的是张五常(1983)的观点,即企业是一种用要素市场取代商品市场的合约方式,而我们处理的却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式的问题。我相信,我们的方法能够对企业内不同成员间的关系提供更透彻的解释。第四,杨小凯和黄有光仅考察了资本主义企业这台戏中的一个场景(例如,他们没有探究为什么资本家在管理服务专业化上占据优势地位的问题),然而我们却试图揭示所有的内幕。

同类推荐
  • 陌生拜访的艺术

    陌生拜访的艺术

    《陌生拜访的艺术》从成功实施陌生拜访的角度出发,并结合了很多销售冠军的成功案例以及销售经验,从不同方面深入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陌生拜访销售流程以及销售技巧。最独特之处是将陌生拜访分为九个步骤,步骤与步骤之间紧密相连,形成统一的一部分。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每一个目前从事销售的人员都能够将书中的销售法则灵活地应用到自己的销售实践当中。本书给那些渴望成功也希望拥有一套独具个性的陌生销售法则的销售员,提供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帮助。无论是久经商界的资深销售员,还是刚刚步入销售行业的新人,都能够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帮助。
  • 永续发展:基业长青的秘密

    永续发展:基业长青的秘密

    《永续发展:基业长青的秘密》内容简介:企业的永续发展需要数代人的不懈努力,精神的传递能够跨越时空,将企业的每一代凝聚起来,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和智慧源泉。《永续发展:基业长青的秘密》作者多年来运用平衡与链接的规律,深入人心对意识与潜意识进行探讨,并在研究企业发展和对无数企业进行海量调研的基础上,将东方智慧融入其中,从企业本身到产品到领导再到员工,从企业文化到品牌价值再到产品精神,进行了全面挖掘与阐述,提炼出了真正影响当今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真实因素。
  • 董明珠决策格力的66金典

    董明珠决策格力的66金典

    董明珠36岁南下闯世界,从一个集体小空调厂的销售员干起,凭借出色的业绩一直升至格力电器总裁。她铁腕治企,挑战渠道霸权,以大工业精神震撼商界。多年来,她领导的格力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空调市场占有率居中国市场首位,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3年蝉联世界第一。
  • 品位致胜:重新定位商业领袖的成功形象

    品位致胜:重新定位商业领袖的成功形象

    有些时候,因为一心想赶路,就忘记了看风景。当我们太过于专注事业打拼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对自身形象的打造。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尽可能地兼顾了商务人士的阅读习惯:简约、直奔主题。这本书通读一遍只需10个小时,这就是去伦敦的一个单程,或者北京到海南的一个往返加上机场候机的时间。如果你已经做好了阅读的充分准备,那就在目录中挑选出最关注的章节,开始你的泛读吧。随后你会发现,让自己变得更有品位,打造出与成功的事业相得益彰的高雅形象,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
  • 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

    2008年是作者进入高校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在进入高校前,他先后在两家企业工作十多年,担任过驻外分公司经理、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办公室副主任和人力资源部经理等职。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使他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书中内容大多都出自亲自操作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学习心得。
热门推荐
  • 守株待你归

    守株待你归

    确定关系后某日,谢以森递给谢允菲一张银行卡。允菲嘀咕:“我还没决定嫁给你呢,你这么着急上交工资卡?”以森笑:“这只是零花钱!”允菲一眼就认出来这张卡的来历,走投无路的她主动找以森求收留,他当时给她的一张存款几万的银行卡!“几万块的零花钱?”允菲惊呆了。“这些都是上大学期间攒下的,打算为我女朋友买鞋服化妆品以及到处吃喝玩乐的零花钱,可惜你那时一直不来找我!”以森神情落寞,“允菲,如果你当初愿意来学校找我,我会这些钱带你吃遍A市大街小巷!”明明家在咫尺却整整五年不见,你不来我在的城市,我没勇气去你所在的地方!订票退票再订票退票,我们都一样挣扎,以为此生注定错过,想到还能等到你!只愿余生,我们是彼此的幸福!
  • 相公,我是现代人

    相公,我是现代人

    一次一个人的旅行,却是一场寻找爱的旅程,来到一个陌生的时空,荆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不知所措,华丽的身份,卑微的地位,原来自己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无奈无助委屈涌上心头,这一切的一切,她该怎么办……还好,尉迟段不算太狠,看穿了她的心灵,小妮子,原来你是这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时光

    小时光

    十六岁的默云外生长在一个古老而淳朴的龙兴镇,奶奶是老红军,父母是烈士。所以,她的梦想就是要做一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她的身边有很多同她一样单纯善良的好朋友。可是,奶奶的意外去世,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分离。
  • 决战世界元

    决战世界元

    在本轮金融危机强力催化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不容蹉跎的特大议题。本书深度剖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痼疾和不可持续性,论证创立超主权“世界元”为全球化时代货币发展必由之路,着重探讨美国和中国在这场货币体系划时代大变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独立使用主权货币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世界元”的初级阶段,作者倡议以超主权的“初级世界元”为国际通用支付手段,与各种主权货币并行不悖,相辅而行。
  • 梦断桃花源

    梦断桃花源

    二十年前,紫柔的亲生父母在寻访桃花源的途中不幸遇难身亡,被周子同夫妇收养。 二十年后,在桃花盛开的四月天,深得紫柔的搭档高洁倾慕、对紫柔一直着怀强烈的保护欲的陈严,提出再续父辈旧梦——寻访桃花源。 寻访的结束就意味着是梦醒、梦断之时。却不知,一个恶梦正向着他们逼近。 紫婉,在得知紫柔只是父母抱养的女儿时,心里发生了严重的失衡。因为紫婉的买醉滋事,紫柔的老公江汉中在迪吧里与一群流氓发生纠葛时,被流氓手里拿着的刀刺杀。 送往医院抢救的江汉中,在抢救途中被宣告因流血过多而身亡。 谢绝所有人再访的江汉中他妈的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真相?死不见尸的江汉中到底是生是死?----- 人生一世,都是在寻梦、断梦中折腾。梦里结缘;梦里缘散。一切都在缘份里。
  • 仙帝归来当奶爸

    仙帝归来当奶爸

    四年前,吴天醉酒,与一女子邂逅后,被飞进窗户的异宝砸中,飞升仙界。四年后,吴天于戒中经历漫长修炼,成为无天仙帝,强者归来!却不想当初那女子就是自己从未见过面的未婚妻,她还为自己生了一个女宝宝!这是强者重回都市,横行无忌,扮猪吃老虎的爽快故事。
  • 人生最美好的遇见

    人生最美好的遇见

    31岁的未婚女青年洛可可在闺蜜的婚礼上大醉,被闺蜜的堂弟卓远送回家,并上演了一段酒后乱性未遂的戏码。卓远将自己对洛可可的在意归咎于可怜她没人爱,于是决定帮助她寻找到如意郎君,并带她来到了一个相亲的联谊会场。洛可可就是在这里遇到了她第一个男朋友徐泽凯......失恋后的洛可可与叶鸿伟谈起了隐秘的办公室恋爱,却想不到他竟是有妇之夫,直至叶鸿伟的妻子到公司大闹,洛可可才惊觉自己竟然“被小三”了。百口莫辩的她背上“小三”恶名,被迫辞职。辞职后闲着无聊的洛可可接受Simon的邀请到酒吧打工,与卓远成为同事,埋藏在两人心底的爱火复燃......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2(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2(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编委会编的《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2》收录“山药蛋派”作家胡正、马烽等的电影剧本,有《几度风雪几度春》《叔伯兄弟》《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等等。该书全面地反映了“山药蛋派”作家在电影剧作方面的杰出艺术成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