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1600000011

第11章 人的机体上存在着需要(3)

第三,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先天给定的、有遗传基础的。马斯洛说:“我们的主要假说是: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至少在某种可以察觉的程度是先天给定了的。”

第四,人不仅有基本的生理需要,而且有高级需要,即“心理需要”、“情感需要”。他说:“现已充分证实,作为内在结构的要求,人不仅有生理需要,而且也确实具有心理需要。……它们可称之为基本的需要,生物性的需要,可以把它们比做像对盐、钙、维生素D的需要一样的需要。”马斯洛竭力反对把高级需要看成是“派生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副产品”。他说:“据笔者所知,没有一个实践曾成功地证明这种理论对于爱、安全、归属、尊重、理解等的需要的解释是事实。”

第五,他把人类千差万别的需要归结为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基本需要中,马斯洛还把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自尊需要归纳为“基本的情感需要”。除此,马斯洛还提及了人的认识的需要(好奇)和审美的需要。马斯洛认为,需要是有层次的。“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成等级。”

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此后依次是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论有创造性,为人的需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应该看到,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尽管是“先天给定的”、“有遗传基础的”、“生物性的”,但仅是“类似本能的”需要。他以为是“终极的”了,也多次谈到“机体需要”,可这并不是真正最终的机体需要。真正终极的需要,应该是身体本身的需要。

2.中国对人的需要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马斯洛“需要论”传入中国,从此中国开始了对人的需要的研究。然而,这种研究基本上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框架内进行的,在很多方面是与马斯洛相背离的。关于人的需要的内涵,理论界有过很多的论述,可很难从中获得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翻开许多著作、辞典、报刊,有关人的需要的解释,大多缺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缺乏深入的思考,且抄袭之风严重。人的需要问题已被弄得混乱不堪。

他们认为,人的需要来源于社会存在,是非自然性的。“人的需要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条件。”他们承认需要的产生是有客观依据的,但这个客观依据不是人的机体,而是社会的客观现实,需要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失去亲人的孩子会产生爱的需要,社会秩序不好会产生安全的需要”,“没有公路的地方,不会有购买自行车的需要”。有什么样的客观现实就有什么样的需要,人的需要都是即时产生的,是多变的,各人所处的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需要,而没有什么统一的、根本的需要可言。

他们也承认,人是自然的产物,不会没有自然性的需要,但“它在人的全部需要的总体中比重很小”。也就是说人绝大部分的需要来源于社会存在,很小一部分来源于人的自然,而就是这很小的一部分的自然性的需要,“也逐步失却了自然的性质”。人类的漫长的实践已深刻地改变了人自身,即便是人体机能性的需要也受到社会的冶炼,熔进了新的内容,自然性的需要以被扬弃的形式包含在社会性需要中,从而具有了新质。

在他们那里,人原本似乎什么需要也没有,只是由于客观现实的促使、刺激和诱发,人才有了需要。人除了丰富多彩的心理、意识、美德、理想、智慧之外,一切皆无。人体仅存一个躯壳,一切自然的、生理的东西已被社会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扬弃了,人虽有血肉之躯,但没有自然的七情六欲。因此,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需要的本质特征,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性”。

总之,在他们那里,人的需要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是社会性的而不是自然性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千差万别的而不是彼此相同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所说的人的需要,只是那些混乱的或无中生有的需要。有一本1989年版的《大学生心理学》,把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以下18种:维持生存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性的需要、秩序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躲避耻辱的需要、友情的需要、求援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权力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发展体力的需要、助人的需要、建树的需要、奉献的需要。

3.人的需要应该是人的根本性的需要

分析任何事物都应该从根本上看问题,研究人的需要应该着眼于人的根本需要。正如马斯洛所说,“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

从现象上看,人的需要确实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立马能说上几十种。然而这些需要是彼此独立、没有联系的吗?不是。它们都是有联系的。这些需要往往都从属于另一些比较基本的需要,而这些比较基本的需要又从属于几个更基本的需要。如大学生“求知的需要”,大学生为什么要求知?这从属于大学生对前途的追求。知识是手段,有知识才更有前途,而有前途本质上就是有名利、有地位,有名利、有地位就有幸福。再如“躲避伤害的需要”,很明显这是从属的需要。“躲避”本身就意味着背后存在着需要,即自我生存和健康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受到伤害就会痛苦和死亡,人们才需要躲避伤害。

从广义来说,人的需要无尽无穷,多种多样。问题在于,这些需要必然都归属于人的根本需要。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分析:那些众多的需要是不是都从属于另一些需要,而这些需要是不是又从属于一些更基本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的机体需要既然是最基本需要,是不是必然会派生出种种需要,这种种需要是不是必然又会派生出种种更为具体的需要。事实上,在我们作了分析之后,必然都得出肯定的结论,而且还发现这两者是多么地吻合:人世间那些无穷无尽的需要,正是人的机体需要所派生的那些众多的需要。因此,我们说,人的任何一个需要最终都必然根源于人的基本需要的一种或几种。

马斯洛说:“如果我们仔细审察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就会发现至少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我们需要钱,目的是买一辆汽车,接下去,因为邻居有汽车而我们又不愿意感到低人一等,所以我们也需要一辆,这样我们就可以维护自尊心并且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当分析一个有意识的欲望时,我们往往发现可以究其根源,即追溯该人的其他更基本的目的。”

他还说:“我们要抓住原始、固有的、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决定的需要、冲动、渴望的研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吃、穿、住、娱乐、读书、结婚、购物等等都是目的,但如果对它们都问一个“人为什么要(吃)”,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又归属于另一个目的,又是这个目的的手段。如果如此这般地问下去,最终它们就一定归结于人的根本需要。

