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000000008

第8章 解读《白狗秋千架》(1985,中篇小说)(2)

虽然同为“回乡”,都带着内疚和忏悔的心情,我发现这篇小说里内含的结构与鲁迅和沈从文是不尽相同的。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把这种创作现象称之为“决定性结构”:“一件艺术品的结构也具有‘我必须去认知’的特性。我对它的认识总是不完美的,但虽然不完美,正如在认知任何事物中那样,某种‘决定性的结构’仍是存在的。”汪曾祺也说:“鲁迅作品贯串性的主题很清楚,即‘揭示社会的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他作品的贯串性主题是‘民族品德的发现和重造’。”可以确定的是,《白狗秋千架》的“决定性结构”是对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反感。这决定了莫言三十年来的小说,为什么会是现代派小说的形式,农村题材小说的内容。也正因为如此,主人公“我”对暖疲惫的劳动的感受是非常敏锐和特别的,几乎是全面拍摄和尽力揭示的。鉴于有二十年的农活经验,我们感到莫言对庄稼活每个细节的直觉体验都很敏感,这些都在“我”和暖相遇的过程中一一呈现出来:我在农村滚了近二十年,自然晓得这高粱叶子是牛马的上等饲料,也知道褪掉晒米时高粱的老叶子,不大影响高粱的产量。远远地看着一大捆高粱叶子蹒跚地移过来,心里为之沉重。我很清楚暑天里钻进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打叶子的滋味,汗水遍身胸口发闷是不必说了,最苦的还是叶子上的细毛与你汗淋淋的皮肤接触。我为自己轻松地叹了一口气。渐渐地看清了驮着高粱叶子弯曲着走过来的人。蓝褂子,黑裤子,乌脚杆子黄胶鞋,要不是垂着的头发,我是不大可能看出她是个女人的,尽管她一出现就离我很近。她的头与地面平行着,脖子探出很长。是为了减轻肩头的痛苦吧?她用一只手按着搭在肩头的背棍的下头,另一只手从颈后绕过去,把着背棍的上头。阳光照着她的颈子上和头皮上亮晶晶的汗水。

不消说,背着这大捆高粱叶子“蹒跚地移过来”的是分别十年的暖。我此次回乡,最想见的人就是她。我对暖的感受是爱,是愧疚,还是别的,真说不清。但我就是想见她。这是我最深的乡愁,不过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人来体现罢了。

说莫言与鲁迅、沈从文不同,首先是说他们重返农村的“决定性结构”的不同,由于认知结构不同,他们与农民的关系实际是不一样的。这只是外部观察。其次再从小说的内部看,鲁迅和沈从文从未做过实实在在的农民,没干过农活。鲁迅因为祖父犯案跟母亲逃到乡下呆过三个月,沈从文是凤凰县城的居民,他因从小当兵跟着军队在湘西沅水上下游一带换防,接触了一点乡下人的生活,所以他们是“外地人”的身份,不是“本地人”的身份。莫言小说与鲁迅和沈从文小说的不同,就在他完全是“本地人”身份,他对农活的细切手感和身体感觉,以及农活知识是非常内行的,一看小说就知道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例如,他知道“褪掉晒米”的高粱叶子是“牛马的上等饲料”。在“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打叶子”,所以才会“汗水遍身胸口发闷”,而且知道“叶子上的细毛”与“汗淋淋的皮肤”接触的不舒服的感觉。在鲁迅、沈从文小说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对做农活具体细节和手感的描写。在《祝福》里,鲁迅感兴趣的是祥林嫂的身世和命运。在《萧萧》里,沈从文的兴奋点则在农村古老风俗对人性的压迫,他对萧萧一举一动的描写可以说是风俗画似的,即使其中有很多好细节,如花狗用小曲引诱了萧萧,萧萧抱着小丈夫看热闹等等。他们的小说里的这些细节,显然是故意人为地贴在人物身上的,而不像莫言小说是人物本来就有的。只有一个作家原来就是农民,才能在小说人物的一举一动中找准自己原来生活的经验,他的认知结构与这切实的经验是贴在一起的,或者说是从这经验中经年累月地慢慢提炼出来的。“我”和暖说完话,暖要走了,要“我”把刚放下的沉重草捆帮她提到肩上:她在草捆前跪下,把背棍放在肩头,说:“起吧。”

