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000000026

第26章 解读《食草家族》(1993,长篇小说)(2)

显然,莫言在《食草家族》中触及的是一个更富于历史蕴含和现代意义的哲学话题。人生的本相到底是什么?人生的出路究竟何在?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后,随着压抑人性的中世纪封建规范的解体,人类曾为自身涂上了一层“天使”般的神圣光泽,人的理性、人对世界的把握能力,在理论上均被推向极致,人类曾为自卫设想出了一条光辉灿烂、通向和谐之境的坦途。正是在这种欣喜若狂的时代情绪面前,较早痛切地反思现代文明和现代理性的卢梭、休谟等人,曾经显得多少有几分可笑。然而,历史是无情的。20世纪以来,人类这种自足平衡的心态,终于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毁灭性冲击。一是理性失控的自相残杀的大规模世界战争的爆发,终于首先彻底粉碎了文艺复兴以来许多天真的思想家精心构划的富于理性的人类“天使”形象。二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天文学领域的测不准原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现代科学成就,使世界在现代文明面前反而愈加模糊起来,人类深深感到了自身能力危机的悲哀。于是,以疑虑、茫然、孤独、不知所措为情绪格调的作品首先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主流。这种灰暗的情调散布着人生的悲凉,荡尽了传统意义的审美效应,但无疑却标志着人类自身的进一步成熟,标志着人类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

在我国,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进程的制约,这种觉醒显得迟缓了些。改革开放以后,才仿佛天赐良辰,为中西文化在现代哲学意识层面上的沟通提供了机遇。莫言,也许由于个人独特的生命历程(比如对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强烈对比体验)以及与人类历史发展有着特殊关联的军人意识的潜在影响,在对这种现代哲学精神的了悟方面,也就显得比同代其他作家更为敏感、更为深刻。

毋庸讳言,在对人生的选择与世界的把握方面,《食草家族》表现出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相近的悲观情调。但从人类宏观的历史进程来看,这种悲观情调中蕴含的怀疑精神,无疑比盲目乐观和机械认可更富于积极意义。何况,与西方现代派作家不同,莫言决不是一个非理性主义者,或者崇尚原始的蒙昧主义者。面对“红蝗”一般泛滥的人欲,莫言这样警示读者:“人吃人,人即非人,人非人,社会也就是非人的社会,人吃人,社会也就是吃人的社会。如果大家是清醒的,我们喝的是葡萄美酒;如果大家是疯狂的,杯子里盛的是什么液体?”(《红蝗》)也正是出于对失却理性的人的野蛮、贪欲行径的谴责,作者愤激地声称:“人,其实都跟畜牲差不多,最坏的畜牲也坏不过人。”(《红蝗》)对于那些代表着原始文明、原始人性的祖先们(生蹼的或不生蹼的),作品也并非一味表现其娇艳与美好。那位四老爷为了与邻村的小寡妇通奸,竟借治病之机,谋害了小寡妇的公爹。而当他捉住与四老妈通奸的锔锅匠时,竟用带刺的槐树杈子对其进行了野蛮残酷的报复。也正是这位四老爷,虽然熟知《本草纲目》,但却用铁药碾子轧碎蝗虫团成梧桐子大的“百灵丸”出售,骗了成千上万的金钱。这原始的色欲和私欲构筑的罪恶,使晚年的四老爷本人,都感到了灵魂的颤抖。那位手脚生蹼,自称“老姑奶奶”的二八女郎,虽然粉脸丹唇,细眉修目,但她却令“我”恐惧。她把“我”引进水中,扑到“我”的身上,用手抓,用脚踢,用牙咬,直至折磨得“我”垂头哭泣。对此,作品中也曾这样直率地写道:“不容讳言,我们食草家族的历史上,笼罩着一层疯疯癫癫的气氛;食草家族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具有一种骑士般的疯癫气质。追忆食草家族的历史,总是使人不愉快;描绘祖先们的疯傻形状,总是让人难为情。”(《红蝗》)总之,作者虽然不满于现代文明的缺陷,但对原始人性、原始生存秩序,同时又持有清醒的批判和警惕的态度。

