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000000027

第27章 解读《丰乳肥臀》(1995,长篇小说)(1)

莫言自说:

我在《丰乳肥臀》中描述了高密东北乡从一片没有人烟的荒原变成繁华市镇的历史。描写了这块土地的百年变迁,母亲们和她们的儿女们在这片土地上苦苦地煎熬着、不屈地挣扎着,她们的血泪浸透了黑色的大地又汇成了滔滔的河流。当然她们也有幸福和欢笑,她们伴随着人类的步伐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也在缓慢地进步,每前进一步都要用血泪把脚下的土地浸透,但毕竟是在前进。只要大地不沉就能产出五谷,只要有女人就有丰乳就有肥臀就有母亲人类就能生生不息。人类总是在绝望中奋起,总是在没有路时踩出路,总是渴望着幸福奔向光明,犹如飞蛾扑火。在火与血中,在一代接一代的牺牲中,小脚解放了乃至即将绝迹了,新法接生了婴儿不再诞生在街上扫来的尘土中如我那样,乳罩产生了为了健康也为了审美,人民当家做主了尽管还有贪污还有腐败,尽管文明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物质的进步也带来了道德的沦丧,但人类毕竟认识到了这些负面效应并力图矫正之,尽管人类无论多么进步也摆脱不了痛苦的折磨。旧的痛苦消失新的痛苦产生,但肌肉发达、骨骼匀称的男子和乳丰臀肥、花容月貌的女子能在这个星球上繁衍不息就是大自然的奇迹,就是宇宙的至高无上的幸福!——这一切都是我在这部小说中力图表现的,只可惜限于才力,难以表达思想之万一。

丰乳与肥臀是大地上乃至宇宙中最美丽、最神圣、最庄严、当然也是最朴素的物质形态,她产生于大地,又象征着大地。

莫言:恋乳的痴狂

■邓晓芒

20世纪90年代寻根文学在其向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深层探索中,越来越突出了一种恋母情结。我们前面已经看到,从张贤亮开始,张承志、贾平凹、顾城、张炜,总之,凡是标榜某种“纯情”的作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了这种恋母情结而不能自拔;就连王朔的“痞”和韩少功的学问,尽管主观上竭力想和对母亲(自然、群体、文化)的依恋拉开距离,但那背后仍隐约现出一股不可抗拒的无形的力量,要把他们拉回到母性的温存和幼儿的纯真。1996年初,我在一次学术座谈中有一段发言,用“文化恋母情结”这个概念概括了我们时代的回归传统、回归自然的倾向:

现在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当前的道德沦丧就是传统文化的沦丧,所以主张回到古代传统中去寻求道德资粮。我认为这种看法表明了一种文化上的“恋母情结”。中国文化发展到20世纪,一直是一种母性(女性)文化,从来没有断过奶。“五四”导致“文化断裂”的说法,纯粹出自臆想。“文革”也是如此。在前者是要断裂而不得,在后者是自以为断裂了实则变本加厉。实际情况是进入21世纪,母亲的奶水已显得越来越稀薄清淡,这既是由于母亲年事已高,又是由于孩子开始发育,需要更多营养,这时就应该断奶,吃点别的东西。我们常在乡下看到有的孩子两三岁了还不断奶,甚至五六岁了,吃几口饭还扑到母亲怀里吃几口奶。这容易使孩子营养不良,在精神上处于婴儿状态。

认为外来(男性)文化是对母亲的侵犯和亵渎,因而憎恨、拒斥西方文化,想单靠母亲的奶水长大(自力更生),这是恋母情结的一种表现。所以直到今天,我们的文化还处于不成熟或未成年状态,尽管有五千年历史,却像个老小孩。判断事情不是凭理性,而总是凭感情;听到对母亲的批评不去想有没有道理,而只是掂量是否“太过分了”。这是一种“自闭症”……

传统文化的奶水挤干了,但留下了我们这些儿女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说恋母情结在现代就表现为自恋,人们在大谈传统文化的辉煌灿烂时往往会觉得自己也变得纯洁、光辉起来,有种崇高感,上升到了某种一尘不染的“境界”,不知身在何处了。但一到现实生活中,白日梦破灭,说的和做的不一致,表现出一种有意无意的伪善。

座谈会上,刚刚读过连载于《大家》1995年第5、6期上的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的文学评论家昌切先生立刻用这部小说的主题印证了我的发言。当我后来读到这部作品时,我深感这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莫言凭他对文学的敏感和某种自我超越的灵气,发现并抓住了我通过文化和哲学的反思所揭示的同一个问题,即我们时代各种症状的病根。

莫言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基调是红色的,与寻根派大同小异。但他着力表现的是男女主人公的血性和烈性,连小孩子(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都是那么怪怪的,显得桀骜不驯。拍成电影的《红高粱》更是充满一派原始古朴的阳刚之气,令外国的洋导演们大跌眼镜。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拼命鼓吹阳刚之气和民族精神的年代,莫言的作品是这一狂热思潮中令人惊叹的浪花。

