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600000003

第3章 前言(2)

所以,如果要描绘一张完整的上海地图,仅仅标上外滩、南京东路、霞飞路等等是不够的,应该把苏州河以北、西区、浦东等穷人的居住地和工人所在地也包括进来。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和乡村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读一下茅盾的《子夜》。它的开头很有意思,讲的是一个乡下来的老头吴老太爷,初到上海,被上海给吓死了。

然后来了一个知识分子范博文,他是这样说的:我是一点也不以为奇。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但乡下实际就等于幽暗的“坟墓”,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现在既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

这里的核心概念是:现代大都市和古老的乡村。我们如果站在大都市的立场,为大都市说话,我们就会说:这是现代。现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文明,意味着和西方一致,意味着人性,而古老和传统,意味着野蛮、专制、愚昧、封闭、迷信,等等。

这是非常有典型性的解释。我们有时觉得,做一个上海人很自豪,这种自豪感需要比较才行,我是谁,是需要有一个“他者”来标志出来的。以乡下人作为他者来认识自己,几乎已经是上海人自我认识的一个法宝了。比方说,在上海的方言剧、滑稽戏里,就充满对乡下人的嘲讽,从方言上嘲讽对方,容易被嘲讽的是:浦东人,崇明人,无锡人,宁波人,苏北人。这种嘲讽也会内化为对上海下层人的嘲讽。

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关系,不是三十年代的知识,而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在那时候,现代,意味着什么?启蒙主义者说:现代,就是科学、民主,年轻人更感兴趣的是个性主义和爱情。而和现代对立的传统,则意味着迷信、专制和包办婚姻。在二十年代,现代这条路,在中国实现的方式是城市化,而农村还是传统的天下。在上海摩登世界那里,科学变成了轿车、霓虹灯。“五四”时期民主本来有一个场合——广场,在上海摩登世界里,广场变成了商场。

曹禺的《日出》里有一个年轻人方达生来到大都市,找到自己所爱的人竹筠。没想到竹筠变成了陈白露,住在宾馆里,被银行总经理养着。方达生要她跟着他,离开这肮脏的地方,陈白露一句话把方达生打倒:“你有多少钱?你养得活我吗?我要舒服,我出门要坐汽车,要穿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跳舞,你难道听不明白?”方达生当然没法满足她,他只能这样说,竹筠,你听着,你已经忘了你自己是谁了。竹筠已经变成陈白露了。陈白露讥笑方达生怎么像孩子一样。当然,她觉得自己成熟了。竹筠需要的是爱情,是诗歌,是艺术,是美好的想象,是精神。陈白露不一样,需要的是舒服,享受,钱,跳舞,衣服。

这是一次大转换,现代的宏伟构想,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科学、民主、个性、艺术、文学,变成了霓虹灯、轿车、舞厅、广告。这个转化,让“五四”青年吓了一跳,用崔健的话来说,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这变化让方达生痛苦,但范博文却是能适应的。但当范博文用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来看待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时,变化了的不单单是现代的含义,传统也不再是新文化时期的含义了。简单地说,三十年代的中国已经不再有过去意义上的传统乡村了,这个所谓的传统乡村在经济、政治上都受到城市的控制。也就是说,“传统”已在“现代”之中了。中学课本里有小说《多收了三五斗》,茅盾的小说《春蚕》,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丰收了为什么变得更贫困了?原因就在于,乡村经济不再独立,而受制于城市。三十年代,“乡村的恐怖”曾经是一个话题,经常被媒体和文艺作品提起。作家施蛰存有一篇小说《魔道》,讲述主人公从上海跑到乡村遇到鬼的故事,似乎有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的气息,但是其历史含义却是在讲述城市人对乡村的混乱、荒凉、凋敝的惊恐。而左翼作家对这个话题的处理更着眼于从城市与乡村的权力关系中来进行解释。