就艺术形态而言,在莫言的整个创作中,《食草家族》也是殊为别致、富于创造性的一部。作者已不像在初期的《球状闪电》、《爆炸》等作品中那样,侧重于对外来的某种艺术手法的简单借鉴,而是以自由洒脱的笔调,纵横汲取,将“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童话”、“传说”,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意象”营造等艺术手法组接改装,融为一体,从而使作品呈现出变幻莫测、奇异多姿、孕含丰富的色彩。

“意识流”的主要特征是展示人物纷纭复杂的心理意识的流程,呈现于作品中的是人物意象的自由组合,贯穿始终的是人物意识运行的线索。而在《生蹼的祖先们》中,风雨声中突然出现的那位持火把的女子,以及在其导引下,“我”所进入的那个有着大浴池的房间,以及在浴池和房间中,那位女子(她已自称是“我”的老姑奶奶)对“我”的抓扯和勾引,以及“我”所闯入的皮团长正在主持会议的那座灯火辉煌的大厅,以正常心态来看,这也许都不过是“白日梦”(“意识流”)。但在作者的叙述格局中,却又在设法力避这种梦幻的感觉,而是通过清晰完整的故事形态,真实人物介入(比如青狗儿在皮团长会议厅中的出现),“我”关于“似梦非梦”的冷静评析,更多地制造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气氛。在作品中,作者正是借助这种“意识流”与“魔幻”手法相互交融、自由活脱的手法,呼风唤雨,蔑视秩序,遣使隔代人物同堂相聚。从而使作品具有了单纯的“意识流”或单纯的“魔幻”所难以企及的艺术张力。

从整体艺术效果来看,与莫言的其他作品相比,《食草家族》的确更富于“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但作者这儿已不是简单的摹仿,除了上述与“意识流”手法的融汇沟通之外,其创造性还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在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其“魔幻”内容往往是零乱地编织进作品中的,而莫言则设法将“魔幻”内容与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意象”营造相结合,从而给予读者集中强烈的印象。比如那座神秘莫测的“红树林”、那反复出现的“纺锤”比喻,那轰然出土,席卷大地的“红蝗”等,除了给人“魔幻”感之外,同时还可以给人中国美学中所特别看重的能够给人强烈印象的“意象”造型特征。第二,在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其“魔幻”内容往往更富于超越人世的神话色彩,而在莫言的笔下,则更多地体现为现世隐喻性质的童话特征。那匹漂亮的红马驹与人结合之后,竟繁衍了一个一度和谐美好的家庭。然而,当那位“小哥哥”违背了当初的诺言,不慎说出一个“马”字时,悲剧便降临了。令人从中感悟到信义的价值、真诚的隐忧,以及理性与蒙昧的冲突等复杂的人生况味。第三,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那些神奇怪异的人物与事件,作者往往是以旁观者的视角予以叙述的,而在《食草家族》中,更多的则是叙述者“我”身临其境的所见所闻。“我”亲眼看见了蝗虫的长龙在渡河时遭到鳝鱼攻击的壮观场面;“我”随女儿一道,误入了那座神秘的“红树林”,与困居其中的女考察队员进行了接触;“我”遭到了皮团长手下人的绑架,亲眼目睹了生蹼家族的男孩惨遭阉割的酷烈场面。正是通过这种直接叙述方式,作品进一步沟通了“魔幻”与“现实”的界限,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真切感人的艺术魅力。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十年,是充满着开拓与创造气氛的幸运的十年,也是面对着世界文坛挑战的艰难的十年。如何既“迎八面来风,观四海潮色”,又不为“风潮”浸吞,确立自我本色,以求夺姿于世界文坛,这是每一位中国当代作家应有的清醒态度。我们欣喜地感到:莫言,是在不懈地努力着。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 散步思絮

