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000000003

第3章 心灵底片的曝光——试析莫言作品的瞬间印象方式(1)

■林在勇

作家莫言以其一系列作品,横针纵梭、经丝纬线,编织出展现世界的瑰异画幅。这幅奇画作为一个存在,已成为今日文坛上人们试图把握而难以把握的特殊对象。面对这内蕴丰厚、莫可言传的艺术世界,我们尽可以从中感悟到古典的雍容、浪漫的放情、现实的批判、自然的写实,还有现代的象征、意象、意识流、变形甚至魔幻……但是,如果我们从印象主义入题,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更多的印合。

19世纪后半期,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无疑以其自身的创生与演变在观念上开启了整个现代艺术。在古典的或现实主义的绘画中,大量有关物质性质的非艺术内容进入了画面。印象派率先提出了描写受光物体在自我意识中瞬间感觉的印象主义主张:在瞬息万变的阳光变化中捕捉特定的物体形式,并描绘刹那间打动心灵的瞬间感觉,将真实绚烂的色彩呈现在人们面前,创造出自然活泼的画面。

“瞬间印象”是莫言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透明的红萝卜》就是因之一新人们耳目,而随后的中短篇又无一不印证了这一特色。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瞬间印象”不仅仅是莫言构造其艺术世界的方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其理解现实世界的主要方式。

在莫言看来,世界本身是怎么回事呢?他和印象派的画师们一样,视之为一种“现象”,它不再负担着一个封闭意义的价值系统。世界,只是习惯性的表象组合。传统的看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有着内在、外在规律性的静态存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某些规律的认识与运用给人们带来了实益,从而造成了近代的科学宗教情绪,这上帝就是科学。而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对科学反思到了这一步,即:理论只是试图对现象作解释,规律是我们对世界无穷可能性的模拟。我们日常意义上许多被视为规律崇奉的东西或许只是虚设,因为随着时日它们将日益露显其不充分性,会被抛在更高层次的质变界标之下,甚至被否证。所以就文学而言,某些现实主义的作品力图摆出对必然性进行俯视的姿态就反而显出对于世界理解上的肤浅了。文学固然也逃脱不了人类认识水平的时代局限,但若仅仅囿于理性思维之内,那么文学也就失去了对理解世界的独立价值。当对传统的归属与反叛之间剧烈冲突碰撞,实在不能作简化的解决时,莫言用一连串爆响的瞬间印象来展现这一巨大矛盾的本身,就更恰到好处。(《爆炸》)对世界的无规则性和矛盾之网的展示,这显然比抽出局部规律来简化矛盾更具有规律意味。

对人来说,人并非先验地具有某种本质。世界的多样性同样是人本质的多样性。一方面没有绝对的尺度,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是尺子。莫言看到了价值判断的这种无穷相对性:“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往往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他的一个短篇出乎寻常地与庄子外篇之一《秋水》篇名毫无二致,而小说中那首红蜻蜓、紫蟋蟀、黄鹊鸽……就如同庄子的河伯和海若大谈相对性的玄语。小说写了一系列令价值判断困惑的片断。一对年轻人杀了人私奔匿身于荒野、被秋洪困在山头窝棚里,丈夫帮助了水里浮来的紫衣女子,紫衣女子用撸子枪巧救临盆难产的妻子,一只大瓮送来两个来历不明的人,带三分杀气的双枪黑衣大汉却像母鸡护雏殷勤护侍着白衣盲女,最后含笑瞑目于报父仇的紫衣女枪下,而紫衣女之父分明又是因对盲女不轨而浮尸洪波的。不仅这些,就连枪口丧命的鼠类是否猖獗该杀或者大鸟是否无辜冤死,也都需要评判。莫言懂得,一个作家不该是某一观念、某一标准的奴从,他不必在无穷相对性中偏执一端,于是他就在这寓言一般的小说中展现了这无穷相对性的全部。相对性的世界,需要相对性的表现,瞬间印象方式比之那种硬性的评判,就既不强差天理,也不强差人意。一个又一个感觉强烈的瞬间,如同照相机一次又一次闪动快门,一次一次地在底片曝光。人在生活的世界里就是这样无法选择地广泛接受,虽然人们终究各有价值判断的模式。