强调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和强调每个不同对象的独立性,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上海而言,其内部有多个不同的区域,富人的上海、穷人的上海、西洋化了的上海、本土的上海、消费的上海、劳动的上海,等等,各自都有相对独立的区域。站在黄浦江边看夜景,赞美上海的美;到老城区淘旧书而享受其中的乐趣;在咖啡馆里品着黑咖啡,看人来人往,都可能写出美文来。穷人的生活也不是一个“穷”字能概括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和乐趣,比如在上海的郊区,沪剧是穷人们能唱也能欣赏的。上海的文化是由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创造和发展的,是众声喧哗的多种文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各种文化没有价值高下之分。摩登文化中有较多的殖民主义气息,它对感性的偏执的强调和它膨胀的消费主义欲望,与中国普通大众的生活离得过远,假如由它来宰制上海、领导上海的文化,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上海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呈现出另外一种景象。五十年代初,人民政府明确了改造城市的方式是把消费型的城市变为生产型的城市,消费场所、广告慢慢淡出,代表城市形象的不再是妩媚的女郎,而是手握铁锤的产业工人。站在摩登文化的角度看,上海似乎丧失了活力,而张爱玲大概也无法认同这样的城市吧,她终于出走而客居他国。然而蔡翔在散文《底层》中抒发了这样的感情:“然而有一天,革命开始兑现它的承诺,我们搬进一个巨大的新村。我看见无数高楼林立,崭新的学校,崭新的商店,我们在崭新的马路上发疯似地追逐。在那一刻,在我的少年时代,我们真诚地唱着:社会主义好。”“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很多年以前,我的父母从异乡漂泊到这个城市。那个时代的工人,许多人都还保留着农民的某些本色。他们和乡村的瓜葛并未被完全切断,他们操着各自不同的乡音,生活在这个城市。灾年的时候,他们会忧心如焚,谈着家乡的收成。经常有农民到我们这里乞讨,我的父辈会非常热情地招呼,端菜端饭,然后细细地扯着乡村闲话。有时候,也有农村亲戚来访,那一家就会很热情地把乡下土产分送邻居。我一直非常喜欢那个时代的工人,也许,在那一代的工人身上,还保留着乡村的纯朴和厚道。”在这里,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有了另外一种情景。而内地,也不再仅仅是原料的提供地和商品的倾销地,大批科技人才、医生、教师走向内地,这批人成为上海的好儿女,他们是社会主义新人。上海的主流媒体不再赞美霓虹灯,而更愿意赞美霓虹灯下的哨兵,赞美“拒腐蚀,永不沾”的南京路上的“好八连”。诗人还在赞美“夜上海”,但这已经是另外一种形象了。公刘在《上海夜歌》中写道:上海的夜是奇幻的:

淡红色的天,淡红色的云,

多少个窗子啊多少盏灯,

甜蜜,朦胧,宛如爱人欲睡的眼睛。

我站在高耸的楼台上,

细数着地上的繁星,

我本想从繁星中寻找牧歌,

得到的却是钢铁的轰鸣。

轮船,火车,工厂,全都在对我叫喊:

抛开你的牧歌吧,诗人!

在这里,你应该学会蘸着煤烟写诗,

用汽笛和你的都市谈心……

淡红色的、朦胧的夜上海被置换成钢铁、轮船、火车和工厂。这样的诗歌还有趣味吗?也许,人们更愿意接受罗大佑式的抒情方法吧,而且人们还有理由怀疑和否定改革开放前的上海:物资的匮乏、交通的拥挤、文化生活的单调,收音机里充斥着中气十足的训人的声音,街上行走的人们的穿着,也全是蓝色的卡其布衣服。当朴素、勤劳和利他主义的道德要求演变为单一的社会控制时,民众也会反抗并实践一些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这也不难理解,到了七十年代,当报纸和媒体还在喋喋不休地宣传革命的时候,老百姓更热衷于在狭窄的住房里养一点花草来装点自己的家庭,而当“文革”宣告结束,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被允许后,会有众多年轻人热衷于跳舞。

九十年代以后,上海的摩登色彩又一次显山露水,老上海的气息似乎又回来了,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回归,因为这与过去的租界政治背景毫无瓜葛。新上海营造着一种市民社会的文化方式,而消费城市的回归却是题中应有的。姿态万千的美女广告,又一次填满了大街小巷。比“蔷薇蔷薇处处开”更具风情或者更粗鄙的歌曲在城市的空中飘荡。阶层的分化以及种种矛盾也出现了。但是,也在这个时候,王安忆形成了她独有的观察上海的方式:都说上海是风花雪月的,那是它的外衣,骨子里是钢铁与水泥铸成的。人们总是渲染上海的享乐,可谁了解它的劳动呢?那种一砖一瓦,一凿一锤,那是燕子衔泥,又是一夜换了人间,那粗鲁的,又是细腻的,暴烈的,又是温柔的,果决的,又是缠绵的劳动,是上海真正的戏剧,亦是上海真正的主人。

这又让人想起公刘诗歌中的钢铁、轮船、火车和工厂,让人想起蔡翔所怀念的上海老工人。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文化中,强调劳动是上海的主人,也是顽强坚持上海文化的社会主义记忆的努力。这个记忆将在以后发挥作用。

薛毅

同类推荐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百家姓: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国学网原版点注,党明德审定)

    百家姓: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国学网原版点注,党明德审定)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华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 文化符号:武术