    散步思絮

    本书是作者步入八旬之年的一部散文随笔集,主要内容就是每天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容涉及广泛,大凡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虫一鸟,乃至民间风情,世俗冷暖,文人轶事,都在作者笔下如渔樵闲话,娓娓道来,给人以启迪、深思。真应了朱熹“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联中真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胃知的乡愁

    胃知的乡愁

    本书用由“我”的体验式讲述,时光推进式手法,分时令记述了“春夏秋冬”四季里具特色的美食,文章以淮河流域的风物流变为推进方式,阐释了这里的小吃、养生菜肴,也透过美食阐释和美食相关的人情冷暖,以回忆为切入点,描摹浓郁的地域特色,渲染饱满的乡愁。
  • 一个人也要优雅前行

    一个人也要优雅前行

    记忆是难弃的影子、伴着生命前行,思绪从一片萌芽开始,走过岁月的春天。不问天涯路多远、光阴里的浅吟低唱在须弥间已经失声。结于内心的茧在柔软的心海浸泡多久才能破开,而一旦回忆融入内心的温度,眼前闪烁的还是一张明亮的天空。当你从岁月深处走来,谁也不会把天涯望断,我们聆听生命的回声,朱颜未改,青春已逝。缠绕在心尖的红线是染透的相思血,当岁尾的风迎着寒冬的叹息,命运的果核被无情敲开,再也看不到青春的暗记清风吹散离别,阳光铺满小径,或者TA一直刻在记忆,刻在攀望不到的悬崖。
热门推荐
  • 御夫有道:王妃很倾城

    御夫有道:王妃很倾城

    歪,坑货都没这么坑,我踏马吃个怪味豆,就这么卡死过去了?真的是李时珍的皮,王爷又怎么样?侧妃多又怎么样?看她洛迟悠如何整治后院,降服妖孽夫君,收服腹黑儿子。陪他执手,看这,江山错落,人间星火。
  • 问卿有几多愁

    问卿有几多愁

    我们每个人都有悲伤的往事,难以忘怀的故事,我们可能被过去牢牢锁住,蒙蔽了双眼,看不到未来,每天都在挣扎逃脱,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勇气,没有坚持不懈的气力,不妨看看这本书,它可能不是最能打动你的,但是它是有一个曾今苦苦挣扎,逃脱的人写的,它的故事描述者已经走过来了,所以我相信你也能走过来,没有什么是不可放下的,没有什么是无法攀越的,我在海的对岸,山的那边,等你,不见不散。
  • 游戏侵略者

    游戏侵略者

    在战场上,我能猜测到敌人会做什么,可以提前准备,让敌人失败绝望。另外我还有三十六计,令敌人防不胜防。可是在主角林峰这里,我还第一计还没用出来就被弄死了。
  • 位面生物共享

    位面生物共享

    这本书太监实属无奈,说多了都是泪,说什么都是错,抱拳抱歉。新书《这因果真不是我想要的》,轻松向,搞笑风,洪荒流,已有十二万字,上架前稳定日更4000,希望能再次得到大家的支持。简介:我,孟不凡,人形自走吸因果器,打残,不是,打钱。重生洪荒时代,孟不凡被迫进山,被迫修仙。被迫与一众画风奇怪的仙子结缘。被迫与一帮人设迥异的大佬勾肩。别问,问就是因果作祟。
  • 你的爱,是那片浅白色深海

