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1600000012

第12章 人的机体上存在着需要(4)

对生物而言,任何一种生物的需要只能是这种生物机体本身的需要。比如,我们说树的需要,就是指树体本身对肥料、水分、空气、阳光等的需要;我们说牛的需要,就是指牛的机体对草料、水和氧气等的需要。同样,人是生物,人的需要也只能是机体本身的需要。

机体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1)客观性。我们知道,机体的物质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反映为一定的物质种类的需要,而且还反映为一定的物质量的需要。当体内物质缺乏时,就会由感觉和行动表示出来。“实验表明,当老鼠感觉到体内盐分不足时,它们会马上表现出对盐的喜好。而且,当它们体内的能量和液体即将耗尽时,它们则会增加糖和水分的摄入量。这些进化形成的特殊机制,似乎是被设计来解决有关食物选择的适应性问题的,而且让老鼠的进食行为与其身体需要保持协调。”

对人类来说,机体需要物质是客观的存在,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比如植物人没有吃饭的欲望,但家人知道,他的身体需要营养。

(2)个体性。整个人类不是连体儿,每个人的机体都是独立存在的。各人有各自的五脏六腑、有各自的神经系统。因而人的需要只能是个体的需要,而不是阶级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饿,是某个人饿,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时都饿。在同一时间里,必然是有的人酒足饭饱,有的人饥肠辘辘。

人有没有社会整体性的需要?有。如阶级需要,集体需要,国家需要,但这些需要都是建立在个体的机体需要之上的,是派生的需要。个人如果没有需要,那么任何整体性的需要都是没有意义的。

(3)不变性。人的机体需要决定于人类机体内物质的成分、结构、组织和性能。生物学证明,每一物种的机体结构和性能都有一定的规定性。改变了这一规定性,要么死亡,要么变成了新的物种。物种改变是千万年的事。再说,如果人这个物种变了,人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只要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人类个体机体内物质的成分、结构、组织和性能就不会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因而人的机体需要也就不会增多或减小。

(4)相同性。人虽有高矮胖瘦,有男女老少,有富有穷,有英雄有罪犯,有古今中外之人,但每个人的机体的物质成分、组织结构和机能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因而由它们决定的需要也必然是相同的。

5.人的机体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有根必有叶,有叶必有根。人是有思维能力的。因而机体的需要必然会派生出若干层次的需要。如果说机体需要是一级需要,那么就会有二级需要,有二级需要就会有三级需要,如此类推。树根会长出层层枝叶,基本需要会派生出种种需要,这是常理。

具体来说人的需要有两大类,一是手段性的需要,二是物质形式的需要。

满足机体需要是根本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会有种种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手段又是目的,是低一层次的目的。然而,有目的又会有手段,而目的就是需要,如此等等。对于不同层次上的目的或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人的需要。比如,一个人为了满足食物的需要,他追求物质利益(物质的需要);为了获得物质利益,他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社会形势,觉得当歌星能挣大钱,于是立志当一名歌星(当歌星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理想,他决心考进音乐学院(进音乐殿堂的需要);进了音乐学院,他一面勤学苦练,一面抓住一切机会出名(出名的需要),因为他懂得名气越大,挣钱越容易;某年某月,他所在的城市举行声乐比赛,那些日子他的目标就是在比赛中拿大奖(获奖的需要)。可见,这些需要对机体需要来说都是手段性的需要。

机体需要还会派生出多种多样物质形式的需要。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物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又可以把这众多的物质形式作为人的需要。比如,面包的需要,牛奶的需要,沙发的需要,助动车的需要,婚戒的需要,化妆品的需要等等。对整个社会来说,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物质形式确实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就嫁妆而言,20世纪50年代,需要的是棉被和新衣;60年代,需要的是手表、自行车;进入21世纪,需要的则是彩电、空调、手机、电脑、婚房。可见,这些需要都是机体所需要的物质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人的根本性的需要。

古代皇帝没有“坐飞机的需要”而现代人有,似乎人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其实,这里变化的是满足需要的物质形式,而人的根本需要没有变。古代人坐马车的欲望和现代人坐飞机的欲望有着同样的原动力和根本目的。

有人说,原始人只有“延续生命”的需要,而现代人追求“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照此分析,小高条件好,既有物质享受的需要,又有精神享受的需要;小王家里穷,就只有吃饱肚子的需要;小田一无所有,就什么需要也没有。事实是,以前工人农民只有温饱的需要,那是因为当时没有满足机体需要的条件,如果条件好了,谁不想吃美味佳肴、住高楼大厦和享受自由平等的权利呢?

