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000000003

第3章 “一个人的战役”

机关里的“蓝领”

20世纪80年代,商品粮、铁饭碗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青年男女都认为能拥有这两个身份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而王中军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从部队复员后,王中军希望能在国家机关工作,并且在父亲的帮助下如愿进入了国家物资总局。同时,他也没有放弃自己想上大学的梦想,于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高中课程,并报考了大学,最后他考上了中央工艺美院的夜大。原来的美术功底再加上准大学生的优势,王中军在后来的物资出版社干得是如鱼得水,既是美术编辑又兼任摄影记者。照着王中军那股子“狠”劲儿,只要多待几年,必定有大的出息。可王中军不这么想,他要辞职下海自己单干。王中军如此“冒险”究竟是为哪般呢?

1980年,为了读大学,王中军从部队回到北京,四年精彩而又短暂的军旅生活结束了。

走出部队大门的那刻,王中军心里有些不舍,不过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还有更大的理想等着自己去奋斗,生活仍在继续,勇士当一往无前。

脱离了部队的管制,王中军感觉就像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刚回家那阵子,把北京城里那些好玩的地儿转了个遍,儿时的伙伴也终于有机会聚在一起,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不过没过几天,王中军就觉得闲得慌,心里就捣鼓着整点事情干,忽然一个想法闪现在眼前:算算自己当兵也四年了,也不知道现在的中学同学怎样了,作为班长该组织大家聚会一次,联络一下感情。凭着老班长的号召力,没费多大劲儿就把同学们召集到了一起。除了看到很多同学考上了名牌大学之外,更让他意外的是班里的女生个个都出落得亭亭玉立。那一刻,王中军感觉自己已经不再是个莽撞少年,应该有所作为了。

看着同学和朋友进工厂的、进机关的,都成了“公家人”,他却待在家里没事干,王中军就觉得“上火”,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了,得想想办法。因那时候刚刚从部队复员回来,对国家机关有一种莫名的憧憬,觉得在机关工作再怎么样也比工厂好。

琢磨了半天,王中军觉得能让自己最快达成心愿的方法只有一个:求老爸帮忙。看着儿子着急的样子,做父亲的自然不能袖手旁观。王中军的父亲一向是个办事利索的人,没过几天,就给王中军找到了一个上班的好地儿——国家物资总局。王中军一听,心想:“国家机关,行,了不得!这么年轻就能去那么好的地方。”王中军心里很满足,就连做梦也笑得合不拢嘴,至于具体职务,愣是问都没问就答应了。结果,没上几天班,王中军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上班的第一天,天还没亮,王中军就兴奋得睡不着了,望着窗外,心里乐开了花。想想坐在国家机关那个威风,那个气派,在床上是辗转反侧、激动不已。终于熬到了天亮,王中军一个骨碌爬起来,翻箱倒柜地把自己觉得最精神的衣服拿出来穿在身上,洗漱整理了一番,吃完早饭就急匆匆地奔向国家物资总局去报到。

走进物资局的大院,王中军下意识地深呼吸了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大步流星地来到了办公室里。迎头正好碰到那里的负责人,王中军赶忙上去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负责人的视线在王中军脸上停留了几分钟,然后说道:“哦,你就是新来的小王啊,局里安排你去保卫处工作,要好好干啊,年轻人。”王中军一听是保卫处,也没想那么多,好歹是国家机关,保卫处说不定也能有大作为,得好好干,不能辜负领导对自己的信任。熟悉了情况后,王中军了解到保卫处其实就只是管理进出人员,除了是在国家机关上班之外,和看大门的几乎没有区别,王中军一开始的兴奋劲儿被打消了一半。

几个月以后,王中军又被调到了办公厅文书处工作,原以为这工作能体面一些。可是工作以后才发现,这个职务不是做干部,也不是做文书,每天的工作跟油印工差不多,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印刷、装订、打印……当时的打印机还是油墨打印,所以他每天下班回来全身都是脏兮兮的,和从工厂里劳作回来的工人没有两样,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说,充其量也就是个坐机关的“高级蓝领”。