我转到她背后,抓住捆绳,用力上提,借着这股劲,她站了起来。

她的身体又弯曲起来,为了背得舒服一点,她用力地颠了几下背上的草捆,高粱叶子沙沙啦啦地响着。从很低的地方传上来她瓮声瓮气的话:“来耍吧。”

就这么一个细节,你就能感到莫言与鲁迅和沈从文的历史位置不一样了。他是从农民中走出来的知识者,而鲁迅、沈从文只是接触过农民的知识者。那种干农活的艰难,那种使得这农活尽量舒服一点的办法,以及从“很低的地方传上来”的“瓮声瓮气的话”,都让我感到,莫言是高密东北乡的本地人。他是一位在外面读了书回乡的本地人。这个本地人的一次回乡,就自然地牵扯出一个揪心揪肺的情爱故事来。

前面我说过因回乡引出了《白狗秋千架》两个最好的细节,但是它们的灵魂,却是那个发生在半空中的“秋千架事故”。能设计出这么一个东西,是莫言的能力明显超出一般作家的地方。他毫无疑义是当代杰出的小说家。

正因为有“秋千架事故”,小说的“今生”非常悲惨,它的“前世”也因为过分美丽单纯,让人在阅读时就萌生出不祥的预感。我们在这里先分析一下70年代一支军队路过村庄的故事始末。1969年冬,中苏两国军队在黑龙江珍宝岛边界线一带发生了激烈的军事冲突,为预防苏联军队突然入侵,中国各地民众都被动员起来挖防空洞,军队也在加紧进行各种训练,野外长途拉练就是为应战准备的训练科目之一。一般读者当会奇怪,作者为什么要插入这个与小说主线似乎脱节的情节?这里涉及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就业的问题。对于大多数绝望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想摆脱农村进城只有三条路:当兵、上学和招工。而当兵,是当时社会开后门最便捷也是风气最坏的领域之一。因此,这是小说中出现军人的背景之一。某日,一支解放军部队路过村庄。“一队队解放军,一辆辆军车,从北边过来,络绎不绝过石桥。我们中学在桥头旁边扎起席棚给解放军烧茶水,学生宣传队在席棚边上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在20世纪70年代冷寂萧瑟的日子里,这种场面在中国各地十分常见。胡适说:“中国没有阶级分化”,他说“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共产党用阶级塑造了一个主题来承接晚清之后崩溃的国家主权”,“完成了一个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另外,一个“反题”也值得注意:“‘大众文艺’几十年的权威和正统地位正是为了弥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脆弱和艰难。”两段话放在一起像是小说的“历史画外音”。不过它对理解小说隐蔽的深层内涵是有必要的。(莫言对这种军民同欢、唱红打黑的场面带着某种戏谑性心理,但当时他恐怕也像“我”和暖一样为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充满期待罢。)他在小说叙述中插入不少流行的红歌片段:例如,当一辆辆军车涉水过河时,是“小河里的水呀青悠悠,庄稼盖满了沟”;车头激起浪花,车后留下黄色的浊流,是“解放军进山来,帮助咱们闹秋收”;一辆车落在深水里熄了火,一个首长说糟糕,另一个首长骂“他妈的笨蛋”,接着是“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盏灯”;几十个年轻战士跳到水里,抬起了首长的吉普车。河水没膝,湿到他们胸口,露出肥的瘦的腿和臀,则是“你们是俺们的亲骨肉,你们是俺们的贴心人”,“党的恩情说不尽,见到你们总觉得格外亲”……小说故事,人物性格,在陌生而遥远的画外音配合中就变得丰富了,变得曲折了,它们指认给读者的正是作品《白狗秋千架》里面的“决定性的结构”。