然而,当浪漫主义的红色激情消退之后,人们渐渐从这种貌似阳刚的呐喊底下,听出某种缠绵阴柔的调子来,发现那些痞里痞气、匪里匪气、充满霸气与杀气的民间英雄,心理上却是那么幼稚和残缺,他们的“气”不是自己独立地建立起来的,而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是从“高密东北乡”这块“热土”中浸润而来的,是我们这个“食草民族”祖祖辈辈从“我老老爷爷”、“我老老姑奶奶”那里(见《红蝗》)一直沿袭到“我爷爷”、“我奶奶”一脉相承的传统资粮。所以,不论这些人干出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我们对他们的敬佩总是停留在外部形象动作的剽悍和行为的中规中矩(合乎“义”这一简单的游戏规则),认为他们体现了某种原始生命力的充盈和爆发,足以和我们今天人性的萎靡、苍白相对照。但我们毕竟感到,在今天要模仿那些顶天立地的人物来处世行事将会是多么天真、愚蠢和异想天开。那些人物不能给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更多丰富的食粮;他们自己的内心就是平板的、简单的,犹如一些孩子。《红高粱》中的人物个个都像没娘的孩子,他们在胡闹了一通之后最终都想起了自己的亲娘——高密东北乡的父老乡亲和民气,并坦然为之献身。这种由观念混合着想象力刻意营造出来的虚假的“阳刚之气”,在莫言20世纪90年代的代表作《丰乳肥臀》中便烟消云散,显出了它底下的真实的一面:阴盛阳衰、恋母、心理残疾。我们简直可以把《丰乳肥臀》看作对《红高粱》的一个全面否定和批判。

《丰乳肥臀》一开篇,便写铁匠上官家一片阴盛阳衰的颓唐气象:上官父子生得矮小委琐,在打铁营生中只能当夫人上官吕氏的下手;儿子上官寿喜百无一能,打起老婆来却心狠手辣;儿媳上官鲁氏连生了七个女儿(其实都不是上官家的种),在惨遭虐待、实在无法再活下去的情况下被洋牧师马洛亚神父所救,并和他发生了性关系,这才生下了男女一对双胞胎,即金童(小说中的“我”)和玉女。上官鲁氏从此信了天主教。小说的寓意十分明显:古老的传统只有引进外来文化的因子,才有可能形成“杂种优势”,摆脱阴盛阳衰的颓势。当然,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整个外部环境的导向。

正如《红高粱》一样,《丰乳肥臀》一开始也把故事的背景置于抗日时期那个遍地英雄的时代。日寇、伪军、游击队、新四军,你杀过来,他杀过去,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是非、正义、人性,都被淹没在海洋一般的仇恨中。不同的是,《丰乳肥臀》并不着意刻画“民气”的英勇与悲壮,而是集中描写上官氏一家人的纷乱、矛盾、流离和破碎。上官父子一开始就死在日本兵的枪口下;上官姐妹各自以自己的花容月貌吸引了各种草莽英雄,使上官家成了时代各种冲突的集中的焦点。但那些英雄在小说中再也凝聚不成一股撼天动地的“精神”,他们孤立地看每个人都是血性男子汉,但加在一起却成了一台闹哄哄的闹剧,成了漂浮在历史河流上的泡沫和渣滓;真正的历史则是以上官鲁氏为代表的静静流淌着的母性,她经历了人世间难以想象的苦难,每一拨“英雄”都使她(或她的女儿)惨遭蹂躏,一个个带走她的女儿并扔下婴儿由她抚养。而她,这个人间圣母,便凭她“永远毁坏不了的”双乳(见《大家》1995年第5期,第39页。下引此书只注期刊号及页码)和坚忍不拔的生命力,在那样一个战乱年代独自抚育了整整两代人。当然,真正给了她生活的目的和信心的,还是对她的命根子、她的独生儿子上官金童的爱。

上官金童(“我”)是叼着母亲的奶头长大的,直到十几岁,他还除了母奶以外不吃任何别的东西,一吃就要呕吐,据说医学上称为“恋乳厌食症”。母亲的溺爱使他迟迟不能断奶。上官鲁氏还真的准备让他“吃奶吃到娶媳妇”,并举例说谁谁就吃到了娶媳妇(第5期第78页),实际上是想让他吃一辈子奶,吃完她的吃媳妇的。他自己也养成了一股子“不吃奶,毋宁死”的拗脾气,七岁时就因为断奶而投过一次河。这后来成了一种不可救药的精神障碍。这种对母乳的依恋是温情脉脉的,但也一开始就是蛮痞的:当孪生的八姐要来分食“我”的乳汁时,“我”便毫不客气地用小脚把她踹开,并横蛮地大哭大叫,迫使她不得不满足于羊奶的喂养。当他长大一点后,他见到任何一个年轻女人,便升起一股不可克制的欲望,要去抚摸、玩弄和吮吸她的“大奶奶”。直到他成为一个成年人,他对性关系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婴幼儿的水平,虽然没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却不能正常地做爱。弗洛依德曾把“恋母情结”归结为幼儿时代男孩对父亲的嫉恨,从而归结为不能独占母爱的心理创伤。他显然没有考虑到上官金童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情况:父亲(不论名义上的父亲还是亲生父亲马洛亚神父)在他出生时即已死去,他“独占”母爱直到长大成人。在某种意义上,他甚至等于没有真正走出母亲的子宫。从本质上看,这种情况在中国并不是罕见的特例。