工作的环境跟自己所学的东西相差甚远,先前的期望和工作的境遇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自己的特长也无从发挥,王中军感到有些沮丧,但是他并没有就此甘于平庸。离开部队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为了上大学,正好自己的工作比较清闲,于是王中军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高中课程,并报考了大学。最后他考上了中央工艺美院的夜大。虽然是夜大,又是专科,但是和现在不同,那时的夜大教育还很规范,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考试也十分正规。在夜大读书的几年,王中军受到了很系统的专业美术理论的训练,也无意中为后来的转机打下了根基。

“另起炉灶”办杂志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当王中军已经渐渐地适应了文书处琐屑、平淡的工作时,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命运之神已经向他伸出了眷顾之手。

当时的物资总局办了一份机关杂志——《物资管理》,非常缺少懂美术和设计的人才。原本打算招一些大学生来充实一下杂志社队伍,可是恰逢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还没有毕业,但是杂志社那边又非常缺人手。怎么办?这下子局里领导着急了,最快的方法就是从内部挖掘人才,迅速上岗,缓解这种局面。

王中军恰好有绘画特长,没几天就被调到了国家物资局的机关杂志《物资管理》做美术编辑。王中军一边上学,一边在机关工作,很有如鱼得水的感觉。这个既懂画画又懂设计的“美术编辑”的到来,使原本单调的杂志一下子焕然一新,王中军的名字很快在局里传开,大家都知道局里有这么一位“准大学生”。

后来《物资管理》杂志社变革为物资出版社,王中军任美术编辑兼摄影记者。他带着整个物资局唯一的一台好相机全国各地跑,参加物资局的各种会议,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但王中军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利用业余时间他还组织几个好朋友办了一本杂志,叫《购物指南》。王中军自己担任主编,几乎包揽了所有的事情,从摄影、设计、组稿到编辑校对,王中军都参与,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杂志的创刊号终于出来了,每个人心里都很激动,也很忐忑不安,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出乎大家的意料,各界评论非常好,销量也出乎意料的好。万事开头难,“第一炮”他们是打响了,接下来就是出版第一期了,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大家都是利用兼职时间来做的这份杂志,都是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一起,他们有的是其他出版社的,有的是报社的,还有的是大学教授,所以谁的业余时间也不够。在时间和进度上明显不能保证,照着创刊号的态势,以后杂志的销量会越来越好,如果人员和速度赶不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杂志肯定办不下去。

于是,有一天,杂志社内部开了个讨论会,大家一致认为时间不能保证是杂志发行的主要障碍,一定要有一个人专职负责,才能实现他们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类杂志”的梦想。可是当时是80年代,大家都有铁饭碗,谁也不愿意砸掉,于是谈话很快陷入了僵局。过了几分钟,王中军打破沉默:“那就我辞职,我来做这个专职吧。”他的话音刚落,大家都惊呆了,愣了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一会才开始对我说一些鼓励和同情的话,说你不用担心你的生活问题,我们会帮助你给你找活干,等等。”后来王中军回忆。

事后,王中军意识到自己有些头脑发热,不过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一时口快,竟然成就了自己的婚姻。

突然的美满姻缘

一时的冲动,王中军扔掉了“铁饭碗”,准备辞职下海,干个体。要说王中军一点不后悔,那是假的。当个“公家人”可是令人羡慕的事情,工作清闲,待遇优厚,就因为自己一句话就把这好差事给丢了,事情发生在谁身上也得难受会儿。不过,王中军绝对是拿得起放得下,这要是放从前,王中军是想都不想,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时有了女朋友,觉得和她说这事有点犯愁。