作品在文本、社会学和乡村现状之间,发生了巴赫金所说的“复调”的效果。主人公“我”和暖就生活在这复调的年代里,他们缠着部队文艺兵蔡队长要跟他当兵。蔡队长是个年轻军官,部队驻村后,他发现“我”善于吹笛,暖擅长唱歌。“他是个高大的青年,头发蓬松着,眉毛高挑着。暖唱歌时,他低着头,拼命抽烟,我看到他的耳朵轻轻地抖动着。他说暖条件不错,很不错,可惜缺乏名师指导。”蔡队长显然暗中爱上了暖,暖也知道。好男儿哪个不善多情?好女儿哪个不善怀春?青年军官毕竟也是吃五谷杂粮的人嘛。于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队伍要开拔那天,“我”爹和暖的爹一块来了,央求蔡队长把两个孩子一起带走。蔡队长说,要向首长汇报一下,年底征兵就把我们征去。临别时,蔡队长送“我”一本《笛子演奏法》,送暖一本《怎样演唱革命歌曲》。两人还都当一回事了,天天在那里巴望着,等着。冬去春来,花开花落,“蔡队长走了,把很大的希望留给我们”,结果村庄一切照旧,还是那么破旧,那么寂寞。……但莫言极力想告诉我们,蔡队长不是无情无义的男人。当兵的程序非常复杂,他只是一个文艺兵小头目,无法更改那个历史程序。一个普通军官怎么能够改变历史程序,像旧军队的人那样随随便便把自己心爱的女人带走呢?这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呢!知道程序无法违反的蔡队长对暖动了真情。“蔡队长脸色灰白,从衣袋里摸出一把牛角小梳子递给你。我也哭了。”从作品的叙述看,十九岁的“我”和十七岁的暖本来相互暗恋着的,暖实际也已默许。但高大的蔡队长一露面,暖就变心了。“后来,你坦率地对我说,他在临走前一个晚上,抱着你的头,轻轻地亲了一下。你说他亲完后呻吟着说:‘小妹妹,你真纯洁……’”“你说:‘当了兵,我就嫁给他。’”“他不要我,我再嫁给你。”当兵在那个年代比当农民更有前途,当兵是当时的社会资源一种较好的配置。农民除了没白没黑地劳动,什么社会福利也没有;而当兵、提干就意味着拥有了各种优质的社会福利条件。这样看,前面的“历史画外音”是对小说、社会学和乡村现状复调效果的一种组织形式,一种粘合剂,它越过今天人欲横流的社会,把四十年前那个闭塞兼有淳朴温情的乡村故事生动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阅读这些温情场面的间歇中,我一直抬头在为那个荡在半空中的秋千担心着。众所周知,它们只是小说插叙,“我”和暖的命运就在那个“决定性的结构”里。他们的命运就像半空中的秋千,没有安全感,随时会掉下来。被强行组织在激烈残酷的合作化运动中的亿万中国农民的命运,就像秋千架那样在半空中晃荡着,随时都可能掉下来,而且也没有人会为这重大历史失误负责。我之所以说“秋千架故事”是莫言一个非常杰出的情节设计,是因为他曾经是这个秋千架故事(合作化运动)的直接受害者。他闭目养神,只凭记忆和一点小技巧就可以想象出这么一个故事来。其实,莫言就是“我”和暖的一个生活原型。换言之,千百万个像“我”和暖这样贫困绝望的农村青年都是他小说的生活原型,是原始模特。

同类推荐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是一本散杂文作品集,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外文学研究员郑恩波。《恭王府文评》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新中国文学目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刘绍棠的文学作品和点评文字;第二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一些诗词作品的感悟、对阿尔巴尼亚文学、电影,以及卡达莱、高莽、张抗抗、范承祚等人述、文学艺术的浅评;第三部分主要辑录了作者曾经为自己作品和友人作品做过的序言、前言等文章。
  •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教科书上的伟光正符号?是新闻中开会决策的政治中心?是住行各种闹心的雾霾地标?还是金融巨富的江湖传说?在实实在在生活在北京四十多年的老猫眼里,还有一个当下的浸泡在生活里的大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而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无论相处多久,我们都只是过客而已。
  • 我为什么至今一个人:都市独身男女的真情告白