应该区分两种需要,一种是机体本身的需要;另一种是机体需要在现实条件下所能实现的需要。机体需要决定于机体组织,只要机体存在它就不会变化;现实的需要决定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物质条件,它的确是随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既有表现出来的现实的需要,又有隐藏在背后的机体需要。我们不能只看到人的现实的需要,而看不到背后存在着的机体需要。

6.两种需要观的根本分歧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我不禁要问,分歧在哪里?

我发现,分歧在于对需要的来源的不同看法。传统观念认为,人的需要来源于“客观实在”,是“客观实在”的主观反映。这样,一切需要都是原生的,都直接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我认为,人的需要来源于人的机体,机体需要是人的根本需要,其他一切需要都是由机体需要派生的。

来源问题是研究人的需要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观念何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呢?原来,长期以来国内外心理学认定人的心理就是意识,传统观念认为心理与意识是同义的,许多心理学书籍和辞典中也都说得很明白,“心理有时作为意识的同义词用”。中国的需要观把哲学引进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属于心理,从而由“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得出了“任何需要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结论。这样,在他们看来,需要属于心理,心理等于意识。这样,需要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社会存在的反映”,成了意识。心理(意识)是主观的,因而需要也是主观的。可见,这些正是传统观念在人的需要问题上的错误认识的根源所在。

“心理等于意识”已被很多人否定。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无意识和意识两个部分组成的;意识活动只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活动是其主要部分;无意识处于心理活动的底层,包括本能、欲望、冲动等东西。在我看来,心理的底层还应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东西——情感。

前面说过,人的机体需要是机体维持生存而客观存在的需要,是机体上的一种生理机制,它表现为机体对维持机体中自然给定的物质的量、结构、秩序和性能的要求,这不是“客观实在”所能反映的。按“反映”说,一个年轻貌美的影后,凡看过她影片的人,不仅成年男性会对她产生爱恋之情,而且女性和小学生也会对她产生爱恋之情。然而我们断定,这是绝不可能的。因为他(她)们内在没有这方面的动力。就性需要来说,女性只会爱男性;对小学生来说,性发育还不成熟,还没有性的需要。这提示我们,离开人的机体需要不可能产生任何需要。

最后,让我们揭开生物界的秘密。在生物界,生物的生长和发展是围绕物种生存而进行的,物种的生存取决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而这只能由个体来担当,这样自然界就必然在个体的机体上设计(在自然选择中形成)能够维持自己生存和物种繁衍的机制。机体需要是机制的一种。无疑,这些机制都是为自我生存和物种繁衍服务的。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机体需要是自然界预先植根于机体的,一切后天的需要都是先天需要派生的;其二,机体需要是为自我生存和物种繁衍服务的,一切与此无关和对此不利的需要不是真正的需要。

同类推荐
  •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女人世界:这是一本为男人量身定做的女性心理书,它不仅对女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的挖掘,而且总结了最实用、最有效的应对女人的技巧。有了它,即使不会读心术,你也可以轻松掌握女人的所思所想,并在交往中赢得主动。
  •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还是由自身生理需要决定?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是几千年来全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谁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这个问题是无法从表面上把握的,它植根于人们对人内在动力的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对事关人内在动力的研究必须着眼于人的自然。本书以此为原则,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自然界中的大量事实研究人内在的动力,从而最终揭示: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情感需要;人快乐痛苦的感觉是人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情感需要是人内在的两大动力之一;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人在本性上有利他的一面。
  •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本书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力图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