    你的爱,是那片浅白色深海

    爱,原来竟似深海,爱,原来一目纯白!江晓卉出生后便知道自己是个私生女,可即便所有人都唾弃自己妈妈的下贱和无耻,她却只能一次次挡在妈妈身前替她接受所有的责难。相安无事,对她而言从来是一种奢侈的幸福!幸好她的身边始终有着郑翌哲的存在,这个黑骑士的义无反顾至少带给了她不少安慰,可是,当她遇见了腹黑男沐佐恩,她才真的体会到爱情的窒息诱惑,可偏偏这个男人是叶晓仪的未婚夫,难道她真的和席宁姝说的一样,因为身体里留着下贱无耻的血液,所以注定会成为一个掠夺者,重演那一场悲剧吗?“你的人生非黑即白,可我偏是黑白之间的那一抹浅浅灰色,所以我注定走不进你的视线,却依旧无力抗拒命运,为你一步步踏入那片浅白色深海,宁愿为爱窒息------”【章节序】第一章遗嘱我的人生,有着天使和恶魔牵手相伴同行,他们会一路扯碎所有的幸与不幸,只留给我一片的苍白---第二章爱恨恢恢有些爱,无论一万年还是一瞬间,终逃不过那一片天网恢恢---第三章摄魂怪“摄魂怪,回去吧,阿兹卡班需要你!我这里已经再没有幸福的温暖可以再被你没收。”第四章物是人非的BLUE冬去春来,只剩憔悴,残忍的离别是爱情的末路,为你,我深陷那片蓝色的沼泽---第五章奢靡的荒芜原来这些年,我只是忘了你是谁,却难以忘记你曾是我的谁---第六章孽缘荼心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当心脏仪器显示一条直线后,医生会宣布病人死亡!在被他搂进怀中的这一刻,因为我的心跳瞬间停止,我才感受到只剩下灵魂不再有肉体的奇幻感觉,不再能自如的呼吸---第七章夙世缱绻每个混蛋的心里都住着一颗受过重伤的心,所作所为不过是想让全世界的人和他一起痛,好让自己与众不同的不再那么明显---第八章迎风微凉再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坐习惯了也不过是迎风一场,再恐怖幽深的夜路,走习惯了也不过是月影微凉---第九章爱,纯白爱情,是第一眼的认命,第一次的相遇便已经注定悲喜结局,不爱便是陌路,相爱便是幸福,独爱则是无休无止的剜心痛苦---尾声说好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差一天,差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相爱的时候并看不见爱情的存在,直到再遇不见曾经的心动,才知道放手的便是爱情,即便一生再无缘破镜重圆,指间却不舍褪下他允下的承诺,虽然,戒无痕---
  • 昨日昙花

    昨日昙花

    她的出生就是个错误。国家法律不容她,家庭情亲不容她,她不能有姓氏名字,她不能被外人知道她的存在。寒冬腊月,萧瑟刺骨,刚出生一个月大的女婴被扔在了荒山野外。。。“妹妹,别哭,别怕,他们不要你,我要你,以后我会保护你!”二十五年后,她冲破荆棘,举世闻名,她却把她自己扔在了荒山野外。。。“他们说是我杀了我的亲哥哥。”
  • 你当我是谁

    你当我是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无字花笺

    无字花笺

    讲述千金小姐与佣仆相互爱慕却平行远离的故事。景行原是大学教师之子,但因学生游行,父亲被误杀;母亲改嫁,将他卖给花匠。他们凭借一手栽花园艺的本领,到药商谢家做下人谋生。正逢无子嗣的谢太太初孕,景行因八字相合被选去“旺子”,带入后院,从此与三小姐若昕相识。此后不论晴雨,景行都相伴左右,成为她枯燥生活的一缕甘泉,描绘着她无法踏足的外界景象
  • 灰镜

    灰镜

    在灰镜里,我们能清楚里分辨出轮廓和基本颜色,但是看不到内心和生命的结局。两个女子同年同月生,经历和命运却截然不同。通过对两代人的生活经历描述,作者排除了命理在人生中的作用,写了家庭婚姻财富对人生造成的不同结果。当然作者并没有排斥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也并没有说婚姻失败对家庭造成的不可挽救的后果。而是通过两个女孩子的不同遭遇,她们在人生经历中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来阐释一些现实问题。也许在这本小说里,你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是90年之前出生的,特别是生活在沿海地带的,也许你还能找到很多往年的回忆。
  • 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