王中军是经过朋友的介绍和女朋友认识的,女朋友也是出身于干部家庭,比王中军小两岁。虽然辞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王中军还是希望女朋友能支持自己,为了达到劝说女朋友的目的,王中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口才优势,对女朋友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当时王中军是这样说的:“我一个月工资49块,要努力攒一万块,需要20年,如果下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为万元户,存在银行里,一个月利息都有40块,靠利息都能跟现在的生活水平一样,而且我还不用上班受管制。”按照王中军的说法,女朋友觉得很有道理。其实王中军的女友根本不了解他的工作状况,看他那么想辞职,就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说:“辞就辞呗,最多上街卖菜,又不会饿死。不过你得先跟我爸打声招呼。”

女朋友这关是过了,有惊无险,这未来岳父那边就不好交代了。一听到女朋友让他自己向未来岳父说明辞职的事情,王中军手心的汗都出来了,简直是如坐针毡,但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做好了被狠批一通的准备,王中军来到了未来岳父面前,由于心里紧张,王中军说话始终都不敢抬头:“叔叔,我想好了,我们的杂志必须有人辞职做专职。大家讨论了半天,最后我决定辞职办杂志。”说完之后,王中军便不敢再多言语,等着未来岳父的“发落”。接下来听到的话让王中军大吃一惊。

只听到未来岳父说道:“好啊,国家不是正讲改革开放吗?做个体户是年轻人迟早的方向。不过我有一个建议,辞职前你们先把婚事办了,以免个体户做得不顺利,结婚都成问题,还是这样稳定些。”

本以为“准岳父”是参加工作几十年的老干部,是个很保守的人,没想到那么支持他。更让王中军感动的是在自己辞职的情况下,准岳父居然要把自己的宝贝女儿交给他,这对于自己是多么大的支持和鼓励啊。

这下好了,虽然工作没了,却出乎意料地娶到了老婆。人生有时还真是没准儿,王中军觉得既然这样,那就先结婚吧,人生何必太强求,随意一些也无妨。就这样,25岁的王中军富有戏剧性地结婚了。

很快,趁在职最后一次出差机会,王中军带上太太到苏州、上海、厦门、深圳走了一大圈,算是旅行结婚了。回来后,物资局出版社的同事们一起凑钱买了个不锈钢锅送给王中军做结婚礼物。

没过多久,局领导就看到了王中军的辞职信,在当时根本没有人会从国家机关主动辞职,领导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管上级准不准,王中军是打定主意要下海。没有人批准,王中军就不去上班了。

到此,1985年,王中军一句话就轻而易举地结束了他在国家物资局的“公务员”生活。作出如此大的牺牲,只是为了心中一个梦想,那就是——要把《购物指南》办成“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类杂志”,王中军能否得偿所愿呢?

同类推荐
  • 关键时刻,刘邦是这么干的

    关键时刻,刘邦是这么干的

    本书古为今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精辟而独到的分析,在还原楚汉战争的同时,告诉现代每一位领导者和有志成为领袖式人物的读者——领导者自己未必是能者、智者、贤者,却必须是个强而有力的管理者。
  •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

    本书以如何管理好公司为出发点,分别从领导艺术、团队组、企业战略、决策制定、执行推进、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方面介绍了管理者的各种事务,内容全面、系统、丰富兼具实用性和指导性,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份简单、实用的管理指导书。
  •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在前3本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的研究基础上,收录了基于调研取得的最新雇主品牌研究成果、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热点事件及部分优秀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本书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雇主品牌研究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品牌管理者、营销管理者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由朱勇国、丁雪峰等著。
  •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

    本书作者松井忠三1992年加入良品计划。历任总务人事部部长、无印良品事业部部长,于2001年就任无印良品社长。面对无印良品的赤字状况,松井忠三着手从企业文化到管理手段进行一系列改革,最终形成了整个企业通用的一本2000页的MUJIGRAM工作手册和一本关于“如何培养下属和店员”的“经营建议书”。无印良品有一本关于“该如何培养下属和店员”的简洁明了的教材。此外,还有保证高效率人事的机制。只是,就算完整背诵了上面提到的“经营建议书”(后述)中凝炼的无印良品的特色内容,想必也没有什么意义。
  • 游戏江湖