在人与世界之间,莫言在复杂性和相对性这一点上发现了两者的同构,它们都是不可简单地置于什么规则之下的。莫言作为作家,不是面对一个已被理解了的世界,而是需要仅仅用其艺术手段来从事“世界的理解”。我在这里想说明的就是:这艺术手段在莫言那儿就主要体现为“瞬间印象”方式。

传统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有一个由低向高的序列,从感觉、知觉、表象到概念、判断、推理。这固然不错,但这并不能说明任何一个严密的推理都比一个感觉、表象更能导致对真实的接近。“印象”在人类心智中并非就是低于理性的感性混沌的东西。马克思说过:“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在这里,马克思也肯定了“直觉”,直觉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能力,表面上,它由印象这一外壳而属认识的感性阶段,但实质上它既保持了感性认识的形式特点(直接感知对象),又有超感性的巨大能动作用(直接感觉对象的内在意义)。直觉透视力在时间上往往是短暂的,它把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时间进程缩短为一瞬间,使两个认识阶段具有一般认识中所无法达到的同时性。这就是瞬间印象方式的实质意义。再者,如果我们作一番切实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人的认识活动并非时刻处于自觉的理性之下,更多的时候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精神开放地接受外来讯息,获得大量瞬间印象正是我们事实上进行的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那种自以为是地运用理性的能动作用反而往往出现根本性的歧义,极左时期的文学就供给我们大量例证。

人不是单纯追随着外界(反映),而是同世界平行地工作着。“瞬间印象”作为一种直觉的方式,它不是面对世界的纷繁现象无奈地干眨眼睛,而是将最透射出本质的瞬间记录在心里。这当然不是不可知论。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莫言所注目的是动荡年月死寂而荒诞的生活,它既如水利工地上砸石子一样的机械单调,又如持锤砸石的村妇们的言谈一样庸俗无聊。然而在铁锤的叮声里菊子姑娘充满母爱与人情的心却听到了小黑孩手指的一声呻吟,在白亮的汽灯光圈外的夜色里却有悄悄又是不可遏制的青春生机的厮磨。要把生活的实质,尤其是那一特定年代的生活吃透,我们的理性反思其力尚嫌不足;而莫言做了一个奇异的梦,醒来时留下一个五彩的鲜明印象。他通过小黑孩全神贯注的眼睛捕捉到了一个神奇诡谲的瞬间印象,而且转瞬即逝,不可复得(为再寻找到这样的一只萝卜,河里摸、地里拔,把一块地的萝卜都拔光了)。在“变得如同光电源”的眼睛里,是一只透明的红萝卜,金色的外壳里流动着银色液体,四周还有一圈光芒。这个瞬间印象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莫言的意会与顿悟。他看到了生活之河的冰封还覆盖着生命力的生动潜流,人们即使昏睡在恶梦里也有缥缈的理想和美好的追求。莫言的瞬间印象就是这样的一种奇妙方式,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整体效果,迅速勾勒出对象的最突出的特征,从而完成对事物全貌的概括。

一个作家是由作品确立他自己的。走上文坛的前五年,莫言以其六部中篇、二十余个短篇的作品系列组成了他的艺术世界,而瞬间印象是构造这个艺术世界的方式。

同类推荐
  •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汇集了一战时期几位著名诗人关于战争的诗歌。有的诗人一开始满腔热血参军,一心想报效国家,却终于在腥风血雨的修罗场看破了虚无的荣耀,体会了生命的可贵。
  • 阿里郎

    阿里郎

    四十年前,李廷赫和我是太原三中高中部的同学。他读高二,比我矮一年。因为文化革命,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熏学生们停课“造反”,我们混得很熟,成了好朋友。朋友情谊好到什么程度?李廷赫在许多场合讲,他一辈子吃过的最好的面,是张石山的刀切面;火炉子不旺,张石山“薪椽为炊”,能把筷子扔进炉膛。我对李廷赫的家世渐渐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开始,我知道了他是一个朝鲜族。同学之间开玩笑,叫他小朝鲜;有时候,也免不了说他是一根“高丽棒子”。直到现在,李廷赫酒后张狂,起而豪歌劲舞,我会调侃“这家伙的棒子气又来了”!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一路阳光(龙仁青藏地文典·译文卷)

    一路阳光(龙仁青藏地文典·译文卷)