所以,从概念上讲,人的需要只能是人的根本的需要,而不是派生的需要。对根本性的需要而言,它不属于另一个需要,对它无法再问为什么。

4.人的根本需要就是人的机体需要

人的机体上确实存在着需要吗?是的。

所谓人的需要,从根本上看是人什么地方的需要呢?地方只能有两处,一个是在头脑的意识里,另一个是在机体上。那么,人的需要归根到底是人脑子里想的需要呢,还是人机体上的需要呢?在有些人看来,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原本没有需要,只是在客观条件下才在认识上产生了需要。我以为,人的需要应该是人机体上存在的、与生俱来的需要,机体上的需要才是人的根本需要。

同类推荐
  • 微反应心理学

    微反应心理学

    本书尝试以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平常可能遇到的各色心理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并提供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懂一点微反应心理学,相信将会对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到深远的影响。
  •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它能由内而外彻底地改变一个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潜能,增强自信,使人内心强大,无所畏惧。然而,消极的心理暗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信。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接收着暗示,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面对生活。本书通过专业的心理分析,讲解如何利用心理暗示让你的潜能爆发,获得圆满的爱情、完美的家庭,在社交场合进退自如、步步高升,赢得快乐人生。心理暗示的魔法棒就在这里!
  • 洞悉人性:读这本就够了(套装共4册)

    洞悉人性:读这本就够了(套装共4册)

    每个人都可能被他人的言语以及隐藏在言语之中的某种行为摆布着,每个人也可能就是隐藏着的交际操纵者。操纵者们戴着各式面具,潜伏在你身边,以种种手段,将你玩弄于鼓掌之间。本书就是让你识破情感勒索、心理绑架、隐形操纵等等困境,从而有效地提高警惕,并能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巧妙应对人生困境。本套装包括:《怪诞行为心理学》、《那些准到没话说的心理效应》、《欲念心理学:抓住人们行为里的逻辑》、《洞悉人性: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主导权》。
  •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对于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幸福、追求人生的真正成功。这不能不说马斯洛的学说也适应了我们每一个追求人生成功者的需要。
  •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Ⅱ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Ⅱ

    由张卉妍编撰的《心理学与口才技巧.Ⅱ》全面系统地揭示心理学在口才技巧中的运用,比如,怎样赞美别人而不显阿谀奉承;怎样拒绝别人而不和对方交恶;怎样说好难说的话,应对尴尬场面;怎样打动别人,让别人按你说的做;怎样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等等,指导读者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说话曲直、说话轻重和与人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调解纠纷时和激励他人时的说话分寸,懂得怎样问别人才会说、怎样说别人才会听。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同陌生人、同事、老板、客户、朋友、爱人、孩子、父母沟通的艺术,在求职面试、谈判演讲、尴尬时刻、宴会应酬、探望病人及应酬亲友时的说话艺术。
热门推荐
  • 为天下尊

    为天下尊

    自古圣创世以来,圣者天生,凡者无成。上古年间,天地无道,师者通玄晓灵,自立人为道,天地不容。有弟子十三,卫道捐躯。只余一者残魄坠入黄泉。万年之后,天下二分。北陆九国之一的玉龙国内,诞下了一名天生有残的男童。挥刀断鬼首,持剑斩白虹。抚笛号长歌,青山啸名锋。这是一个因天生失却灵魄而被父母所遗落的弃儿,在玄道无路之境走出自己天下的故事。
  • 礼仪常识全知道

    礼仪常识全知道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是个人、组织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提升人的涵养,增进与他人的了解沟通,对内可融洽关系,对外可树立形象,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以蛊成仙

    以蛊成仙

    蛊道消隐,仙道门前从此多是修士来往,世人只知修士而不知蛊师。而我要讲的,便是一个蛊师在修仙界独自前进的故事。
  • 一场告别

    一场告别

    离合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跟从小一起长大的赵悲欢和苏闻博两人关系都非常好,18岁那年,父亲的车祸,赵悲欢母亲日记本里的秘密,颠覆了她整个人生。这世间的情感太多了比如一个人的悲欢一个人的离合一个人的悲欢和离合。
  • 贵女风流

    贵女风流

    亲母身份卑微,她成了嫡姐的替代品。怀胎十月,却遭到残忍对待。重生回来,慕容歌发誓,再不与人为善,有仇必报!
  • 斗破之舔狗降临

    斗破之舔狗降临

    (新书《带着火影闯斗破》已经发布,感兴趣的兄弟们可以看一下!求收藏,求推荐。)我吴浪就算是跳崖自尽,也不会去当舔狗的!这其实是一个披着斗破的皮,穿梭万界的故事,目前经历的世界有:射雕英雄传、天行九歌、一人之下……
  • 总裁饶了我之腹黑女

    总裁饶了我之腹黑女

    她嚣张跋扈他花心大萝卜因为一个机遇他一触即发你,你别过来,再过来我我把你家炸了哎呦好怕怕哦我靠你来真的我就陪你玩玩
  • 纪连海评点史记(上下册)

    纪连海评点史记(上下册)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写成,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本书收入本纪4章,点评五帝、秦始皇、汉高祖、吕太后。世家7章,点评齐太公、楚世家、越王勾践、范蠡、陈涉、萧相国、留侯张良。列传21章,点评韩非子、外戚、伍子胥、孟尝君、平原君、廉颇蔺相如、屈原、吕不韦、淮阴侯韩信等20多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