在中国广大农村中,夫妻关系更少地建立于爱情之上,更多地建立于传宗接代的考虑之上;一个独生子完全有可能一直独占母爱而不必担心父亲的情感侵夺,他的恋母情结和心理幼稚病也就与西方人具有不尽相同的根源和表现形式。但由心理的不健全、不发育而导致精神病症却是共同的后果。

莫言是个编故事的能手,他似乎怎么也控制不了他那脱缰野马般的想象力的狂奔,各种离奇古怪的情节在他笔下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丰乳肥臀》中的故事更是波澜壮阔、一泻千里。但也时有人为的痕迹,如上官金童的八个姐姐及她们的后代在颠沛流离中一个个失散,最终又都以各种各样的“巧合”与金童挂在了一起。其实,莫言的想象力归根到底还是为他的观念服务的,这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极难跳出的思维定式,从古代的“诗言志”、“文以载道”即已形成了。只不过他的观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确有了一个飞跃,这就是对传统文化心理(或曰“国民性”)的深层次的反思乃至于批判。他以象征的方式不断地使我们由上官金童的畸形心态联想到当今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和习惯成自然的各种论调,使整部小说成为一个巨大的反讽。他尽力解剖的是上官金童的精神畸变的合理性和可理解性(为此他坚持从降生的第一天起就用第一人称描写上官金童的内心活动),但这只是为了更加衬托出这种主观合理性与外部世界的客观现实之间的反差,从而具有一种强有力的震撼作用和启蒙效果。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爱国家,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1948年6月,他虽贫病交加,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
  •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大戏台》是神州轶闻录的一本,结集成册的梨园故事。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顺境不一定全都是好事,逆境也未必都是坏事!”这样的诠释用来形容挫折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非要对挫折的正面意义再来一个更为精确的阐释的话,再也没有什么比“越挫越勇”这个成语更为适合的了。挫折不一定只能带给我们困苦和疼痛,相反,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比如认识到勇气和坚持的可贵,并学会在以后的困境中勇敢地去面对它们。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
热门推荐
  • 繁华落尽:老公

    繁华落尽:老公

    每个女孩身边总有一个骑士守护着,但女孩的归宿最终是王子,在骑士那里,女孩是被手心里捧着的宝贝,可到了王子那里,女孩什么都不是。给不了她幸福快乐,就不要得到她再伤害她,让她痛苦。
  • 金鳞

    金鳞

    特种兵魂穿异界,开启一段非同寻常的仙路旅程,手榴弹、机关枪、战斗机与仙术的对撞,家族崛起与个人前途的碰撞,火花……期待着你来参与!土疙瘩继《真武荡魔传》、《擎天一棍》后的第三部书,谢谢阅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少年彭涛

    少年彭涛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彭涛少年时期鲜为人知的童学奇事,革命奇功。图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述彭涛在鄱阳上学时结识共产党员,从普通学生成长为少年儿童团总团长,开始从事革命工作。下篇讲述其离开鄱阳县到南昌求学,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与敌人展开斗争,一步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 清风甚远

    清风甚远

    一个是一国公主,一个是前朝皇子,两个人在江南渡口相遇,却又在此诀别,一别七年,可否执手此生?
  • 末日之从炉石传说开始

    末日之从炉石传说开始

    末世来了,会进化的感染者、强大的变异动物、诡异的变异植物,世界变得陌生恐怖。但明睿发现更恐怖的是……
  • 九灵刀祖

    九灵刀祖

    以天地为基,万物为源,一刀雕五行,两刀刻风,三刀刻雷,四五练生死,六七掌阴阳,八生万物,九九归一。天地九灵,以雕纹入刀。一个骨根被挖的少年,为寻骨根,一人一刀独闯剑道世界,面对冷眼,选择无视,面对挑衅一刀砍了。天地之间,亘骨难容,自费自立,与天争,与地斗,逆天改命,主沉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墓衣

    墓衣

    此后我再也没买过“霓裳”的品牌。最早走进这家专卖店,当时改良中装还没有大行其道,我瞬间就被它的独特吸引。无论窄肩阔裤的性感剪裁,还是大胆挑色,包括珠花绣片的手工缝制,总有细节让我心动。上世纪九十年代,数百元一双的绣花布鞋不算便宜,可我还是忍不住收纳囊中──尽管由于夸张和浮靡,我缺少穿着场合,它终会沦为遗憾中的展示品。还有“霓裳”的手袋和钱包,优雅低调,令我心动。然而,这个牌子突然有一天成为我的禁忌。因为江蓝。因为那是她唯一的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