    本书收入5位当代藏语作者的小说6篇。其中,端智嘉是当代藏族学者公认的有天分的藏族作家和学者,至今,用藏文写作的藏族文人仍无出其右者。著名藏学家、西藏的东嘎·洛桑赤列称其为“本民族的文学艺术家、藏学家”,并从小说、诗歌和藏学三方面评价端智嘉所取得的成就,说他生命短暂,成就伟大。这种评论可从本书的译文中略见端倪。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师扎巴的小说《寂寞旋风》,曾获第十届骏马奖,此奖为中国作协主办的国家级四大文学奖项之一。生于70年代的年轻作者拉加先,是一位兼顾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的青年学者(博士),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是当前藏族母语小说创作的佼佼者和领路人。从事出版工作的扎西东主,作品也曾获得骏马奖和藏文文学奖“岗坚杯”奖。而仁旦嘉措的小说语言富有张力,故事充满荒诞和隐喻。这些作品均被译者做了到位的翻译与诠释,生动,传神。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光暗同尘

    末世之光暗同尘

    (无空间,无系统,无重生,无穿越)穿越者,重生者,系统者,征召者,与虚无者。丧尸病毒突然爆发,本被丧尸咬死的连倾城却依旧活着?意外被告知寻找世界真相,去哪找,怎么找?没有人告诉她。各种奇怪的人,特殊能力的人,非此世界的人。他们,都是求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线索,因为倾城只为真相
  • 我的鬼刃

    我的鬼刃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嗯嗯OK嗯嗯OK我可以
  • 睡眠管理手册

    睡眠管理手册

    自远古以来,睡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日常生活的压力超过了我们负荷的能力。睡眠不足是人们觉得困的最常见的一种原因,而且在现代它几乎成为最普遍的一种病。然而,还有一些人认为毫无理由的放弃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觉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
  • 梁启超妙语录

    梁启超妙语录

    一位“新民少年”的醒世恒言,囊括了梁启超的学术神话和传奇岁月。综观梁启超的一生,对政治和学术的双重关注构筑了其思想大厦,本书正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精心选取了最能代表梁启超为文与为政的言论、观点,通过这些文字,生动地展现出一个“振臂一呼,令武人仓皇失色”的政治家梁启超和一个“开‘新史学’之先锋,致力于‘学术兴味’”的学问家梁启超。
  • 这个王妃不怕冷

    这个王妃不怕冷

    她,本是殷家村里人人避之不及的“扫把星”,因阴年阴月阴时阴刻出生的煞阴命格,自出生之日起便被全村人“发配”到村子里最偏僻的角落“隔离”起来,一道圣旨却让她摇身一跃成了王妃。他,本是不受待见的贤王爷,因遭暗害沾染怪疾而百药不治,为医病他不得不娶这个平民女子为妻。她有自己的爱好,收集奇形怪状的石头、学习边塞语;他有他的追求,跟边塞侧妃岑澐一生一世一双人。原以为自己会跟他相安无事而后孤独终老,不成想暗流涌动、步步杀机的王府终究没能让她独善其身,丞相女儿的羞辱、侧妃的陷害、太子的接近、才子的邂逅,遭误会、受酷刑……一次无意间的偷听,让她窥探出一个惊天的秘密,家国面前的爱恨情仇她该何去何从?
  • 暗夜狩猎

    暗夜狩猎

    在暗夜中,有一群人守护着人类的安宁,他们被称之为“猎人”。这是一个不算普通的家伙成为最强猎人,之前的故事!
  • 法演禅师语录

    法演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枕蝶

    枕蝶

    一条神秘的蝴蝶吊坠让孟蝴蝶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的月亮没有阴晴圆缺,始终像个大大的圆盘;这里的太阳卯时出酉时落,一年360天从不告假!这里没有雷霜雨雪还没有春夏秋冬。有的只是一群奇异的人!
  •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精选了近百种靓汤的制作方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包括豆苗浓汤;南瓜杏仁汤;冬荷瘦肉汤;玉米汁鲫鱼汤;天香瘦肉汤;西瓜皮竹笋鲤鱼汤;野葛菜生鱼汤;参芪泥鳅汤;扁豆田鸡汤;鸡血藤煲乌蛇汤;茯苓乌蛇黄瓜汤;麦冬阿胶羊肺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