    文化符号: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缩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本书从文化符号的视角来审视武术,以解说中国文化的方式来解说武术。希望本书所讲的武术,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气息与魅力。
热门推荐
  • 名门盛宠:洛少智擒小萌妻

    名门盛宠:洛少智擒小萌妻

    本是程家小姐,却被人调包,更是被设计惹上了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五年后,程云菲归来,身边多了一个小萌宝。“妈咪,为什么那个男人长得和我一模一样?”男人长腿一迈:“因为我是你爹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共和国之最

    共和国之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积弱百年的文明古国,从此开始了充满希望的新纪元。今天,历史推进了半个世纪,共和国经风雨而茁壮,历磨难而弥坚,以崭新的姿态迎来了它的五十华诞。回顾半个世纪的历程,可谓风云变幻,波澜壮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烟囱下的孩子(中篇小说)

    烟囱下的孩子(中篇小说)

    冬天好玩的东西不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游戏。只有广播,所以,我们反对这个世界。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力子,另一个是砖头。这个寒假,我们三个就像浸在一个缸里的咸菜,天天泡在一起,泡尽青绿,泡掉漫长的冬天。我们十二岁的年龄,天天站在农场的广场上看着高高的烟囱发呆。这座烟囱有多高?我们认真猜过很多次了。我说有二十五米!砖头骂我:“你什么眼睛啊?你长的是肚脐眼儿。这烟囱肯定有五十米!”
  • 梦回千年托佛拉的诅咒

    梦回千年托佛拉的诅咒

    林泠穿越了!冷兵器时代!乖乖,差点被腹黑头领当敌军一刀劈了!被看似谦和有礼的家伙上了!她把一群粗犷豪放的人当朋友,他们却长着愉快的咸猪手!老天!真是被这些家伙的真面目,冷不防的吓到!还能不能让人安静的做个平凡小女子啦?当然,林泠有个很厉害的守护人,她……一言不合就要烤糊了林泠……故事就从一个古老的诅咒说起……在遥远的勤赛部落,有位亮如月光的温柔女子爱上了一个不被命运之神眷顾的俊美男子。他的一生注定被托佛拉之神诅咒……当满盈的月亮再次缓缓滑过天际的行轨时,他们千年前的誓言终于实现……这是一个有关浪漫、勇士、城堡、冒险的轻松故事……片段1蓬佩勒似乎并不急着捉住她,他骑着马与林泠跑成平行线,大声向她消遣:“日近正午之时,凡能跑出这片森林者,必将成为我军上将之选。加油吧,小个子!”他喝住马匹,熟练地翻身下来,走到林泠身边,兴致盎然地打量着她,又缓缓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为什么我总是能遇到你呢?”然后,又故作无奈地摊摊手,低笑着回答自己的问话:“我也正感到奇怪呢。”片段2蓬佩勒的汗水湿透了全身,他抬起头,一张极度苍白的脸竭尽所能的固执地扬起嘴角笑着:“我的命只属于我自己……身体也是。”他狂暴地一说完,身子一软,失去了意识。片段3多卡么一记重斧拦腰砍中另外一人,鲁吉喷出一口鲜红,奋力将刀抛出,刺中多卡么身后一人,随后砰然倒地。同一时间,遍体鳞伤的狄吉士面目狰狞地推着一柄单钩串住两名袭击者的身体,拼尽全力怒吼着将他们推到树上,单钩刺进树里,对方也在这猛烈的冲击下毙命,狄吉士随后被身后挥来一刀劈中后脊……片段4“什么话!狄吉士,别以为我不知道,上次和我打架的时候,你趁机抓了小个子的胸脯!”多卡么生气地揭老底。狄吉士气的直跳:“多卡么,难到你就没有抓吗?我也是长着两只眼睛的,以你的兴趣来说,小个子的胸脯到底有多大你都测得出!”“够了!”蓬佩勒满脸怒气地赤着身子从暗处站出来。
  • 来日何愁不方长

    来日何愁不方长

    这是周天怡和洛邵凡的故事,来日方长,你我之间永远有联系,永远有爱“好,我听话。”“这就对了。”
  • 你这只妖

    你这只妖

    人生是奇怪的,给了季羡不公的待遇,让他正值青春年华却突然横死,即便是再次重生,却也只是落在一只妖的身体里面。人生又是公平的,成为了一只妖,却也让季羡获得了正常人类所没有的能力。不平凡的人生,注定了季羡无法庸碌终生!
  • 系统让我成为绝世高手

    系统让我成为绝世高手

    顾明因车祸穿越到同名同姓的人身上,激活系统,成就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