    游戏江湖

    网游“江湖”,群雄纷争,陈天桥和史玉柱无疑是最闪亮的两颗星。一个是“中国互动娱乐业第一人”,甫创业就开启了中国网络游戏的繁荣之门;一个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一出手即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的免费模式。两大模式的争锋也凸显了中国网游业的发展与彷徨。
热门推荐
  • 乞丐王妃创业记

    乞丐王妃创业记

    别人穿越都是什么大小姐公主的,她却倒霉的穿到一个小女孩的身体里,更倒霉的是这个小女孩还是一个吃不饱饭的小女孩,为了让乞丐爷爷过上富足的生活,倒霉的魂穿女主决定利用自己穿越前的技能开始创业,没有创业基金的她走上了艰难的筹措资金的道路。下定决心来一次碰瓷但是没想到惹上了腹黑的轩王爷。上山采药救下一只受伤的狗狗,万万没想到这只看上去丑不拉几的东西居然是受伤的千年妖狐哇哇哇~~吓死宝宝了。为了帮身体的原主出口气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开始了一段宅斗的生活,最后把渣妹渣弟以及恶毒的姨娘斗倒夺回了属于原宿主的一切。片段一:“喂喂~~你们可不可以好好地说话,这样阴阳怪气的真的好么?”女子说。酷酷的男子瞪着俊美的男子说:“她是本王的王妃离她远点。”俊美男子委屈地看着女子,女子完全被萌到了,酷酷的男子不屑的说:“每次都这样,简直就不是男人。”“我本来就不是人好不好。”……片段二:“大轩、二轩都给我出来打扫卫生,不打扫干净没饭吃。”女子霸气的指挥着两个男子,男子们心甘情愿的帮女子打扫着卫生。看着两个对自己很重要的男子,女子露出了淡淡的笑容……片段三:“柳疏影,把你的狐狸给我。我看上你的东西是看的起你,不要不识抬举了。”“我的宝贝儿凭什么给你。”疏影说,“我才是这个家的嫡长女。我还是那句话是我的我一分不让不是我的一分不要。”
  • 星辰恒渊录

    星辰恒渊录

    千年的淬炼铸就一个全新的身躯,灵魂的震荡让天选的女孩茫然无措,是继续追寻千年前的虚无真相,抑或忘记一切成为神界的傀儡,还是心存本真接受爱与关心,做一次真正的自己。且看命运之子如何应对波诡云谲,力挽狂澜!
  • 雾都难行

    雾都难行

    我们只是套着生存的皮囊,在讲别人的末日。在网文泛滥的今天,作者大大只能尽量原创,如果还是落了俗套……那我也没办法,将就着看呗。。。白洛:“我真的不想再拍了,你把我写死吧”五花肉:“这离完结还早着呢,赶紧给我起来,后面还有两个女主没登!”“早说啊……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的!”
  • 总裁真衰