    我为什么至今一个人:都市独身男女的真情告白

    婚姻,是幸福的锁,也是欲望的牢。在物质飞速发展、个体价值被无限放大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情感又将何处安放?都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游离在围城之外,然而困住他们的,是否真的只是“真爱”与“自由”?笔者采访了数百位独身男女及身边的亲人、朋友,选取了其中最代表性的人物经历,记录整理成本书。他们当中,有的人忍受没有伴侣的痛苦,有的人却在享受想要的生活;有的人渴望婚姻而不能结婚,有的人对婚姻唾手可得却不屑一顾。故事里有前卫、爱情、奇葩,也有感人、心酸和秘密。独身的背后,从来就不是如此简单。围城外的故事,无眠的夜里,悄悄说给你听an>或许,他们不是不爱,而是太爱。
  •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中的十余篇游记写于1933—1934年。此间,郁达夫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居生活,与政治几乎不沾边,“只想把包裹雨伞背起,到绝无人迹的地方去吐一口郁气”,写下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热门推荐
  • 至尊狂妃训邪王

    至尊狂妃训邪王

    【正文已完结】21世纪金牌特种兵为国捐躯,穿越后是楚家人人喊打的废物七小姐,身边还有一个非常天才又腹黑的儿子。幻师?她家宝贝是神秘的幻宠师!炼药师?她把极品丹给她家宝贝当零食吃!幻兽?神王兽是她家宝贝的坐骑!他是有着多重身份妖孽无双的光明圣皇,却唯独对她蚀宠入骨。“伤她者,死!”九天之上,霸气尊贵的男人睥睨天下道。
  • 打黑

    打黑

    国内首部全景展现打黑风暴的纪实小说,深入第一线揭秘黑社会幕后的真实故事。
  • 许你一梦入星辰

    许你一梦入星辰

    这个男人拥有权势和地位,他就是当今的五王爷,他的容貌可比女人更妖孽,所谓倾国倾城。他是当今皇上最看重的王爷,也是普天之下所有女子梦寐以求的男人。是梦非梦?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帘幽梦。木黛黛的紫色梦幻开启。。。
  • 无敌转修系统

    无敌转修系统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踏斗破,游盘龙,直达万界,成就万天至尊
  • 白龙王的现代生活

    白龙王的现代生活

    三万年前,因为一场大战,白龙王陷入沉睡;三万年后,白龙王苏醒,但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奈,它只能化身人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 混沌云天

    混沌云天

    楚云天一直以为,自己和欧阳宇是对手也是朋友,却不想被他残害自己。幸好他逃到六界通道,得以重生。手握混沌至宝,他将翻云覆雨。
  • 妖风过境

    妖风过境

    修真古国炎凰、机械帝国科尔梅、魔法傀儡提斯坦。这样一个三国并立且绝对冲突的大陆上,由神圣的圣都维持秩序。可是,圣都真的无比纯正吗?幸福的孩子们无忧无虑茁壮成长,却总有那么一个人——他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来自天堂”的莫浔与他的搭档洛槿茶,在一步步算计中站在了圣都的对立面。殊不知,这只是暴雨前的小风而已。他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门盛宠:厉总请温柔

    名门盛宠:厉总请温柔

    一年前,她被父亲抛弃,父亲卷款跑路。一年后,她一袭盛装并肩在他身旁,化身新晋女企业家。他是财阀集团总裁,更是高干世家长子,身份尊贵,资产过亿,看似温和实则强势狡诈。他用一纸契约,狡诈而强势的掌控了她的人生。
  • 修真者联盟

    修真者联盟

    科学、魔法、仙界三界联盟,共同迎来了地球人类与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触。