    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罗伯特·L.莱希博士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全面剖析了嫉妒心理。他阐明了嫉妒产生的原因,解释了嫉妒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和想法,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并且理解自己的嫉妒心理。同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验证原则,本书还将带领读者一步步疏导自身的嫉妒心理——通过自我接纳、正视内心、共同面对等方式来处理这种令人困惑又无法忽视的心理情绪,从而减少嫉妒带来的问题及种种身心折磨。本书或将成为你读过的最好的有关嫉妒的自助读物。最重要的是,它为那些需要改善关系的伴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本书正是教给你这样一种洞悉人内心的方法。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能具备一双慧眼,衡量话语探索的尺度,从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捕获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气质秉性、所思所想,达到可以透析他们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凡极破仙

    凡极破仙

    在一个没有奇迹的世界,一个平凡的少年,不能修炼任何古武,修真,只能用凡人的力量一次一次突破极限创造奇迹,当一个人身体达到极限并支撑下去就会突破到下一个层次,当力量突破1000斤时,他当速度也会被力量带动着提高,当力量达到一定层次时候,人就可以借助力量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在足够的力量与速度下快速的踩着空气在空中行走,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和速度一掌快速推出在强大的力量与速度下挤压着空气向前撞击产生巨大的破坏,
  • 娇妻太甜:总裁请克制

    娇妻太甜:总裁请克制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是她命中劫,这爱的劫难,大家都注定无法逃离。
  • 你的气场,终将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你的气场,终将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这是一本讲述气场的书。不可否认,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拥有良好的气场,而良好的气场不仅赋予了其热情洋溢的生活方式,也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气场,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事业,甚至可以影响他的一生。人人都在培养强大气场,追求成功,但成功的人却是少数,有宏大气场的人也并不是随处可见。很多人都在思考究竟自己与成功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考虑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因素在于自身的行为气场。本书从多个角度,对气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不但可以帮助读者深刻地了解气场,而且可以使读者轻松快速地掌握如何打造强大气场的方法。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母亲不是神:优秀教师成长笔记

    我的母亲不是神:优秀教师成长笔记

    本书记录了语文高级教师钟杰成长历程中,母亲对其方方面面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个人自传性质的繁冗叙事,带给读者的除了100个生动、鲜活的成长故事,更有故事背后做人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对做教师后的为师之道也有启发和引导。阅读此书,定会引起广大教师朋友的共鸣。
  • 星际攻略之你是我的任务对象

    星际攻略之你是我的任务对象

    [本文1v1,双洁,不走剧情,属于无脑小甜文]本书又名《任务对象总想攻略我》《套路本路在线追妻》被迫进入游戏的陌白面无表情,甚至有点想笑:这就是这次的任务对象?游戏小精灵瞅了眼自家玩家面前危险的少年,毫不犹豫:“是的!”陌白微笑ing:我怕你是想报废,整这么个病.娇给我。我要回去!!不伺候这玩意儿了!!!……被吃干抺净后。洛熠:“回哪儿去呢?宝贝儿?”陌白:“……回你家去。”我太难了。
  •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惑心弃妃

    惑心弃妃

    “什么?叫我白天出门沿街乞讨?”“恩。”大厅内,邪魅多情的六王爷看着面前一脸狗腿相的女人。女人顿时抓狂,靠,我堂堂的王妃,要我拿个破罐去乞讨?我靠!居然还让我把乞讨来的钱,送给你的小妾当零花钱?不行,老娘离家出走,笑傲江湖去也!
  • 一个优秀销售员的自我修炼

    一个优秀销售员的自我修炼

    大师之作,长盛不衰的“销售圣经”请牢牢记住这一点:你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已经被解决过无数遍了。因此,普遍的销售准则是完全值得信赖的。1%的常识搞定99%的销售AI时代,销售需要的不仅是技巧,更是素质只懂技巧,充其量是个“卖货”的;具有专业素质才是专业人士优秀销售员修炼自我,提升格局的必备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