    总裁真衰

    裘少俊:“嫁给我吧,我会好好照顾你和BB的。”沅小爱:“不要!”裘少俊:“为什么?”沅小爱:“我的BB没有强奸犯爸爸。”------------------------顾小伟:“我要娶你。”沅小爱:“我怀了别人的小孩。”顾小伟:“我还是要娶你。”沅小爱:“我已经爱上别人了。”----------------------------------蓝无情:“让我照顾你和BB吧。”沅小爱:“可是你心里早住进了别人。”蓝无情:“那个位置早就空出来给你了。”沅小爱:“可惜,我心里再也空不出来给任何人了。”------------------------------车言辉:“你是我仇人的女儿。”沅小爱:“那又怎样?”车言辉:“所以,我才要毁了你。”沅小爱:“如果只是失身就能毁掉我,那你未免也太小看我了。”--------------------------------------------------一个酒醉后的夜晚,她失去了女人的第一次,可是她都说没关系了,为什么那个男人还死缠着自己不放呢?还对自己父母说要娶自己,这不是乱来吗?一次意外的车祸,她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都怪那个夜晚,他们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争着要做孩子他爸呢?裘少俊,玉树凌风,外冷内热,相当有个性,4A广告公司总裁,她的第一个你男人。顾小伟,俊逸非凡,超粘小爱,“美型”企问,她的第一个相亲对象。车言辉,帅气阳光,却冷酷内敛“小小”经理,一个与自己家族有着深仇大恨的男人。蓝无情,“落红”酒吧老板,一个深情的男人。天哪,她该怎么选择呢,生,还是不生?是个问题!最后她却做出了让所有人惊讶的选择。-----------------------------请砸死吧,票票票票!o(∩_∩)o...公众版15万字,V文30万字,已进入五折区,全本看完不须4元!!!介烧鸭架上其它文:《引狼入室--梅妃》★(请帮忙收藏个喔)《艳鬼夫君》★(已完结)《青楼》★(已完结)《毒爱姝》★(已完结)~~~~~~~~~~~~~~~~~~~~~~~~~~~~~
  • 幻间世

    幻间世

    有个人说过,梦是现实的延续。如果有这样一个世界,现实是梦的战场,又该怎么样。平凡的余七就重生在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铸梦为兵,幻梦为境。余七以梦为舟,驰骋纵横,走出一条不平凡的梦师之路。
  • 三十里铺(二)

    三十里铺(二)

    林连长转身又坐在茶几旁边的太师椅上,看着茶盘里的银洋,对周辅仁说:“不是林某人托大,实在是一件天大的难事。蒋总司令在南京调动50万兵力围剿赣南地区的中央红军,对各地的地下党和游击队,总司令命令,‘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自上次饥民进城以后,当地的共产党长了气势,闹红的人突然像牛毛一样多起来!贵公子是绥德地下党的第一号人物,他身上背着多少血债?给县党部制造了多少麻烦?慢说你是乡里一个小小的财主,就是县长、专员的儿子,那也保不住!”林连长动起火来:“你儿子是个政治犯,懂吗?!把银子收起来吧,这事我办不了!”
  • 指挥官之至高帝

    指挥官之至高帝

    当一个游戏有了智慧,懂得了学习,那就不再是一个游戏。最高指挥官作为科学实验对象的一个普通游戏,被赋予了灵魂,会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前期属于穿越系的感觉。而且有大量最高指挥官游戏里的东西。观赏注意。
  • 抱上大腿后我作天作地

    抱上大腿后我作天作地

    重生前,她是身患残疾的瘸腿小妹,却被帅气多金的他爱的偏执,爱的痴狂。可是她听信妹妹的话,怕他、躲他、不信他。到头来,却被家人出卖,更是挖心惨死。重生后,她智商在线,只想稳稳的抱上大腿绝不放手。“老公,他们说我们非法同居。”“谁说的?我们是持证上岗。”说完,她被拖去民政局领了个红本本!“老公,他们说我抱大腿!”“谁说的,明明是我靠你吃饭。”说完,各大头条播报,国民男神付辰一将财产全部转移到了妻子名下。并且发布申明:“我付辰一,是白小七的私有财产!”
  • 错误的喜剧

    错误的喜剧

    《错误的喜剧》讲述了一对面貌和形体都十分相象的孪生兄弟,在海上遇难失散后,十八年后同在某异乡城市出现,造成许多误会的可笑故事。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王泰栋、薛家柱、李政编著的《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以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离开故乡登上泰康号兵舰前的情景为引子,记叙蒋介石在大陆最后的日子。全书选取1949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回溪口进谱寻祖、陈仪下台、与李宗仁明争暗斗、逃到成都、最后一次舟山普陀行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富有典型性的精彩片段。在忠实于真实记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心理描写和细腻刻画,记录了蒋介石在大陆最后日子的政治活动和内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